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部分
屍案調查科3:無間行者 作者:九滴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數人都在揮汗如雨時,位於廣場一角的一群中年婦女卻愁雲滿麵。
“唉,我說這個周姐,這都幾點了,還不來?”一位身穿綠色廣告衫的婦女抬手看了看手表。
“就是啊,說好的七點半,現在都七點四十了。”站在周圍的其他人應和道。
“她昨天還跟我說,她剛練會一套新動作,今天我還指望她教呢,這倒好,現在連個人影都沒見到。”
“廖姐,你不是有她的手機號碼嗎?打電話問問什麽情況?”
“打了好幾遍了,手機沒人接聽。”廖姐急得直跺腳。
“難不成家裏有事?”有人猜測。
“咱們這舞隊就我們兩個領舞,有事她會提前跟我說啊,沒有理由連電話都不接。”廖姐有些鬧不明白。
“難不成今天晚上大夥離了她就不跳了?從早到晚帶小孫子,就這個點能跳跳舞放鬆放鬆,如果有些人天天這麽搞,我看咱們這舞隊也撐不了多久。”人群中開始出現了不和諧的聲音。
廖姐斜視了一眼聲音的源頭,一個濃妝豔抹的婦女正噘著嘴巴一臉的不快。
“要不咱們邊跳邊等?”有些人建議道。
“對,邊跳邊等。”
“不行就跳老曲目唄。”
“以鍛煉為主,怎麽跳都行!”
這個提議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廖姐又低頭看了一眼時間,她望著表盤上快要接近整點的分針,有些心煩意亂:“行,不等了,咱們今天就跳老曲子。”說完,她轉身走到音響旁邊,隨著高音喇叭“砰”的一聲響起,音響的電源接通了。
這仿佛是一個信號,所有人在極短的時間內很自覺地散開,一個標準的矩形隊列填補了廣場上最後一片空地。
“給我一片藍天,一輪初升的太陽,給我一片綠草,綿延向遠方,給我一隻雄鷹,一個威武的漢子,給我一個套馬杆,攥在他手上。”在嘈雜的電子合成樂響起之後,所有人都高舉雙手在半空中,整齊劃一地做著類似廣播體操的舞蹈動作。
廖姐調試完音響的音量,皺著眉頭慢慢地站在了人群的最前端。
“廖姐,你想什麽呢?怎麽老慢半拍啊!”站在她身後的婦女提醒了一句。
“哦,哦!”廖姐轉身看了看大家的進度,加快了手中的動作。
“啊呀,你又快啦,你是不是有啥心事啊?”
廖姐被吵得心亂如麻,幹脆停下了手中的動作:“你們先跳著,我再去打個電話。”
說完她快步走到自己的黑布包前,拿出了手機。
她飛快地在液晶觸屏上輸入了一串號碼,趁著電話正在接通的空當,步行到一個稍微安靜的角落。
“喂,廖阿姨。”電話那頭傳來一個青年男子的聲音。
“小誌,你今天晚上是不是跟你母親在一起?”
“沒啊,我在外麵呢,怎麽了?她沒跟您在一起跳廣場舞?”
“她晚上沒來啊,我打電話也打不通,她是不是有什麽事啊?”
“有事?能有什麽事?她一不打麻將,二不看電視,除了跟您一起跳廣場舞,我就沒發現她有其他的愛好。”
“不就說嘛。”
“對了,我下午出門的時候我媽還跟我說,她新練了一段舞蹈,說今天晚上跳呢,按理說她不可能不去啊。”
“那就奇怪了。”廖姐的眉毛擰在了一起。
“阿姨,會不會我媽她臨時有事,手機落在了家裏?”青年不以為意。
“嗯,你這麽一說倒是很有可能。”
“沒事,我現在開車正好快到廣場附近了,要不我往家拐一下,看看情況。”
眼看廣場上的舞蹈已經快接近尾聲,她對著電話那頭說道:“這樣吧,我跟你一起去,這萬一有個什麽事情,我也能給你搭把手。”
“要不怎麽說,我媽跟您關係最鐵!阿姨您在哪裏?我去接您。”
“就在我們天天跳舞的地方,我在路邊等著你。”廖姐掛斷電話走出了人群。
幾分鍾後,一束汽車遠光燈照得她睜不開眼睛,當視線再次清晰時,一輛白色本田轎車停在了她的麵前。吱——輪胎摩擦地麵,副駕駛的電動車窗打開了,一個打扮時髦的青年衝窗外喊道:“阿姨,上車。”
“小誌,是不是你媽給你買的?這車可真好看,得一二十萬吧。”廖姐拉開車門讚不絕口地說道。
“我媽說給我買,還沒買呢,這是朋友的車。”
“你媽就你一個男孩,買車還不是分分鍾的事?”廖姐靠在真皮座椅上笑嘻嘻地說道。
“那必須的,我媽最疼我了!”小誌翹起嘴角,一臉幸福的味道。
“對象談了沒?”
“談了幾個,沒
合適的。”
“對,年紀小呢,慢慢挑。”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很快來到一棟單元樓下。
“咦,陽台燈是滅的?”小誌有些詫異。
“怎麽了?”
“我媽這個人膽子小,隻要天一黑,她就會把陽台的燈給打開。難道我媽真的出門了?她去哪兒了呢?”小誌有些納悶。
“對啊,有什麽急事能比跳舞更重要?”
“阿姨,你在車裏休息一會兒,我上去看看情況。”
“唉,好,這孩子可真懂事。”
一樓、二樓、三樓、四樓……隨著小誌鏗鏘有力的腳步聲,樓道裏的聲控燈很有節奏地一一亮起,廖姐坐在車裏一直看著他到了六樓。
啪嗒,啪嗒。樓梯間響起鑰匙開鎖的聲響。
吱呀,房門被慢慢打開,房間內客廳的燈亮了。
“媽,你在不在家?”
“媽……”
“媽,你怎麽了媽?媽?媽?”
小誌突然衝到陽台,對樓下拚命地嘶喊:“阿姨,阿姨,快叫救護車,快叫救護車……”
二
雖然我們科室的宗旨是“以科學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但是有時候真的不得不信邪。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夜晚的出警頻率高得出奇,而且基本上都是在晚上十點前後,借用胖磊的一句話:“這十點是一道坎,過去了就沒事了,這要是沒過去……”
今天晚上是典型的“沒過去……”。
晚上九點五十五分,我剛洗漱完畢,明哥的電話就打了過來,等我打著哈欠走到樓下時,正好十點,一分鍾都不差。
“什麽情況?”我拉開車門帶著困意說了第一句話。
“第一人民醫院的醫生報的警。”
醫生報警對於我們來說不是稀奇的事情,通常傷者送至醫院,負責出診的醫生會先做一個分析,主要是判斷死者或者傷者身上的傷口是否符合自傷的特點,如果傷口明顯是他人所致且事情嚴重到需要公安機關介入,醫院的保衛科會選擇在第一時間報警。醫生介入的案件最少證明了一點,不管是路人發現報警還是知情人主動為之,這樣的案件最起碼不至於一點抓手都沒有。
“什麽性質的案件?”我心情舒緩地接著問。
“案件發生在泉水湖小區的一套住宅之內,死者為女
性,我暫時就知道這麽多,剩下的我們到現場後由徐大隊介紹。”明哥說完,坐在副駕駛座上開始閉目養神。作為整個科室的帶頭人,他必須要時刻保持頭腦清醒,尤其是在夜晚勘查現場時,否則一旦漏掉任何一個細節,案件就可能鑽入死胡同。所以聽他這麽說,我也就沒接著往下問。
胖磊駕車沿路直行,勘查車穿過一條狹長的隧道之後,便來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泉水湖小區。小區的名字完全是因為這裏背山方向的一潭泉水,住宅樓把泉水環抱其中,頗有點融為一體的感覺。
車剛在小區單元樓門前停穩,徐大隊便走了過來。
“案件情況是否清晰?”
徐大隊搖了搖頭說道:“死者名叫周碧蓮,女,50歲。她平時有跳廣場舞的習慣,但是今天晚上沒有去。她的舞伴廖娟打電話無人接聽,感覺這件事有些蹊蹺,就撥打了死者的兒子蘇誌明的電話。蘇誌明迴到家裏看到自己的母親躺在臥室的床上,急救醫生趕到現場時,人早就已經死亡。”徐大隊說到這裏,環視四周,確定沒有人圍觀後,他壓低聲音接著道:“醫生說,死者頸部有明顯的淤痕,他們懷疑是他殺,所以就打了110。”
“死者家中一共有多少個人居住?”明哥問這話的弦外之音就是判斷是不是家庭暴力導致的他殺。
“我們查了死者的戶口底冊,三口之家,死者的丈夫是建築局的工程師,常年在外。家裏就隻有死者和她的兒子居住。”
“也就是說,案發時,死者的丈夫和兒子都不在家?”
“對!”
“嗯,大致情況我知道了,現場勘查完我們再碰。”
“行!”徐大隊說完,合上了筆記本。
案發現場大樓是一棟磚混式結構、坐南朝北的六層樓房,每一層樓房分東西兩戶,我們要勘查的中心現場位於六層的西戶。該戶的房門朝北,門是鋪貨量最大的棕紅色鐵皮防盜門。因為趙黑子的那起案件,對於這種室內現場,我已經養成了第一步先觀察房門貓眼的習慣。在排除貓眼開鎖的情況之後,我開始了我的第二步房內的處理工作。
拉開房門,這是一套很普通的兩室一廳結構套房,進門為客廳,客廳西側是並排的兩間臥室,客廳的北側是一個小型的餐廳,餐廳的西側為廚房、衛生間,房屋中間是一條東西走向的過道。我們雲汐市幾乎60%的小區都是這種戶型。
幹淨、整潔是我站在門口玄關處的第
一印象,如果不是地麵上多種淩亂的鞋印證實這裏曾經有人進出過,我真的很難把“兇殺現場”這個詞套用在這裏。
“難道現場已經被打掃過?”胖磊在我身邊小聲地問道。
我並沒有直接迴答這個問題,而是將門口鞋架上所有鞋子的鞋底花紋一一觀察了一遍。
“磊哥你看。”說著我把高強度足跡勘查燈平放在地麵上,在勻光燈覆蓋下,客廳的大部分鞋印都清晰地顯現在我們的眼中。
“屋子裏鋪的是強化木地板,這種地麵的反光度很高,鞋印看得也十分清楚,而且地麵上沒有水漬,也沒有拖拽痕跡,這一點就證明案發現場的地麵並沒有人打掃過。”
“嗯,是這麽個情況。”
“那問題就來了。已知的進入室內的所有人的鞋印我剛才都看了一遍,這些鞋印排除以後,整個現場就剩下一種鞋印。”
“什麽鞋印?”
“死者家中的拖鞋鞋印。”
“什麽?你是說嫌疑人進入室內換了拖鞋?”
“剛才我在樓下已經觀察了整個外圍現場,死者居住的是低層樓房,嫌疑人有從窗戶攀爬入室的可能性。但小區的承建商在建房的時候可能考慮到了這一點,小區樓外的排雨管都沒有裸露在外,嫌疑人沒有攀爬的條件。小區的保安告訴我,通往樓頂的入口也是鎖死的,鑰匙隻有他們有,嫌疑人墜落入室的情況也不存在。那剩下的隻有從門進入。我剛才在門外已經排除了貓眼開鎖的可能性,而且房門的門鎖沒有任何的撬別痕跡,那剩下的就隻有‘軟叫門’。”
“也就是說,嫌疑人或者有鑰匙,或者是讓死者給他開的門,或者尾隨死者進入?”
“對,隻有這幾種情況。”
“也就是說,嫌疑人和死者熟識,而且關係還不一般?”
“正解。”我衝胖磊豎起了大拇指。
“有抓手就好辦!”胖磊說。
客廳勘查結束,我和胖磊來到了腳印最為淩亂的一個房間——死者的臥室。臥室的白色木門朝東,呈開啟狀,屋內並沒有太多的擺設,進門靠北牆是一個棕色的大衣櫃,靠西牆東西向放著一張1.5x2米的木床,南牆上有一扇窗戶,東牆麵則掛著一台40英寸的液晶電視。
死者周碧蓮此時頭朝西、腳朝東地躺在床上,身上蓋著一床嶄新的粉色被褥,她青紫色的臉上看不出一絲痛苦,仿佛死的時候很安
詳。如果不是她脖子上那兩條很紮眼的暗紅色淤痕,我們真的很難想象她是死於他殺。
我這邊一結束,明哥便帶著老賢和葉茜走了進來。
明哥習慣性地拉了拉乳膠手套,接著掰開了死者緊閉的雙眼。
“眼球、舌尖突出,眼結膜出血點數量多,相互融合成斑片狀,結膜見水腫。死亡原因是機械性窒息死亡。頸部壓痕明顯。焦磊,先拍照固定,完了我們把屍體翻過來看看屍斑。”
“明白。”幾次哢嚓哢嚓的聲響過後,死者被整個翻了過來。
“屍斑沉積於背部,這是死後長時間平躺形成的,所以死者應該是被嫌疑人活活掐死的,這是命案無疑。”明哥做了最終的判斷。
雖然早有預料,但是聽到這個結論,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心裏多少還是有些沉重。
三
事情忙得差不多時,天已經蒙蒙亮,我們所有人都在會議室一邊打盹,一邊等著老賢的化驗結果。
嘀嘀嘀,電子門輸入密碼的聲音把我們驚醒,老賢沒有絲毫倦意地推門走進了會議室。
“我們開始吧。”明哥睜開布滿血絲的雙眼,點燃了一支煙卷。
“屍體解剖證實了嫌疑人的作案手法,跟我在現場分析的一致,死亡時間可以確定在當天晚上的七點半左右,剩下沒有什麽發現。焦磊你那兒有沒有?”明哥簡明扼要地說出了自己領域的結論,然後把問題拋給了胖磊。
“小區所有的監控我都備份了,現在沒有指向性的結論。晚上視線也不清晰,我暫時沒有什麽頭緒。”監控視頻的處理都是後期嫌疑人逐漸清晰之後才會展開的重點工作,前期沒有情況實屬正常。
“小龍,接下來你說。”
“好。”我把手中即將熄滅的煙頭掐在了煙灰缸內,開口說道,“現場房門鎖芯沒有任何撬別痕跡,根據現在掌握的證據,完全排除了從窗戶進入室內的可能,那麽嫌疑人隻能從門進入現場。從門進入有三種方式:喊門,尾隨進入,用鑰匙開門。”
“勘查一共提取到了兩種痕跡:鞋印和指印。我先說第一種:鞋印。現場沒有被清理或者打掃的痕跡,在排除了已知鞋印之後,現場隻剩下一種鞋印,就是死者家中的拖鞋印。也就是說,嫌疑人進入室內換了雙拖鞋。門口鞋架上的拖鞋分為男女式兩款,遺留在現場的鞋印為女士鞋印。”
“嫌疑人是個女人?”葉茜問出了聲
。
“不一定,因為室內女士拖鞋的大小有39碼,嫌疑人進門之後
“唉,我說這個周姐,這都幾點了,還不來?”一位身穿綠色廣告衫的婦女抬手看了看手表。
“就是啊,說好的七點半,現在都七點四十了。”站在周圍的其他人應和道。
“她昨天還跟我說,她剛練會一套新動作,今天我還指望她教呢,這倒好,現在連個人影都沒見到。”
“廖姐,你不是有她的手機號碼嗎?打電話問問什麽情況?”
“打了好幾遍了,手機沒人接聽。”廖姐急得直跺腳。
“難不成家裏有事?”有人猜測。
“咱們這舞隊就我們兩個領舞,有事她會提前跟我說啊,沒有理由連電話都不接。”廖姐有些鬧不明白。
“難不成今天晚上大夥離了她就不跳了?從早到晚帶小孫子,就這個點能跳跳舞放鬆放鬆,如果有些人天天這麽搞,我看咱們這舞隊也撐不了多久。”人群中開始出現了不和諧的聲音。
廖姐斜視了一眼聲音的源頭,一個濃妝豔抹的婦女正噘著嘴巴一臉的不快。
“要不咱們邊跳邊等?”有些人建議道。
“對,邊跳邊等。”
“不行就跳老曲目唄。”
“以鍛煉為主,怎麽跳都行!”
這個提議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廖姐又低頭看了一眼時間,她望著表盤上快要接近整點的分針,有些心煩意亂:“行,不等了,咱們今天就跳老曲子。”說完,她轉身走到音響旁邊,隨著高音喇叭“砰”的一聲響起,音響的電源接通了。
這仿佛是一個信號,所有人在極短的時間內很自覺地散開,一個標準的矩形隊列填補了廣場上最後一片空地。
“給我一片藍天,一輪初升的太陽,給我一片綠草,綿延向遠方,給我一隻雄鷹,一個威武的漢子,給我一個套馬杆,攥在他手上。”在嘈雜的電子合成樂響起之後,所有人都高舉雙手在半空中,整齊劃一地做著類似廣播體操的舞蹈動作。
廖姐調試完音響的音量,皺著眉頭慢慢地站在了人群的最前端。
“廖姐,你想什麽呢?怎麽老慢半拍啊!”站在她身後的婦女提醒了一句。
“哦,哦!”廖姐轉身看了看大家的進度,加快了手中的動作。
“啊呀,你又快啦,你是不是有啥心事啊?”
廖姐被吵得心亂如麻,幹脆停下了手中的動作:“你們先跳著,我再去打個電話。”
說完她快步走到自己的黑布包前,拿出了手機。
她飛快地在液晶觸屏上輸入了一串號碼,趁著電話正在接通的空當,步行到一個稍微安靜的角落。
“喂,廖阿姨。”電話那頭傳來一個青年男子的聲音。
“小誌,你今天晚上是不是跟你母親在一起?”
“沒啊,我在外麵呢,怎麽了?她沒跟您在一起跳廣場舞?”
“她晚上沒來啊,我打電話也打不通,她是不是有什麽事啊?”
“有事?能有什麽事?她一不打麻將,二不看電視,除了跟您一起跳廣場舞,我就沒發現她有其他的愛好。”
“不就說嘛。”
“對了,我下午出門的時候我媽還跟我說,她新練了一段舞蹈,說今天晚上跳呢,按理說她不可能不去啊。”
“那就奇怪了。”廖姐的眉毛擰在了一起。
“阿姨,會不會我媽她臨時有事,手機落在了家裏?”青年不以為意。
“嗯,你這麽一說倒是很有可能。”
“沒事,我現在開車正好快到廣場附近了,要不我往家拐一下,看看情況。”
眼看廣場上的舞蹈已經快接近尾聲,她對著電話那頭說道:“這樣吧,我跟你一起去,這萬一有個什麽事情,我也能給你搭把手。”
“要不怎麽說,我媽跟您關係最鐵!阿姨您在哪裏?我去接您。”
“就在我們天天跳舞的地方,我在路邊等著你。”廖姐掛斷電話走出了人群。
幾分鍾後,一束汽車遠光燈照得她睜不開眼睛,當視線再次清晰時,一輛白色本田轎車停在了她的麵前。吱——輪胎摩擦地麵,副駕駛的電動車窗打開了,一個打扮時髦的青年衝窗外喊道:“阿姨,上車。”
“小誌,是不是你媽給你買的?這車可真好看,得一二十萬吧。”廖姐拉開車門讚不絕口地說道。
“我媽說給我買,還沒買呢,這是朋友的車。”
“你媽就你一個男孩,買車還不是分分鍾的事?”廖姐靠在真皮座椅上笑嘻嘻地說道。
“那必須的,我媽最疼我了!”小誌翹起嘴角,一臉幸福的味道。
“對象談了沒?”
“談了幾個,沒
合適的。”
“對,年紀小呢,慢慢挑。”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很快來到一棟單元樓下。
“咦,陽台燈是滅的?”小誌有些詫異。
“怎麽了?”
“我媽這個人膽子小,隻要天一黑,她就會把陽台的燈給打開。難道我媽真的出門了?她去哪兒了呢?”小誌有些納悶。
“對啊,有什麽急事能比跳舞更重要?”
“阿姨,你在車裏休息一會兒,我上去看看情況。”
“唉,好,這孩子可真懂事。”
一樓、二樓、三樓、四樓……隨著小誌鏗鏘有力的腳步聲,樓道裏的聲控燈很有節奏地一一亮起,廖姐坐在車裏一直看著他到了六樓。
啪嗒,啪嗒。樓梯間響起鑰匙開鎖的聲響。
吱呀,房門被慢慢打開,房間內客廳的燈亮了。
“媽,你在不在家?”
“媽……”
“媽,你怎麽了媽?媽?媽?”
小誌突然衝到陽台,對樓下拚命地嘶喊:“阿姨,阿姨,快叫救護車,快叫救護車……”
二
雖然我們科室的宗旨是“以科學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但是有時候真的不得不信邪。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夜晚的出警頻率高得出奇,而且基本上都是在晚上十點前後,借用胖磊的一句話:“這十點是一道坎,過去了就沒事了,這要是沒過去……”
今天晚上是典型的“沒過去……”。
晚上九點五十五分,我剛洗漱完畢,明哥的電話就打了過來,等我打著哈欠走到樓下時,正好十點,一分鍾都不差。
“什麽情況?”我拉開車門帶著困意說了第一句話。
“第一人民醫院的醫生報的警。”
醫生報警對於我們來說不是稀奇的事情,通常傷者送至醫院,負責出診的醫生會先做一個分析,主要是判斷死者或者傷者身上的傷口是否符合自傷的特點,如果傷口明顯是他人所致且事情嚴重到需要公安機關介入,醫院的保衛科會選擇在第一時間報警。醫生介入的案件最少證明了一點,不管是路人發現報警還是知情人主動為之,這樣的案件最起碼不至於一點抓手都沒有。
“什麽性質的案件?”我心情舒緩地接著問。
“案件發生在泉水湖小區的一套住宅之內,死者為女
性,我暫時就知道這麽多,剩下的我們到現場後由徐大隊介紹。”明哥說完,坐在副駕駛座上開始閉目養神。作為整個科室的帶頭人,他必須要時刻保持頭腦清醒,尤其是在夜晚勘查現場時,否則一旦漏掉任何一個細節,案件就可能鑽入死胡同。所以聽他這麽說,我也就沒接著往下問。
胖磊駕車沿路直行,勘查車穿過一條狹長的隧道之後,便來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泉水湖小區。小區的名字完全是因為這裏背山方向的一潭泉水,住宅樓把泉水環抱其中,頗有點融為一體的感覺。
車剛在小區單元樓門前停穩,徐大隊便走了過來。
“案件情況是否清晰?”
徐大隊搖了搖頭說道:“死者名叫周碧蓮,女,50歲。她平時有跳廣場舞的習慣,但是今天晚上沒有去。她的舞伴廖娟打電話無人接聽,感覺這件事有些蹊蹺,就撥打了死者的兒子蘇誌明的電話。蘇誌明迴到家裏看到自己的母親躺在臥室的床上,急救醫生趕到現場時,人早就已經死亡。”徐大隊說到這裏,環視四周,確定沒有人圍觀後,他壓低聲音接著道:“醫生說,死者頸部有明顯的淤痕,他們懷疑是他殺,所以就打了110。”
“死者家中一共有多少個人居住?”明哥問這話的弦外之音就是判斷是不是家庭暴力導致的他殺。
“我們查了死者的戶口底冊,三口之家,死者的丈夫是建築局的工程師,常年在外。家裏就隻有死者和她的兒子居住。”
“也就是說,案發時,死者的丈夫和兒子都不在家?”
“對!”
“嗯,大致情況我知道了,現場勘查完我們再碰。”
“行!”徐大隊說完,合上了筆記本。
案發現場大樓是一棟磚混式結構、坐南朝北的六層樓房,每一層樓房分東西兩戶,我們要勘查的中心現場位於六層的西戶。該戶的房門朝北,門是鋪貨量最大的棕紅色鐵皮防盜門。因為趙黑子的那起案件,對於這種室內現場,我已經養成了第一步先觀察房門貓眼的習慣。在排除貓眼開鎖的情況之後,我開始了我的第二步房內的處理工作。
拉開房門,這是一套很普通的兩室一廳結構套房,進門為客廳,客廳西側是並排的兩間臥室,客廳的北側是一個小型的餐廳,餐廳的西側為廚房、衛生間,房屋中間是一條東西走向的過道。我們雲汐市幾乎60%的小區都是這種戶型。
幹淨、整潔是我站在門口玄關處的第
一印象,如果不是地麵上多種淩亂的鞋印證實這裏曾經有人進出過,我真的很難把“兇殺現場”這個詞套用在這裏。
“難道現場已經被打掃過?”胖磊在我身邊小聲地問道。
我並沒有直接迴答這個問題,而是將門口鞋架上所有鞋子的鞋底花紋一一觀察了一遍。
“磊哥你看。”說著我把高強度足跡勘查燈平放在地麵上,在勻光燈覆蓋下,客廳的大部分鞋印都清晰地顯現在我們的眼中。
“屋子裏鋪的是強化木地板,這種地麵的反光度很高,鞋印看得也十分清楚,而且地麵上沒有水漬,也沒有拖拽痕跡,這一點就證明案發現場的地麵並沒有人打掃過。”
“嗯,是這麽個情況。”
“那問題就來了。已知的進入室內的所有人的鞋印我剛才都看了一遍,這些鞋印排除以後,整個現場就剩下一種鞋印。”
“什麽鞋印?”
“死者家中的拖鞋鞋印。”
“什麽?你是說嫌疑人進入室內換了拖鞋?”
“剛才我在樓下已經觀察了整個外圍現場,死者居住的是低層樓房,嫌疑人有從窗戶攀爬入室的可能性。但小區的承建商在建房的時候可能考慮到了這一點,小區樓外的排雨管都沒有裸露在外,嫌疑人沒有攀爬的條件。小區的保安告訴我,通往樓頂的入口也是鎖死的,鑰匙隻有他們有,嫌疑人墜落入室的情況也不存在。那剩下的隻有從門進入。我剛才在門外已經排除了貓眼開鎖的可能性,而且房門的門鎖沒有任何的撬別痕跡,那剩下的就隻有‘軟叫門’。”
“也就是說,嫌疑人或者有鑰匙,或者是讓死者給他開的門,或者尾隨死者進入?”
“對,隻有這幾種情況。”
“也就是說,嫌疑人和死者熟識,而且關係還不一般?”
“正解。”我衝胖磊豎起了大拇指。
“有抓手就好辦!”胖磊說。
客廳勘查結束,我和胖磊來到了腳印最為淩亂的一個房間——死者的臥室。臥室的白色木門朝東,呈開啟狀,屋內並沒有太多的擺設,進門靠北牆是一個棕色的大衣櫃,靠西牆東西向放著一張1.5x2米的木床,南牆上有一扇窗戶,東牆麵則掛著一台40英寸的液晶電視。
死者周碧蓮此時頭朝西、腳朝東地躺在床上,身上蓋著一床嶄新的粉色被褥,她青紫色的臉上看不出一絲痛苦,仿佛死的時候很安
詳。如果不是她脖子上那兩條很紮眼的暗紅色淤痕,我們真的很難想象她是死於他殺。
我這邊一結束,明哥便帶著老賢和葉茜走了進來。
明哥習慣性地拉了拉乳膠手套,接著掰開了死者緊閉的雙眼。
“眼球、舌尖突出,眼結膜出血點數量多,相互融合成斑片狀,結膜見水腫。死亡原因是機械性窒息死亡。頸部壓痕明顯。焦磊,先拍照固定,完了我們把屍體翻過來看看屍斑。”
“明白。”幾次哢嚓哢嚓的聲響過後,死者被整個翻了過來。
“屍斑沉積於背部,這是死後長時間平躺形成的,所以死者應該是被嫌疑人活活掐死的,這是命案無疑。”明哥做了最終的判斷。
雖然早有預料,但是聽到這個結論,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心裏多少還是有些沉重。
三
事情忙得差不多時,天已經蒙蒙亮,我們所有人都在會議室一邊打盹,一邊等著老賢的化驗結果。
嘀嘀嘀,電子門輸入密碼的聲音把我們驚醒,老賢沒有絲毫倦意地推門走進了會議室。
“我們開始吧。”明哥睜開布滿血絲的雙眼,點燃了一支煙卷。
“屍體解剖證實了嫌疑人的作案手法,跟我在現場分析的一致,死亡時間可以確定在當天晚上的七點半左右,剩下沒有什麽發現。焦磊你那兒有沒有?”明哥簡明扼要地說出了自己領域的結論,然後把問題拋給了胖磊。
“小區所有的監控我都備份了,現在沒有指向性的結論。晚上視線也不清晰,我暫時沒有什麽頭緒。”監控視頻的處理都是後期嫌疑人逐漸清晰之後才會展開的重點工作,前期沒有情況實屬正常。
“小龍,接下來你說。”
“好。”我把手中即將熄滅的煙頭掐在了煙灰缸內,開口說道,“現場房門鎖芯沒有任何撬別痕跡,根據現在掌握的證據,完全排除了從窗戶進入室內的可能,那麽嫌疑人隻能從門進入現場。從門進入有三種方式:喊門,尾隨進入,用鑰匙開門。”
“勘查一共提取到了兩種痕跡:鞋印和指印。我先說第一種:鞋印。現場沒有被清理或者打掃的痕跡,在排除了已知鞋印之後,現場隻剩下一種鞋印,就是死者家中的拖鞋印。也就是說,嫌疑人進入室內換了雙拖鞋。門口鞋架上的拖鞋分為男女式兩款,遺留在現場的鞋印為女士鞋印。”
“嫌疑人是個女人?”葉茜問出了聲
。
“不一定,因為室內女士拖鞋的大小有39碼,嫌疑人進門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