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不記得,這十裏八鄉誰家沒聽說過秋童生啊,”老船家雙眼笑出好些條褶子,粗糙的手抹了抹胸口的衣襟,“十二歲便考上童生,要不是給你爹娘守孝三年,怕是早就中舉嘍。”
秋羲今天提早過來本就是想跟這位老船家打聽點當年的事,見他主動提起,秋羲便沒有打斷,隻是認真聽著,時不時應一聲。
“當年秋秀才還在時,有一迴坐老頭我的船,正好我孫子在船上,秋秀才還教他怎麽寫自己的名兒嘞,”老船家說著遺憾地搖搖頭,“唉,世事無常。”見秋羲低著頭不說話,老船家連忙安慰道,“人各有命,秋童生莫多想。”
秋羲緩了緩,問道:“阿叔可知道我爹娘那日怎麽出的事,大伯他們說爹娘是坐船遇上了風浪。”
“胡說,”老船家一臉不滿地瞪了一眼,但不是對秋羲,“這條河就這麽點寬,能起多大風浪。”
“難道不是?”秋羲一聽便知道這裏麵有文章。
“唉,你爹娘那次坐的是李老頭的船,我也是聽他說的,自從你爹娘出事後李老頭自責不已,便再也沒出過船。”老船家望著平靜的河麵陷入迴憶。
那日原主爹娘四人一起坐船,原主的娘和張春花挨著坐在船尾,李老頭撐船走了一半,忽然聽見撲通一聲,是原主的娘落水了,原主的爹發現後立刻跳入河中去救人,李老頭也在船上幫忙。
冬季河水冰冷,但船上人多,本來應該能把兩人救上來,結果不知遇上什麽邪,愣是丟了兩條人命。
秋羲聽後決定下月歲試一過便去找這位李老頭詢問當時的真實情況,無論如何也要為原主爹娘討一個公道。
等大壯下工後,兩人坐著船迴到村裏,秋羲又被牛家嬸子拉去牛家蹭飯。
洗漱後秋羲坐在屋簷下望著院子裏的小菜園發呆,裏麵正種著他之前挖迴來的蒲公英和野芹菜,不知道是天氣太冷還是動了根的原因,兩樣東西都蔫兒噠噠的。
“唉,古代掙點錢怎麽就這麽難啊,”秋羲長長地吐了一口氣,“得想個來錢快的法子,不然過兩天去學院都沒錢買紙筆了,還考什麽秀才。”
正想著,秋羲的視線落到院角那棵光禿禿的桃樹上,腦子裏忽然靈光一閃。
“對啊,這法子之前怎麽沒想到呢!”
第7章
第二天秋羲起了個大早,捯飭好半天才順利生火做飯,從係統商城裏兌換的那兩升大米頭次下鍋,秋羲第一次用柴鍋煮飯怕控製不好火候,索性多摻些水煮粥。
廚房裏堆著的柴火都是原主之前在後山上撿的木柴還有鬆針,秋羲以前可沒燒過這些,兩三根木柴放進灶膛裏後又添了一大把鬆針,結果鬆針剛放進去,火苗便唿啦一下從灶膛裏竄出來,要不是他躲得快,頭發都能給他燎焦。
“煮個飯也能這麽危險?”
秋羲站在廚房門口,心有餘悸地緊盯著火苗唿啦的灶口,過了會兒見沒有再生異狀,這才重新坐迴去看火。
鬆針燃燒後從灶膛裏飄出一股有些好聞的鬆香味,秋羲輕輕嗅了嗅,又好心情地抓了一把鬆針送進灶膛。這次他學聰明了,隻放進去些許,果然沒像剛才一樣引得灶膛噴火。
不多會兒,鍋裏傳出咕嚕聲,秋羲揭開鍋蓋一看,粥已經煮好。
聞著濃鬱的米香,他用火鉗取出灶膛裏還沒燒完的木柴放進旁邊裝著草木灰的壇子裏,原本還在燃燒的木柴埋進厚厚的灰燼中後漸漸熄滅。
秋羲盛了滿滿一碗粥到桌上,又端出之前找到的鹹菜做配,正要嚐一口他在古代親自做的第一頓飯,就見係統那雙貓眼一瞬不瞬盯著他的碗。
“嘖。”
秋羲嘖了一聲,拿過之前給係統用過的碗又給它盛上一碗粥放在長凳上。
“吃吧。”
“隻有這個嗎?”係統看著麵前這碗粥差點眼淚掉下來。
“你可以選擇去抓老鼠來吃。”秋羲無情地道。
係統一聽要抓老鼠,連忙將頭埋進碗裏猛吃,開什麽玩笑,老鼠它是絕對拒絕的!
填飽肚子收拾好碗筷後,秋羲站在屋簷下伸了個懶腰。
“總這麽吃白飯也不是個辦法,”不是秋羲不想做菜,實在是他技術有限,家裏食材和調料也有限,“還是趕緊掙錢才好。”
有餘錢就可以請個廚娘,不然見天去牛家蹭飯他怪不好意思的。
原主的廚藝和他半斤八兩,都是充其量能把飯煮熟的水平。以前有他爹娘照顧,守孝這三年全靠牛家時不時給他送些飯菜打牙祭,平時就是配點鹹菜過日子。
秋羲捏了捏自己沒幾兩肉的胳膊喃喃道:“難怪身體這麽瘦弱。”
他之前在水缸裏看過,現在這具身體的長相和他一模一樣,隻是比他清瘦很多,而且還挨了一截,一看就有些營養不良,也不知道要養多久才能恢複過來。
日頭漸漸升起,秋羲見時間差不多,隨手紮了個鬆鬆散散的馬尾便出門朝村頭走,係統跌跌撞撞地跟在他身後。
清溪村一位老木匠住在村頭,秋羲今天的目標就是這位老木匠。
來到村頭一家貼著春聯的小院外,秋羲敲了敲院門喊道:“劉伯可在家?”
“來了。”院裏傳來一聲迴音。
院門一開,就見一位頭發花白雙眼有神的老頭正叼著旱煙,讓開身笑道:“原來是秋童生,快進來,不知秋童生找老頭我有何事?”
秋羲進院後朝劉木匠拱手道:“想請劉伯幫忙做些木牌。”
劉木匠問道:“哦,是何模樣的木牌?”
秋羲上手比劃兩下道:“這麽長這麽寬,差不多半個巴掌大就行,要薄一點,牌麵平整一點。”說完又比了比厚度,“不知劉伯可願做,價格好說。”
“這個簡單,還說什麽錢不錢,你要的話老頭現在就能給你做一塊。”劉木匠說著便往他那堆工具走去。
“錢還是要給的,我不止要一張。”秋羲跟了過去。
“秋童生要多少?”劉木匠抬頭問道。
“先要七十二張,”這個問題秋羲昨晚想到賺錢的法子時就考慮過,“做出來的木牌我要在上麵寫字,劉伯看著用料就行。”
“喲,要這麽多,那秋童生晚些時候再來取才成。”劉木匠沒想到秋羲要這麽木牌,但他也不多問。
“成,那我先把錢付了。”
秋羲和劉木匠商量好價格後付了二十文錢,木料劉木匠都沒收他錢,隻要了一日的手工費。
敲定木牌的事後秋羲便迴到家中,進屋推開窗戶在桌前坐好,拿出原主珍藏的宣紙鋪開,研好磨之後這才提筆準備幹大事。
剛準備落筆,秋羲看著所剩數量不多的宣紙發起愁:“算了,還是先打個草稿,萬一出錯可沒錢買了。”
沒想到自己還有因為一張紙發愁的時候,秋羲將宣紙小心翼翼地收到一邊,重新鋪上一張原主平日用的便宜紙張,這才在上麵寫下第一行字。
“戰三國”。
秋羲昨晚看見院裏那顆光禿禿的桃樹時就想起以前課本裏的桃園三結義,剛好三國時代是這個時空曆史上存在過的,在原主的記憶裏,這裏的讀書人也很喜歡談論三國時的各種文臣武將。
背景故事都是現成的了,秋羲還怕賺不到這些古代人的錢嗎,那必須可以啊。
所以他當即構思了一款以三國時代為背景的卡牌遊戲,牌麵就是赫赫有名的三國人物。
三國混戰,出了不少能人異士,而且幾乎每個青史留名的三國人物在大齊都有粉絲,原主甚至還聽他老師說過,曾有支持周瑜的書生和支持諸葛亮的書生當街打起來的事。
秋羲光想想看到他的《戰三國》風靡大齊的情景,不過到時候還得找一家靠譜的商行運營才能成事。
“唉,這些都是後話,還是先把卡牌設定做出來再說。”
秋羲搖搖頭,繼續寫設定。
便宜的紙張上麵分出三個主要欄和一個稍小一些的次要欄,主要欄抬頭又分別寫著“魏、蜀、吳”三個字,代表三個不同陣營,次要欄寫了個“稀”字,代表稀有陣營。
當然,卡牌遊戲裏的稀有卡肯定是效果拔群的,也是最難抽的。
分好陣營後,秋羲又在四個陣營裏填上需要的人物姓名,姓名後麵跟著身份和招式名稱,完了又在人物名字上加不同數量的五星符號,從一星到五星,五星人物為最高級別,技能數量也最多。
“戰力配平得好好搞。”秋羲頓在這裏半天才繼續動筆。
卡牌遊戲作為遊戲的一種,當然有必要的戰力係統,不然玩家拿著也沒法玩。
“宿主,你在準備考狀元嗎?”
係統作為科舉係統還是識字的,它一眼就認出紙上的三國人物,隻是看秋羲忙了半天也沒看懂他在搞什麽。
秋羲伸出一根手指抵在橘貓額頭上,將係統推到一邊,頭也不抬地繼續在紙張上刷刷寫字。
“別打岔,忙著呢,要是出錯了你以後就隻能去抓老鼠過日子。”
係統一聽事情居然這麽嚴重,立刻噤聲團在桌邊一動不動,生怕打擾秋羲幹大事。
秋羲一專注起來就會忘記時間,以前做題的時候遇上感興趣的題甚至會忘記吃飯,中午的時候要不是牛家嬸子給他送飯菜過來,他根本沒發現自己的肚皮已經咕咕叫了好半天。
牛家嬸子見他在用功也沒多留,叮囑他好好吃飯便迴了自己家。
秋羲三兩下解決午飯又坐迴桌前,係統趁他吃飯時終於問到他在幹什麽,正當他準備繼續動筆時,忽然聽見叮的一聲在耳邊響起。
“宿主,來新任務了,快看看吧!”係統邀功似的蹲在左邊甩尾巴,兩隻貓眼亮晶晶地看著秋羲。
秋羲放下筆,點開任務界麵一看。
【日常任務:財源滾滾來】
【科舉路遙遙,花費真多多。歲試就要到了,在歲試開始前賺取五十兩銀子的學資吧!】
【任務獎勵:積分500點,任意課程兌換券一張,一升精鹽兌換券三張,一鬥大米兌換券兩張。】
看完任務內容後,秋羲忍不住挑眉,其他獎勵都好說,那張任意課程兌換券的價值可就不好估量了,用得好的話可是妥妥的無價之寶。
看來他要慎重考慮跟哪家店合作了,不然他也不知道能不能在歲試開始前完成這個白送的任務。
“幹得不錯,等賺到錢給你買魚吃。”秋羲好心情地摸了摸係統的貓頭,會為宿主著想的係統才是好係統。
早上的人物招式秋羲隻想好名字,都是從那些三國人物的相關事跡中取的,整個下午的時間他則全部用來構思招式內容和戰力配平。
參考以前玩兒過的卡牌遊戲,最後他決定再結合一點撲克牌鬥地主的玩法,四個陣營以魏蜀吳三個主陣營為核心,玩家拿到三個陣營的卡牌人物如為同一陣營則可集結出牌,不同陣營的人物組合之間按照曆史真實事件產生克製關係。而以呂布和董卓為代表的的稀有陣營,則可以配合另外三個陣營集結出牌。
至於怎麽分勝負,那就簡單了,直接按照鬥地主來,誰手中的牌先出完誰是贏家。
太陽快落山時,秋羲終於完工收筆。
“搞定。”
將毛筆掛在筆架上,他起身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四肢,轉動手腕時甚至發出細微聲響。
“係統,你留著看家,我去拿木牌。”發現已經到和劉木匠約好的時間,秋羲交代係統一聲便匆匆出門。
橘貓艱難地順著光禿禿的桃樹枝爬到院牆上,蹲在上麵一路目送秋羲走遠。
“秋童生來啦,”劉木匠見秋羲進門後,從屋裏取出一隻木匣遞給他,“你看看這樣行不。”
他接過木匣打開一看,發現裏麵正好躺著七十二張薄度適中均勻平整的木牌,每張木牌都被劉木匠仔細打磨地十分光滑,沒有絲毫毛刺。
秋羲驚喜道,“劉伯還給做了匣子,我都沒想到。”
說著他又從荷包裏取出十文錢遞給劉木匠,結果被劉木匠擺手拒絕。
“錢你早上就給了,現在又是做什麽,”劉木匠朝秋羲揮手道,“天色以晚,就不留你吃飯了,快些迴去吧。”
“那就多謝劉伯了。”
秋羲拿著木匣出了劉木匠的院門,剛走沒多遠就被人從身後叫住,迴頭一看原來是剛下工迴來的牛大壯。
秋羲今天提早過來本就是想跟這位老船家打聽點當年的事,見他主動提起,秋羲便沒有打斷,隻是認真聽著,時不時應一聲。
“當年秋秀才還在時,有一迴坐老頭我的船,正好我孫子在船上,秋秀才還教他怎麽寫自己的名兒嘞,”老船家說著遺憾地搖搖頭,“唉,世事無常。”見秋羲低著頭不說話,老船家連忙安慰道,“人各有命,秋童生莫多想。”
秋羲緩了緩,問道:“阿叔可知道我爹娘那日怎麽出的事,大伯他們說爹娘是坐船遇上了風浪。”
“胡說,”老船家一臉不滿地瞪了一眼,但不是對秋羲,“這條河就這麽點寬,能起多大風浪。”
“難道不是?”秋羲一聽便知道這裏麵有文章。
“唉,你爹娘那次坐的是李老頭的船,我也是聽他說的,自從你爹娘出事後李老頭自責不已,便再也沒出過船。”老船家望著平靜的河麵陷入迴憶。
那日原主爹娘四人一起坐船,原主的娘和張春花挨著坐在船尾,李老頭撐船走了一半,忽然聽見撲通一聲,是原主的娘落水了,原主的爹發現後立刻跳入河中去救人,李老頭也在船上幫忙。
冬季河水冰冷,但船上人多,本來應該能把兩人救上來,結果不知遇上什麽邪,愣是丟了兩條人命。
秋羲聽後決定下月歲試一過便去找這位李老頭詢問當時的真實情況,無論如何也要為原主爹娘討一個公道。
等大壯下工後,兩人坐著船迴到村裏,秋羲又被牛家嬸子拉去牛家蹭飯。
洗漱後秋羲坐在屋簷下望著院子裏的小菜園發呆,裏麵正種著他之前挖迴來的蒲公英和野芹菜,不知道是天氣太冷還是動了根的原因,兩樣東西都蔫兒噠噠的。
“唉,古代掙點錢怎麽就這麽難啊,”秋羲長長地吐了一口氣,“得想個來錢快的法子,不然過兩天去學院都沒錢買紙筆了,還考什麽秀才。”
正想著,秋羲的視線落到院角那棵光禿禿的桃樹上,腦子裏忽然靈光一閃。
“對啊,這法子之前怎麽沒想到呢!”
第7章
第二天秋羲起了個大早,捯飭好半天才順利生火做飯,從係統商城裏兌換的那兩升大米頭次下鍋,秋羲第一次用柴鍋煮飯怕控製不好火候,索性多摻些水煮粥。
廚房裏堆著的柴火都是原主之前在後山上撿的木柴還有鬆針,秋羲以前可沒燒過這些,兩三根木柴放進灶膛裏後又添了一大把鬆針,結果鬆針剛放進去,火苗便唿啦一下從灶膛裏竄出來,要不是他躲得快,頭發都能給他燎焦。
“煮個飯也能這麽危險?”
秋羲站在廚房門口,心有餘悸地緊盯著火苗唿啦的灶口,過了會兒見沒有再生異狀,這才重新坐迴去看火。
鬆針燃燒後從灶膛裏飄出一股有些好聞的鬆香味,秋羲輕輕嗅了嗅,又好心情地抓了一把鬆針送進灶膛。這次他學聰明了,隻放進去些許,果然沒像剛才一樣引得灶膛噴火。
不多會兒,鍋裏傳出咕嚕聲,秋羲揭開鍋蓋一看,粥已經煮好。
聞著濃鬱的米香,他用火鉗取出灶膛裏還沒燒完的木柴放進旁邊裝著草木灰的壇子裏,原本還在燃燒的木柴埋進厚厚的灰燼中後漸漸熄滅。
秋羲盛了滿滿一碗粥到桌上,又端出之前找到的鹹菜做配,正要嚐一口他在古代親自做的第一頓飯,就見係統那雙貓眼一瞬不瞬盯著他的碗。
“嘖。”
秋羲嘖了一聲,拿過之前給係統用過的碗又給它盛上一碗粥放在長凳上。
“吃吧。”
“隻有這個嗎?”係統看著麵前這碗粥差點眼淚掉下來。
“你可以選擇去抓老鼠來吃。”秋羲無情地道。
係統一聽要抓老鼠,連忙將頭埋進碗裏猛吃,開什麽玩笑,老鼠它是絕對拒絕的!
填飽肚子收拾好碗筷後,秋羲站在屋簷下伸了個懶腰。
“總這麽吃白飯也不是個辦法,”不是秋羲不想做菜,實在是他技術有限,家裏食材和調料也有限,“還是趕緊掙錢才好。”
有餘錢就可以請個廚娘,不然見天去牛家蹭飯他怪不好意思的。
原主的廚藝和他半斤八兩,都是充其量能把飯煮熟的水平。以前有他爹娘照顧,守孝這三年全靠牛家時不時給他送些飯菜打牙祭,平時就是配點鹹菜過日子。
秋羲捏了捏自己沒幾兩肉的胳膊喃喃道:“難怪身體這麽瘦弱。”
他之前在水缸裏看過,現在這具身體的長相和他一模一樣,隻是比他清瘦很多,而且還挨了一截,一看就有些營養不良,也不知道要養多久才能恢複過來。
日頭漸漸升起,秋羲見時間差不多,隨手紮了個鬆鬆散散的馬尾便出門朝村頭走,係統跌跌撞撞地跟在他身後。
清溪村一位老木匠住在村頭,秋羲今天的目標就是這位老木匠。
來到村頭一家貼著春聯的小院外,秋羲敲了敲院門喊道:“劉伯可在家?”
“來了。”院裏傳來一聲迴音。
院門一開,就見一位頭發花白雙眼有神的老頭正叼著旱煙,讓開身笑道:“原來是秋童生,快進來,不知秋童生找老頭我有何事?”
秋羲進院後朝劉木匠拱手道:“想請劉伯幫忙做些木牌。”
劉木匠問道:“哦,是何模樣的木牌?”
秋羲上手比劃兩下道:“這麽長這麽寬,差不多半個巴掌大就行,要薄一點,牌麵平整一點。”說完又比了比厚度,“不知劉伯可願做,價格好說。”
“這個簡單,還說什麽錢不錢,你要的話老頭現在就能給你做一塊。”劉木匠說著便往他那堆工具走去。
“錢還是要給的,我不止要一張。”秋羲跟了過去。
“秋童生要多少?”劉木匠抬頭問道。
“先要七十二張,”這個問題秋羲昨晚想到賺錢的法子時就考慮過,“做出來的木牌我要在上麵寫字,劉伯看著用料就行。”
“喲,要這麽多,那秋童生晚些時候再來取才成。”劉木匠沒想到秋羲要這麽木牌,但他也不多問。
“成,那我先把錢付了。”
秋羲和劉木匠商量好價格後付了二十文錢,木料劉木匠都沒收他錢,隻要了一日的手工費。
敲定木牌的事後秋羲便迴到家中,進屋推開窗戶在桌前坐好,拿出原主珍藏的宣紙鋪開,研好磨之後這才提筆準備幹大事。
剛準備落筆,秋羲看著所剩數量不多的宣紙發起愁:“算了,還是先打個草稿,萬一出錯可沒錢買了。”
沒想到自己還有因為一張紙發愁的時候,秋羲將宣紙小心翼翼地收到一邊,重新鋪上一張原主平日用的便宜紙張,這才在上麵寫下第一行字。
“戰三國”。
秋羲昨晚看見院裏那顆光禿禿的桃樹時就想起以前課本裏的桃園三結義,剛好三國時代是這個時空曆史上存在過的,在原主的記憶裏,這裏的讀書人也很喜歡談論三國時的各種文臣武將。
背景故事都是現成的了,秋羲還怕賺不到這些古代人的錢嗎,那必須可以啊。
所以他當即構思了一款以三國時代為背景的卡牌遊戲,牌麵就是赫赫有名的三國人物。
三國混戰,出了不少能人異士,而且幾乎每個青史留名的三國人物在大齊都有粉絲,原主甚至還聽他老師說過,曾有支持周瑜的書生和支持諸葛亮的書生當街打起來的事。
秋羲光想想看到他的《戰三國》風靡大齊的情景,不過到時候還得找一家靠譜的商行運營才能成事。
“唉,這些都是後話,還是先把卡牌設定做出來再說。”
秋羲搖搖頭,繼續寫設定。
便宜的紙張上麵分出三個主要欄和一個稍小一些的次要欄,主要欄抬頭又分別寫著“魏、蜀、吳”三個字,代表三個不同陣營,次要欄寫了個“稀”字,代表稀有陣營。
當然,卡牌遊戲裏的稀有卡肯定是效果拔群的,也是最難抽的。
分好陣營後,秋羲又在四個陣營裏填上需要的人物姓名,姓名後麵跟著身份和招式名稱,完了又在人物名字上加不同數量的五星符號,從一星到五星,五星人物為最高級別,技能數量也最多。
“戰力配平得好好搞。”秋羲頓在這裏半天才繼續動筆。
卡牌遊戲作為遊戲的一種,當然有必要的戰力係統,不然玩家拿著也沒法玩。
“宿主,你在準備考狀元嗎?”
係統作為科舉係統還是識字的,它一眼就認出紙上的三國人物,隻是看秋羲忙了半天也沒看懂他在搞什麽。
秋羲伸出一根手指抵在橘貓額頭上,將係統推到一邊,頭也不抬地繼續在紙張上刷刷寫字。
“別打岔,忙著呢,要是出錯了你以後就隻能去抓老鼠過日子。”
係統一聽事情居然這麽嚴重,立刻噤聲團在桌邊一動不動,生怕打擾秋羲幹大事。
秋羲一專注起來就會忘記時間,以前做題的時候遇上感興趣的題甚至會忘記吃飯,中午的時候要不是牛家嬸子給他送飯菜過來,他根本沒發現自己的肚皮已經咕咕叫了好半天。
牛家嬸子見他在用功也沒多留,叮囑他好好吃飯便迴了自己家。
秋羲三兩下解決午飯又坐迴桌前,係統趁他吃飯時終於問到他在幹什麽,正當他準備繼續動筆時,忽然聽見叮的一聲在耳邊響起。
“宿主,來新任務了,快看看吧!”係統邀功似的蹲在左邊甩尾巴,兩隻貓眼亮晶晶地看著秋羲。
秋羲放下筆,點開任務界麵一看。
【日常任務:財源滾滾來】
【科舉路遙遙,花費真多多。歲試就要到了,在歲試開始前賺取五十兩銀子的學資吧!】
【任務獎勵:積分500點,任意課程兌換券一張,一升精鹽兌換券三張,一鬥大米兌換券兩張。】
看完任務內容後,秋羲忍不住挑眉,其他獎勵都好說,那張任意課程兌換券的價值可就不好估量了,用得好的話可是妥妥的無價之寶。
看來他要慎重考慮跟哪家店合作了,不然他也不知道能不能在歲試開始前完成這個白送的任務。
“幹得不錯,等賺到錢給你買魚吃。”秋羲好心情地摸了摸係統的貓頭,會為宿主著想的係統才是好係統。
早上的人物招式秋羲隻想好名字,都是從那些三國人物的相關事跡中取的,整個下午的時間他則全部用來構思招式內容和戰力配平。
參考以前玩兒過的卡牌遊戲,最後他決定再結合一點撲克牌鬥地主的玩法,四個陣營以魏蜀吳三個主陣營為核心,玩家拿到三個陣營的卡牌人物如為同一陣營則可集結出牌,不同陣營的人物組合之間按照曆史真實事件產生克製關係。而以呂布和董卓為代表的的稀有陣營,則可以配合另外三個陣營集結出牌。
至於怎麽分勝負,那就簡單了,直接按照鬥地主來,誰手中的牌先出完誰是贏家。
太陽快落山時,秋羲終於完工收筆。
“搞定。”
將毛筆掛在筆架上,他起身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四肢,轉動手腕時甚至發出細微聲響。
“係統,你留著看家,我去拿木牌。”發現已經到和劉木匠約好的時間,秋羲交代係統一聲便匆匆出門。
橘貓艱難地順著光禿禿的桃樹枝爬到院牆上,蹲在上麵一路目送秋羲走遠。
“秋童生來啦,”劉木匠見秋羲進門後,從屋裏取出一隻木匣遞給他,“你看看這樣行不。”
他接過木匣打開一看,發現裏麵正好躺著七十二張薄度適中均勻平整的木牌,每張木牌都被劉木匠仔細打磨地十分光滑,沒有絲毫毛刺。
秋羲驚喜道,“劉伯還給做了匣子,我都沒想到。”
說著他又從荷包裏取出十文錢遞給劉木匠,結果被劉木匠擺手拒絕。
“錢你早上就給了,現在又是做什麽,”劉木匠朝秋羲揮手道,“天色以晚,就不留你吃飯了,快些迴去吧。”
“那就多謝劉伯了。”
秋羲拿著木匣出了劉木匠的院門,剛走沒多遠就被人從身後叫住,迴頭一看原來是剛下工迴來的牛大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