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這老者可以輕易打敗段思平,可段思平不願意這麽就範。
段思平忽地一個淩波微步,刹那將就到了老者的身後。
“咦,還有如此輕功。”說罷,老者一個迴轉身,單手一掏,直逼段思平的心口。
段思平的速度已經非常快了,可還沒等站穩,一隻大手已經悠然而至。
段思平趕緊使用金剛拳法中的一招放虎歸山,其力道已用九成,沒想到,那拳法就如同打在棉花上一般,根本沒起到任何作用。
這金剛拳已經是威力無比的勁猛拳法,但在這老者的麵前,卻絲毫沒有用處。
在武林中,一般人很難做到內家功夫和外家功夫協調統一,內家功夫強,外家功夫就不一定強,反之亦然。
內家的功夫,原是運氣內功,臻乎絕頂,才能身法合一,可剛可柔,可大可小。
這段思平一運氣,這內力便發自丹田,行督脈至至陽穴,轉至膈腧穴、心俞穴,按脈絡的運行軌跡,會行至肩井穴,豈料卻怎麽也上不去。這掌打出去,也是軟綿綿的,有氣無力。
段思平抬望眼,那老者已經悠然而出。
段思平本以為自己的功夫已經非常了得,豈料卻如同孩童一般,段思平決意問個究竟,追了出去。
段思平的輕功已經非常了得,其淩波微步,已經行繁就簡,腳踏中宮,步踏火雷噬嗑卦。段思平已經體迅飛鳧,飄忽若神,但在老者的輕功麵前,還差那麽一點,隻得望其背。
二人就這麽一前一後,足有半天的功夫,恍惚間來到了群山深處。
卻說行雲如靄,柳煙似錦,將這芒芒的群山籠罩在一起。段思平抬望眼,已經不見那老者的身影。透過那暮靄靄的薄霧,一處黑影橫亙在段思平的麵前。
段思平不敢大意,不知前方是何等高人,便亦步亦趨的往前挪動,走進一看,原來這是一座山洞。
段思平走到山洞前抬頭看去,上麵書寫這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蒼龍洞”。
段思平不知道洞中是何人,還是不敢向前。這時在洞中兩側的兩行字映入段思平的眼簾“氣翱翔兮神烜赫,蓬萊便是吾家宅”。
段思平讀過幾年書,他知道這詩句含義氣度不凡,將這山洞比作蓬萊,可想裏麵的是何等高人。
段思平走進一看,這石壁上的字跡比像是刻上去的,好似是寫上去的。段思平便用手一摸這石壁上的字,“哎呀”一聲驚叫。
這驚叫不為別的,乃為這功力叫絕。這洞中兩側的山石乃是花崗岩,其硬度可想而知,平常人家用石斧和鑿子都不一定刻的這麽深。
但此人力透紙背的指法硬是插入這堅硬無比的花崗岩,其深已沒入一寸。段思平十分想知道這高人究竟是何人,便邁步走了進去。
雖說外麵陰沉無比,但此山洞卻明亮的很,段思平借著光亮抬頭看去,原來是洞頂上方的一盞煤油燈,在山洞石壁的折射作用下,將整個山洞映射的無比明亮。
洞中的擺設一應俱全,石凳,石桌,石椅,樣樣不缺。段思平走到其中的一個石椅坐了下來,這凹凸不平的椅子頓時讓段思平無心坐下去,便站了起來。
段思平借著光亮看去,這凹凸不平的石椅粗糙不堪,不像是用斧子等器具打造的。段思平彎下腰看去,不明所以。難道這椅子是用掌力劈出來的?
段思平來迴看了幾個石凳石桌,他十分確定這擺設是用掌力劈出來的。什麽人能用這麽身後的功力,竟然劈出這麽多的家什。
段思平沒有在這裏看到床,他便繼續往石洞裏麵走去,果然在最裏麵的一間赫然擺著一張大大的石床。
就在段思平想要一探究竟的時候,外麵的腳步聲竄入他的耳朵。段思平便趕緊出去。
段思平剛到石椅旁,就從外麵閃將出來兩個人。
此二人一高一矮,一瘦一胖,但從身形步伐上來看,這二人一個是外家高手,一個是內家高手。
段思平還沒有看清楚這二人的麵貌,就聽到二人齊嗬“什麽人?”
段思平本就是理虧,就沒有開口,躊躇之間,忽聞一道勁風而至。
段思平趕緊一個躲閃,其身形已然到了石洞的邊緣。段思平趕緊亮招,以備不測。這時那矮胖者已經腳踏石桌,縱深一躍到了他的跟前。
段思平在那老者麵前雖然敵不過,但已然記住那老者的輕功步伐。這矮胖者的一踏一躍,很明顯得自那老者的真傳。
段思平輕眼一掃這矮胖男人的麵容,小臉大眼睛,皮膚白嫩,看起來長得有些秀氣。
段思平趕緊單手一握,死死地攥住那矮胖著的手腕。還沒等段思平用力,就聽見那矮胖者說了一句“金剛拳”。再往後麵,段思平已經聽不見任何聲音了。
也不知道過了幾天,段思平終於醒了過來,他半坐起來,伸了伸腰,直覺前胸後背無比的輕鬆自在。
段思平環顧四周並無其他人,自己也記不清,是怎麽到了這床上。段思平便起身循著石洞壁走到了外麵。
幾束陽光透過山澗射了過來,段思平頓覺無比暖和。
在陽光的照射下,這群山顯得無比光彩。初冬的朝霞,格外火紅,給這個山洞披上了一層薄薄的紅紗,顯得更加晶瑩、光彩、富有生氣。
“哈哈”
一陣笑聲穿過山澗來到了段思平的耳朵,段思平環顧這周圍,他這才發現,這山洞的左右兩邊盡是懸崖峭壁。
還好來的那一天並沒有左右挪步,不然定是粉身碎骨。
這迴聲還沒有消失,又傳來一句“你終於醒了。”
段思平這才借著餘光看清楚來者何人,走在前麵的是那老者無疑,後麵的是一高一矮的那二人,再後麵是兩位長相俏麗的女弟子。
這幾人的一番介紹,段思平才知,這四人竟然是一母所生的四胞胎,讓段思平詫異的是,雖說他們的長相幾無差別,但這一高一矮的二人外形卻是天壤之別。
這老者收養他們的時候,這四人還小,也沒有名字。這老者便給他們起名呂一、呂二、呂三、呂四。
經過這一番介紹,段思平便已知這老者姓甚名誰了。沒錯這老者就是八仙之一的呂洞賓,那蒼龍洞旁邊的題字,正是八仙之一的鍾離權《贈呂洞賓》題字。
這鍾離權,別名漢鍾離,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師,名權,字雲房,一字寂道,號正陽子,又號和穀子。因為原型為東漢大將,故又被稱做漢鍾離。
鍾離權曾經十試呂洞賓,度呂成仙,這給呂洞賓題字也就順理成章了。相傳鍾離權在貴州赤水二郎壩成極陰絕地,鍾離權出現在這大理境地也就無可厚非。
讓段思平難以理解的是,如果說此人是呂洞賓,其年齡已經過百歲,從矯健的步伐,和勻稱的唿吸上來看,的確是難以讓人信服的。
段思平忽地一個淩波微步,刹那將就到了老者的身後。
“咦,還有如此輕功。”說罷,老者一個迴轉身,單手一掏,直逼段思平的心口。
段思平的速度已經非常快了,可還沒等站穩,一隻大手已經悠然而至。
段思平趕緊使用金剛拳法中的一招放虎歸山,其力道已用九成,沒想到,那拳法就如同打在棉花上一般,根本沒起到任何作用。
這金剛拳已經是威力無比的勁猛拳法,但在這老者的麵前,卻絲毫沒有用處。
在武林中,一般人很難做到內家功夫和外家功夫協調統一,內家功夫強,外家功夫就不一定強,反之亦然。
內家的功夫,原是運氣內功,臻乎絕頂,才能身法合一,可剛可柔,可大可小。
這段思平一運氣,這內力便發自丹田,行督脈至至陽穴,轉至膈腧穴、心俞穴,按脈絡的運行軌跡,會行至肩井穴,豈料卻怎麽也上不去。這掌打出去,也是軟綿綿的,有氣無力。
段思平抬望眼,那老者已經悠然而出。
段思平本以為自己的功夫已經非常了得,豈料卻如同孩童一般,段思平決意問個究竟,追了出去。
段思平的輕功已經非常了得,其淩波微步,已經行繁就簡,腳踏中宮,步踏火雷噬嗑卦。段思平已經體迅飛鳧,飄忽若神,但在老者的輕功麵前,還差那麽一點,隻得望其背。
二人就這麽一前一後,足有半天的功夫,恍惚間來到了群山深處。
卻說行雲如靄,柳煙似錦,將這芒芒的群山籠罩在一起。段思平抬望眼,已經不見那老者的身影。透過那暮靄靄的薄霧,一處黑影橫亙在段思平的麵前。
段思平不敢大意,不知前方是何等高人,便亦步亦趨的往前挪動,走進一看,原來這是一座山洞。
段思平走到山洞前抬頭看去,上麵書寫這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蒼龍洞”。
段思平不知道洞中是何人,還是不敢向前。這時在洞中兩側的兩行字映入段思平的眼簾“氣翱翔兮神烜赫,蓬萊便是吾家宅”。
段思平讀過幾年書,他知道這詩句含義氣度不凡,將這山洞比作蓬萊,可想裏麵的是何等高人。
段思平走進一看,這石壁上的字跡比像是刻上去的,好似是寫上去的。段思平便用手一摸這石壁上的字,“哎呀”一聲驚叫。
這驚叫不為別的,乃為這功力叫絕。這洞中兩側的山石乃是花崗岩,其硬度可想而知,平常人家用石斧和鑿子都不一定刻的這麽深。
但此人力透紙背的指法硬是插入這堅硬無比的花崗岩,其深已沒入一寸。段思平十分想知道這高人究竟是何人,便邁步走了進去。
雖說外麵陰沉無比,但此山洞卻明亮的很,段思平借著光亮抬頭看去,原來是洞頂上方的一盞煤油燈,在山洞石壁的折射作用下,將整個山洞映射的無比明亮。
洞中的擺設一應俱全,石凳,石桌,石椅,樣樣不缺。段思平走到其中的一個石椅坐了下來,這凹凸不平的椅子頓時讓段思平無心坐下去,便站了起來。
段思平借著光亮看去,這凹凸不平的石椅粗糙不堪,不像是用斧子等器具打造的。段思平彎下腰看去,不明所以。難道這椅子是用掌力劈出來的?
段思平來迴看了幾個石凳石桌,他十分確定這擺設是用掌力劈出來的。什麽人能用這麽身後的功力,竟然劈出這麽多的家什。
段思平沒有在這裏看到床,他便繼續往石洞裏麵走去,果然在最裏麵的一間赫然擺著一張大大的石床。
就在段思平想要一探究竟的時候,外麵的腳步聲竄入他的耳朵。段思平便趕緊出去。
段思平剛到石椅旁,就從外麵閃將出來兩個人。
此二人一高一矮,一瘦一胖,但從身形步伐上來看,這二人一個是外家高手,一個是內家高手。
段思平還沒有看清楚這二人的麵貌,就聽到二人齊嗬“什麽人?”
段思平本就是理虧,就沒有開口,躊躇之間,忽聞一道勁風而至。
段思平趕緊一個躲閃,其身形已然到了石洞的邊緣。段思平趕緊亮招,以備不測。這時那矮胖者已經腳踏石桌,縱深一躍到了他的跟前。
段思平在那老者麵前雖然敵不過,但已然記住那老者的輕功步伐。這矮胖者的一踏一躍,很明顯得自那老者的真傳。
段思平輕眼一掃這矮胖男人的麵容,小臉大眼睛,皮膚白嫩,看起來長得有些秀氣。
段思平趕緊單手一握,死死地攥住那矮胖著的手腕。還沒等段思平用力,就聽見那矮胖者說了一句“金剛拳”。再往後麵,段思平已經聽不見任何聲音了。
也不知道過了幾天,段思平終於醒了過來,他半坐起來,伸了伸腰,直覺前胸後背無比的輕鬆自在。
段思平環顧四周並無其他人,自己也記不清,是怎麽到了這床上。段思平便起身循著石洞壁走到了外麵。
幾束陽光透過山澗射了過來,段思平頓覺無比暖和。
在陽光的照射下,這群山顯得無比光彩。初冬的朝霞,格外火紅,給這個山洞披上了一層薄薄的紅紗,顯得更加晶瑩、光彩、富有生氣。
“哈哈”
一陣笑聲穿過山澗來到了段思平的耳朵,段思平環顧這周圍,他這才發現,這山洞的左右兩邊盡是懸崖峭壁。
還好來的那一天並沒有左右挪步,不然定是粉身碎骨。
這迴聲還沒有消失,又傳來一句“你終於醒了。”
段思平這才借著餘光看清楚來者何人,走在前麵的是那老者無疑,後麵的是一高一矮的那二人,再後麵是兩位長相俏麗的女弟子。
這幾人的一番介紹,段思平才知,這四人竟然是一母所生的四胞胎,讓段思平詫異的是,雖說他們的長相幾無差別,但這一高一矮的二人外形卻是天壤之別。
這老者收養他們的時候,這四人還小,也沒有名字。這老者便給他們起名呂一、呂二、呂三、呂四。
經過這一番介紹,段思平便已知這老者姓甚名誰了。沒錯這老者就是八仙之一的呂洞賓,那蒼龍洞旁邊的題字,正是八仙之一的鍾離權《贈呂洞賓》題字。
這鍾離權,別名漢鍾離,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師,名權,字雲房,一字寂道,號正陽子,又號和穀子。因為原型為東漢大將,故又被稱做漢鍾離。
鍾離權曾經十試呂洞賓,度呂成仙,這給呂洞賓題字也就順理成章了。相傳鍾離權在貴州赤水二郎壩成極陰絕地,鍾離權出現在這大理境地也就無可厚非。
讓段思平難以理解的是,如果說此人是呂洞賓,其年齡已經過百歲,從矯健的步伐,和勻稱的唿吸上來看,的確是難以讓人信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