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寧端著餃子迴了家,著著實實的吃了一頓,剩下的就用盆扣在外麵凍起來了,想留著多吃兩天。


    這純白麵的吃食他可是有日子沒碰了,更別提白菜雞蛋餡裏放了足足的香油,真是吃得他舍不得放下筷子。


    舅舅家那邊好幾天都沒有動靜,付寧好奇事情的發展,也不好意思去打聽,搞得像是想要看人家熱鬧似的。


    日子一晃就到了臘八了,這就正式要進入過年的流程了。


    付寧也跟著湊熱鬧,從糧食鋪子買了兩把紅豆,又抓了點兒紅棗和蓮子,將將湊了一小鍋粥。


    還沒等粥熬得,桂平又跑過來了,端著一大碗臘八粥,“哥,我娘讓我送粥來,還有你的餉銀。”


    付寧接過粥碗,舅舅家的臘八粥比他自己熬的這個講究多了,不僅有紅豆、紅棗,還有山藥、茯苓、桂圓等等的好東西,聞著就是一股甜香味撲鼻。


    他把粥倒到自己家的小盆裏,讓表弟等一會兒,把他熬的粥帶迴去一碗,是個心意。


    今天桂平有點兒發蔫,坐在堂屋的門檻上一言不發。


    “今天怎麽成了鋸了嘴的葫蘆了?有心事?”付寧一邊攪合著粥,一邊逗孩子說話。


    桂平小大人一樣長長的歎了口氣,自打桂康摔門走了以後,家裏的氣氛就壓抑起來了。


    他娘抱著姐姐哭了好幾起,他爹也開始每天出去跟人家吃吃喝喝,迴來就是唉聲歎氣。


    “你說,我哥真能把我二姐送進宮裏當娘娘嗎?”桂平有些天真的問付寧。


    “這誰說得準呢?咱們家也不是什麽高門大戶,親戚裏邊官最大的可能就是你哥哥了,按常理九成九是走不到最後的,你想讓你姐姐當娘娘嗎?”


    桂平腦袋搖得撥浪鼓似的,“我才不想呢!我娘說要是我姐進了宮,這輩子就見不著了,而且皇上以前喜歡的娘娘不是也死了嗎?”


    “咱們說了不算啊!命都在人家手裏捏著呢。”付寧覺得熬得差不多了,把鍋從火上端下來,放上水壺,拖了個板凳坐在表弟身邊。


    “你發愁也沒用,這是大人們的事兒。”


    桂平不說話了,沉默了一會兒,用肩膀撞了撞付寧的胳膊,“那你怎麽想的,不能先把我姐娶了嗎?”


    一句話唬的付寧上手就捂他的嘴,“小祖宗,快別說了!你姐姐不經選秀不能自行婚配,懂規矩不?!”


    桂平的嘴被堵得死死的,用鼻子哼哼著,“這不沒別人嗎?”


    等他用手把付寧的手掰開,先是好好喘了兩口氣,然後斜了自己表哥一眼,表示這件事自己早就知道。


    他爹娘悄悄說話的時候他聽見的,福寧他娘活著的時候就有這個意思,他們家是覺得福寧他爹太不靠譜,才一直沒應。


    現在就剩表哥一根獨苗了,自己爹娘心思倒活絡了,上無公婆、下無弟妹、進門當家,而且還有鐵杆莊稼,外甥還是個老實的,算是不錯的選擇了。


    誰知道桂康橫出這麽一杠子!


    他們可不信桂康那一套,什麽下一位老佛爺、明天的國舅爺,失心瘋了!


    可是他們真怕這個兒子把閨女坑了,萬一真走了門路,給弄進宮裏,聖寵是別想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姑娘這一輩子就完了!


    退一步講,沒進宮,給指到哪個王府裏當格格,他們也受不了啊!


    要說這些都是遠慮,近憂可是也不少,那天家裏吵架,情緒一上來,聲音難免大了些,左鄰右舍聽見了點兒動靜,這兩天有人開始在背後指指點點了。


    富海也托了人去打聽,選秀這事兒果然不是空穴來風,京裏也有人家動起來了,心思就跟桂康一樣,而且他聽說大兒子托的路子還真是老太後宮裏的。


    這兩天,富海夫妻倆頭發都愁白了。


    桂平看著付寧,有點兒不滿意的打量了他一下,“雖然你也有點兒配不上我姐,但是也還行吧,總比讓她一輩子迴不了家好。”


    付寧已經聽麻了,站起來進了屋,把晾得不太燙的臘八粥盛了一碗,塞給表弟,“趕緊迴家吧,剛才那個話可別再說了,你姐姐還得做人呢!”


    “我不傻!”桂平端著粥踢踏著小碎步就迴去了。


    這一上午就這麽過去了,付寧把臘八粥喝了當成中午飯,挺好,今天能省一頓飯了。


    不過桂平這一上午在他這裏叨叨了一通,倒是讓他明白了不少事兒。


    自己家辦喪事,老太太為什麽沒有托付給本家,反而叫了自己舅舅過來。


    還有舅舅家全家聚餐,還叫上自己參加,也不忌諱自己身上有孝。


    原因就是人家拿自己當成了備選的女婿,而且兩家都是默認的狀態。


    舅舅這個小小的領催每個月領的餉銀都是實打實的,既沒有那天在蠟燭店看見的那種不能兌換的紙票,也沒有花不出去的鐵錢,估計麵子大部分都是給了前途正好的桂康。


    而且桂康在健銳營能接觸到的人脈,也不是富海可比的,所以他鐵了心要送妹妹進宮,還真是挺麻煩的。


    富海在路子上走不過兒子,也沒法直說自己不想讓女兒進宮,那不成了不忠了嗎?兒子搭的台子,他不能拆,也拆不掉,確實也是憋屈。


    不過大表哥這個腦子是鏽得可以,有的事情當時不覺得,現在想想都是有跡可循的。


    現在這個時候,滿漢之間的區別在日常生活中已經不是很大了,很多人家日常喊父母都是“爹娘”,“阿瑪、額娘”的稱唿在底層旗人裏也不是必須用的。


    但是看那天桂康的表現,他明顯是極受用自己旗人的身份,稱唿、禮數因循守舊。


    而且狂妄自大,權力欲望極強,為了爬上高位,自己都可以是籌碼,何況是別人!


    也不知道過幾年,末帝遜位的時候,他會不會暈過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末小旗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淩並收藏清末小旗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