李太後伸手拉過朱由學,朱由學心中一喜,隻聽李太後說道:“我大明朝延續兩百多年,靠得就是祖製,就是禮法。我的孫兒朱常洛已經登基,眾目睽睽,無所爭議。郭妃無嫡子,我大明無嫡立長,以朱由學為長,我意立朱由學為帝,你們意下如何?“
你話都說完了,我們還能說什麽?九卿相雖然各有心思,但此時絕不能和李太後唱反調,九人一齊跪倒在地,說道:“臣等遵太後懿旨。“
朱由學深吐一口氣,雖然事情有些波折,但和他預想的大致不差,他立刻跪倒在地,說道:“孫兒朱由學,謝曾祖母。“
李太後將他拉起,說道:“把椅子抬來,就放在乾清宮門口,哀家倒要看看,這蒼天是不是還要再降下災禍。倘若再天塌地陷,哀家和你一起當之。“
太監立刻將龍椅抬至乾清宮門口。
李太後道:“好孫兒,這椅子就在這,你可敢坐上去?“
朱由學毫不畏懼,他有係統護身他怕誰?
朱由學快步走到龍椅前,跳上龍椅,端端正正的坐好。
李太後道:“國不可一日無主,你們朝拜新君吧。“這句話兩刻鍾之前葉向高剛剛說過,半刻鍾後,就死了三人。
此時李太後再說這話,在場之人個個心中都有一種恐懼的感覺,生怕再出現天災。
九卿相硬著頭皮,就在小穀底旁再次三跪九叩,朱由學待他們拜完,說出他做皇帝的第一句話:“眾卿平身。“
九卿相站起身來,朱由學道:“翁正春。“
翁正春立刻上前一步,說道:“臣在。“
其他八人看著翁正春,心中道,這是皇上報答翁正春剛才的支持。
果然聽朱由學說道:“你是禮部代尚書,我皇爺爺、父皇的大行之國喪,還有朕的登基詔書,登基大典都屬你禮部之事,朕命你為總管,賜尚方寶劍,六部九卿和閣臣都由你調用,凡有不聽者,汝可臨機決斷,你可願意?”
翁正春麵色不變,說道:“臣,遵旨。”
一旁的李太後見朱由學安排的妥當,也是無話,隻有其他八卿相暗中苦笑,新皇帝一上來就給他們一個下馬威,獨寵翁正春,以示有恩必報,威恩並施,手法老道之極,很難想像這是一個五歲的幼童能做出來的事。
李廷機和葉向高兩人對視一眼,對翁正春變成臨時總管也是無話可說,剛才兩人雖然是內閣大臣,但並沒有擁護朱由學,此時新皇帝要給他們一點壓力,也屬正當。
朱由學說道:“你們八人,對朕的旨意有什麽意見嗎?”
八卿相明白這套路,這是皇上讓他們表態呢,他們能說什麽?隻能同意,而皇帝要的就是他們同意,隻要話說出口,再暗中玩花樣,被抓住可就沒什麽說的了,該怎麽辦怎麽辦,誰也沒法叫冤枉。
新皇的虎須雖然還幼,但也撩不得,八人互看一眼,都是心中了然。
八卿相一起躬身,說道:“臣等無異議。”
朱由學道:“無異議就好,你們就去商量著辦吧,傳文武百官前來,先把登基詔書發出,朕今日就登基,穩定天下人心。”
說著轉過半身對李太後道:“孫兒的登基詔書還要曾祖母過目用璽,以示正統。”
李太後望著他井井有條的分派布置,想到自個血脈中居然生出這樣聰明的皇帝,心中老懷大慰,對自己立朱由學為帝的決定感到高興,才五歲就能駕馭朝臣,蒼天帶走她的四位親人,卻也給了她一個希望,一個大明中興的希望。
李太後點點頭,說道:“正是如此,翁正春,你們現在就擬旨,哀家立刻用璽。”
登基詔書對這些科舉考上來的官們,根本不是難事,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用詞是否有不妥,或是有什麽遺漏,但九個人互相討論,補遺拾缺,由翁正春執筆,不過一柱香的功夫,登基詔書便已經擬出,送到李太後麵前禦覽。
李太後細看了看,便對朱由學道:“皇上,你來看看,可有什麽要改的?”她一時忘記朱由學才讀了一天的書,字能不能認得還兩說。主要是剛才朱由學的表現,讓她忽視朱由學的幼童身份,言談舉止便如同成人一般。
朱由學拿過登基詔書,一個字一個字的讀著。
葉向高看著朱由學看認真,忍不住低聲問李廷機:“李大人,你真是厲害,才教了一天,皇上就已經能認字了?”
李廷機搭搭眼皮,哼了一聲,也不迴答,心中道,新皇上妖著呢,反正老夫快要告老,以後有你們受的。
朱由學見登基詔書寫明他繼承皇位,他也隻在意這一點,其他的廢話套話他也懶得去琢磨,反正都是好話。
將登基詔書遞給李太後,說道:“請曾祖母用璽吧。”
李太後將璽印蓋在詔書上,太監將其送至翁正春手中,朱由學道:“等文武百官齊至,愛卿立刻報我。朕現在要盡孝了。”
說著‘哇’的一聲哭出來,跳下龍椅,一路哭著來到已經放入棺材的萬曆皇帝和朱常洛棺旁,哭得是撕心裂肺,一時乾清宮中哀聲再起。
朱常洵和朱由校的屍身不能放在乾清宮,他們沒那個資格。兩人被太監們背出禁宮,朱常洵送往他的府邸,朱由校送往東宮。
鄭貴妃已經暈倒在地,被太監扶出乾清宮,此時人人都知道她完了,因此就算是她宮裏的貼心人,此時也都不再理她而是混在乾清宮中舉哀,想要奔個新前程。
萬曆三十九年九月二十九,朱由學登基稱帝,和曆史上不同的是,萬曆皇帝早死九年,但其他的沒變,廟號神宗,諡號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
朱常洛也早死九年,原來他做了一個月皇帝,如今做一柱香皇帝,但一柱香也是皇帝,他的廟號也沒有變,廟號光宗,諡號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葬在明十三陵的慶陵。
大明朝同時失去兩位皇帝,光是國喪就連辦兩場,先是神宗,再是光宗,足足搞了近三個月,朱由學才從喪事中解脫出來。
他現在雖然是皇帝,但因年幼,大事還得李太後代管,說是代管,其實就是過一過李太後的玉璽。
經過近三個月的表現,朱由學已經完全博得李太後的信任。現在宮中上下,誰也不敢拿朱由學這個五歲皇帝當幼童看。
你話都說完了,我們還能說什麽?九卿相雖然各有心思,但此時絕不能和李太後唱反調,九人一齊跪倒在地,說道:“臣等遵太後懿旨。“
朱由學深吐一口氣,雖然事情有些波折,但和他預想的大致不差,他立刻跪倒在地,說道:“孫兒朱由學,謝曾祖母。“
李太後將他拉起,說道:“把椅子抬來,就放在乾清宮門口,哀家倒要看看,這蒼天是不是還要再降下災禍。倘若再天塌地陷,哀家和你一起當之。“
太監立刻將龍椅抬至乾清宮門口。
李太後道:“好孫兒,這椅子就在這,你可敢坐上去?“
朱由學毫不畏懼,他有係統護身他怕誰?
朱由學快步走到龍椅前,跳上龍椅,端端正正的坐好。
李太後道:“國不可一日無主,你們朝拜新君吧。“這句話兩刻鍾之前葉向高剛剛說過,半刻鍾後,就死了三人。
此時李太後再說這話,在場之人個個心中都有一種恐懼的感覺,生怕再出現天災。
九卿相硬著頭皮,就在小穀底旁再次三跪九叩,朱由學待他們拜完,說出他做皇帝的第一句話:“眾卿平身。“
九卿相站起身來,朱由學道:“翁正春。“
翁正春立刻上前一步,說道:“臣在。“
其他八人看著翁正春,心中道,這是皇上報答翁正春剛才的支持。
果然聽朱由學說道:“你是禮部代尚書,我皇爺爺、父皇的大行之國喪,還有朕的登基詔書,登基大典都屬你禮部之事,朕命你為總管,賜尚方寶劍,六部九卿和閣臣都由你調用,凡有不聽者,汝可臨機決斷,你可願意?”
翁正春麵色不變,說道:“臣,遵旨。”
一旁的李太後見朱由學安排的妥當,也是無話,隻有其他八卿相暗中苦笑,新皇帝一上來就給他們一個下馬威,獨寵翁正春,以示有恩必報,威恩並施,手法老道之極,很難想像這是一個五歲的幼童能做出來的事。
李廷機和葉向高兩人對視一眼,對翁正春變成臨時總管也是無話可說,剛才兩人雖然是內閣大臣,但並沒有擁護朱由學,此時新皇帝要給他們一點壓力,也屬正當。
朱由學說道:“你們八人,對朕的旨意有什麽意見嗎?”
八卿相明白這套路,這是皇上讓他們表態呢,他們能說什麽?隻能同意,而皇帝要的就是他們同意,隻要話說出口,再暗中玩花樣,被抓住可就沒什麽說的了,該怎麽辦怎麽辦,誰也沒法叫冤枉。
新皇的虎須雖然還幼,但也撩不得,八人互看一眼,都是心中了然。
八卿相一起躬身,說道:“臣等無異議。”
朱由學道:“無異議就好,你們就去商量著辦吧,傳文武百官前來,先把登基詔書發出,朕今日就登基,穩定天下人心。”
說著轉過半身對李太後道:“孫兒的登基詔書還要曾祖母過目用璽,以示正統。”
李太後望著他井井有條的分派布置,想到自個血脈中居然生出這樣聰明的皇帝,心中老懷大慰,對自己立朱由學為帝的決定感到高興,才五歲就能駕馭朝臣,蒼天帶走她的四位親人,卻也給了她一個希望,一個大明中興的希望。
李太後點點頭,說道:“正是如此,翁正春,你們現在就擬旨,哀家立刻用璽。”
登基詔書對這些科舉考上來的官們,根本不是難事,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用詞是否有不妥,或是有什麽遺漏,但九個人互相討論,補遺拾缺,由翁正春執筆,不過一柱香的功夫,登基詔書便已經擬出,送到李太後麵前禦覽。
李太後細看了看,便對朱由學道:“皇上,你來看看,可有什麽要改的?”她一時忘記朱由學才讀了一天的書,字能不能認得還兩說。主要是剛才朱由學的表現,讓她忽視朱由學的幼童身份,言談舉止便如同成人一般。
朱由學拿過登基詔書,一個字一個字的讀著。
葉向高看著朱由學看認真,忍不住低聲問李廷機:“李大人,你真是厲害,才教了一天,皇上就已經能認字了?”
李廷機搭搭眼皮,哼了一聲,也不迴答,心中道,新皇上妖著呢,反正老夫快要告老,以後有你們受的。
朱由學見登基詔書寫明他繼承皇位,他也隻在意這一點,其他的廢話套話他也懶得去琢磨,反正都是好話。
將登基詔書遞給李太後,說道:“請曾祖母用璽吧。”
李太後將璽印蓋在詔書上,太監將其送至翁正春手中,朱由學道:“等文武百官齊至,愛卿立刻報我。朕現在要盡孝了。”
說著‘哇’的一聲哭出來,跳下龍椅,一路哭著來到已經放入棺材的萬曆皇帝和朱常洛棺旁,哭得是撕心裂肺,一時乾清宮中哀聲再起。
朱常洵和朱由校的屍身不能放在乾清宮,他們沒那個資格。兩人被太監們背出禁宮,朱常洵送往他的府邸,朱由校送往東宮。
鄭貴妃已經暈倒在地,被太監扶出乾清宮,此時人人都知道她完了,因此就算是她宮裏的貼心人,此時也都不再理她而是混在乾清宮中舉哀,想要奔個新前程。
萬曆三十九年九月二十九,朱由學登基稱帝,和曆史上不同的是,萬曆皇帝早死九年,但其他的沒變,廟號神宗,諡號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
朱常洛也早死九年,原來他做了一個月皇帝,如今做一柱香皇帝,但一柱香也是皇帝,他的廟號也沒有變,廟號光宗,諡號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葬在明十三陵的慶陵。
大明朝同時失去兩位皇帝,光是國喪就連辦兩場,先是神宗,再是光宗,足足搞了近三個月,朱由學才從喪事中解脫出來。
他現在雖然是皇帝,但因年幼,大事還得李太後代管,說是代管,其實就是過一過李太後的玉璽。
經過近三個月的表現,朱由學已經完全博得李太後的信任。現在宮中上下,誰也不敢拿朱由學這個五歲皇帝當幼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