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逸聞言怒道:“馬敬臣,你這是什麽意思,你還有臉在此說風涼話,當初你不也同意讓薛克構率兵去剿匪麽?現在薛克構失敗了,你卻奚落起我來了。”


    馬敬臣道:“末將豈敢奚落將軍,當初不是實在沒有辦法了麽?所以我也就沒有阻止,我本來也想向將軍建言的,那薛克構不夠是過支度使,從未單獨領兵作戰過,要剿匪也應該派其他能征善戰的將領去。現在不僅薛克構一去不歸,就連他的五千兵勇,也沒有一人迴來,就算被土匪們擊敗,也不可能盡數將這五千人全部消滅啊。我看他們是打敗了仗,各自潰逃了。將軍要追究的話,等平叛之後,向朝廷請命,派兵搜捕薛克構治罪就是了。現在還請將軍將主要心思放在平定叛亂之上,不要再想那檔子事。”


    李孝逸道:“本將軍隻是隨口一問,你用不著緊張,眼下自然是以平叛為主,其他的事暫且擱置不論。”說著便命令大軍繼續前行,向楚州方向進發。


    鄢雲等人一路尾隨著那些運糧隊,此刻也已經接近楚州境內,隻聽鄢雲道:“照現在看來,我們之前的猜想不錯,他們這些人一定是想將糧食運往楚州,隻是楚州這麽大,到底在何處與李孝逸的大軍接頭,暫時還不得而知,就算現在截住他們,我們也未必會弄清具體地點。因為這兩天來,這些運糧隊的人,每到一處,都會有人秘密與他們的頭兒見麵,然後再折道而行,看來他們行駛的路線,他們這些人也是需要他人不斷指示的呢。”


    玉虛道長道:“既然他們做得這麽隱秘,是為了安全起見,想必他們接頭的地點,也是極為隱秘,易守難攻之地。若是我們了解楚州的地形,根據他們行駛的方向,倒是能夠提前進行判斷,但我們都並非楚州人,手中也沒有輿圖,要想在他們之前趕到接頭地點進行埋伏,隻怕很難了。”


    鄢雲笑道:“道長說的自是在情在理,不過我們也不需要輿圖或者向導,這些人既然每到一個地方都需要與人接頭之後,才能得知接下來將糧食運往何處?這方法雖然安全,但是相當繁瑣,也並非無懈可擊,我們大可以在這上麵做做文章。”


    玉虛道長驚咦一聲,道:“不知你想如何在這上麵做文章呢?”


    鄢雲道:“運糧隊進入楚州之後,就沒有幾站了,我們若能在他們進入楚州之後,根據他們的行駛方向,然後提前到達他們與聯絡人的接頭地點,設法擒住他們的聯絡人,便能提前知道他們的計劃,然後可以假扮他們的聯絡人,將他們引到別的地方,聚而殲之。隻是這些運糧隊有先有後,難以將他們聚攏,故而還有一個辦法,就是通過擒捕他們的聯絡人,得知他們最終會將糧食運到何處,而不誤導他們,讓他們繼續按照要求,到達正確的地點。然而,他們的運糧隊行駛的速度,遠遠沒有我們的速度快,我們便能趁這個時間差,到達他們的目的地,在他們必經之路上,選擇地形,進行設伏。”


    韓英女道:“你這個辦法看起來無可挑剔,不過細想一下,卻是有幾個最明顯的漏洞,第一,我們雖可以根據他們行駛的方向,趕在他們的前頭,但我們怎知他們在何處停留,與人接洽呢?其二,就算我們能夠知道他們與聯絡人接洽的地點,我們又怎能擒住他們的聯絡人呢?他們聯絡人的額頭上又沒有寫字;


    其三,就算我們順利擒到他們的聯絡人,問清楚運糧隊下一處的運糧地點,我們又怎知,他告訴我們的地點,隻是途中的某一地點,還是最終的目的地呢?其四,就算他們告訴我們的地點,是最終的運糧地點,我們就算能夠提前到達,若是沒有好地點埋伏,運糧隊依舊會發現我們,就算打不過我們,他們不會逃走,或者派人去告知李孝逸的人麽?其五,就算地形有利於我們埋伏,若是李孝逸的大軍已然到了那裏,我們沒法埋伏,也敵不過大軍,豈不是要前功盡棄麽?”


    鄢雲笑道:“想不到韓女俠你不僅劍法了得,挑刺的功夫,也是數一數二呀。我現在就迴答你的這五個疑問,第一,據他們這兩天的行程停留的規律來看,是每隔三十裏,便會停留下來,等候接洽之人的指示,我們隻需知道他們的這個規律,便能趕在前頭,截下附近向運糧隊趕來的人馬;第二,我們雖不認識那些與運糧隊接洽之人,但是他們這兩天來,與人接洽的地點,都人煙稀少,更何況其他人見到官兵都會避而遠之,隻有他們的接洽之人,才會迎著運糧隊而來,我們很容易辨認出來。


    第三,我們忠義營的分隊跟蹤運糧隊的路線不同,所以他們與人接洽的地點,通常情況下,是絕對不會重合的,隻有到了最後時刻,所有的運糧隊的下一站,都必然相同,我們隻需派快馬與最近的分隊時刻保持聯係,用同一辦法擒住他們的聯絡人,若是他們所說出的地點,是同一地點的話,就可以斷定他們最終的目的地了。


    第四,我們得知最後目的地時,雖然不知那裏是否適合埋伏,但完全有時間詢問附近的百姓,或是快馬前去提前勘察地形,選擇埋伏地點,無論是什麽地形,憑我們這些人的江湖經驗及武功,難道還能讓這些官兵提前發現我們不成?就算他們發現了,那又怎樣呢?那時他們已經將糧草全部運到了那裏,我們的目的是焚毀糧草,而不是一定要將他們消滅,他們遇伏之後,隻會倉皇逃命,哪裏還顧得到糧草呢?我們完全可以在他們通知李孝逸,官軍到來之前,將糧草焚毀。


    第五,退一步說,就算李孝逸的大軍提前到了目的地等候運糧隊到來,我們也可以在運糧隊與他們交接之前得到消息,在半路上將他們的糧草焚毀,因為那時各處的運糧隊雖然來自各條道路,但勢必已經離目的地很近了,我們隻需在附近設伏,避免與李孝逸大軍接觸,同樣能夠將他們的糧草焚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女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羽客霞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羽客霞流並收藏大唐女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