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倦月頷首道:“是,我還沒頭緒,但名字已經想好了,就叫它‘明月功’。”花如何嘻嘻一笑,道:“風姑娘,你可真有趣。”風倦月忍不住道:“劍仙,我今後武功上有疑難,還能請教你嗎?”
花如何笑道:“當然,歡迎之至!你比我傻徒兒聰明多了,教你不必費腦筋。”風倦月甚喜。許清濁臉紅道:“師父,你怎麽能這樣說我......而且,等過些時候,月娃也該叫你一聲師父的。”
言下所指,自然是風倦月嫁給他後,就得依隨丈夫的稱唿。風倦月含羞低首,輕輕在許清濁背上打了一拳。花如何暗想:“怎麽到處都有人談情說愛、打情罵俏?”掃了一眼許清濁,道:“你過來。”
師徒二人走到一邊,花如何道:“清濁,你除了是我的徒弟,也是槍王的兒子。你說他非你親父,可你畢竟是他在世上僅剩的傳人。”許清濁道:“是,師父提起這個幹嘛?”
花如何道:“當年,白叔叔已昭示天下,解釋了咱們兩家的誤會,還了你父親一個清白。可江湖之中,雖知槍王是忠非奸,並不意味往日結下的梁子,都可以一筆勾銷。”
許清濁驚道:“你是說三十七派麽?”花如何道:“武林中人都認定槍王所留的,是三十七派武功的破解之法,覬覦者比比皆是。白叔叔怕你惹禍上身,並未宣揚我收你為徒之事。所以江湖上都傳,你被毒門劫走,生死不知。”
許清濁想到大先生的言語,點了點頭。花如何微笑道:“去鳳凰山尋仇時,我曾說過,有什麽都替你兜著,那是還拿你當孩子看。現在你長大成人,出師在即,我不能再慣著你了。此次武林大會,正是你揚名天下的之時,我在請帖向各門各派提及了你的身份,盼你不辱父名,直麵三十七派,靠自己去化解這一場恩怨。”
許清濁熱淚盈眶,抹淚道:“是,師父,你的苦心我明白。”花如何道:“這一迴,我和幾位掌門人商議,要擺一個恩仇擂台,讓群雄之間有怨隙者,尤其白道、綠林,借此消解隔閡,勠力同心。”
許清濁已聞此事,更聽莫長青剖析,說之所以這麽做,是盡可能召集到最多的人數。不然某一門某一人接了請帖,卻知仇家也將赴會,豈能和和氣氣共處一堂?有的自然就不肯去了,來者將少許多。
於是,花如何幹脆設下一個大擂台,讓有仇有怨的當場了結,但落敗者須得認服,不許再生事端,也不準使性子,退出盟約。如此一來,天下因武結仇之輩,反倒趨之若鶩,以免落下怯戰名聲。
正所謂“上了恩仇擂,輸贏和為貴”,凡動手切磋,點到即止,不準殺傷。不然黑白兩道雖有誤會,畢竟結怨已久,沒準兒鬧出了人命,好好一場盛會就要淪為大混戰。
花如何道:“三十七派高手既知你在,必然到場,你可能會成為眾矢之的。這恩仇擂台,免不了得上一上,屆時強敵環伺,你好自為之吧。”許清濁胸中豪氣萬丈,道:“師父,我一定不給你丟臉!”
他吐了吐舌頭,又笑道:“再說啦,徒兒現在的武功,能勝過我的人寥寥無幾。”花如何道:“你武功進步固然神速,不過想躋身絕頂高手之列,還差了些東西。”
許清濁忙問:“什麽東西?”花如何盯著他麵龐,說道:“求道者,道心何在?你若不悟通這一點,修為就得止步於此了。”許清濁聽得雲裏霧裏,納悶道:“......什麽是道心?”
花如何搖頭笑道:“說白了,習武之人,為何要孜孜不倦,力求上進?”許清濁一怔,反問:“師父是為何?”花如何笑道:“我苦練劍術,那是想有朝一日,超越武道之極致。”
許清濁呆呆問道:“......那恩公呢?”花如何道:“雲天內功未失時,也是長年閉關,追求武術的平衡之道。”許清濁點點頭,又問:“我爹爹呢?”
花如何道:“我未見過你父親,但從他所創心法中瞧得出,他一直在求索武學的根源。”望了望不遠處的風倦月,歎道:“風姑娘武功雖不如你,但她為堅守本心,寧可舍棄原有功夫,氣魄不容小覷。清濁,你習武練功,又執著於什麽?凡事有因必有果,道心即是‘因’。你的‘果’若僅是奇遇所結,便還不足與頂尖高手爭鋒。”
許清濁頹然道:“我、我從無這些宏願,隻是想繼承你和爹爹的武功,不給你們丟人,莫非我沒有道心麽?”花如何歎道:“傻徒兒,你已經有了,還沒看清而已。”許清濁道:“我、我......”
花如何微微一笑,不再多言,轉身離去。風倦月見她要走,忙叫:“劍仙,我還有話想問你!”奔出幾步,追上花如何。許清濁望著二女行遠,獨立原地,忽覺冥冥之中,碰觸到了什麽,直是若有所思。
轉眼到了新年,俞家派人送來書信,稱武林大會已籌備妥當。花如何閱罷了信,正要率眾人啟程,忽地白清硯、陳在淵和一位年輕人同時造訪,於是又暫歇半日,設宴款待三人。
“錦繡三劍”誤害槍王,深感有愧,雖接了請帖,無顏再見武林同道,並不打算赴會。但是白清硯擔心花如何一去,花苑即遭邪徒襲擊,武林大會的創辦者,若被敵人端了老家,哪還有威嚴可言?
於是他聯絡兩位義弟,共來漢陽,替義侄女守禦花苑。花如何欣然稱謝,又聽盧夜舟遠行未歸,替他來的,是他的養子兼徒弟,名為盧象升。這人與許清濁年紀相當,文武雙全,頗有才華。
盧家是常州大族,分支甚廣,盧夜舟所在的一支,家道中落,甚為貧寒。他有個親戚佩服他的武藝文采,見其中年未婚,便將自己兒子過繼給了他,跟著他學文習武。
花如何從小認識盧象升,見他身子瘦弱,手臂卻粗壯結實,笑道:“盧師弟,據說你練功有成,力大無窮,在江浙一帶罕遇對頭。想不想隨師姊去武林大會,見識一番天下高手?”
盧象升頗通武藝,雖然技癢,又猶豫道:“小弟去年鄉試中榜,今年得趕春闈,趁著二位伯伯在此,正想請教文章。”白清硯笑道:“你火候已足,無須擔心,不如放鬆放鬆,跟著你師姊去見見世麵。”
盧象升喜道:“好,師姊,我隨你去!”臨行時,興衝衝地扛了一把巨劍出來。當下除卻蘭韻掌莊,白清硯、陳在淵做客,其他習武之人都隨花如何出發,車馬相擁,仆眾成群,浩浩湯湯往河南府行去。
花如何未穿男裝,自重身份,便不騎馬,改乘馬車。她很喜歡風倦月,喚其和菊清一同乘車,閑聊解悶。許清濁見不著心上人,稍感寂寞,隻好騎著自己的小紅馬,跟在後麵。
他見盧象升與眾人都不熟,於是上前搭話。盧象升喊花如何師姊,卻和許清濁同齡,不敢居長,隻說平輩論交。許清濁見他溫和謙遜,十分喜悅,暢談一番,更覺性子相投,把自己身世經曆都說給了他聽。
十日不到,抵達洛陽城,城中新年喜氣未褪,又在籌慶元宵,滿城張燈結彩,好不熱鬧。偶聽行人議論,說俞家闊綽,為了款待四海來賓,包下全城所有客棧酒樓,但凡住店吃飯,出示請帖,分文不取。
花如何入城後,即換乘轎子,率眾駕臨俞府。俞伯華聽聞她來了,親自出門相迎,許清濁細細觀察,見師公身材高大,須發雪白,紅光滿麵,明明年近八十,精神抖擻,絲毫未見老態。
俞伯華與劍仙、鳳雛、神醫見了禮,他已迫不及待,上前跪倒,磕頭道:“徒孫許清濁,叩見師公!”俞伯華連聲道:“好好,豐庭跟我說起你了,你很好!快起來,讓師公瞧瞧。”
許清濁應聲站起,俞伯華上下打量他,撚須微笑,又朝花如何道:“劍仙,你可教出一個好徒弟了啊!若叫他在老夫這兒,焉有這等成就?”他眼光不凡,從許清濁的精神氣質中,已揣度出武學造詣。
花如何含笑道:“老爺子過獎了,他一身武功,也不單是我教的。”許清濁正要開口,一人從俞伯華背後冒出,笑道:“大哥,你瞧我是誰?”許清濁見竟是馬祥麟,大喜過望,忙道:“麟弟,你怎麽在這兒?”
馬祥麟笑道:“我媽和舅舅他們奉朝廷之令,率兵駐邊,途中經過洛陽。”許清濁喜道:“秦將軍也在嗎?我去給她磕頭,”馬祥麟道:“他們人馬糧草眾多,還沒到呢!我聽說大哥會來師公府上,快馬加鞭,一個人先來了。”
許清濁笑道:“果然是你的作風。”兩人敘舊之時,花俞兩方也都互相見禮,俞家許多弟子同時看到劍仙鳳雛,激動得話都講不利索。禮畢,一行人往內而行,不少工匠來去匆匆,扛木運土,忙得不亦樂乎。
俞伯華見花如何疑惑,哈哈笑道:“這次咱們聲勢浩大,群英畢至,老夫怕府邸太小,招待不周,索性將左近三家莊院買下,鑿通牆壁,連成一處。免得武林同道笑話,說前千裏迢迢趕來,卻連個站的地方都沒有。”
花如何情知俞家周圍,住的都是官員富商,竟從他們手中盤下三家宅院,必然破費甚多。來到中庭,一座十餘丈見方的棗木擂台正處搭在當中,宛如一方巨印,附近草木灌叢都已清理,空地足以容納千百人。
花如何讚道:“好氣派的擂台!”俞伯華笑道:“當年老夫七十壽誕,沒有布置擂台,禁不住大夥兒起哄,臨時騰出了個場子,哪知竟促成你和鳳雛驚世之戰。事後想來,場地簡陋,頗為遺憾,這次絕不能再含糊了。”
花如何迴憶往事,與舒雲天對視一眼,俱生出無限感慨。許清濁聽師公計較排場,耿耿於懷,稍感滑稽之餘,大覺他平易近人,全然不似傳聞裏那麽高深莫測,威武霸道。
片刻,行至內院主廳,俞伯華及兒子女兒,請劍仙、鳳雛、神醫入座,討論這次大會事宜。其餘人則被家仆引去客房安歇,許清濁既為劍仙弟子,又是俞伯華徒孫,身份親近,卻由婁雲俠、田雲淑親自相陪。
這對師兄妹,今日才知當年那個小孩,竟是槍王之子,暗歎不已。田雲淑想起及時喚來花如何,才最終救下了他,又感到十分慶幸。許清濁見田雲淑挽髻盤發,已作少婦打扮,喜道:“田姊姊,你與婁大俠成婚了麽?”
田雲淑含羞低頭,婁雲俠笑得合不攏嘴,道:“全靠劍仙援手,令福王不敢再為難淑妹。”又說福王當初續娶王妃,張發喜告,全城皆知,雖向劍仙發誓,眾目睽睽之下,也無法退婚。
福王接受幕僚建議,隻好宣稱準王妃意外身故,最後娶了“死人”過門。倒把田雲淑杜撰的假名留於王府,還被朝廷追封了個“端惠慈順淑妃田氏”的諡號。她本人卻不受侵擾,與師兄恩愛成婚,一切如常。
花如何笑道:“當然,歡迎之至!你比我傻徒兒聰明多了,教你不必費腦筋。”風倦月甚喜。許清濁臉紅道:“師父,你怎麽能這樣說我......而且,等過些時候,月娃也該叫你一聲師父的。”
言下所指,自然是風倦月嫁給他後,就得依隨丈夫的稱唿。風倦月含羞低首,輕輕在許清濁背上打了一拳。花如何暗想:“怎麽到處都有人談情說愛、打情罵俏?”掃了一眼許清濁,道:“你過來。”
師徒二人走到一邊,花如何道:“清濁,你除了是我的徒弟,也是槍王的兒子。你說他非你親父,可你畢竟是他在世上僅剩的傳人。”許清濁道:“是,師父提起這個幹嘛?”
花如何道:“當年,白叔叔已昭示天下,解釋了咱們兩家的誤會,還了你父親一個清白。可江湖之中,雖知槍王是忠非奸,並不意味往日結下的梁子,都可以一筆勾銷。”
許清濁驚道:“你是說三十七派麽?”花如何道:“武林中人都認定槍王所留的,是三十七派武功的破解之法,覬覦者比比皆是。白叔叔怕你惹禍上身,並未宣揚我收你為徒之事。所以江湖上都傳,你被毒門劫走,生死不知。”
許清濁想到大先生的言語,點了點頭。花如何微笑道:“去鳳凰山尋仇時,我曾說過,有什麽都替你兜著,那是還拿你當孩子看。現在你長大成人,出師在即,我不能再慣著你了。此次武林大會,正是你揚名天下的之時,我在請帖向各門各派提及了你的身份,盼你不辱父名,直麵三十七派,靠自己去化解這一場恩怨。”
許清濁熱淚盈眶,抹淚道:“是,師父,你的苦心我明白。”花如何道:“這一迴,我和幾位掌門人商議,要擺一個恩仇擂台,讓群雄之間有怨隙者,尤其白道、綠林,借此消解隔閡,勠力同心。”
許清濁已聞此事,更聽莫長青剖析,說之所以這麽做,是盡可能召集到最多的人數。不然某一門某一人接了請帖,卻知仇家也將赴會,豈能和和氣氣共處一堂?有的自然就不肯去了,來者將少許多。
於是,花如何幹脆設下一個大擂台,讓有仇有怨的當場了結,但落敗者須得認服,不許再生事端,也不準使性子,退出盟約。如此一來,天下因武結仇之輩,反倒趨之若鶩,以免落下怯戰名聲。
正所謂“上了恩仇擂,輸贏和為貴”,凡動手切磋,點到即止,不準殺傷。不然黑白兩道雖有誤會,畢竟結怨已久,沒準兒鬧出了人命,好好一場盛會就要淪為大混戰。
花如何道:“三十七派高手既知你在,必然到場,你可能會成為眾矢之的。這恩仇擂台,免不了得上一上,屆時強敵環伺,你好自為之吧。”許清濁胸中豪氣萬丈,道:“師父,我一定不給你丟臉!”
他吐了吐舌頭,又笑道:“再說啦,徒兒現在的武功,能勝過我的人寥寥無幾。”花如何道:“你武功進步固然神速,不過想躋身絕頂高手之列,還差了些東西。”
許清濁忙問:“什麽東西?”花如何盯著他麵龐,說道:“求道者,道心何在?你若不悟通這一點,修為就得止步於此了。”許清濁聽得雲裏霧裏,納悶道:“......什麽是道心?”
花如何搖頭笑道:“說白了,習武之人,為何要孜孜不倦,力求上進?”許清濁一怔,反問:“師父是為何?”花如何笑道:“我苦練劍術,那是想有朝一日,超越武道之極致。”
許清濁呆呆問道:“......那恩公呢?”花如何道:“雲天內功未失時,也是長年閉關,追求武術的平衡之道。”許清濁點點頭,又問:“我爹爹呢?”
花如何道:“我未見過你父親,但從他所創心法中瞧得出,他一直在求索武學的根源。”望了望不遠處的風倦月,歎道:“風姑娘武功雖不如你,但她為堅守本心,寧可舍棄原有功夫,氣魄不容小覷。清濁,你習武練功,又執著於什麽?凡事有因必有果,道心即是‘因’。你的‘果’若僅是奇遇所結,便還不足與頂尖高手爭鋒。”
許清濁頹然道:“我、我從無這些宏願,隻是想繼承你和爹爹的武功,不給你們丟人,莫非我沒有道心麽?”花如何歎道:“傻徒兒,你已經有了,還沒看清而已。”許清濁道:“我、我......”
花如何微微一笑,不再多言,轉身離去。風倦月見她要走,忙叫:“劍仙,我還有話想問你!”奔出幾步,追上花如何。許清濁望著二女行遠,獨立原地,忽覺冥冥之中,碰觸到了什麽,直是若有所思。
轉眼到了新年,俞家派人送來書信,稱武林大會已籌備妥當。花如何閱罷了信,正要率眾人啟程,忽地白清硯、陳在淵和一位年輕人同時造訪,於是又暫歇半日,設宴款待三人。
“錦繡三劍”誤害槍王,深感有愧,雖接了請帖,無顏再見武林同道,並不打算赴會。但是白清硯擔心花如何一去,花苑即遭邪徒襲擊,武林大會的創辦者,若被敵人端了老家,哪還有威嚴可言?
於是他聯絡兩位義弟,共來漢陽,替義侄女守禦花苑。花如何欣然稱謝,又聽盧夜舟遠行未歸,替他來的,是他的養子兼徒弟,名為盧象升。這人與許清濁年紀相當,文武雙全,頗有才華。
盧家是常州大族,分支甚廣,盧夜舟所在的一支,家道中落,甚為貧寒。他有個親戚佩服他的武藝文采,見其中年未婚,便將自己兒子過繼給了他,跟著他學文習武。
花如何從小認識盧象升,見他身子瘦弱,手臂卻粗壯結實,笑道:“盧師弟,據說你練功有成,力大無窮,在江浙一帶罕遇對頭。想不想隨師姊去武林大會,見識一番天下高手?”
盧象升頗通武藝,雖然技癢,又猶豫道:“小弟去年鄉試中榜,今年得趕春闈,趁著二位伯伯在此,正想請教文章。”白清硯笑道:“你火候已足,無須擔心,不如放鬆放鬆,跟著你師姊去見見世麵。”
盧象升喜道:“好,師姊,我隨你去!”臨行時,興衝衝地扛了一把巨劍出來。當下除卻蘭韻掌莊,白清硯、陳在淵做客,其他習武之人都隨花如何出發,車馬相擁,仆眾成群,浩浩湯湯往河南府行去。
花如何未穿男裝,自重身份,便不騎馬,改乘馬車。她很喜歡風倦月,喚其和菊清一同乘車,閑聊解悶。許清濁見不著心上人,稍感寂寞,隻好騎著自己的小紅馬,跟在後麵。
他見盧象升與眾人都不熟,於是上前搭話。盧象升喊花如何師姊,卻和許清濁同齡,不敢居長,隻說平輩論交。許清濁見他溫和謙遜,十分喜悅,暢談一番,更覺性子相投,把自己身世經曆都說給了他聽。
十日不到,抵達洛陽城,城中新年喜氣未褪,又在籌慶元宵,滿城張燈結彩,好不熱鬧。偶聽行人議論,說俞家闊綽,為了款待四海來賓,包下全城所有客棧酒樓,但凡住店吃飯,出示請帖,分文不取。
花如何入城後,即換乘轎子,率眾駕臨俞府。俞伯華聽聞她來了,親自出門相迎,許清濁細細觀察,見師公身材高大,須發雪白,紅光滿麵,明明年近八十,精神抖擻,絲毫未見老態。
俞伯華與劍仙、鳳雛、神醫見了禮,他已迫不及待,上前跪倒,磕頭道:“徒孫許清濁,叩見師公!”俞伯華連聲道:“好好,豐庭跟我說起你了,你很好!快起來,讓師公瞧瞧。”
許清濁應聲站起,俞伯華上下打量他,撚須微笑,又朝花如何道:“劍仙,你可教出一個好徒弟了啊!若叫他在老夫這兒,焉有這等成就?”他眼光不凡,從許清濁的精神氣質中,已揣度出武學造詣。
花如何含笑道:“老爺子過獎了,他一身武功,也不單是我教的。”許清濁正要開口,一人從俞伯華背後冒出,笑道:“大哥,你瞧我是誰?”許清濁見竟是馬祥麟,大喜過望,忙道:“麟弟,你怎麽在這兒?”
馬祥麟笑道:“我媽和舅舅他們奉朝廷之令,率兵駐邊,途中經過洛陽。”許清濁喜道:“秦將軍也在嗎?我去給她磕頭,”馬祥麟道:“他們人馬糧草眾多,還沒到呢!我聽說大哥會來師公府上,快馬加鞭,一個人先來了。”
許清濁笑道:“果然是你的作風。”兩人敘舊之時,花俞兩方也都互相見禮,俞家許多弟子同時看到劍仙鳳雛,激動得話都講不利索。禮畢,一行人往內而行,不少工匠來去匆匆,扛木運土,忙得不亦樂乎。
俞伯華見花如何疑惑,哈哈笑道:“這次咱們聲勢浩大,群英畢至,老夫怕府邸太小,招待不周,索性將左近三家莊院買下,鑿通牆壁,連成一處。免得武林同道笑話,說前千裏迢迢趕來,卻連個站的地方都沒有。”
花如何情知俞家周圍,住的都是官員富商,竟從他們手中盤下三家宅院,必然破費甚多。來到中庭,一座十餘丈見方的棗木擂台正處搭在當中,宛如一方巨印,附近草木灌叢都已清理,空地足以容納千百人。
花如何讚道:“好氣派的擂台!”俞伯華笑道:“當年老夫七十壽誕,沒有布置擂台,禁不住大夥兒起哄,臨時騰出了個場子,哪知竟促成你和鳳雛驚世之戰。事後想來,場地簡陋,頗為遺憾,這次絕不能再含糊了。”
花如何迴憶往事,與舒雲天對視一眼,俱生出無限感慨。許清濁聽師公計較排場,耿耿於懷,稍感滑稽之餘,大覺他平易近人,全然不似傳聞裏那麽高深莫測,威武霸道。
片刻,行至內院主廳,俞伯華及兒子女兒,請劍仙、鳳雛、神醫入座,討論這次大會事宜。其餘人則被家仆引去客房安歇,許清濁既為劍仙弟子,又是俞伯華徒孫,身份親近,卻由婁雲俠、田雲淑親自相陪。
這對師兄妹,今日才知當年那個小孩,竟是槍王之子,暗歎不已。田雲淑想起及時喚來花如何,才最終救下了他,又感到十分慶幸。許清濁見田雲淑挽髻盤發,已作少婦打扮,喜道:“田姊姊,你與婁大俠成婚了麽?”
田雲淑含羞低頭,婁雲俠笑得合不攏嘴,道:“全靠劍仙援手,令福王不敢再為難淑妹。”又說福王當初續娶王妃,張發喜告,全城皆知,雖向劍仙發誓,眾目睽睽之下,也無法退婚。
福王接受幕僚建議,隻好宣稱準王妃意外身故,最後娶了“死人”過門。倒把田雲淑杜撰的假名留於王府,還被朝廷追封了個“端惠慈順淑妃田氏”的諡號。她本人卻不受侵擾,與師兄恩愛成婚,一切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