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信奉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胸中自有正氣在,對鬼神之說一向是嗤之以鼻、敬而遠之的,雖然朝廷少不了欽天監和專司祭祀祈福這類的和尚道士,可他們畢竟是少數,而且沒多大的權利,但這位普渡慈航大法師可不同,雖自稱方外之人,可卻漸漸插手進了朝政,而且深得明肅帝信任,在朝廷上都有了一定的話語權,如果長此下去,豈不奪了百官手中的權利?
這將把以治理天下為已任的儒門子弟放於何處?
真是叔可忍嬸都不能忍啊!
儒家的這股邪火終於在今年的五月份爆發了出來。
五月初三,明肅帝正式下旨,冊封普渡慈航為“清靜極樂慈悲護國佑民大法師”,賜下金冊、玉碟、法杖,另有明珠金玉等財物共三百擔。這倒沒什麽,關鍵是後麵還有一段“另封河東宣撫使,許其開府建牙,有命官、徵稅之權,並可招納千名僧兵以護其周全。”
這道聖旨一經宣布,引起的哄動可想而知,群臣的憤怒差點沒把金鑾殿的頂蓋給炸飛了,滿朝文武難得拋開了彼此的恩怨,團結一致的抵製著這道任命。
先是中書省駁迴了這道旨意,認為把一個方外之人封為宣撫使並且還是擁有實權的做法與朝廷律法不合,中書不予認同。
他們這群官員哪個不是數年寒窗,整日苦讀詩書,一路摸爬滾打曆盡艱辛才混到這個位子的,可就是普渡慈航這麽一個和尚,憑著搗鼓些神神叨叨東西獲得了皇上的賞識,在這三四年間名聲和地位是節節升高,本就引得大夥不滿了,那次在春祭大典上發生的事雖然當時是讓百官們感到了極大的恐懼,可事後迴想起來不由得都有些疑惑,這天下雖然妖魔鬼怪多的是,可這幾百年間還從未聽說過有妖怪膽敢來國家的祭祀場合搗亂的,而且事情發生時普渡慈航剛好也在場,以他的能力又剛好能把那妖怪殺退,這一切的一切都充滿了巧合。
有些心思縝密的人都發現了這點,可苦於沒有證據,也隻能把疑惑埋在心裏,暗暗關注著普渡慈航的舉動,以期能找到證據,到時再稟明聖上,拿下這個妖僧。
可還等他們發現些什麽,明肅帝的一道聖旨下來,就讓群臣炸了毛,沒想到普渡慈航竟然一步登天,不但坐上了國師位置同時還得獲了河東宣撫使的官職,有了實權。
這下不但叔嬸不能忍,就是嬸他爹都不可能忍得住了。
在中書省駁迴了聖旨後,以左相方存孺和右相宋健之為首,帶領百官齊齊上書請皇上收迴成命。
雖然大多數人不敢跟皇上硬剛,奏章也寫得文縐縐的,可裏麵所表達意思還是很清楚的,態度也很堅定,就是不能讓一個和尚插手朝政,並且還當上宣撫使這樣的實權高官,這中間以左相的言辭最為激烈,他反對皇上把普渡慈航封為國師,至於授宣撫使這道旨意更是稱其為亂命,一通駁斥後列出了普渡慈航的幾大罪狀,要讓皇上誅殺此獠,以警世人。
方存孺今年七十二歲,乃是正統的儒門弟子,一身正氣,為人剛正不阿。他三十歲中進士,隨後進了翰林院,從侍書做起,一路升至典籍、侍講、侍講學士、學士,後又入了禮部,曆練十幾年後,在五十九歲時當上了左相,而且還被任命為太子太師,負責教授太子的學問。
這件事情發生後,使他不經想起了寧宗朝的往事,當時的他還隻是翰林院的一名侍講,目睹了寧宗皇帝因為迷戀長生之道而做出的種種荒唐之事,從而使得天下陷入動蕩不安的境地。
前事曆曆在目還沒忘懷,而此時明肅帝也到了這個地步,若是任其發展下去,豈不是又走上了前朝的老路。
於是他連夜寫了奏章遞上禦案,裏麵不僅嚴厲的批評了明肅帝的這種因個人喜好而有損朝廷安定的行為,更是稱普渡慈航包藏禍心,圖謀不軌,意圖蒙蔽聖上,達到禍亂天下的目的。此等妖僧,應當斬其頭顱,示眾天下,才能安撫臣心,以正朝綱!
這份殺氣騰騰的奏章遞了上去,在百官中影響不小,以太子為首的東宮勢力也接著跟進,有些投機的官員見左相和太子都是此意,也都紛紛鑽到他們的隊伍裏發貼頂貼的跟著打個醬油,這其中就有杜婧雪的父親戶部員外郎杜興。
麵對幾乎一麵倒的反對聲浪,明肅帝在堅持了幾天後也不得不妥協,收迴了普渡慈航河東宣撫使的任命,隻保留了護國法師的稱號,不過群臣認為這個和尚來路不明,並且他在這幾年中做過的一些事情頗有些蹊蹺,要求不需忙著給他尊號,等把這些事情調查清楚後再談也不遲。
君臣兩方就這樣僵持著,誰也沒有讓步。這期間普渡慈航法師一直沒出麵來澄清下,也不像上次那樣請皇上收迴對他的封賞,隻是呆在慈航寺,整日誦經念佛,好像這些都不關他的事一樣。
沒過多久,京城裏便傳出了對太子不利的流言,成功轉移了大家的注意力。太子上書請罪,自閉於東宮,他手下的東宮屬臣也偃旗息鼓不敢發聲,怕給太子帶來麻煩。
少了東宮這股勢力,要求斬殺普渡慈航的聲浪一下少了大半,隻剩下左相方存孺和十幾名官員還在堅持,這就令那些投機的官員傻了眼,本想跟著痛打落水狗好得些名利,卻不料事情轉變得這麽快,稱得上是峰迴路轉,敵人隻使了一招望風捕影便成功脫險,反而把自個兒給架在了火堆上。
謝煙兒在家裏看著老爺從前段時間興奮得意慢慢的變得有些焦慮,心情也煩燥起來,整天冷著張臉,府裏下人稍稍做錯點事就讓他暴跳不已,下令狠狠重罰,非打得皮開肉綻才算了事,就是他的妻妾也沒能逃過,稍不如意就被罵得狗血淋頭。
一時間杜府上下風聲鶴唳,眾人走路都小心意意,深怕聲響大了些引得老爺不快活,從而招來一頓打罵。
到了七月份,京城形式愈發詭異,關於太子的流言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奇,雖然錦衣衛全力調查,也抓了數百人拷問,卻都沒能找到幕後主使。大夥都懷疑到普渡慈航的頭上,可這和尚數月前就呆在寺裏沒動彈過,錦衣衛也盤問過裏麵的僧人仆從,更是派人全天候的守在慈航寺周圍,也沒發現什麽可疑的線索。
時間長了,明肅帝的觀念也漸漸有了改變,從原先的憤怒變得半信半疑起來,莫非這流言不是流言,自家兒子真有了不臣之心想來個取而代之?
俗話說最是無情帝王家,自從有了這個念頭,明肅帝的行為就變得就有些捉摸不透了,先是令錦衣衛把調查方向從民間轉到了朝堂調查起百官,後又下旨把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給調離出來,並撤換了一批東宮守衛,最後在七月初九這天,一道旨意傳進了慈航寺,詔令普渡慈航大法師進宮見駕。
而普渡慈航也是當即拜領了聖旨,幾個月來第一次踏出慈航寺,入宮麵聖去了。
這一連串動作下來,明眼人都看出了當前形勢:太子殿下遭到猜忌情況不妙,而普渡慈航這個和尚則是重獲聖眷,就要一步登天了。
杜興這段時間蒼老了許多,每日長籲短歎神情沒落,一迴到家裏就借酒消愁,看著府中下人無心做事到處亂竄也沒了收拾他們的心情,喝醉後就喃喃自語,悔不當初,暗歎自己是被豬油蒙了心,為了能攀上左相和太子這兩棵大樹就失了方寸,顯得急功進利了些。
當初滿朝文武雖然都上了奏章,可絕大數人都寫得比較委婉,也都對事不對人,自己倒好,先是跟著左相和東宮一起對著普渡慈航喊打喊殺,得罪了這尊大佛,後麵又為了有關太子的流言上書爭辯,若是太子要謀反這件事是真的,那豈不是又惹到了皇上。
一下惹到了兩個天大人物,自己可謂是身陷絕境,朝不保夕了。
果不其然,七月二十這天杜興被錦衣衛拿下投進了昭獄,杜家老小連同下人奴仆都被收監在順天府大牢裏挨個審問,主要是訊問他們的老爺杜興這幾個月的行蹤,見過什麽人,說過什麽話,中間又和誰有過書信來往,從大夫人開始一直問到管燒火的丫環,家裏也被官兵進去搜查了一遍,翻出了許多封書信,這中間是否有財物損失,又丟失了多少,那還就真的不知道了。
三天後,那些奴仆下人們先給放了出去,隻留下五個妻妾和一雙兒女還給關著,到現在她們還不知道老爺是犯了什麽事?這幾天謝煙兒她們把知道的都說了,可主管這些事的劉府尹還是壓著不放人,又過了七八天,在獄卒的提醒下才知道是沒送上孝敬的原因才導致遲遲不能出去。
這將把以治理天下為已任的儒門子弟放於何處?
真是叔可忍嬸都不能忍啊!
儒家的這股邪火終於在今年的五月份爆發了出來。
五月初三,明肅帝正式下旨,冊封普渡慈航為“清靜極樂慈悲護國佑民大法師”,賜下金冊、玉碟、法杖,另有明珠金玉等財物共三百擔。這倒沒什麽,關鍵是後麵還有一段“另封河東宣撫使,許其開府建牙,有命官、徵稅之權,並可招納千名僧兵以護其周全。”
這道聖旨一經宣布,引起的哄動可想而知,群臣的憤怒差點沒把金鑾殿的頂蓋給炸飛了,滿朝文武難得拋開了彼此的恩怨,團結一致的抵製著這道任命。
先是中書省駁迴了這道旨意,認為把一個方外之人封為宣撫使並且還是擁有實權的做法與朝廷律法不合,中書不予認同。
他們這群官員哪個不是數年寒窗,整日苦讀詩書,一路摸爬滾打曆盡艱辛才混到這個位子的,可就是普渡慈航這麽一個和尚,憑著搗鼓些神神叨叨東西獲得了皇上的賞識,在這三四年間名聲和地位是節節升高,本就引得大夥不滿了,那次在春祭大典上發生的事雖然當時是讓百官們感到了極大的恐懼,可事後迴想起來不由得都有些疑惑,這天下雖然妖魔鬼怪多的是,可這幾百年間還從未聽說過有妖怪膽敢來國家的祭祀場合搗亂的,而且事情發生時普渡慈航剛好也在場,以他的能力又剛好能把那妖怪殺退,這一切的一切都充滿了巧合。
有些心思縝密的人都發現了這點,可苦於沒有證據,也隻能把疑惑埋在心裏,暗暗關注著普渡慈航的舉動,以期能找到證據,到時再稟明聖上,拿下這個妖僧。
可還等他們發現些什麽,明肅帝的一道聖旨下來,就讓群臣炸了毛,沒想到普渡慈航竟然一步登天,不但坐上了國師位置同時還得獲了河東宣撫使的官職,有了實權。
這下不但叔嬸不能忍,就是嬸他爹都不可能忍得住了。
在中書省駁迴了聖旨後,以左相方存孺和右相宋健之為首,帶領百官齊齊上書請皇上收迴成命。
雖然大多數人不敢跟皇上硬剛,奏章也寫得文縐縐的,可裏麵所表達意思還是很清楚的,態度也很堅定,就是不能讓一個和尚插手朝政,並且還當上宣撫使這樣的實權高官,這中間以左相的言辭最為激烈,他反對皇上把普渡慈航封為國師,至於授宣撫使這道旨意更是稱其為亂命,一通駁斥後列出了普渡慈航的幾大罪狀,要讓皇上誅殺此獠,以警世人。
方存孺今年七十二歲,乃是正統的儒門弟子,一身正氣,為人剛正不阿。他三十歲中進士,隨後進了翰林院,從侍書做起,一路升至典籍、侍講、侍講學士、學士,後又入了禮部,曆練十幾年後,在五十九歲時當上了左相,而且還被任命為太子太師,負責教授太子的學問。
這件事情發生後,使他不經想起了寧宗朝的往事,當時的他還隻是翰林院的一名侍講,目睹了寧宗皇帝因為迷戀長生之道而做出的種種荒唐之事,從而使得天下陷入動蕩不安的境地。
前事曆曆在目還沒忘懷,而此時明肅帝也到了這個地步,若是任其發展下去,豈不是又走上了前朝的老路。
於是他連夜寫了奏章遞上禦案,裏麵不僅嚴厲的批評了明肅帝的這種因個人喜好而有損朝廷安定的行為,更是稱普渡慈航包藏禍心,圖謀不軌,意圖蒙蔽聖上,達到禍亂天下的目的。此等妖僧,應當斬其頭顱,示眾天下,才能安撫臣心,以正朝綱!
這份殺氣騰騰的奏章遞了上去,在百官中影響不小,以太子為首的東宮勢力也接著跟進,有些投機的官員見左相和太子都是此意,也都紛紛鑽到他們的隊伍裏發貼頂貼的跟著打個醬油,這其中就有杜婧雪的父親戶部員外郎杜興。
麵對幾乎一麵倒的反對聲浪,明肅帝在堅持了幾天後也不得不妥協,收迴了普渡慈航河東宣撫使的任命,隻保留了護國法師的稱號,不過群臣認為這個和尚來路不明,並且他在這幾年中做過的一些事情頗有些蹊蹺,要求不需忙著給他尊號,等把這些事情調查清楚後再談也不遲。
君臣兩方就這樣僵持著,誰也沒有讓步。這期間普渡慈航法師一直沒出麵來澄清下,也不像上次那樣請皇上收迴對他的封賞,隻是呆在慈航寺,整日誦經念佛,好像這些都不關他的事一樣。
沒過多久,京城裏便傳出了對太子不利的流言,成功轉移了大家的注意力。太子上書請罪,自閉於東宮,他手下的東宮屬臣也偃旗息鼓不敢發聲,怕給太子帶來麻煩。
少了東宮這股勢力,要求斬殺普渡慈航的聲浪一下少了大半,隻剩下左相方存孺和十幾名官員還在堅持,這就令那些投機的官員傻了眼,本想跟著痛打落水狗好得些名利,卻不料事情轉變得這麽快,稱得上是峰迴路轉,敵人隻使了一招望風捕影便成功脫險,反而把自個兒給架在了火堆上。
謝煙兒在家裏看著老爺從前段時間興奮得意慢慢的變得有些焦慮,心情也煩燥起來,整天冷著張臉,府裏下人稍稍做錯點事就讓他暴跳不已,下令狠狠重罰,非打得皮開肉綻才算了事,就是他的妻妾也沒能逃過,稍不如意就被罵得狗血淋頭。
一時間杜府上下風聲鶴唳,眾人走路都小心意意,深怕聲響大了些引得老爺不快活,從而招來一頓打罵。
到了七月份,京城形式愈發詭異,關於太子的流言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奇,雖然錦衣衛全力調查,也抓了數百人拷問,卻都沒能找到幕後主使。大夥都懷疑到普渡慈航的頭上,可這和尚數月前就呆在寺裏沒動彈過,錦衣衛也盤問過裏麵的僧人仆從,更是派人全天候的守在慈航寺周圍,也沒發現什麽可疑的線索。
時間長了,明肅帝的觀念也漸漸有了改變,從原先的憤怒變得半信半疑起來,莫非這流言不是流言,自家兒子真有了不臣之心想來個取而代之?
俗話說最是無情帝王家,自從有了這個念頭,明肅帝的行為就變得就有些捉摸不透了,先是令錦衣衛把調查方向從民間轉到了朝堂調查起百官,後又下旨把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給調離出來,並撤換了一批東宮守衛,最後在七月初九這天,一道旨意傳進了慈航寺,詔令普渡慈航大法師進宮見駕。
而普渡慈航也是當即拜領了聖旨,幾個月來第一次踏出慈航寺,入宮麵聖去了。
這一連串動作下來,明眼人都看出了當前形勢:太子殿下遭到猜忌情況不妙,而普渡慈航這個和尚則是重獲聖眷,就要一步登天了。
杜興這段時間蒼老了許多,每日長籲短歎神情沒落,一迴到家裏就借酒消愁,看著府中下人無心做事到處亂竄也沒了收拾他們的心情,喝醉後就喃喃自語,悔不當初,暗歎自己是被豬油蒙了心,為了能攀上左相和太子這兩棵大樹就失了方寸,顯得急功進利了些。
當初滿朝文武雖然都上了奏章,可絕大數人都寫得比較委婉,也都對事不對人,自己倒好,先是跟著左相和東宮一起對著普渡慈航喊打喊殺,得罪了這尊大佛,後麵又為了有關太子的流言上書爭辯,若是太子要謀反這件事是真的,那豈不是又惹到了皇上。
一下惹到了兩個天大人物,自己可謂是身陷絕境,朝不保夕了。
果不其然,七月二十這天杜興被錦衣衛拿下投進了昭獄,杜家老小連同下人奴仆都被收監在順天府大牢裏挨個審問,主要是訊問他們的老爺杜興這幾個月的行蹤,見過什麽人,說過什麽話,中間又和誰有過書信來往,從大夫人開始一直問到管燒火的丫環,家裏也被官兵進去搜查了一遍,翻出了許多封書信,這中間是否有財物損失,又丟失了多少,那還就真的不知道了。
三天後,那些奴仆下人們先給放了出去,隻留下五個妻妾和一雙兒女還給關著,到現在她們還不知道老爺是犯了什麽事?這幾天謝煙兒她們把知道的都說了,可主管這些事的劉府尹還是壓著不放人,又過了七八天,在獄卒的提醒下才知道是沒送上孝敬的原因才導致遲遲不能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