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弢自張予之走後,閱其留下信件,乃是勸自己不必記掛於他,遇上合適時機便建國稱帝。心中感慨,不免長歎一聲。


    過不多久,猛然聽見有傳言說自己欲害張予之不成,其已被迫逃出了三鴻郡。


    郡中雖知是朝廷放出來的假消息,但張予之久未露麵,百姓中難免風聲四起。


    值此關頭,琰國大軍入關消息傳來,仿佛在三鴻郡上方炸了一個晴天霹靂。


    全郡上下瞬間大亂,不少官員百姓紛紛收拾細軟,已作好了隨時出逃的準備。


    摩唿大王在延陽郡尚未立足腳跟,就被琰國大軍打迴了廣成郡。接連幾仗,節節敗退,連廣成郡也全部失守,退迴了西南。隻留下宕城橫刀立馬,釘在敵軍必經之路上。


    強敵壓境,郡中人人自危。琰國大軍雖還未正式現身,但百姓們望著天邊,似乎已經能看到那遮天蔽日的旌旗和排山倒海般的兵馬。


    大軍前進的每一步,仿佛都無聲地踩在他們的心上,引發著驚心動魄的地震。


    自琰國當初入侵中原,一路燒殺搶掠,乾國軍隊就被打得數次全軍覆沒。百姓們紛紛跟在朝廷屁股後麵逃命,背井離鄉,屈辱過江,來到南方偏僻之地才得以苟全性命。


    多少年過去了,提起這些兇狠的北方胡虜,南方的漢人們仍舊心驚膽寒。


    琰國軍隊每逢攻伐,勸降不成,破城之後便行屠城之事,一為犒賞士兵,二為震懾敵膽,已是家常便飯。


    那些親曆戰亂的老人們,此時又向兒孫講述起胡虜是怎樣屠城放火、生吃活人、殘殺老幼、抓女人充作隨軍口糧、把死人白骨堆成累累小山等等一係列慘禍。


    這迴敵軍入關,勢如破竹,摩唿大王一敗塗地,延陽郡、廣成郡各處紛紛淪陷,胡虜大肆殺戮,當年人間地獄般的情形再度上演,那些駭人聽聞的惡行又充斥在耳邊。


    雖說宕城有李伏威在,畢竟今時不同往日,在全副武裝的琰國鐵騎和一幫泥腿子義軍之間,百姓們顯然沒有自信,人心早已渙散。隻怕歸弢不堪一擊,到時全郡難免要受異族蹂躪,連逃都來不及逃。


    內憂外患之下,歸弢神經連日緊繃,一麵好生安撫全郡,一麵調兵遣將,令李伏威重兵加固宕城城防,再令孫煥帶兵上筅山,將天道盟總寨整修,嚴加防禦,以防敵軍翻越山道偷襲三鴻郡。


    適時琰國遣使三人前來,歸弢召集左右,於宕城親自接見。


    暗自奇怪,其中二人都是琰國本族裝束,為首者卻身著漢服,卻是搞什麽古怪?


    使者坐定後,開門見山道:“在下阮護,特為結盟而來。”


    “願聞其詳。”歸弢和顏悅色。


    “我琰國皇帝聽聞貴郡首領張予之原是乾國皇嫡,有心結好貴郡,共同推翻乾國暴政,助乾王奪迴皇帝之位。今特令在下送來黃金萬兩,良馬三千匹,就在大軍之中,以作見麵之禮。”


    這琰國出手如此闊綽,竟以良馬相贈,可見誠意。歸弢微微一笑,迴禮道:“貴國皇帝一片心意,弊處不敢見納。”


    “哦?歸首領竟無此意?”對方環顧一周道,“不知廣坤殿下何在,難道真如傳言一般?”


    歸弢大笑道:“使者明白之人,莫非也信乾廷如此可笑的謠言?前有大廣國冒充殿下名號起事,又被汙蔑坐擁神兵寶藏,蓋因殿下身份特殊,名高引謗,別有用心之人豈在一二。如今殿下統領我三鴻郡,人心歸附,隍紈無計可施,便行下作之事,可見其做賊心虛。”


    使者疑道:“此話確實有理,不過殿下不在此處,不知他於結盟一事是否同意,可否請歸首領引見。”


    歸弢搖頭道:“殿下以萬金之軀,今番親自坐鎮啟臨城以禦朝廷,西南戰事,全權授予歸某自決。”


    使者聽了,也不窮究謠言真實與否,更為疑道:“首領直言西南之有戰事,言下之意,這是執意與我大軍相抗了?”


    歸弢麵無表情:“不錯,殿下也是此意。”


    對方不著急說話,仔細打量了眾人一番,轉而道:“幾位首領身著粗布衣裳,還綴著補丁,難道三鴻郡過得如此寒酸?亦或是見我前來,有意為之,藐視我等。”


    歸弢聞言一笑:“日常便是這樣,何故有意為之。全郡百姓尚求溫飽,我等若錦衣玉食,不免令上行下效,帶壞風氣,徒耗民力。”


    “好,歸首領既如此體恤民情,豈不肯為百姓著想?三鴻郡地寡人微,四麵楚歌,有何底氣與我國大軍開戰。”


    歸弢聞而不答,端起茶杯,輕輕泯了一口。


    使者見狀,步步為營:“以卵擊石已是不智,若讓乾國趁機從後攻來,更是不值。到時嗚唿哀哉,不僅功業毀於一旦,還要令全郡百姓遭受戰火之殃,於此忍心乎?首領休要多慮。”


    旁邊柳青生站了起來,煞有介事道:“依閣下之言,我郡若是與琰國結盟,推翻朝廷之後,又當如何?”


    “柳大人勿急,此間好處,容我一一道來。”


    使者隨即起身,昂首挺胸,背手踱步:“兩方結盟,於貴軍有三利。我朝皇帝願先出兵幫助三鴻郡掃滅摩唿大王,讓出廣成郡同西南三郡與貴軍,此為一利。”


    手指蒼天:“結盟之後,即刻扶持廣坤殿下登基稱帝,是為乾國正朔,聯軍共同討乾廷逆賊,以全殿下孝心大業,此為二利。”


    “南方大定之後,兩國即為兄弟之國,長江以南,除延陽、盈燦、陽門三郡,其餘領土,皆為廣坤殿下所有,兩國平等相待,永世修好,此為三利。盼歸首領稟明廣坤殿下,我國皇帝開誠聖明,一片好心,隻為減少戰亂廝殺,貴郡切莫辜負。”


    柳青生聽他言之鑿鑿,延陽、盈燦、陽門三郡都挨著長江,為邊防重地。如此劃分,南國無險可守,這是要敲掉牙齒,去給他們當奴隸。


    隨即望了一眼歸弢,他仍舊品了一口茶,不言不語。


    柳青生迴道:“如此說來,結盟一事於我郡百利而無一害?”


    使者見他任割三郡,並不討價還價,乃是無意達盟,口上卻道:“極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蒼黃天殺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雨八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雨八方並收藏蒼黃天殺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