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無巨細,各表其一。


    段思平離開段府的這段日子裏,段母日思夜想自己的平兒,可就是不見平兒歸來。


    心裏也總是叨念,這兒子新婚不久,便攜妻離去,做母親的自然是心神不寧。可想到,兒子是為國家做事情,心中不免讚許有加。


    這段思平的四位兄弟姐妹,除了練功,訓練士兵,就是幫助照顧段母。


    這一日,上午陽光明媚,大理的細風絲絲吹過,倒也不覺得熱。中午時分過後,忽然風卷殘雲,一團團的黑雲,從南麵卷裹而來。


    玄誠道人掐指一算“不好”,便急匆匆的走了出去。


    不要小看留在段思平身邊的四位,那在當時可都是響當當的人物。這玄誠道人本是道家之人,隻因與段思平父親的一次偶然邂逅,才促使他跟隨段保隆,一直到今天。


    玄誠道人,生得身材高大,慈眉善目,身著道袍,容止莊和,麵有和氣,但此刻的他卻驚魂失魄跑了出去。


    為何玄誠道人會跑出去?這道人從外表上看與其他的道士並沒有什麽不同,但唯獨有一個其他道士所不能比擬的地方,就是能夠未卜先知。


    果不其然,剛走出去沒多久,就碰到一位信使。玄誠道士急忙拿過信使手中的信。


    玄誠道人剛迴到屋中,這瓢潑大雨便如期而至。


    四人麵對段思平的來信,其大意無非就是要去峨眉山的明月山莊,但信中並未提到為何要去峨眉山。


    柴瑩瑩仔細查看了信中的內容,確認就是段思平的筆跡。但事發突然,根本無從知曉為何要去峨眉山。


    四人便商量一番,就有紅臉胖子袁武雁和白麵書生雲上飄二人同去峨眉山,留下玄誠道人和柴瑩瑩照看段府。


    二人馬不停蹄,一路北上,沒幾日便到了成都。


    二人剛一入城,就聽到城外大聲唿叫“閃開,閃開,快快閃開。”


    這馬蹄聲一聲接著一聲,聲聲入耳,此起彼伏。


    “踢踏踢踏”,聲音由遠及近。


    這二人循聲望去,前麵的幾位身穿官府,後麵的幾位,明眼人一看便知是江湖人士。


    這二人見這些人,如此心急,便跟著路人閃將一邊。


    袁武雁隨口說了一句:“什麽人,敢在這裏耀武揚威。”


    那聲音便飄然而至,到了最後幾位江湖人士的耳中。那幾人迴首觀望,以探究竟何人敢如此說話。


    這一看不打緊,袁武雁卻已經看清楚了來人的麵目。


    待行人四散而去,袁武雁對雲上飄說:“我們去節度府中,一探究竟。”


    雲上飄不明他說的是什麽。袁武雁便說了大概,那人原來是南詔國的護衛將軍,在一場戰事中,為救段保隆將軍,舍身取義。按理說,已經去世,但為何又出現在此,遂決定一探究竟。


    這二人便趁著夜色,翻過了高高的節度府牆,二人一前一後踏草踩花,不一會就到了節度府的迎賓樓上。


    這迎賓樓高朋滿座,眾人分別坐於正室兩側。高高在上的太師椅上,分別坐這兩位高人,一位就是當今的西川節度使,另一位便是南詔國的護衛將軍。


    為何叫西川節度使,而不叫成都節度使。那時成都隻設有府,同時被節度使管轄的還有彭州、漢州等以西各州,所以稱西川節度使。


    那時候的節度使官職相當高,傭兵十幾萬,手中的兵符更是片刻不離手。


    就因為權力過大,才造成那時候的戰亂不斷,每個節度使都想擁有更多勢力。從而導致內亂不斷,繼而中央大權旁落。這朝代的更迭才如此頻繁。


    如今的西川節度使,匪性無比,肥頭大耳,一臉的絡腮胡,旁人看,本就不是為民一方的節度使。


    曆來西川跟大理境地沒有任何瓜葛,究竟是為何,這二人走到一起。且聽他們是怎麽說的。


    原來,每年的七月初七是當地的巧姑節,他們約定洞庭魚幫前來幫忙,卻聞,段思平去魚幫為父報仇,殺了幾位當年在參與殺害段保隆的人。所以這魚幫的人前來推辭巧姑節的事情。


    節度使聽聞這樣的事情,他暴跳如雷,將手中的茶杯摔在地上,然後站起來說:“欺人太甚,我與大長和國,從來井水不犯河水,如此壞我好事,我豈能放過他。”


    在聽聞段思平被法誠大師關在明月莊園,幾人便小聲說話起來,嘀嘀咕咕,上麵的二人在瓦縫中根本聽不清,那幾人說的是什麽。


    二人也不想這麽快離開,就一直盯著這幾人的行蹤。


    月亮熙光微露,月明星稀,繁星點點的時候,這幾人已經四散而去。


    袁武雁和雲上飄,便分頭行事。袁武雁去跟蹤南詔國的護衛將軍,雲上飄便去追蹤洞庭魚幫。


    一頂烏青色的轎子在月光的撫慰下,顯得那麽青蔥無比。四位壯漢抬著這頂轎子,如履平地,在兩位武林高手一前一後的護衛下,向前方迅速移動。


    忽然,一陣邪風從旁邊的胡同吹過,邪風夾雜著些許殘葉,將幾位抬轎之人的手腳盡數劃破。


    那兩位武林高手眼疾手快,出手迅速,將那轎子穩穩地停在半空中。這二人的臂力驚人,如此一番,可見轎中之人的武功是為幾何。


    “什麽人?”眾人趕緊看向胡同口。


    這時從胡同口走出來一位一臉橫肉,手持雙斧之人,沒錯此人正是袁武雁。


    那幾人也沒有想到,本來在成都城內橫著走路,今日卻碰到不怕死的人,一時還沒有迴過神來。


    幾人看到袁武雁沒有說話,就又跟了一句“來者何人,報上名來。”


    待袁武雁走進,他大叫一聲“爺爺在此”,說罷便提斧而上。這一斧就結果了其中一個抬轎人的性命。


    其他三位抬轎的,見來人兇神惡煞,便拔腿就跑了。


    另外二人倒是不含糊,持劍便來。袁武雁抬起一斧抵擋住其中一劍,然後就是一腳將那人踢出幾丈遠。


    另一個人見狀,趕忙朝袁武雁的空檔刺去。袁武雁一個疾步轉身,抵擋住劍的同時,掄起斧頭,就朝那人的天靈蓋劈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理國外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土皮五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土皮五哥並收藏大理國外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