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猗安排完史朝義的事情,就帶著衣縹出府了。
到夜幕降臨後,秦暖簡單了吃完了晚飯,李猗和衣縹都沒有迴轉,也不知道是不是在王府北院那處行衙裏。
她有點小緊張,如果按照計劃,或許今夜或許明早,就要組團逃了……
可是她又有點懷疑李猗是不是要搞事,如果她要搞事的話,會不會有危險?
她一麵胡思亂想,一麵檢查茉莉兒等人是否收拾好了,以處於隨時都能上馬就跑的狀態。
這時,白蓮兒進來稟報:“縣主,張侯爺有事請縣主去商議!”
秦暖連忙丟開茉莉兒就往外走,張昭蘭直接找她,必定有重要的事。
她走出院子就看見不遠處的站著的張侯爺。
張侯爺還是挺講究禮儀的,不會進小娘子的院子,那是很無禮的行為。
秦暖快步上前,行禮,問道:“侯爺,有什麽事嗎?”
張昭蘭的神色有些凝重:“阿暖,你知不知道你姑姑在哪兒?”
秦暖有點疑惑:“她這會兒大概應該在北院那裏吧!”
張昭蘭搖搖頭:“她下午是和衣縹先生一起出去,她出去之後據我所知大概是去找武梓!這會兒按說她應該迴府,或者在北院那裏!”
秦暖有點吃驚:李猗去找武梓是悄悄的,秦暖自己之所以知道是因為上午聽李猗對武梓這麽交待過,這位怎麽就知道呢?
張昭蘭眉頭緊皺:“阿暖,你知不知道你姑姑想幹什麽?”
秦暖看他這樣子,也擔心起來,可是她真的不知道李猗要幹什麽……
張昭蘭道:“阿暖,我懷疑你姑姑會去做很危險的事情!你知道什麽就趕緊告訴我!”
秦暖躊躇道:“要不我們去找衣縹先生問問?”
張昭蘭冷冷道:“他和阿猗一起,也不在府中!”
秦暖頓時就真急了,李猗大概真的去搞事情了……
張昭蘭吸了口氣,壓低的聲音裏含著一絲慍怒:“我懷疑她出城了!”
不會吧?
秦暖被他這個猜想給嚇了一跳。
“阿暖,你姑姑今天前半天都帶著你,她有沒有說過什麽特別的話,做過什麽特別的事?”
秦暖:“……”
她十分矛盾,該不該說啊?
說是肯定不應該說,可是若是李猗有危險怎麽辦?這人肯定比她有辦法啊……
張昭蘭又吸了口氣,壓住心中的火氣道:“阿暖,你是擔心我給你姑姑作對還是添亂?”
秦暖猶豫了片刻,想到李猗這兩天並不把他當外人的情形,咬咬牙,把今天上午李猗要武梓拖延時間,以及托阿依慕悄悄帶了塊白玉雙鯉玉佩給葉護太子的事情都告訴了張昭蘭。
張昭蘭默了默:“她用阿依慕傳信,約葉護太子見麵,現在她肯定出城了,去找葉護了!”
秦暖呆住:“不可能吧!”她忍不住抬頭望了望深沉的夜空。
張昭蘭歎口氣:“難道你不知道‘雙鯉’是書信的意思麽?”
秦暖僵住:她真的不知道!
尺素如殘雪,結成雙鯉魚,要知心中事,看取腹中書……
她此時才想起來……
前天聽衣縹說他有個禮物可以送給葉護太子攀個交情,她還以為那個玉佩就是。
張昭蘭揉了揉額頭:“難怪她前天細細地詢問迴紇的事情!”
這樣的夜裏出城去,去找敵酋談判?
這樣孤身涉險,她有沒有想過會遇上什麽?
還談判?談什麽?
如今兵臨城下,皇帝已逃,明早就要開城投降,拿什麽條件去跟葉護談?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不存在的!
李猗不是那類口綻蓮花的人!
那葉護要是沒野心,怎麽會兵臨城下?
秦暖真要急哭了,李猗什麽時候變成這麽個熱血衝動愛冒險的人了啊?她素來不是謀定而後動嗎?
“那現在怎麽辦?”秦暖一把揪住了張昭蘭的袖子。
“還能怎麽辦?她現在肯定已經動身了,武梓和高騰肯定知道,這個時候應該在城牆上掩護她縋城而下!”
張昭蘭扯迴自己的袖子,磨了磨牙:“現在隻能寄希望於葉護太子的人品了!”
把希望寄托在敵酋的人品上?
還能再虛無縹緲點嗎?
秦暖現在隻惟願阿依慕說的都是真的,她的那位太子大哥果真是個正直的人……
洛陽城牆東邊的城頭上。
高騰帶著一隊親衛從上東門上來,由南向北緩緩地走著,似乎在做最後一次巡視。
因為朝中的諸位臣公們王爺們都商議好了,明早開城門,武太後反對無效。所以今晚城牆上沒有守城的兵卒,隻有尋常哨崗。
走到一處黑黢黢的城牆段,這裏前後無人也無燈,頭上的星月光線黯淡,最多能看見近處的人影。
他停住腳步:“就這裏了!”
身後一個親衛立刻上前,掏出一大掛繩索,係在了牆垛上。
混在高騰親衛中的李猗和衣縹,上前拽了拽繩索,準備縋城而下。
高騰拱手懇切道:“殿下務必多加小心,千萬保重!末將就在此等候殿下迴來!”
李猗點點頭,在衣縹下去落到實地後,她也滑下了城牆。
高騰看他們離開,忍不住雙手合十乞求漫天神佛保佑公主殿下此行成功……雖然他從前總認為求佛是老娘們幹的事情。
可是他現在真的絕望了啊。
他今晚就在這裏等,要一直等,等李猗迴來,這是最後翻盤的希望了。
即便有巡邏而過的士兵,看他站這裏,也隻會以為他在這裏傷神難過呐……
洛陽東城外偏北處,十裏外,離洛河岸邊不遠的一個小村莊。
因為戰亂起,莊子裏的人早就跑到附近的山裏麵躲起來了,一個個的土屋小院,黑沉沉,死寂一片。
葉護太子帶著四個親衛,五人在昏黯的月色下打馬而至,駐足在村口,四下觀望,並不打算進去。
“啪!”忽地不遠處傳來一聲輕響,似是擊掌聲,寂靜的環境中顯得特別清晰。
五人同時扭頭向左側聲音來處望去——村口外不遠處,有一個小院子,獨門獨戶,背後是一小片樹林。
“啪!”“啪!”又是兩道擊掌聲,果然這聲音就是從那小院子裏傳出來的。
身邊隨從張開嘴,正要出聲勸阻呢,葉護太子就一抖韁繩,打馬過去了,兩人隻好連忙跟上。
土磚院牆不到一人高,葉護坐在馬背上居高臨下,小院子內的情形盡落眼中——院子裏隻有一間屋子,竟是個小廟,小廟的門前站著一個人,罩著黑色的鬥篷。
到夜幕降臨後,秦暖簡單了吃完了晚飯,李猗和衣縹都沒有迴轉,也不知道是不是在王府北院那處行衙裏。
她有點小緊張,如果按照計劃,或許今夜或許明早,就要組團逃了……
可是她又有點懷疑李猗是不是要搞事,如果她要搞事的話,會不會有危險?
她一麵胡思亂想,一麵檢查茉莉兒等人是否收拾好了,以處於隨時都能上馬就跑的狀態。
這時,白蓮兒進來稟報:“縣主,張侯爺有事請縣主去商議!”
秦暖連忙丟開茉莉兒就往外走,張昭蘭直接找她,必定有重要的事。
她走出院子就看見不遠處的站著的張侯爺。
張侯爺還是挺講究禮儀的,不會進小娘子的院子,那是很無禮的行為。
秦暖快步上前,行禮,問道:“侯爺,有什麽事嗎?”
張昭蘭的神色有些凝重:“阿暖,你知不知道你姑姑在哪兒?”
秦暖有點疑惑:“她這會兒大概應該在北院那裏吧!”
張昭蘭搖搖頭:“她下午是和衣縹先生一起出去,她出去之後據我所知大概是去找武梓!這會兒按說她應該迴府,或者在北院那裏!”
秦暖有點吃驚:李猗去找武梓是悄悄的,秦暖自己之所以知道是因為上午聽李猗對武梓這麽交待過,這位怎麽就知道呢?
張昭蘭眉頭緊皺:“阿暖,你知不知道你姑姑想幹什麽?”
秦暖看他這樣子,也擔心起來,可是她真的不知道李猗要幹什麽……
張昭蘭道:“阿暖,我懷疑你姑姑會去做很危險的事情!你知道什麽就趕緊告訴我!”
秦暖躊躇道:“要不我們去找衣縹先生問問?”
張昭蘭冷冷道:“他和阿猗一起,也不在府中!”
秦暖頓時就真急了,李猗大概真的去搞事情了……
張昭蘭吸了口氣,壓低的聲音裏含著一絲慍怒:“我懷疑她出城了!”
不會吧?
秦暖被他這個猜想給嚇了一跳。
“阿暖,你姑姑今天前半天都帶著你,她有沒有說過什麽特別的話,做過什麽特別的事?”
秦暖:“……”
她十分矛盾,該不該說啊?
說是肯定不應該說,可是若是李猗有危險怎麽辦?這人肯定比她有辦法啊……
張昭蘭又吸了口氣,壓住心中的火氣道:“阿暖,你是擔心我給你姑姑作對還是添亂?”
秦暖猶豫了片刻,想到李猗這兩天並不把他當外人的情形,咬咬牙,把今天上午李猗要武梓拖延時間,以及托阿依慕悄悄帶了塊白玉雙鯉玉佩給葉護太子的事情都告訴了張昭蘭。
張昭蘭默了默:“她用阿依慕傳信,約葉護太子見麵,現在她肯定出城了,去找葉護了!”
秦暖呆住:“不可能吧!”她忍不住抬頭望了望深沉的夜空。
張昭蘭歎口氣:“難道你不知道‘雙鯉’是書信的意思麽?”
秦暖僵住:她真的不知道!
尺素如殘雪,結成雙鯉魚,要知心中事,看取腹中書……
她此時才想起來……
前天聽衣縹說他有個禮物可以送給葉護太子攀個交情,她還以為那個玉佩就是。
張昭蘭揉了揉額頭:“難怪她前天細細地詢問迴紇的事情!”
這樣的夜裏出城去,去找敵酋談判?
這樣孤身涉險,她有沒有想過會遇上什麽?
還談判?談什麽?
如今兵臨城下,皇帝已逃,明早就要開城投降,拿什麽條件去跟葉護談?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不存在的!
李猗不是那類口綻蓮花的人!
那葉護要是沒野心,怎麽會兵臨城下?
秦暖真要急哭了,李猗什麽時候變成這麽個熱血衝動愛冒險的人了啊?她素來不是謀定而後動嗎?
“那現在怎麽辦?”秦暖一把揪住了張昭蘭的袖子。
“還能怎麽辦?她現在肯定已經動身了,武梓和高騰肯定知道,這個時候應該在城牆上掩護她縋城而下!”
張昭蘭扯迴自己的袖子,磨了磨牙:“現在隻能寄希望於葉護太子的人品了!”
把希望寄托在敵酋的人品上?
還能再虛無縹緲點嗎?
秦暖現在隻惟願阿依慕說的都是真的,她的那位太子大哥果真是個正直的人……
洛陽城牆東邊的城頭上。
高騰帶著一隊親衛從上東門上來,由南向北緩緩地走著,似乎在做最後一次巡視。
因為朝中的諸位臣公們王爺們都商議好了,明早開城門,武太後反對無效。所以今晚城牆上沒有守城的兵卒,隻有尋常哨崗。
走到一處黑黢黢的城牆段,這裏前後無人也無燈,頭上的星月光線黯淡,最多能看見近處的人影。
他停住腳步:“就這裏了!”
身後一個親衛立刻上前,掏出一大掛繩索,係在了牆垛上。
混在高騰親衛中的李猗和衣縹,上前拽了拽繩索,準備縋城而下。
高騰拱手懇切道:“殿下務必多加小心,千萬保重!末將就在此等候殿下迴來!”
李猗點點頭,在衣縹下去落到實地後,她也滑下了城牆。
高騰看他們離開,忍不住雙手合十乞求漫天神佛保佑公主殿下此行成功……雖然他從前總認為求佛是老娘們幹的事情。
可是他現在真的絕望了啊。
他今晚就在這裏等,要一直等,等李猗迴來,這是最後翻盤的希望了。
即便有巡邏而過的士兵,看他站這裏,也隻會以為他在這裏傷神難過呐……
洛陽東城外偏北處,十裏外,離洛河岸邊不遠的一個小村莊。
因為戰亂起,莊子裏的人早就跑到附近的山裏麵躲起來了,一個個的土屋小院,黑沉沉,死寂一片。
葉護太子帶著四個親衛,五人在昏黯的月色下打馬而至,駐足在村口,四下觀望,並不打算進去。
“啪!”忽地不遠處傳來一聲輕響,似是擊掌聲,寂靜的環境中顯得特別清晰。
五人同時扭頭向左側聲音來處望去——村口外不遠處,有一個小院子,獨門獨戶,背後是一小片樹林。
“啪!”“啪!”又是兩道擊掌聲,果然這聲音就是從那小院子裏傳出來的。
身邊隨從張開嘴,正要出聲勸阻呢,葉護太子就一抖韁繩,打馬過去了,兩人隻好連忙跟上。
土磚院牆不到一人高,葉護坐在馬背上居高臨下,小院子內的情形盡落眼中——院子裏隻有一間屋子,竟是個小廟,小廟的門前站著一個人,罩著黑色的鬥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