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太後看著這討好的笑顏,隻覺得膩歪,她真不想讓這個不懂事的小東西給自己畫畫了,當誰真稀罕啊!
可是這話題是她自己巴巴地提起來的,終究不好一口拒絕,隻是淡淡道:“那畫兒不急,明天再來畫吧!”
秦暖乖順地答道:“好,我明日再進宮來為娘娘畫畫!”
秦暖琢磨著,這會兒武太後已經不太喜歡她了,是不是該放她走了,或者自己主動提出告退?
卻沒想到,武太後又道:“哪裏用得著跑來跑去的,你就在我這永壽殿住下,哀家想來,你那畫兒一天兩天也畫不完,跑來跑去不說耗費功夫,人也吃虧!”
秦暖露出感動的表情來,略略有些激動道:“阿暖謝太後娘娘體恤!”隨即又擰著小手指,為難道:“隻是,阿暖要迴去準備畫具和各種顏料等物……”
太後皺起了眉頭,跟這小東西說話怎麽就這麽不順心呢?
太後身畔的一個年長的姑姑看見武太後的神情,忙笑道:“縣主不必擔心,這宮裏麵什麽都是齊全的,你需要什麽隻管寫了單子,我叫人去準備!”
秦暖甜甜一笑:“謝謝嬤嬤考慮周全,隻是阿暖的畫法同別人不太一樣,畫具和顏料也都是自己配置的,同一般所用有些不同,所以還是得跑迴去取!”
太後更覺膩歪,臉上露出一絲倦意,道:“哀家有些乏了,要去歇歇,阿蓉,你陪著這孩子在院子裏逛逛,等阿猗來了再報我一聲!”
她說著,就直起了身體,微微抬起胳膊,身後的大宮女忙欠身扶著她起了身,向後殿走去,連半個眼神兒都再懶得丟給秦暖這個熊孩子。
秦暖屈膝福身恭送太後的身影消失在屏風後,然後抬起小臉望著笑吟吟走過來的蓉嬤嬤,略略有些不安的問道:“蓉嬤嬤,阿暖是不是惹太後娘娘不高興了?”
蓉嬤嬤心裏雖有些不恥秦暖的榆木腦袋,麵上依舊一派慈祥可親,微笑道:“太後都坐了一早上了,先是各宮的娘娘們來請安,後又有幾位尚宮大人來稟報事宜,太後又不是年輕人,早累了,隻是惦念著縣主,又強撐著精神同縣主說話兒!”
秦暖露出讚歎又受寵若驚的神情,道:“太後娘娘真了不起!倒是阿暖讓娘娘費心了!”
蓉嬤嬤不恥秦暖的“愚鈍”,秦暖心裏亦是十分地不恥這位太後:您都是太後了,還巴巴地管宮裏的事情幹嘛,難道不應該是皇後娘娘來管事兒嗎?嘁~跟自己兒媳婦爭管家權的婆婆!
蓉嬤嬤領著秦暖緩步走在碧波粼粼的水麵上的迴廊上,秦暖好奇地問道:“蓉嬤嬤,這水裏的荷葉是怎麽養的?這時節還長得這樣鮮綠?”
蓉嬤嬤微微一笑:“這是絹布做的!”
秦暖訝然,忙扶著雕欄,俯身去瞧個仔細,細細地瞧了一會兒,覺著這荷葉果然少了些生氣和靈動,隻是這份精致的做工,足以以假亂真了。
蓉嬤嬤又道:“太後娘娘喜愛水景,隻是這秋冬之日,水景總覺冷寂了一些,原本有花匠在暖棚內的小池中也能培育出秋日碧荷,還能開花呢,隻是移植到這池中,要不了幾日便依舊枯萎,後來便有人想出這個法子來,可惜假花假葉終究比不得真花,隻是聊勝於無罷了!”
秦暖奉承道:“我聽人說,智者愛水,太後娘娘是有智慧的長者!”
蓉嬤嬤心裏略略點了下頭,這熊孩子雖然愚鈍了點兒,畢竟還沒傻到家,還是知道奉承太後娘娘的。
秦暖又問道:“嬤嬤,太後最喜歡什麽顏色的牡丹花?我想著,娘娘的畫上,必定得是娘娘最喜歡的那種牡丹!”
蓉嬤嬤答道:“太後娘娘最喜歡紫色的牡丹,還有黃色的,也喜歡!”
秦暖心中不恥:不就是最名貴最稀罕的兩種唄!魏紫,姚黃,這風雅,附庸的甚是有品位~
走到水台軒亭當中,秦暖道:“這裏景致甚好,嬤嬤,我們就在這裏坐坐吧!”
蓉嬤嬤叢早上直到現在,一直站著,確實不想走動了,秦暖這個提議甚是合心意,便從善如流地陪秦暖坐了下來,吩咐身後跟著的宮女上茶備點心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著,不經意之間,蓉嬤嬤的話題便落到了李猗身上:“去年這個時節,陛下還在江南督查軍務,娘娘在宮中天天數著日子,算著陛下迴來的時日。結果忽地就傳來迴京途中陛下遇刺的消息,娘娘嚇得幾欲昏厥,又聽說郡主重傷難治,危在旦夕,更是心中擔憂,徹夜難安,親自去大慈恩寺裏上了香,求菩薩保佑郡主逢兇化吉!”
秦暖動容,附和道:“娘娘真是慈悲!幸好菩薩保佑,郡主熬過來了!”說著,她捧著胸口喟然長歎,一臉的後怕,道:“哎~嬤嬤您不知道,那些天可嚇人了!郡主氣若遊絲,時時像要走了一般,我們嚇得每天走路腿都是發抖的!後來我阿爺提議,去長春宮,請了玄光老神仙親自開壇做法,八十一位道長在三清殿內日夜念經祈福!哎~郡主果然就逢兇化吉了!”
蓉嬤嬤笑容略略有些幹巴,因為太後娘娘信奉的是佛祖和菩薩,秦暖這會兒說的卻是道祖,哦~對了,李家人都是信奉道祖的……
才說了京城裏娘娘去寺裏求了佛祖保佑,你就說揚州城中的道士們求了道祖賜福……
這熊孩子,怎麽同她說話就這樣堵心呢?
可她偏偏又不是故意的!
蓉嬤嬤立刻換了話題:“天呐,竟然這麽兇險!難怪公主殿下不顧年事已高,急匆匆趕往揚州!不知公主殿下如今在揚州住著可還習慣,身體可還是同從前一樣康健?太後亦甚是惦念!”
秦暖笑眯眯地迴答道:“公主殿下甚喜揚州的氣候溫潤,身體亦是康健!隻是從揚州到京城,路途太遠,不宜讓殿下來迴奔波!”
蓉嬤嬤點頭道:“也是!”
兩人正說著,就聽外頭有太監長唱道:“太上皇駕到!”
---
可是這話題是她自己巴巴地提起來的,終究不好一口拒絕,隻是淡淡道:“那畫兒不急,明天再來畫吧!”
秦暖乖順地答道:“好,我明日再進宮來為娘娘畫畫!”
秦暖琢磨著,這會兒武太後已經不太喜歡她了,是不是該放她走了,或者自己主動提出告退?
卻沒想到,武太後又道:“哪裏用得著跑來跑去的,你就在我這永壽殿住下,哀家想來,你那畫兒一天兩天也畫不完,跑來跑去不說耗費功夫,人也吃虧!”
秦暖露出感動的表情來,略略有些激動道:“阿暖謝太後娘娘體恤!”隨即又擰著小手指,為難道:“隻是,阿暖要迴去準備畫具和各種顏料等物……”
太後皺起了眉頭,跟這小東西說話怎麽就這麽不順心呢?
太後身畔的一個年長的姑姑看見武太後的神情,忙笑道:“縣主不必擔心,這宮裏麵什麽都是齊全的,你需要什麽隻管寫了單子,我叫人去準備!”
秦暖甜甜一笑:“謝謝嬤嬤考慮周全,隻是阿暖的畫法同別人不太一樣,畫具和顏料也都是自己配置的,同一般所用有些不同,所以還是得跑迴去取!”
太後更覺膩歪,臉上露出一絲倦意,道:“哀家有些乏了,要去歇歇,阿蓉,你陪著這孩子在院子裏逛逛,等阿猗來了再報我一聲!”
她說著,就直起了身體,微微抬起胳膊,身後的大宮女忙欠身扶著她起了身,向後殿走去,連半個眼神兒都再懶得丟給秦暖這個熊孩子。
秦暖屈膝福身恭送太後的身影消失在屏風後,然後抬起小臉望著笑吟吟走過來的蓉嬤嬤,略略有些不安的問道:“蓉嬤嬤,阿暖是不是惹太後娘娘不高興了?”
蓉嬤嬤心裏雖有些不恥秦暖的榆木腦袋,麵上依舊一派慈祥可親,微笑道:“太後都坐了一早上了,先是各宮的娘娘們來請安,後又有幾位尚宮大人來稟報事宜,太後又不是年輕人,早累了,隻是惦念著縣主,又強撐著精神同縣主說話兒!”
秦暖露出讚歎又受寵若驚的神情,道:“太後娘娘真了不起!倒是阿暖讓娘娘費心了!”
蓉嬤嬤不恥秦暖的“愚鈍”,秦暖心裏亦是十分地不恥這位太後:您都是太後了,還巴巴地管宮裏的事情幹嘛,難道不應該是皇後娘娘來管事兒嗎?嘁~跟自己兒媳婦爭管家權的婆婆!
蓉嬤嬤領著秦暖緩步走在碧波粼粼的水麵上的迴廊上,秦暖好奇地問道:“蓉嬤嬤,這水裏的荷葉是怎麽養的?這時節還長得這樣鮮綠?”
蓉嬤嬤微微一笑:“這是絹布做的!”
秦暖訝然,忙扶著雕欄,俯身去瞧個仔細,細細地瞧了一會兒,覺著這荷葉果然少了些生氣和靈動,隻是這份精致的做工,足以以假亂真了。
蓉嬤嬤又道:“太後娘娘喜愛水景,隻是這秋冬之日,水景總覺冷寂了一些,原本有花匠在暖棚內的小池中也能培育出秋日碧荷,還能開花呢,隻是移植到這池中,要不了幾日便依舊枯萎,後來便有人想出這個法子來,可惜假花假葉終究比不得真花,隻是聊勝於無罷了!”
秦暖奉承道:“我聽人說,智者愛水,太後娘娘是有智慧的長者!”
蓉嬤嬤心裏略略點了下頭,這熊孩子雖然愚鈍了點兒,畢竟還沒傻到家,還是知道奉承太後娘娘的。
秦暖又問道:“嬤嬤,太後最喜歡什麽顏色的牡丹花?我想著,娘娘的畫上,必定得是娘娘最喜歡的那種牡丹!”
蓉嬤嬤答道:“太後娘娘最喜歡紫色的牡丹,還有黃色的,也喜歡!”
秦暖心中不恥:不就是最名貴最稀罕的兩種唄!魏紫,姚黃,這風雅,附庸的甚是有品位~
走到水台軒亭當中,秦暖道:“這裏景致甚好,嬤嬤,我們就在這裏坐坐吧!”
蓉嬤嬤叢早上直到現在,一直站著,確實不想走動了,秦暖這個提議甚是合心意,便從善如流地陪秦暖坐了下來,吩咐身後跟著的宮女上茶備點心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著,不經意之間,蓉嬤嬤的話題便落到了李猗身上:“去年這個時節,陛下還在江南督查軍務,娘娘在宮中天天數著日子,算著陛下迴來的時日。結果忽地就傳來迴京途中陛下遇刺的消息,娘娘嚇得幾欲昏厥,又聽說郡主重傷難治,危在旦夕,更是心中擔憂,徹夜難安,親自去大慈恩寺裏上了香,求菩薩保佑郡主逢兇化吉!”
秦暖動容,附和道:“娘娘真是慈悲!幸好菩薩保佑,郡主熬過來了!”說著,她捧著胸口喟然長歎,一臉的後怕,道:“哎~嬤嬤您不知道,那些天可嚇人了!郡主氣若遊絲,時時像要走了一般,我們嚇得每天走路腿都是發抖的!後來我阿爺提議,去長春宮,請了玄光老神仙親自開壇做法,八十一位道長在三清殿內日夜念經祈福!哎~郡主果然就逢兇化吉了!”
蓉嬤嬤笑容略略有些幹巴,因為太後娘娘信奉的是佛祖和菩薩,秦暖這會兒說的卻是道祖,哦~對了,李家人都是信奉道祖的……
才說了京城裏娘娘去寺裏求了佛祖保佑,你就說揚州城中的道士們求了道祖賜福……
這熊孩子,怎麽同她說話就這樣堵心呢?
可她偏偏又不是故意的!
蓉嬤嬤立刻換了話題:“天呐,竟然這麽兇險!難怪公主殿下不顧年事已高,急匆匆趕往揚州!不知公主殿下如今在揚州住著可還習慣,身體可還是同從前一樣康健?太後亦甚是惦念!”
秦暖笑眯眯地迴答道:“公主殿下甚喜揚州的氣候溫潤,身體亦是康健!隻是從揚州到京城,路途太遠,不宜讓殿下來迴奔波!”
蓉嬤嬤點頭道:“也是!”
兩人正說著,就聽外頭有太監長唱道:“太上皇駕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