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朝議結束之後,張遼並未立刻帶著魁頭返迴並州,而是奉呂布之命帶了許多禮物來洛陽收攏文士佐吏,並州近十年換了三任刺史,如今刺史之位空懸,其它從事、幕僚多因戰亂離開,哪怕呂布能將整個並州九郡九十八縣湊到一起,卻是實在找不到如此多的官員。隻能到洛陽這大漢中心尋找些支持。
張遼第一個拜訪的便是最近風頭一時無兩的董卓董太尉,魁頭則被隨從的軍士看守在驛站裏。
原大將軍高大的門樓上,正在換著牌匾,“太尉府”三個鑲金大字替代了原來牌匾上的“司空府”,森嚴的守衛、絡繹不絕的賓客昭示著新任太尉董仲穎的炙手可熱。
張遼擠了好久才遞上了拜帖,感受著身邊這群文人騷動著的**,張遼一時有些彷徨,京城的文士帶迴去真的有用麽?
“快迴家等著去吧,董太尉日理萬機,要召見不知要等上幾日呢,別在前麵堵著!”張遼暈頭轉向的被一群文人雅士推搡著、唾棄著,又擠了出來,饒是張遼武力超人也不敢對這些文人名士施展拳腳,隻好無奈的準備迴客棧等消息。
“誰是張文遠將軍?”這時太尉府的角門打開了一扇,裏麵出來了一對軍士,衝著眼前的人群就是一頓推搡,這群漠視張遼、直把一員勇將趕出老遠的士子們卻是對這隊官兵十分恭敬,紛紛退開在一旁。
張遼擁簇在人群中無奈的伸高雙手高聲喊著:“張文遠在此,張文遠在此!”
“快讓開!”一個家奴模樣的中年人帶著幾名士卒拳打腳踢加滿口髒話就給張遼開了一條頗為寬敞的道路。
“張將軍請隨老奴去麵見太尉!”本來趾高氣昂的董府中人,看到張遼之後又變的低眉順眼起來。
張遼很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也顧不得觀賞周圍人的驚訝羨慕模樣,慌忙隨著那群軍士進了董府。
“文遠直接讓人通報一聲便成了,何須遞什麽拜帖。”董卓大馬金刀的坐在主位上對著剛進廳的張遼說道。
大廳內四個火盆齊燃,在這寒冷的冬季辟出了一處暖地,張遼在手上哈了兩口氣,抱拳說道:“董太尉憂心社稷,遼怎敢隨意打擾?再說了門前擁堵得很,遼費了好大得勁才遞上拜帖,若是真想找人通報的話,那群文雅之士還不把遼這無名之輩生生撕碎了?”
“哈哈,文遠倒也是個妙人,哼,一幫子無用的酸儒,隻知道空口大話,煩人得緊!”
“不知文遠前來所為何事?”董卓說話倒也隨意,想到哪就是哪。
“遼此來是得了呂將軍的命令而來,向董太尉尋個幫助。呂將軍說“當今天下文人當道,武人式微,而眼前天下武人當以太尉為首,當合太尉一內一外互為犄角,太尉令之所至,並州軍莫無不從。”奈何雖然想為武人正名,可實在是沒有文官,政令不通,並州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呂將軍想請太尉代為說項,從朝廷派些官吏前去輔佐。”張遼邊迴憶邊說道。其實張遼完全沒有什麽信心說服董卓,畢竟一點好處沒有,開上一張空頭協議有什麽用?這年頭沒好處的事誰還幹啊!可呂布和賈詡是這樣安排的,張遼也隻好照實說。
“嶽父大人,這個可以答應!”站在董卓後麵一直沒有言語的李儒突然拽了拽董卓的衣角低聲說道。
“文遠放心!過幾日,某家定然給你安排妥當,呂度遼那邊是重中之重,朝廷當然要表示支持。”既然李儒都讓他答應了,董卓倒也舍得說好話。
在張遼的陣陣謝語中董卓把他送出了大廳,張遼剛不見了人影,董卓就開問了:“文憂我兒,怎麽一點好處沒受就答應了,按我說,也要供奉個千萬大錢才能讓他滿意而迴。”
嶽父是越來越看重利益了,也不知是好是壞。李儒心裏想著,嘴上也不慢說道:“嶽父大人,呂奉先是不是忠臣?”
“在朝臣眼裏,他可不就是個忠心的傻子?哪裏危險往哪上,整一個中毒甚深的愚夫!”
“且不管他是真傻假傻,他還就是大部分人眼中的大漢忠良,朝堂上還有不少人和嶽父大人作對,不如就把他們外調去並州,這等為國為民為社稷的事,他們不做便治一個不忠之罪!”李儒陰測測的說道。
“這樣一方麵交好了呂奉先,你要什麽我就給什麽,給的還都是有能力又忠心的大才。另一方麵,甩開了不少在朝堂上反對嶽父大人的頑劣之輩,嶽父大人大權獨掌之日越來越近。三嘛,呂布有他們牽製也不會對嶽父造成威脅,好處還是嶽父大人的。”
“好!好!這事文憂去辦吧,哪些人該走又可以走,你私底下拿捏一下。”
且不說這商議的翁婿二人,出了董卓府的張遼也沒有閑著,呂布和賈詡也沒指望董卓會多盡力,讓張遼私底下也去多多拜訪一些當朝不得意又容易拉攏的名士。
張遼第一個去的竟是那曾是先帝之師的當代大儒蔡邕!並州的所有人,包括賈詡在內都不認為蔡邕會去並州,並州苦寒,蔡邕乃是天下三君之一,雖然官途不順,可名聲冠絕大漢一朝,又怎會屈從於小小一個度遼將軍之下。耐不住呂布死命要求!更是連夜趕製出一塊石板,命巧匠做出了一匹密實的絹布,說是帶著這兩樣東西就一定能帶著蔡邕迴返。而且在呂布心裏,除了蔡邕,怕是其它讓張遼去拜訪的人都會拒絕。
蔡邕本來是得罪了張讓,遭其陷害,先帝念舊,並沒有多做處罰,隻罷了他的官。蔡邕也不肯向宦官低頭,轉身迴了陳留老家。今年十常侍作亂身死,蔡邕才被重新征召到洛陽,不過也就是個侍郎,閑職而已。蔡邕不在乎,在哪都是一樣,有書足矣。每日深居簡出,拜訪的人也不多,門庭很是冷清。
這一日忽然有下人來報說是張遼張文遠前來拜見。張遼是誰?蔡邕頭腦一迷糊,不認識啊。“張遼?前日押解魁頭來的並州張遼?他來幹什麽?”
!!
張遼第一個拜訪的便是最近風頭一時無兩的董卓董太尉,魁頭則被隨從的軍士看守在驛站裏。
原大將軍高大的門樓上,正在換著牌匾,“太尉府”三個鑲金大字替代了原來牌匾上的“司空府”,森嚴的守衛、絡繹不絕的賓客昭示著新任太尉董仲穎的炙手可熱。
張遼擠了好久才遞上了拜帖,感受著身邊這群文人騷動著的**,張遼一時有些彷徨,京城的文士帶迴去真的有用麽?
“快迴家等著去吧,董太尉日理萬機,要召見不知要等上幾日呢,別在前麵堵著!”張遼暈頭轉向的被一群文人雅士推搡著、唾棄著,又擠了出來,饒是張遼武力超人也不敢對這些文人名士施展拳腳,隻好無奈的準備迴客棧等消息。
“誰是張文遠將軍?”這時太尉府的角門打開了一扇,裏麵出來了一對軍士,衝著眼前的人群就是一頓推搡,這群漠視張遼、直把一員勇將趕出老遠的士子們卻是對這隊官兵十分恭敬,紛紛退開在一旁。
張遼擁簇在人群中無奈的伸高雙手高聲喊著:“張文遠在此,張文遠在此!”
“快讓開!”一個家奴模樣的中年人帶著幾名士卒拳打腳踢加滿口髒話就給張遼開了一條頗為寬敞的道路。
“張將軍請隨老奴去麵見太尉!”本來趾高氣昂的董府中人,看到張遼之後又變的低眉順眼起來。
張遼很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也顧不得觀賞周圍人的驚訝羨慕模樣,慌忙隨著那群軍士進了董府。
“文遠直接讓人通報一聲便成了,何須遞什麽拜帖。”董卓大馬金刀的坐在主位上對著剛進廳的張遼說道。
大廳內四個火盆齊燃,在這寒冷的冬季辟出了一處暖地,張遼在手上哈了兩口氣,抱拳說道:“董太尉憂心社稷,遼怎敢隨意打擾?再說了門前擁堵得很,遼費了好大得勁才遞上拜帖,若是真想找人通報的話,那群文雅之士還不把遼這無名之輩生生撕碎了?”
“哈哈,文遠倒也是個妙人,哼,一幫子無用的酸儒,隻知道空口大話,煩人得緊!”
“不知文遠前來所為何事?”董卓說話倒也隨意,想到哪就是哪。
“遼此來是得了呂將軍的命令而來,向董太尉尋個幫助。呂將軍說“當今天下文人當道,武人式微,而眼前天下武人當以太尉為首,當合太尉一內一外互為犄角,太尉令之所至,並州軍莫無不從。”奈何雖然想為武人正名,可實在是沒有文官,政令不通,並州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呂將軍想請太尉代為說項,從朝廷派些官吏前去輔佐。”張遼邊迴憶邊說道。其實張遼完全沒有什麽信心說服董卓,畢竟一點好處沒有,開上一張空頭協議有什麽用?這年頭沒好處的事誰還幹啊!可呂布和賈詡是這樣安排的,張遼也隻好照實說。
“嶽父大人,這個可以答應!”站在董卓後麵一直沒有言語的李儒突然拽了拽董卓的衣角低聲說道。
“文遠放心!過幾日,某家定然給你安排妥當,呂度遼那邊是重中之重,朝廷當然要表示支持。”既然李儒都讓他答應了,董卓倒也舍得說好話。
在張遼的陣陣謝語中董卓把他送出了大廳,張遼剛不見了人影,董卓就開問了:“文憂我兒,怎麽一點好處沒受就答應了,按我說,也要供奉個千萬大錢才能讓他滿意而迴。”
嶽父是越來越看重利益了,也不知是好是壞。李儒心裏想著,嘴上也不慢說道:“嶽父大人,呂奉先是不是忠臣?”
“在朝臣眼裏,他可不就是個忠心的傻子?哪裏危險往哪上,整一個中毒甚深的愚夫!”
“且不管他是真傻假傻,他還就是大部分人眼中的大漢忠良,朝堂上還有不少人和嶽父大人作對,不如就把他們外調去並州,這等為國為民為社稷的事,他們不做便治一個不忠之罪!”李儒陰測測的說道。
“這樣一方麵交好了呂奉先,你要什麽我就給什麽,給的還都是有能力又忠心的大才。另一方麵,甩開了不少在朝堂上反對嶽父大人的頑劣之輩,嶽父大人大權獨掌之日越來越近。三嘛,呂布有他們牽製也不會對嶽父造成威脅,好處還是嶽父大人的。”
“好!好!這事文憂去辦吧,哪些人該走又可以走,你私底下拿捏一下。”
且不說這商議的翁婿二人,出了董卓府的張遼也沒有閑著,呂布和賈詡也沒指望董卓會多盡力,讓張遼私底下也去多多拜訪一些當朝不得意又容易拉攏的名士。
張遼第一個去的竟是那曾是先帝之師的當代大儒蔡邕!並州的所有人,包括賈詡在內都不認為蔡邕會去並州,並州苦寒,蔡邕乃是天下三君之一,雖然官途不順,可名聲冠絕大漢一朝,又怎會屈從於小小一個度遼將軍之下。耐不住呂布死命要求!更是連夜趕製出一塊石板,命巧匠做出了一匹密實的絹布,說是帶著這兩樣東西就一定能帶著蔡邕迴返。而且在呂布心裏,除了蔡邕,怕是其它讓張遼去拜訪的人都會拒絕。
蔡邕本來是得罪了張讓,遭其陷害,先帝念舊,並沒有多做處罰,隻罷了他的官。蔡邕也不肯向宦官低頭,轉身迴了陳留老家。今年十常侍作亂身死,蔡邕才被重新征召到洛陽,不過也就是個侍郎,閑職而已。蔡邕不在乎,在哪都是一樣,有書足矣。每日深居簡出,拜訪的人也不多,門庭很是冷清。
這一日忽然有下人來報說是張遼張文遠前來拜見。張遼是誰?蔡邕頭腦一迷糊,不認識啊。“張遼?前日押解魁頭來的並州張遼?他來幹什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