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身後就是林立的住院部高樓,白色的牆壁千篇一律,數百個連通戶外與病房的窗戶有一半被拉上簾子。
一個月前,何知也曾是住在其中的一員。當被告知生命或許會走向盡頭,頭上便憑空多出一把斷頭刀,好似某天時間一到,那刀就會毫無征兆地落下。
說能坦然接受都是假的,他畢竟那麽年輕,也曾那麽想活下去,於是他積極配合治療。
但看到後續高額的費用和卡裏剩餘不多的錢,看到臨床位的人走走來來,何知有時也會懷疑這樣堅持下去是否是正確的。
好在其實並沒有在醫院住很久,就遇見了宋西川。
隻是那時候的宋西川西裝革履好不氣派,一絲不苟的模樣處處都在彰顯他是個年輕有為的業界精英。而那時的何知靠在白花花的床上和老人家聊天,麵容算不上十分憔悴,卻也並不精神。
看到宋西川的時候,吃驚在一瞬間壓過內心所有的感情,兩秒後隻剩下深深的難堪原來他們已經差得這樣多了。
為什麽要讓宋西川見到他這副模樣?
為什麽早不見晚不見,偏偏在這個時候見麵?
六年了。
何知沒想到時隔六年再一次見麵會是這樣的情形。
明明眼裏是沒有任何笑意的,他的嘴角卻不受控製地想翹起,最後被自己狠狠壓下。
一分鍾內,兩人沒有說話,一個坐著一個站著,悄無聲息地對視,時間被拉得很長很長。
最後......第一句話是什麽?
是宋西川說的“何知”。
好像千言萬語都凝聚成這樣簡單的兩個字。
如此簡單,何知卻都無法應答,隻是愣愣地看著他。
第72章 與你的記憶
【其實他也可以叫他的名字。
隻是名字而已。
為什麽叫不出口。】
那天過後,何知以為這隻是一次簡單的看望,可沒想到他等來的是宋西川日日夜夜的陪伴,好像執著地要將這六年的空缺一一填上。
可放在如今又有什麽意義?
何知知道這樣拖著不好,可這種情況下,他就像在懸崖邊行走的人,宋西川站在遙遠的坦道,何知沒辦法迴應這樣的感情。
他希望宋西川走,又希望宋西川留下,強烈的矛盾拉扯著他,他發現自己做不出選擇。
有時候夜裏身上疼得要命,何知睜著眼睛想到宋西川,就會開始憎恨他憎恨他走了又迴來,迴來卻遲早又要走,他離開他,又或是他離開他這樣的分分合合還能經受幾次?
但何知更恨他自己,恨他在夜裏翻來覆去想起的更多是宋西川坐在他身邊敲著電腦的側臉,想起的是宋西川的一瞥一笑,想起的是宋西川遞來蘋果的手,想起的是宋西川親手做的可口的飯菜,甚至是過去與宋西川那些無法重迴的光陰。
即使味如嚼蠟他也想,即使宋西川麵無表情他也想,即使知道不可能有結局他也想。
他才是最貪心的那一個。
貪心到頭,是不是什麽都會失去?
宋西川對他好,他害怕;宋西川對他不好,他也害怕。
如果趕走他,何知想,如果趕走宋西川,應該就什麽問題都消失了,不用耗費任何多餘的思考,不用恐懼失去也不用恐懼獲得。
可偏偏他舍不得,嘴裏罵著眼睛卻勾著,既希望宋西川一走了之,又希望宋西川發現他所有的脆弱。
何知接到母親借錢的電話時,無措是更多的。他發現好像身邊的人都“需要”他,而他已經無法做到需要任何人。
某天何知突然覺得,自己要是像隻鳥一樣飛走就好了,要是像一條河流那樣流走就好了,最好世界上再無他的痕跡,所有人與他都毫無牽連,就讓他在某處靜靜死掉,這樣就不會有人為他感傷、痛苦。
如此一來,他也不用做出任何選擇,如此順其自然,如此寂靜又悄無聲息。聽起來是最好的選擇了。
何知原本打算得清清楚楚的計劃,卻僅僅因為宋西川做的一條魚而土崩瓦解。
那段時間何知食欲不振、味覺不佳已經很久了,昏昏沉沉,感官都好似被外界屏蔽。
那天也不知怎麽著,明明隻是一盤清淡得不能再清淡的清蒸鱸魚,偏偏他嚐出了味道。
鹹的、甜的,微微的酸都能連帶何知的鼻子一塊兒酸了,眼前開始變得模糊,一睜一閉就有很多水珠滾出來,源源不斷,一直往下掉。
好在宋西川不在房間,何知得以一個人靜靜吃完了鹹鹹的米飯。
待到宋西川迴來,何知早就重新散漫地躺迴床上。
宋西川盯著他,好似總有話想說,但何知不理會,隻是望向窗外。
良久,宋西川朝何知走來,俯身將吻印在他眼角,轉身又出去了。
何知剛停不久的眼淚如堤壩大崩,嘩啦啦又流了下來。
住院期間沒什麽有趣的事情,時間過得久了,後來的情緒總像籠罩在黑色的霧中,感受不真切,何知沒記住多少。
記憶中最清晰的就是那天宋西川的魚和宋西川的吻。
可好在雖然他感知情緒的能力差了,身體卻好像重新開始運轉,情況變得沒有那麽糟糕。
治下去吧,何知這樣想,治下去說不定某天突生奇跡,就那樣好了呢?
可同時腦海中有另一個截然相反的想法在衝撞他。
治什麽?反正最後都會死,還不如死得輕鬆一點。非得要治到頭才死心麽?拿著刀往動脈上一劃就什麽都結束了。
何知分不清哪個選擇才是好的,似乎都不好,又似乎都是最佳的。他時常想將自己的腦袋撕成兩半,這樣就不用去糾結任何問題。
可是他好像舍不得。
就這樣混沌地過了一天又一天,突然來了一場暴雨,何知覺得醫院悶了,很想出去逛逛於是就發生了那場車禍。
猛烈的撞擊帶來的不僅是肉體的疼痛和豔紅的鮮血,也是精神上的碎裂,那好似一把重錘,將一直籠罩何知的囚籠迷霧給打破了。
等何知徹底清醒過來,原先摸不清的情緒在一瞬間全然清晰,可他不想這樣的代價是宋西川閉著眼躺在床上。
太可惡了,這樣自作主張,這樣......這樣丟下他嗎?
何知在那兩天想了許多。
第一,宋西川死不了,等他醒來一定要好好罵他一頓。
第二,我還是活著吧。
所以,該怎麽活著?
何知想了好久,得出一個搖擺不定的結論。說要出院、放棄治療的話,就像是拋出一根快要斷裂的繩子,卻被宋西川牢牢拽住了。
宋西川告訴他“可以”,又告訴他“會尊重你的想法”,最後說“會一直陪著你”。
每句話都是何知難以料到的禮物。
在聽到母親哭泣的控告後,而今宋西川又對他說:“你想如何去生活,想如何舒坦開心地去生活這比什麽都重要。”
對啊,這比什麽都重要。
這個命題,何知終於在今天得到一個完整的答案。
“如果我要離開你才能過得舒坦呢?你走不走?”何知故意逗他。
宋西川沒說走或不走,沉下眸往何知臉上揪了一把,隻冷聲道:“別想騙我。”
第73章 掛斷的電話
【別說那些曾經讓我害怕的話。】
話題沒再繼續,他們稍坐片刻打算離開醫院。
何知似乎總有話想說,欲言又止的樣子數次被宋西川看在眼裏,但最終隻是叫了幾句“西川”,便沒了下文。
宋西川在醫院門口打了的士,上車便囑咐何知係好安全帶。
何知二話不說便係上了,低頭給小妹發短信,想和她說一聲自己已經走了,明天再來看她。
但手指剛觸碰到屏幕,何知便想起母親走時仍舊通紅的眼眶她要是頂著那張臉走進去,小妹還不拉著她尋根究底一番!?
不行。他得打個電話。
嘟嘟聲響了幾下,很快就被接起。母親的聲音聽上去十分平靜,好似先前什麽都沒發生過,在問兒子“有事嗎”。
何知喉結一滾,“媽,你......沒和思思說吧?”
“我和她說做什麽,”何母嗤笑一聲,“她明天動手術,我要是和她說了,她鬧起來最後累的不還是我?”
“那就好。”何知鬆了一口氣。
“......”
電話那頭傳來走動的聲響,不知醫院裏的人還是母親。但對話沒了下文,何知正想掛斷,卻聽母親喊了他的名字。
“何知。”
“嗯。”
“不論如何,你一定要考慮好再做出選擇,你的身體是你自己的,我們都不會希望你這麽輕易放棄。”
“我知道。”
“......如果覺得過程難以忍受,可以調整治療方向,”何母頓了頓,“這個病後期會很痛苦、很難受,我是一步步看你爺爺治過來的,當初也花了很多錢,但是幾乎沒有延緩的效果了。隻是......希望所有的治療建立在緩解你的痛苦之上,並非為了治而治。你能明白我說的嗎?”
何知掐了掐手心,“......我明白。”
“那行,我沒什麽好說的了,”何母說,“掛掉吧。”
何知沒有掛斷電話。他的手指扣在機身上,指尖泛白,轉頭去看窗外飛奔而過的街景。
偶爾打電話,母親總是先掛斷的那個人,不論對話的內容是什麽,最後先說結束的永遠是她。人在說出某些話、做出某些行為的時候,一定會時刻存在為對方考慮的心思嗎?
不會的。
他們總認為自己是對的那個,在產生情緒波動的時刻,早就把該有的思想束縛拋之腦後了。所有人都是。
電話那頭靜默了許久,何知沒有說話,何母也沒有說話。
後來他聽到她很小聲的、斷斷續續的嗚咽聲,像是把頭埋進抱枕中的那種悶聲。
一個月前,何知也曾是住在其中的一員。當被告知生命或許會走向盡頭,頭上便憑空多出一把斷頭刀,好似某天時間一到,那刀就會毫無征兆地落下。
說能坦然接受都是假的,他畢竟那麽年輕,也曾那麽想活下去,於是他積極配合治療。
但看到後續高額的費用和卡裏剩餘不多的錢,看到臨床位的人走走來來,何知有時也會懷疑這樣堅持下去是否是正確的。
好在其實並沒有在醫院住很久,就遇見了宋西川。
隻是那時候的宋西川西裝革履好不氣派,一絲不苟的模樣處處都在彰顯他是個年輕有為的業界精英。而那時的何知靠在白花花的床上和老人家聊天,麵容算不上十分憔悴,卻也並不精神。
看到宋西川的時候,吃驚在一瞬間壓過內心所有的感情,兩秒後隻剩下深深的難堪原來他們已經差得這樣多了。
為什麽要讓宋西川見到他這副模樣?
為什麽早不見晚不見,偏偏在這個時候見麵?
六年了。
何知沒想到時隔六年再一次見麵會是這樣的情形。
明明眼裏是沒有任何笑意的,他的嘴角卻不受控製地想翹起,最後被自己狠狠壓下。
一分鍾內,兩人沒有說話,一個坐著一個站著,悄無聲息地對視,時間被拉得很長很長。
最後......第一句話是什麽?
是宋西川說的“何知”。
好像千言萬語都凝聚成這樣簡單的兩個字。
如此簡單,何知卻都無法應答,隻是愣愣地看著他。
第72章 與你的記憶
【其實他也可以叫他的名字。
隻是名字而已。
為什麽叫不出口。】
那天過後,何知以為這隻是一次簡單的看望,可沒想到他等來的是宋西川日日夜夜的陪伴,好像執著地要將這六年的空缺一一填上。
可放在如今又有什麽意義?
何知知道這樣拖著不好,可這種情況下,他就像在懸崖邊行走的人,宋西川站在遙遠的坦道,何知沒辦法迴應這樣的感情。
他希望宋西川走,又希望宋西川留下,強烈的矛盾拉扯著他,他發現自己做不出選擇。
有時候夜裏身上疼得要命,何知睜著眼睛想到宋西川,就會開始憎恨他憎恨他走了又迴來,迴來卻遲早又要走,他離開他,又或是他離開他這樣的分分合合還能經受幾次?
但何知更恨他自己,恨他在夜裏翻來覆去想起的更多是宋西川坐在他身邊敲著電腦的側臉,想起的是宋西川的一瞥一笑,想起的是宋西川遞來蘋果的手,想起的是宋西川親手做的可口的飯菜,甚至是過去與宋西川那些無法重迴的光陰。
即使味如嚼蠟他也想,即使宋西川麵無表情他也想,即使知道不可能有結局他也想。
他才是最貪心的那一個。
貪心到頭,是不是什麽都會失去?
宋西川對他好,他害怕;宋西川對他不好,他也害怕。
如果趕走他,何知想,如果趕走宋西川,應該就什麽問題都消失了,不用耗費任何多餘的思考,不用恐懼失去也不用恐懼獲得。
可偏偏他舍不得,嘴裏罵著眼睛卻勾著,既希望宋西川一走了之,又希望宋西川發現他所有的脆弱。
何知接到母親借錢的電話時,無措是更多的。他發現好像身邊的人都“需要”他,而他已經無法做到需要任何人。
某天何知突然覺得,自己要是像隻鳥一樣飛走就好了,要是像一條河流那樣流走就好了,最好世界上再無他的痕跡,所有人與他都毫無牽連,就讓他在某處靜靜死掉,這樣就不會有人為他感傷、痛苦。
如此一來,他也不用做出任何選擇,如此順其自然,如此寂靜又悄無聲息。聽起來是最好的選擇了。
何知原本打算得清清楚楚的計劃,卻僅僅因為宋西川做的一條魚而土崩瓦解。
那段時間何知食欲不振、味覺不佳已經很久了,昏昏沉沉,感官都好似被外界屏蔽。
那天也不知怎麽著,明明隻是一盤清淡得不能再清淡的清蒸鱸魚,偏偏他嚐出了味道。
鹹的、甜的,微微的酸都能連帶何知的鼻子一塊兒酸了,眼前開始變得模糊,一睜一閉就有很多水珠滾出來,源源不斷,一直往下掉。
好在宋西川不在房間,何知得以一個人靜靜吃完了鹹鹹的米飯。
待到宋西川迴來,何知早就重新散漫地躺迴床上。
宋西川盯著他,好似總有話想說,但何知不理會,隻是望向窗外。
良久,宋西川朝何知走來,俯身將吻印在他眼角,轉身又出去了。
何知剛停不久的眼淚如堤壩大崩,嘩啦啦又流了下來。
住院期間沒什麽有趣的事情,時間過得久了,後來的情緒總像籠罩在黑色的霧中,感受不真切,何知沒記住多少。
記憶中最清晰的就是那天宋西川的魚和宋西川的吻。
可好在雖然他感知情緒的能力差了,身體卻好像重新開始運轉,情況變得沒有那麽糟糕。
治下去吧,何知這樣想,治下去說不定某天突生奇跡,就那樣好了呢?
可同時腦海中有另一個截然相反的想法在衝撞他。
治什麽?反正最後都會死,還不如死得輕鬆一點。非得要治到頭才死心麽?拿著刀往動脈上一劃就什麽都結束了。
何知分不清哪個選擇才是好的,似乎都不好,又似乎都是最佳的。他時常想將自己的腦袋撕成兩半,這樣就不用去糾結任何問題。
可是他好像舍不得。
就這樣混沌地過了一天又一天,突然來了一場暴雨,何知覺得醫院悶了,很想出去逛逛於是就發生了那場車禍。
猛烈的撞擊帶來的不僅是肉體的疼痛和豔紅的鮮血,也是精神上的碎裂,那好似一把重錘,將一直籠罩何知的囚籠迷霧給打破了。
等何知徹底清醒過來,原先摸不清的情緒在一瞬間全然清晰,可他不想這樣的代價是宋西川閉著眼躺在床上。
太可惡了,這樣自作主張,這樣......這樣丟下他嗎?
何知在那兩天想了許多。
第一,宋西川死不了,等他醒來一定要好好罵他一頓。
第二,我還是活著吧。
所以,該怎麽活著?
何知想了好久,得出一個搖擺不定的結論。說要出院、放棄治療的話,就像是拋出一根快要斷裂的繩子,卻被宋西川牢牢拽住了。
宋西川告訴他“可以”,又告訴他“會尊重你的想法”,最後說“會一直陪著你”。
每句話都是何知難以料到的禮物。
在聽到母親哭泣的控告後,而今宋西川又對他說:“你想如何去生活,想如何舒坦開心地去生活這比什麽都重要。”
對啊,這比什麽都重要。
這個命題,何知終於在今天得到一個完整的答案。
“如果我要離開你才能過得舒坦呢?你走不走?”何知故意逗他。
宋西川沒說走或不走,沉下眸往何知臉上揪了一把,隻冷聲道:“別想騙我。”
第73章 掛斷的電話
【別說那些曾經讓我害怕的話。】
話題沒再繼續,他們稍坐片刻打算離開醫院。
何知似乎總有話想說,欲言又止的樣子數次被宋西川看在眼裏,但最終隻是叫了幾句“西川”,便沒了下文。
宋西川在醫院門口打了的士,上車便囑咐何知係好安全帶。
何知二話不說便係上了,低頭給小妹發短信,想和她說一聲自己已經走了,明天再來看她。
但手指剛觸碰到屏幕,何知便想起母親走時仍舊通紅的眼眶她要是頂著那張臉走進去,小妹還不拉著她尋根究底一番!?
不行。他得打個電話。
嘟嘟聲響了幾下,很快就被接起。母親的聲音聽上去十分平靜,好似先前什麽都沒發生過,在問兒子“有事嗎”。
何知喉結一滾,“媽,你......沒和思思說吧?”
“我和她說做什麽,”何母嗤笑一聲,“她明天動手術,我要是和她說了,她鬧起來最後累的不還是我?”
“那就好。”何知鬆了一口氣。
“......”
電話那頭傳來走動的聲響,不知醫院裏的人還是母親。但對話沒了下文,何知正想掛斷,卻聽母親喊了他的名字。
“何知。”
“嗯。”
“不論如何,你一定要考慮好再做出選擇,你的身體是你自己的,我們都不會希望你這麽輕易放棄。”
“我知道。”
“......如果覺得過程難以忍受,可以調整治療方向,”何母頓了頓,“這個病後期會很痛苦、很難受,我是一步步看你爺爺治過來的,當初也花了很多錢,但是幾乎沒有延緩的效果了。隻是......希望所有的治療建立在緩解你的痛苦之上,並非為了治而治。你能明白我說的嗎?”
何知掐了掐手心,“......我明白。”
“那行,我沒什麽好說的了,”何母說,“掛掉吧。”
何知沒有掛斷電話。他的手指扣在機身上,指尖泛白,轉頭去看窗外飛奔而過的街景。
偶爾打電話,母親總是先掛斷的那個人,不論對話的內容是什麽,最後先說結束的永遠是她。人在說出某些話、做出某些行為的時候,一定會時刻存在為對方考慮的心思嗎?
不會的。
他們總認為自己是對的那個,在產生情緒波動的時刻,早就把該有的思想束縛拋之腦後了。所有人都是。
電話那頭靜默了許久,何知沒有說話,何母也沒有說話。
後來他聽到她很小聲的、斷斷續續的嗚咽聲,像是把頭埋進抱枕中的那種悶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