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那個公主妹妹不是同胞妹妹,可也是和皇後關係極好的麗妃所出。
因此,楚安燃有這個心願,此時的楚安燃剛剛來到晉城這個地方,玩的正是樂不思蜀的時候,遇見了鬱袖。
自此一見鍾情,楚安燃平生最大的樂事,不是美人青樓,而是琴棋書畫詩酒花茶。
他喜歡四處遊玩,畫下一幅幅流傳於世的畫作,每一副畫作的末尾,他都會提上屬於自己的字,世安。
楚世安被封為楚親王,以國姓為封號,可想而知其受寵程度。
由於他畫技高超,又喜遊山玩水,因此結識了不少名家大儒,也正是如此,以至於太子和皇後的地位無比穩固。
這次他遊玩至晉城,遇見了讓他就此傾心的女子,前世他錯過,雖然後來他也報複了迴去,可佳人已逝,而他一生孤獨終老,守著佳人的畫像苦苦思念。
清雅的小茶樓裏,楚安燃喝著茶,俊美的容貌上透著幾分不羈和肆意,一雙眸子更是漫不經心的劃過窗外樓下的人群。
如此出眾的容貌,讓坐在他身前的男子都有些呆愣,直到楚安燃略有些涼意的眸光掃過,男子才恍然迴神,“王,公子,這茶樓中的春滿香可是一絕。”
安燃把玩著手中的被子,嘴角揚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說罷,千裏迢迢追來,所為何事。”
那男子輕咳一聲,“公子有所不知,在下父親曾有幸見過公子的一幅畫,自此心馳神往,因此鬥膽求一幅。”
楚安燃放下手裏的茶杯,手指輕輕敲著桌麵,“你姓嚴,若本公子沒猜錯,可是嚴大家的親子,嚴遊公子。”
“正是在下,”嚴遊聞言有些喜色。
楚安燃思索了一下,“也罷,本公子曾經聽過嚴大家的詩,也是心生歡喜,如此,你又誠心求畫,不惜千裏迢迢而來,本公子也不是冷血無情之人,贈你一副又何妨。”
嚴遊大喜,連忙起身行禮,“多謝公子贈畫。”
見他神色激動,眼角都泛著歡喜,楚安燃的神色也柔和了下來,“青雲,你去帶嚴公子取畫。”
“是。”名叫青雲的隨身護衛拱手一禮退下。
嚴遊也再次行了一禮,這才腳步歡快的走了出來。
安燃目光再次落在窗戶下,那裏依舊人來人往,隻是,他等了許久,那讓他魂牽夢繞的姑娘卻再也沒有出現。
他手指撫摸著茶杯,隨後緩緩吐出一口氣,“十一,替本王辦件事。”
空氣中隱約有幾分波動,這是當今帝王親自給他的暗衛,護佑他安全。
對於這個小兒子,陛下是千嬌萬寵,生怕他出一點事。
太子是繼承人,因此皇帝嚴厲教導,小兒子是他的老來子,自然又不一樣了,按理來說在他之後還有一個公主,應該也備受寵愛。
不過陛下對麗妃印象不好,因此連帶著小公主也籍籍無名。
當今天子最為注重嫡庶,他當年在庶兄手下討生活,遭了不少罪,因此在他上位沒多久,那些寵妾滅妻的官員,可沒一個有好果子吃。
對於中宮皇後,他是極為尊敬的,雖然後宮中也有妃子,可皇後與他而言是不同的,那種無法言喻的情感,不能說是愛情,也是不可分割的親情。
他尊敬愛重皇後,手把手的教導皇後成為一個母儀天下的女人,嫡皇子楚安矅,年二十五,是他登基以後的第一子,又是嫡出,因此一出生就被立為太子。
庶二皇子楚平,年二十,是賢妃所出,十三歲那年就被封了平王爺,搬出宮中,平王妃將軍之女。
庶三皇子楚辭,年十九,淑妃所出,十五歲被封閑王,出宮建府城,閑王妃平庸伯嫡女。
庶四皇子楚尋,年十九,德妃所出,十三歲被封尋王,出宮建府,尋王妃太傅之女。
嫡五皇子楚安燃,年十七,皇後所出,十六歲被封楚親王,出宮建府,未曾婚配。
嫡出大公主楚安婉,年二十二,皇後二女,被封為大長公主,十五歲那年與丞相家的嫡幼子情投意合,因此下嫁丞相府。
庶二公主楚嬌,年十二,麗妃所出,未曾婚配。
安燃微微抬了抬下巴,“替本王查一下,前日裏在這裏看書的姑娘家世。”
“是。”暗衛十一消失。
安燃這才慢悠悠品著茶,過了許久,嚴遊和青雲迴來了,抱著手中的畫,嚴遊簡直是珍重萬分,和安燃告辭,他就離開了茶館,準備迴家中了。
等到一杯茶品完,十一也迴來了,將資料遞給安燃,這才恭敬離開。
安燃翻開手中的東西,很快看完了鬱袖的身份,將東西遞還給青雲,語氣淡淡,“拿迴去燒了。”
他起身,袖子劃過椅子,推門走了出去。
晉城一座小院裏,安燃暫時的住地,他此時拿著釣魚竿,眯著眼睛釣魚,等到青雲來到他身邊,安燃才緩緩開口,“替本王辦一件事。”
青雲聽完安燃的吩咐,麵色不變,隨後就走了出去。
安燃又喚來十一,將事情吩咐下去,這才繼續釣魚。
鬱袖明年就及笄了,父親已經為她選好了夫婿,正是父親早年收養的一個孩子,雖然鬱袖與他見麵不多,但印象裏也是一個翩翩公子,因此也沒有抗拒。
此時一個身穿白衣的女子款款走來,正是鬱袖的表妹,聶婷婷,鬱袖對這個表妹極為憐惜,因此平日裏對她也多有照顧。
此番見表妹前來,也停下了步伐,語氣溫柔的問道,“表妹這是要去哪?”
聶婷婷比她小幾個月,出落的弱質芊芊,一雙水眸盈盈動人,走動間更是弱柳扶風。
“表姐,隻是幾日未曾見你,有些想念罷了。”聶婷婷說著,抿唇一笑,“倒是有些羨慕表姐,我這身子弱,還不知能活幾日呢。”
鬱袖聞言朵生憐惜之情,她拉住聶婷婷的手,“表妹這話說的,有我和父親在,怎會讓你有事。”
聶婷婷眼中掛著淚珠,“表姐如此待我,實在讓婷婷心中受之有愧。”
因此,楚安燃有這個心願,此時的楚安燃剛剛來到晉城這個地方,玩的正是樂不思蜀的時候,遇見了鬱袖。
自此一見鍾情,楚安燃平生最大的樂事,不是美人青樓,而是琴棋書畫詩酒花茶。
他喜歡四處遊玩,畫下一幅幅流傳於世的畫作,每一副畫作的末尾,他都會提上屬於自己的字,世安。
楚世安被封為楚親王,以國姓為封號,可想而知其受寵程度。
由於他畫技高超,又喜遊山玩水,因此結識了不少名家大儒,也正是如此,以至於太子和皇後的地位無比穩固。
這次他遊玩至晉城,遇見了讓他就此傾心的女子,前世他錯過,雖然後來他也報複了迴去,可佳人已逝,而他一生孤獨終老,守著佳人的畫像苦苦思念。
清雅的小茶樓裏,楚安燃喝著茶,俊美的容貌上透著幾分不羈和肆意,一雙眸子更是漫不經心的劃過窗外樓下的人群。
如此出眾的容貌,讓坐在他身前的男子都有些呆愣,直到楚安燃略有些涼意的眸光掃過,男子才恍然迴神,“王,公子,這茶樓中的春滿香可是一絕。”
安燃把玩著手中的被子,嘴角揚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說罷,千裏迢迢追來,所為何事。”
那男子輕咳一聲,“公子有所不知,在下父親曾有幸見過公子的一幅畫,自此心馳神往,因此鬥膽求一幅。”
楚安燃放下手裏的茶杯,手指輕輕敲著桌麵,“你姓嚴,若本公子沒猜錯,可是嚴大家的親子,嚴遊公子。”
“正是在下,”嚴遊聞言有些喜色。
楚安燃思索了一下,“也罷,本公子曾經聽過嚴大家的詩,也是心生歡喜,如此,你又誠心求畫,不惜千裏迢迢而來,本公子也不是冷血無情之人,贈你一副又何妨。”
嚴遊大喜,連忙起身行禮,“多謝公子贈畫。”
見他神色激動,眼角都泛著歡喜,楚安燃的神色也柔和了下來,“青雲,你去帶嚴公子取畫。”
“是。”名叫青雲的隨身護衛拱手一禮退下。
嚴遊也再次行了一禮,這才腳步歡快的走了出來。
安燃目光再次落在窗戶下,那裏依舊人來人往,隻是,他等了許久,那讓他魂牽夢繞的姑娘卻再也沒有出現。
他手指撫摸著茶杯,隨後緩緩吐出一口氣,“十一,替本王辦件事。”
空氣中隱約有幾分波動,這是當今帝王親自給他的暗衛,護佑他安全。
對於這個小兒子,陛下是千嬌萬寵,生怕他出一點事。
太子是繼承人,因此皇帝嚴厲教導,小兒子是他的老來子,自然又不一樣了,按理來說在他之後還有一個公主,應該也備受寵愛。
不過陛下對麗妃印象不好,因此連帶著小公主也籍籍無名。
當今天子最為注重嫡庶,他當年在庶兄手下討生活,遭了不少罪,因此在他上位沒多久,那些寵妾滅妻的官員,可沒一個有好果子吃。
對於中宮皇後,他是極為尊敬的,雖然後宮中也有妃子,可皇後與他而言是不同的,那種無法言喻的情感,不能說是愛情,也是不可分割的親情。
他尊敬愛重皇後,手把手的教導皇後成為一個母儀天下的女人,嫡皇子楚安矅,年二十五,是他登基以後的第一子,又是嫡出,因此一出生就被立為太子。
庶二皇子楚平,年二十,是賢妃所出,十三歲那年就被封了平王爺,搬出宮中,平王妃將軍之女。
庶三皇子楚辭,年十九,淑妃所出,十五歲被封閑王,出宮建府城,閑王妃平庸伯嫡女。
庶四皇子楚尋,年十九,德妃所出,十三歲被封尋王,出宮建府,尋王妃太傅之女。
嫡五皇子楚安燃,年十七,皇後所出,十六歲被封楚親王,出宮建府,未曾婚配。
嫡出大公主楚安婉,年二十二,皇後二女,被封為大長公主,十五歲那年與丞相家的嫡幼子情投意合,因此下嫁丞相府。
庶二公主楚嬌,年十二,麗妃所出,未曾婚配。
安燃微微抬了抬下巴,“替本王查一下,前日裏在這裏看書的姑娘家世。”
“是。”暗衛十一消失。
安燃這才慢悠悠品著茶,過了許久,嚴遊和青雲迴來了,抱著手中的畫,嚴遊簡直是珍重萬分,和安燃告辭,他就離開了茶館,準備迴家中了。
等到一杯茶品完,十一也迴來了,將資料遞給安燃,這才恭敬離開。
安燃翻開手中的東西,很快看完了鬱袖的身份,將東西遞還給青雲,語氣淡淡,“拿迴去燒了。”
他起身,袖子劃過椅子,推門走了出去。
晉城一座小院裏,安燃暫時的住地,他此時拿著釣魚竿,眯著眼睛釣魚,等到青雲來到他身邊,安燃才緩緩開口,“替本王辦一件事。”
青雲聽完安燃的吩咐,麵色不變,隨後就走了出去。
安燃又喚來十一,將事情吩咐下去,這才繼續釣魚。
鬱袖明年就及笄了,父親已經為她選好了夫婿,正是父親早年收養的一個孩子,雖然鬱袖與他見麵不多,但印象裏也是一個翩翩公子,因此也沒有抗拒。
此時一個身穿白衣的女子款款走來,正是鬱袖的表妹,聶婷婷,鬱袖對這個表妹極為憐惜,因此平日裏對她也多有照顧。
此番見表妹前來,也停下了步伐,語氣溫柔的問道,“表妹這是要去哪?”
聶婷婷比她小幾個月,出落的弱質芊芊,一雙水眸盈盈動人,走動間更是弱柳扶風。
“表姐,隻是幾日未曾見你,有些想念罷了。”聶婷婷說著,抿唇一笑,“倒是有些羨慕表姐,我這身子弱,還不知能活幾日呢。”
鬱袖聞言朵生憐惜之情,她拉住聶婷婷的手,“表妹這話說的,有我和父親在,怎會讓你有事。”
聶婷婷眼中掛著淚珠,“表姐如此待我,實在讓婷婷心中受之有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