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份大明北方已經開始轉冷,但在南灣港這邊依然炎熱,碼頭上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此時正是船隊迴港的休整期,港口裏停泊著幾十艘千料大船,現在張家的船隊正以每年十艘千料級大船的速度增加著,單單隻是張家的訂單就養活了整個泉州的造船行業。


    這三年來張家也在南灣港建立了自家的造船坊,還從馬尾這個官方的造船坊挖掘了不少造船工匠,當然這些工匠都是在朝廷登記造冊的,但隻要有錢送給那些當官的,別說賣個人,把水師的戰船都敢賣了。


    馬尾船坊的造船成本是私人造船坊的兩倍以上,福建水師寧願買船也不願讓船坊自己造,所以馬尾船坊也差不多荒廢了,平時也就隻有幫水師的船隻做些修檢工作。


    張家的造船坊目前已經有能力建造千料級的海船,隻是目前人手方麵還稍欠缺,張家船隊幾十艘海船也需要經常檢修,所以每年隻能造個一兩艘,張誌和建立這個造船廠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造一千料海船的,而是為了研製更大、更快的船隻。


    張家未來要立足海洋,在造船建設方麵必須取得自己的優勢,還有火炮的發展也不能落後,以現在的火炮射程,武功高手還能夠在船上發揮巨大的作用,張誌和作為一個過來人當然知道隨著火炮的發展,射程越來越遠,到時候再厲害的高手跳不到敵人的船上,也隻能成為別人的靶子。


    張誌和登上碼頭,相比上次來的時候,碼頭基本已經完工了,擴建後的南灣港能夠同時停泊上百艘千料以上的大船,碼頭上的卸貨區能夠讓十艘海船同時作業。


    因為張誌和是跟隨泉州的物資船一起來的,正好鄧文書在接船,因為辦事能力不錯,去年張誌和便把他從商隊裏抽出來派到南灣港負責貿易的事情。


    “少爺!您來也沒跟我們說一聲,也讓我等迎接一下。”已將近五十的鄧文書在張家管理了那麽多年的商貿,從一個規規矩矩的秀才先生也給磨練的變圓滑了。


    “來自己家的地方有什麽好迎接的,不過這一次過來,這裏變化可不少,你們做的很不錯,也辛苦了。”


    聽得少爺誇獎,鄧文書高興的咧嘴笑道:“這都是我們該做的,少爺!我們還是迴府吧,這裏海腥味有些重。”


    路上張誌和向他了解了下這裏近一年來的發展,自從上次張誌和交待,停掉了一些基礎建設後,抽出人手建設作坊和拓展耕地,製糖作坊擴建後產量從之前的三千多石到現在的一萬五千石,整整翻了五倍,主要還是甘蔗的種植麵積的增加,現在的製糖原料也隻有甘蔗一種作物,季節性太強。


    糧食的產量也增加了一倍,現在的南灣港不但能夠自給自足,還能剩餘不少,糧食這東西現在大明也就一兩多點銀子一石的價格,利潤不高,所以張家也就沒運迴大明,直接在南灣建立糧庫,再建立一些養殖場也能消耗一些。


    最值得高興的是人口增加,雖然張家一直在大明境內接受一些孤兒、難民,每年也就幾百上千人,但是今年從福建自願前來南灣做工和移民就將近兩千人。


    隨著張家的名聲在福建地區越來越大,願意投奔張家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了起來,加上一些在南灣港做工的人假期迴家後帶迴去大把的銀子的事情,口口相傳之下南灣港變成了發財的寶地。


    特別是對一些無地的貧農,隻要到了南灣就能每人分到五畝田地,可以世代耕種,而且地租隻有一成,這種誘惑已經足夠讓他們拋棄自己的祖地,往海外跑了。


    “現在南灣的人口已經有一萬三千多人,在這裏落戶的也有一千七百多戶,大多數人還是分配到農業方麵。”南灣港沒有多少工業,現在一些前來做工的主要還是從事一些搬運、磚窯坊和一些基礎建設,比如水利、道路和房屋建設等。


    兩人走著走著便來到了商業區,裏麵多了好幾家飯館、客棧,最熱鬧的是居然是一家青樓,大白天的就有些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姑娘拿把扇子坐在二樓的陽台上招攬客人了。


    “這個青樓什麽時候開的?”張誌和並不排斥這個行業,但是若是張家也參與到裏麵有損張家的名聲。


    鄧文書見少爺問道這事,也擔心少爺不喜,解釋道:“這個並不是我們張家的產業,是劉家開的,因為南灣港幾乎沒什麽消遣的產業,每當船隊修整的時候,大把的人就開始往泉州跑去找樂子,而且來迴還不方便,所以劉家就看到了這個商機和我們商量了一下,根據實際情況我和玉忠就同意了。”


    張誌和之前確實沒有考慮到這方麵,一萬多人不可能每天除了做事就是睡覺吧,平時也得有個娛樂放鬆的地方。


    “嗯,放心,我不是怪你們,這些灰色行業可以有,但必須要嚴格監督好,盡量不要出現逼良為娼的是情況,還有我們張家也可以在這裏建個大戲院,到時候請一些戲班來表演,客棧茶樓那些商人若是想要建就讓他們建吧,不過商業區的商鋪張家隻租不賣,這些租金到時候可以用於街道管理和建設等等。”


    小琉球這麽大,不可能什麽生意都張家自己做,以後張家主要把一些重要的產業自己控製,其他的一些零散的商業還是交給別人就好,自己收手稅和租金就好,張誌和準備把整個小琉球弄成張家的領地,土地全部歸於張家,不能買賣,隻有使用權,十年,一百年都可以,但是就是沒有產權。


    而且既然準備開放商業區,那就必須要製定一套新的規矩和稅收,至於律法那倒不急於一時,現在這裏絕大部分人都是張家的人,遵守的是張家的規矩,一切都由張家說了算,沒什麽可以商量的餘地。


    等日後人口增加,這一套不再適用大量的人口管理的時候,再把律法的事情提上日程。


    到了張府之後,張誌和把所有南灣港的高層全部叫來議事。


    見人已經到齊,張誌和首先說道:“經過這麽多年,我們張家也算是在這裏立穩了腳跟,加上去年八大世家、嵩山和黃河幫的賠償,在資金方麵已經可以支持大建設一段時間了。目前大家都知道,人口不足已經限製了我們的發展,所以接下來我們首先要做的是移民,但這個動作不能太大,不能引起朝廷的注意,所以遷移人口的地方就需要盡量分散開來。”


    張家可以打著貿易的旗子到,兩廣、兩湖、江浙一帶,甚至是天津不管是招募的名義還是花錢從人牙子手中購買。


    第二個在教育方麵培養人才,主要分為文校,主要教授文化和管理、算數等知識;武校教授文化、習武、戰鬥和醫學等知識;工校教授工匠、各種技術、算學等知識;還有就是航海,教導水手、洋流、氣候等船上作業知識,把南灣港的學堂再次細分。


    第三方麵,繼續擴大張家船隊,擴大造船坊,明年開始先把小琉球的北方的笨港占領,清理掉那一帶的海盜勢力。


    笨港本來就是一個天然的優良港口,張家肯定不會放過,等到李旦一死,鄭之龍估計就會南下,那麽笨港就是最好的落腳點,張誌和必須先把地方占下來,堵住他南下的腳步,讓他隻能窩在東瀛一帶。


    “可是少爺,我們的護衛力量沒有這麽多人手分開兩地,北麵還要應對大海盜李旦的勢力南下,現在廣東的劉香這幾年發


    展的很快,我們這裏也需要防守,還有船隊擴大後也需要增加護衛。”


    雖然計劃很好,但是玉忠還是有些擔心到時力量分散造成防衛空虛,雖然這幾年張家也在盡力培養護衛,依然無法滿足張家的發展需要,現在大明境內的商隊的護衛力量已經比之前弱了非常多,基本靠著張誌和的威名震聶住了一些勢力。


    “這個不用擔心,過段時間我會親自坐鎮這裏,然後把主要的護衛都派到笨港那邊去就好了。”


    聽到少爺親自坐鎮,所有人安心了不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林之世家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那些年的存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那些年的存在並收藏武林之世家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