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宮變(3)
李猗等人已然衝到了仁壽殿近前的宮道上,寬闊的宮道上到處都有倒臥的屍首,血腥彌漫。
仁壽殿宮門已經被攻破,不過好在院牆內還有廝殺唿喊聲傳出來,證明皇帝還沒有被俘或者被殺。
宮牆外圍著的甲士看起來是南衙右衛,透過大開的宮門,院子裏烏泱泱的甲士在廝殺,應該是穎王帶來的北衙禁軍在和皇帝的禁衛廝殺。
遠遠看到奔過來的甲士,駐守在牆外的武柘手下立刻就迎上來阻截!
“唰!”李猗的二百親衛齊齊抬手,舉起了早就上好弦的手弩——
對麵瞬間就倒伏了一大片!
“殺!”一片長刀揮起,就迎麵撲了上去!
相比之下,迎上來的這些右衛軍士,就很差勁了,上來就被一波箭雨給殺了個倉皇淩亂。
兩軍衝到一處,李猗的手下依舊是五人一組,絲毫不亂,一組組配合嚴密,長刀飛舞,猶如一排排殺戮的機器,向前平推。
而李猗,依舊在後麵張弓搭箭,對著敵人的頭目進行精準打擊。
極短的時間內,他們就衝散了阻截的右衛,衝進了仁壽殿的宮門內。
院子裏廝殺的禁軍們完全沒料到背後有人殺來,且來者如此迅猛兇悍,以至於宮門內很快就清空了一塊。
李猗帶著親衛衝進宮門時,皇帝的禁衛已經沒有幾個了,被殺得退到了殿內,寥寥一二十人,最後的精銳,個個一身血汙,拚死守著殿門和窗戶。
穎王李玳和武柘站在殿前廣場的中央,側頭對身邊的侍衛吩咐道:“不必再費力氣了,扔火把!”
武柘連忙製止道:“大殿起火,四方驚動!”
李玳微微一怔,旋即點頭,“是我疏忽了!”
他深吸一口氣暗自警醒:行九十九步半百,不可得意!
也就在此時,他們身後響起了廝殺聲!
李玳一轉身,就看見一支長箭破空而來——
他身邊一名侍衛大吼一聲撲擋在他麵前!
幾乎在同時,他聽見了鐵簇穿透甲衣的聲音!
這名侍衛趴在他肩膀上,身體一軟就滑倒下去……
李玳從未離著死亡這麽近過,頓時一身衣衫濕透!
武柘大吼道:“李猗!”
他不及細思這女人怎麽跑來的,急吼道:“殺了李猗!”
迴過頭來的禁軍們立刻朝李猗這邊殺過來,瞬間兩邊就戰在了一處……
殿前廣場又成了血肉磨盤……
李猗抬弓,再射——
目標依舊是李玳!
一箭被侍衛劈開,一箭又已至麵門——
又收割了一個忠心護主的侍衛……
又是一箭……李玳倉皇躲開,大吼道:“放箭!放箭……”
“啊!”旁邊的武柘發出一聲慘叫,一枝長箭深深地紮入了他的胸口!
居然聲東擊西!
原本這樣的雙方混戰是不適合放箭的,畢竟不是人人都是神射手。
可是李玳下令,他的侍衛們也張弓搭箭射向李猗。
李猗終於不單釘他了,一麵在侍衛的掩護下避開對麵射來的箭,一麵點射那些弓手侍衛。
李玳終於鬆了口氣,環顧四周,發現李猗的人手雖然比他少一些,可是戰鬥力太強悍,已經切割開了禁軍衛士,衝到了正殿廊前,阻攔禁軍們衝入殿內。
於是他大吼道:“李猗!李琦昏聵無能,你何不棄暗投明?”
還棄暗投明呐?
李猗都給氣笑了,抬手朝他臉上就是一箭!
身畔的護衛一刀將長箭劈開,卻沒想到一顆核桃大的鐵珠子“砰”的一下子砸李玳眉骨上!
他痛得雙手捂住額頭,眼冒金星,彎腰往下一栽,差點暈眩!
江飛跑進來,就看見李猗在射李玳,於是立刻掏出鐵彈弓跟著射,擒賊先擒王不是嗎?
沒想到李玳等人全力防備李猗,居然讓他一擊奏效!
看到李玳痛得躬身彎腰,江飛立刻大喊起來:“李玳中箭!”
“李玳中箭了!”
“李玳死了!”……
跟著他的身邊的人立刻跟著叫!
李玳都沒了,這個反還要怎麽造?
正在廝殺的禁軍們頓時就一驚,很多人忍不住朝李玳方向望去——
正好李玳彎腰捂臉,被侍衛扶著……
李玳聽見敵人這麽喊,頓時氣瘋了,直起身來大吼:“我沒中箭!”
旋即接著喊道:“昏君已死,大功已成!諸君勿聽邪言!”
隻是這麽一打岔,士氣都不連貫了,麵對李猗這邊的氣勢如虹,軍士們越發不敵。
而李猗的手下順著切割麵衝到殿前的越來越多,環衛著主殿,將禁軍衛士死死地攔住……
宮門外還有金吾衛陸續奔進來,看來外麵守著的武柘手下的右衛兵士已經被殺了或者逃散了!
南衙兵真廢!
李玳焦灼起來,好好的計劃怎麽就鬧成了這樣?李猗怎麽跑來了?難道有人泄密嗎?
再看一旁的武柘,胸口中箭,由侍衛扶著,坐在地上,血從嘴裏往外淌……
李玳握著手中劍,恨不得親手衝上前去砍殺李猗!
他隻差一口氣就成功了……
此次禁軍六部損傷過半,尤其是神武軍大將軍陳玄禮護衛陛下出逃,結果重傷而迴,躺在家裏養傷,左將軍戰亡在孟津,而右將軍王毛仲因為留守京城倒是好好的,還接替陳玄禮掌管了神武軍。
機會難得,他和武柘以及王毛仲密謀起事,還找上了龍武軍的右將軍太監程元振。
掌龍武軍的大將軍是皇帝身邊的大太監李靜忠。
李玳母子和程元振多年來一直走的近,有事互相幫襯,他知道程元振在李靜忠手下,貌似極盡奉承,心裏卻是想取而代之的。
武柘在南衙,率右衛控製政事堂等重要機構及門戶,他和王毛仲從北麵玄武門直接衝入宮中,擒住或者殺了皇帝。
而後,即便武梓高騰等軍頭反應過來,大局已定,又能說什麽?
尤其是武梓,隻能捏著鼻子認了,誰還不是一家的?
包括外朝,亦不會有多大反對,宰相們是最能審時度勢的一群人,何況皇帝本來就快要死了不是嗎?
何況他也是根正苗紅的皇子,而且名聲也很不錯不是嗎?
為什麽要反對他?
眼下,李靜忠和皇帝一起被困在了仁壽殿裏麵,羽林軍大將軍武梓、高騰等人雖然被他用陰差陽錯的方法給絆在家中,可此際動靜鬧出去了,肯定立即就有應對!
現在就看程元振是否得手了。
他們進入玄武門後,立刻各分職責:王毛仲守住玄武門;他穿過後宮,控製各處門戶,去仁壽殿找皇帝;程元振去後宮抓住皇後和太子,並協助武太妃控製住武太後。
如果程元振抓了皇後和太子過來,就能讓李猗停手。
李猗等人已然衝到了仁壽殿近前的宮道上,寬闊的宮道上到處都有倒臥的屍首,血腥彌漫。
仁壽殿宮門已經被攻破,不過好在院牆內還有廝殺唿喊聲傳出來,證明皇帝還沒有被俘或者被殺。
宮牆外圍著的甲士看起來是南衙右衛,透過大開的宮門,院子裏烏泱泱的甲士在廝殺,應該是穎王帶來的北衙禁軍在和皇帝的禁衛廝殺。
遠遠看到奔過來的甲士,駐守在牆外的武柘手下立刻就迎上來阻截!
“唰!”李猗的二百親衛齊齊抬手,舉起了早就上好弦的手弩——
對麵瞬間就倒伏了一大片!
“殺!”一片長刀揮起,就迎麵撲了上去!
相比之下,迎上來的這些右衛軍士,就很差勁了,上來就被一波箭雨給殺了個倉皇淩亂。
兩軍衝到一處,李猗的手下依舊是五人一組,絲毫不亂,一組組配合嚴密,長刀飛舞,猶如一排排殺戮的機器,向前平推。
而李猗,依舊在後麵張弓搭箭,對著敵人的頭目進行精準打擊。
極短的時間內,他們就衝散了阻截的右衛,衝進了仁壽殿的宮門內。
院子裏廝殺的禁軍們完全沒料到背後有人殺來,且來者如此迅猛兇悍,以至於宮門內很快就清空了一塊。
李猗帶著親衛衝進宮門時,皇帝的禁衛已經沒有幾個了,被殺得退到了殿內,寥寥一二十人,最後的精銳,個個一身血汙,拚死守著殿門和窗戶。
穎王李玳和武柘站在殿前廣場的中央,側頭對身邊的侍衛吩咐道:“不必再費力氣了,扔火把!”
武柘連忙製止道:“大殿起火,四方驚動!”
李玳微微一怔,旋即點頭,“是我疏忽了!”
他深吸一口氣暗自警醒:行九十九步半百,不可得意!
也就在此時,他們身後響起了廝殺聲!
李玳一轉身,就看見一支長箭破空而來——
他身邊一名侍衛大吼一聲撲擋在他麵前!
幾乎在同時,他聽見了鐵簇穿透甲衣的聲音!
這名侍衛趴在他肩膀上,身體一軟就滑倒下去……
李玳從未離著死亡這麽近過,頓時一身衣衫濕透!
武柘大吼道:“李猗!”
他不及細思這女人怎麽跑來的,急吼道:“殺了李猗!”
迴過頭來的禁軍們立刻朝李猗這邊殺過來,瞬間兩邊就戰在了一處……
殿前廣場又成了血肉磨盤……
李猗抬弓,再射——
目標依舊是李玳!
一箭被侍衛劈開,一箭又已至麵門——
又收割了一個忠心護主的侍衛……
又是一箭……李玳倉皇躲開,大吼道:“放箭!放箭……”
“啊!”旁邊的武柘發出一聲慘叫,一枝長箭深深地紮入了他的胸口!
居然聲東擊西!
原本這樣的雙方混戰是不適合放箭的,畢竟不是人人都是神射手。
可是李玳下令,他的侍衛們也張弓搭箭射向李猗。
李猗終於不單釘他了,一麵在侍衛的掩護下避開對麵射來的箭,一麵點射那些弓手侍衛。
李玳終於鬆了口氣,環顧四周,發現李猗的人手雖然比他少一些,可是戰鬥力太強悍,已經切割開了禁軍衛士,衝到了正殿廊前,阻攔禁軍們衝入殿內。
於是他大吼道:“李猗!李琦昏聵無能,你何不棄暗投明?”
還棄暗投明呐?
李猗都給氣笑了,抬手朝他臉上就是一箭!
身畔的護衛一刀將長箭劈開,卻沒想到一顆核桃大的鐵珠子“砰”的一下子砸李玳眉骨上!
他痛得雙手捂住額頭,眼冒金星,彎腰往下一栽,差點暈眩!
江飛跑進來,就看見李猗在射李玳,於是立刻掏出鐵彈弓跟著射,擒賊先擒王不是嗎?
沒想到李玳等人全力防備李猗,居然讓他一擊奏效!
看到李玳痛得躬身彎腰,江飛立刻大喊起來:“李玳中箭!”
“李玳中箭了!”
“李玳死了!”……
跟著他的身邊的人立刻跟著叫!
李玳都沒了,這個反還要怎麽造?
正在廝殺的禁軍們頓時就一驚,很多人忍不住朝李玳方向望去——
正好李玳彎腰捂臉,被侍衛扶著……
李玳聽見敵人這麽喊,頓時氣瘋了,直起身來大吼:“我沒中箭!”
旋即接著喊道:“昏君已死,大功已成!諸君勿聽邪言!”
隻是這麽一打岔,士氣都不連貫了,麵對李猗這邊的氣勢如虹,軍士們越發不敵。
而李猗的手下順著切割麵衝到殿前的越來越多,環衛著主殿,將禁軍衛士死死地攔住……
宮門外還有金吾衛陸續奔進來,看來外麵守著的武柘手下的右衛兵士已經被殺了或者逃散了!
南衙兵真廢!
李玳焦灼起來,好好的計劃怎麽就鬧成了這樣?李猗怎麽跑來了?難道有人泄密嗎?
再看一旁的武柘,胸口中箭,由侍衛扶著,坐在地上,血從嘴裏往外淌……
李玳握著手中劍,恨不得親手衝上前去砍殺李猗!
他隻差一口氣就成功了……
此次禁軍六部損傷過半,尤其是神武軍大將軍陳玄禮護衛陛下出逃,結果重傷而迴,躺在家裏養傷,左將軍戰亡在孟津,而右將軍王毛仲因為留守京城倒是好好的,還接替陳玄禮掌管了神武軍。
機會難得,他和武柘以及王毛仲密謀起事,還找上了龍武軍的右將軍太監程元振。
掌龍武軍的大將軍是皇帝身邊的大太監李靜忠。
李玳母子和程元振多年來一直走的近,有事互相幫襯,他知道程元振在李靜忠手下,貌似極盡奉承,心裏卻是想取而代之的。
武柘在南衙,率右衛控製政事堂等重要機構及門戶,他和王毛仲從北麵玄武門直接衝入宮中,擒住或者殺了皇帝。
而後,即便武梓高騰等軍頭反應過來,大局已定,又能說什麽?
尤其是武梓,隻能捏著鼻子認了,誰還不是一家的?
包括外朝,亦不會有多大反對,宰相們是最能審時度勢的一群人,何況皇帝本來就快要死了不是嗎?
何況他也是根正苗紅的皇子,而且名聲也很不錯不是嗎?
為什麽要反對他?
眼下,李靜忠和皇帝一起被困在了仁壽殿裏麵,羽林軍大將軍武梓、高騰等人雖然被他用陰差陽錯的方法給絆在家中,可此際動靜鬧出去了,肯定立即就有應對!
現在就看程元振是否得手了。
他們進入玄武門後,立刻各分職責:王毛仲守住玄武門;他穿過後宮,控製各處門戶,去仁壽殿找皇帝;程元振去後宮抓住皇後和太子,並協助武太妃控製住武太後。
如果程元振抓了皇後和太子過來,就能讓李猗停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