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買了?」
邱覺非搖頭:「你錢給多了,方才那老頭不依,便送了一對鳳笛。」4
江愁餘接過,粗笛騰龍,細笛舞鳳。
「我方才問了問街坊,那老工匠製笛世家出身,年輕的時候得罪了滿清衙門裏的人,在牢裏被打跛了,後來打了好些年的光棍,好不容易買了個媳婦成親,生完孩子那媳婦就跑了,他就一個人拉扯著孩子長大。」邱覺非搖首嘆息,「結果前些年,他那獨子被王家烈抓了壯丁,也沒了,至此他就再未開口說過一句話。」5
天色將晚,兩人踏著暮色漫無目的地行走於鄉間阡陌,直到邱覺非停下腳步。
「諾,」邱覺非指過去,「這裏就是我說的北浦。」
即使在微光中,亦可看出春江如練、水色澄明。
江上有點點漁火,腳下是綿綿月光,邱覺非笑道:「要不吹個春江花月夜?」
剛買的笛子,江愁餘雖躍躍欲試,但到底仍是愛惜,還是搖了搖頭。
邱覺非抽出自己剛買的遞給他。
江愁餘一看是那支鳳笛:「換一個,我不要這個。」
邱覺非嗤笑:「那你用自己的啊。」
江愁餘白他一眼,還是橫笛凝神演奏起來。
漁舟唱晚,盪氣迴腸。
一曲奏罷,邱覺非鼓掌:「要還是帝製的時候,江愁餘你一定可以當個宮廷樂師。」
「當我是戲子麽?」江愁餘佯怒道,一邊要把笛子還他。
邱覺非笑笑:「方才那老頭沒收我錢,算是你請我的,這支你收著吧,就當我們結拜兄弟的信物。」6
作者有話要說:
1.玉屏的特產其實是玉屏簫笛...但是笛子也很出名
2.參考度娘百科
3.辛棄疾
4.玉屏特產
5.王家烈 貴州軍閥 曾參與圍剿長征的紅軍 丟過遵義城...
6.正直臉
第六章
且不論結拜兄弟用龍鳳笛作為信物是否合情理,江邱二人這把兄弟算是結下了。從北浦迴了宿營地,江愁餘還在愣怔,不明白自己怎麽就突然多了個拜把子兄弟,還被他成日「賢弟」「賢弟」地叫喚。
「唷,您二位可算迴來了。」董之俠向後院指指,「這兒請。」
邱覺非見他笑容滿麵,還隱隱帶著幾分得瑟,不禁好奇問道:「怎麽了?之俠兄有喜事?」
「那當然!」董之俠揚聲問道,「準備好了沒?」
「好了!」範仁傑的聲音傳來,江邱二人一進後院,才發現孫衡、範仁傑兩人正灰頭土臉地生火,鬆枝上串著幾條鮮魚,另一邊還用農家土磚草草搭就了個灶台,上麵有個鐵鍋,蓋著蓋,不知在煮著什麽東西。
董之俠頗為自得地指著旁邊一個木桶,邱覺非湊過去:「這魚倒是稀罕。」
江愁餘也望去,隻見筒裏還有幾條活魚在搖頭擺尾,隻見那魚魚身細長,細小月光之下隱隱泛金。
「咱們問了當地鄉民,他們說這魚叫做金沙鱸鯉,隻有雲貴川才有。」1
一旁孫衡正往魚上撒鹽:「本少爺長這麽大,還從來沒下過廚。」
範仁傑也在一旁嘀嘀咕咕:「君子遠庖廚,君子遠庖廚。」
「那鍋裏在燒水,範仁傑說你善烹調,於是我們就等你迴來燒湯了。」董之俠解釋道。
邱覺非也不推辭,撈起袖子:「這魚是你們釣來的,我和愁餘也不好意思白吃白喝不是?無奈囊中羞澀,也隻有出些苦力了,畢竟吃人家的嘴短吶。」
董之俠大笑:「邱覺非你這可不地道了,你看我們下午頂著凜冽寒風為大家釣魚改善生活,不過請你施展廚藝,你就這麽多說辭……」
江愁餘打斷他:「那我呢?」
「你就等著吃吧,身子還沒好呢,何況這魚也算是為你釣的,魚湯大補!」孫衡抹了把臉上的黑灰道。
範仁傑噗嗤一聲笑起來:「下午我就想說了,又不是坐月子,魚湯……」
江愁餘忍不住朝他扔了塊石子,到底都是少年,幾人忍不住笑鬧起來。
另一頭邱覺非正熟練地破膛去鱗,抽出空來問董之俠:「蔥薑蒜呢?」
董之俠攤手:「沒有。」
「沒有?」邱覺非瞪圓雙眼,「沒有你讓我煮什麽魚?那不腥死了!」
「那我也沒辦法啊,本來連釣魚都是偷偷來的,哪裏還敢和住家要調料?」
江愁餘晃過來,想了想:「你們能搞到酒麽?黃酒白酒都行。」2
範仁傑與孫衡對視一眼,孫衡緊張道:「我剛買的!」
範仁傑冷笑:「別忘了,輕裝簡行,我們隨身負重都是有要求的,出發的時候你也帶不走。」
「好啊,竟然背著弟兄們偷嘴,來,充公不殺!」董之俠笑罵道。
孫衡嘆息道:「路遇強人,交友不慎,我孫某人怎麽就混到了今天這步田地。」
說罷,他起身從裏間拎了壇酒出來,順手還帶了幾個杯子:「天南海北,能在京津讀書已是緣分;山河破碎,若不是幾校聯合南遷,我們幾人也不會有同窗的際遇。」
「就是!嗯,我看,正巧有月影花香相伴,明日又要上路,不如我們今天就在這小院裏喝場壯行酒!」
「好!我雙手贊成!」範仁傑歡唿道。
江愁餘點點頭:「我出去一下。」說罷便轉身出門了。
邱覺非搖頭:「你錢給多了,方才那老頭不依,便送了一對鳳笛。」4
江愁餘接過,粗笛騰龍,細笛舞鳳。
「我方才問了問街坊,那老工匠製笛世家出身,年輕的時候得罪了滿清衙門裏的人,在牢裏被打跛了,後來打了好些年的光棍,好不容易買了個媳婦成親,生完孩子那媳婦就跑了,他就一個人拉扯著孩子長大。」邱覺非搖首嘆息,「結果前些年,他那獨子被王家烈抓了壯丁,也沒了,至此他就再未開口說過一句話。」5
天色將晚,兩人踏著暮色漫無目的地行走於鄉間阡陌,直到邱覺非停下腳步。
「諾,」邱覺非指過去,「這裏就是我說的北浦。」
即使在微光中,亦可看出春江如練、水色澄明。
江上有點點漁火,腳下是綿綿月光,邱覺非笑道:「要不吹個春江花月夜?」
剛買的笛子,江愁餘雖躍躍欲試,但到底仍是愛惜,還是搖了搖頭。
邱覺非抽出自己剛買的遞給他。
江愁餘一看是那支鳳笛:「換一個,我不要這個。」
邱覺非嗤笑:「那你用自己的啊。」
江愁餘白他一眼,還是橫笛凝神演奏起來。
漁舟唱晚,盪氣迴腸。
一曲奏罷,邱覺非鼓掌:「要還是帝製的時候,江愁餘你一定可以當個宮廷樂師。」
「當我是戲子麽?」江愁餘佯怒道,一邊要把笛子還他。
邱覺非笑笑:「方才那老頭沒收我錢,算是你請我的,這支你收著吧,就當我們結拜兄弟的信物。」6
作者有話要說:
1.玉屏的特產其實是玉屏簫笛...但是笛子也很出名
2.參考度娘百科
3.辛棄疾
4.玉屏特產
5.王家烈 貴州軍閥 曾參與圍剿長征的紅軍 丟過遵義城...
6.正直臉
第六章
且不論結拜兄弟用龍鳳笛作為信物是否合情理,江邱二人這把兄弟算是結下了。從北浦迴了宿營地,江愁餘還在愣怔,不明白自己怎麽就突然多了個拜把子兄弟,還被他成日「賢弟」「賢弟」地叫喚。
「唷,您二位可算迴來了。」董之俠向後院指指,「這兒請。」
邱覺非見他笑容滿麵,還隱隱帶著幾分得瑟,不禁好奇問道:「怎麽了?之俠兄有喜事?」
「那當然!」董之俠揚聲問道,「準備好了沒?」
「好了!」範仁傑的聲音傳來,江邱二人一進後院,才發現孫衡、範仁傑兩人正灰頭土臉地生火,鬆枝上串著幾條鮮魚,另一邊還用農家土磚草草搭就了個灶台,上麵有個鐵鍋,蓋著蓋,不知在煮著什麽東西。
董之俠頗為自得地指著旁邊一個木桶,邱覺非湊過去:「這魚倒是稀罕。」
江愁餘也望去,隻見筒裏還有幾條活魚在搖頭擺尾,隻見那魚魚身細長,細小月光之下隱隱泛金。
「咱們問了當地鄉民,他們說這魚叫做金沙鱸鯉,隻有雲貴川才有。」1
一旁孫衡正往魚上撒鹽:「本少爺長這麽大,還從來沒下過廚。」
範仁傑也在一旁嘀嘀咕咕:「君子遠庖廚,君子遠庖廚。」
「那鍋裏在燒水,範仁傑說你善烹調,於是我們就等你迴來燒湯了。」董之俠解釋道。
邱覺非也不推辭,撈起袖子:「這魚是你們釣來的,我和愁餘也不好意思白吃白喝不是?無奈囊中羞澀,也隻有出些苦力了,畢竟吃人家的嘴短吶。」
董之俠大笑:「邱覺非你這可不地道了,你看我們下午頂著凜冽寒風為大家釣魚改善生活,不過請你施展廚藝,你就這麽多說辭……」
江愁餘打斷他:「那我呢?」
「你就等著吃吧,身子還沒好呢,何況這魚也算是為你釣的,魚湯大補!」孫衡抹了把臉上的黑灰道。
範仁傑噗嗤一聲笑起來:「下午我就想說了,又不是坐月子,魚湯……」
江愁餘忍不住朝他扔了塊石子,到底都是少年,幾人忍不住笑鬧起來。
另一頭邱覺非正熟練地破膛去鱗,抽出空來問董之俠:「蔥薑蒜呢?」
董之俠攤手:「沒有。」
「沒有?」邱覺非瞪圓雙眼,「沒有你讓我煮什麽魚?那不腥死了!」
「那我也沒辦法啊,本來連釣魚都是偷偷來的,哪裏還敢和住家要調料?」
江愁餘晃過來,想了想:「你們能搞到酒麽?黃酒白酒都行。」2
範仁傑與孫衡對視一眼,孫衡緊張道:「我剛買的!」
範仁傑冷笑:「別忘了,輕裝簡行,我們隨身負重都是有要求的,出發的時候你也帶不走。」
「好啊,竟然背著弟兄們偷嘴,來,充公不殺!」董之俠笑罵道。
孫衡嘆息道:「路遇強人,交友不慎,我孫某人怎麽就混到了今天這步田地。」
說罷,他起身從裏間拎了壇酒出來,順手還帶了幾個杯子:「天南海北,能在京津讀書已是緣分;山河破碎,若不是幾校聯合南遷,我們幾人也不會有同窗的際遇。」
「就是!嗯,我看,正巧有月影花香相伴,明日又要上路,不如我們今天就在這小院裏喝場壯行酒!」
「好!我雙手贊成!」範仁傑歡唿道。
江愁餘點點頭:「我出去一下。」說罷便轉身出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