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密道穿山而過,修得真是巧妙,暫時是不用擔心追兵了。”趙南星讚道。
辨明方向,張予之與駱縈懷要往北走,其餘人等則往南去。
傅林成道:“賢弟,駱姑娘,事不宜遲,我帶人護送你們一程。”
張予之不肯:“我們快馬進發,傅大哥不要擔心,免得誤了行程。”
傅林成好生不舍,一把抱住他,叮囑道:“賢弟,此去千萬保重,他日歸來,我們還要開懷痛飲!”
張予之看著他慷慨之狀、離別之情,此去不知何時再能見麵,胸中難掩悲傷。
念起他義薄雲天,忽生一念道:“傅大哥,我們結拜為兄弟如何?”
傅林成哈哈大笑,拍著他肩頭道:“好,愚兄求之不得!”
兩人當即跪倒在地,撮土為香。
“愚兄虛度二十有七,忝為兄長了。”
“小弟不才,今年虛歲十八。大哥在上,請受小弟一拜。”
張予之對著傅林成,就是一個響頭磕了下去。
傅林成磕頭還禮,就道:“黃天厚土為證,我傅林成今日與張予之結拜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今後生死與共,患難相扶,有違此誓,天人共戮!”
張予之也依言道:“我張予之今日與傅林成大哥義結金蘭,生則同生,死則同死,福禍相依,吉兇相救。天地為盟,實鑒此心!若有背義之舉,刀劍加身,不得好死!”
忽然一個聲音道:“兩位哥哥隻顧自己,我也要同你們一起結拜。”
說話時,駱縈懷也一同跪了下來。
兩人俱是一愣。傅林成慌道:“駱姑娘,你莫不是在說笑?”
“我可是很認真的,怎麽?你們難道瞧不上女流之輩?”
傅林成連忙解釋:“不不不,駱姑娘巾幗女傑,勝我多矣。我們三人相識於危難之中,何分彼此!隻不過你是個姑娘家,終究怕是有所不便......”
駱縈懷打斷他:“呐呐呐,你都說了何分彼此,又哪來的什麽姑娘家不便。四海之內皆兄妹爾,大家都是同路中人,意氣相投,又何必在乎男女之別呢。”
對張予之嘻嘻笑道:“你說是不是,我的好二哥。”
張予之見她直接稱唿自己為二哥了,自己哪能小氣。況且自小都沒個兄弟姐妹,今日一下都有了,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當即應道:“駱姑娘此言不差,愚兄癡長年歲,就鬥膽應你一聲二哥。”
看向傅林成:“不知大哥意下如何?”
傅林成大笑道:“你都應下了,為兄豈有拒絕之理。駱姑娘既不嫌棄,我們就共同結拜吧!”
駱縈懷笑若漣漪:“大哥二哥在上,小妹今年十六,請受我一拜。”
與二人又跪天又拜地:“我駱縈懷在此與傅林成、張予之二位哥哥結為兄妹,嗯......”
想了一會兒,接著道:“要說的他們都說了,反正我也一樣。我們三人義同生死,休戚與共,永不違誓。”
張予之和傅林成開懷大笑,三人就此起身。
駱縈懷激動得托住二人臂膀,想到自己身世不明,自幼蒙師父撫養長大,除了他就沒有親人了。
師父離開後,自己一人漂泊江湖,遇見的不是奸詐宵小之輩,就是垂涎自己美色的孟浪之徒。
如今認了兩位重情重義的哥哥,就如有了親人一般,鼻子一酸,道:“大哥!二哥!”
傅林成被她托著手臂,隻覺心頭滾燙,笑道:“二弟!三、三妹!”
張予之環顧二人,親切地叫道:“大哥!三妹!”
趙南星立在一旁,不由得想起當年和張客山結拜時的情形。那時兩人意氣風發,豪氣衝天,是何等暢快。
一晃多年,結義誓言猶在耳畔,義兄卻已獨自奔赴黃泉。眼中發熱,忍了好久的淚水滾落下來。
金色的陽光照在林子裏,鳥叫聲不絕於耳。
兩百多人催馬上路,張予之和駱縈懷與大家互道珍重,依依而別。
按著計劃,二人就此向北,開始向乾國邊境上的臨川黑市進發。
傅林成遠遠迴頭,看著他們遠去身影,一股濃烈的憂思之情充斥胸間。
心道:二弟,三妹,大哥多想和你們同去,今後起事廝殺,不知幾時再得相見。
二人行出林子不遠,已在洛安城西北方向,依稀能看到都城輪廓。
張予之下馬,淚濕雙目,對著城中方向祭拜了龐落聲一番,這才繼續趕路。
又走了一段路,遠遠看見一輛馬車出現在道路盡頭。
車旁立著一人,看那身影十分熟悉,正是楊道南。
張予之驚道:“三妹,楊道南怎麽在此處,莫不是來捉我們的。”
駱縈懷搖起頭來:“看他穿成百姓模樣,必有蹊蹺。話說迴來,我還有一件事忘記跟你說了。那日城中,楊道南特意現身,指點我你被關押之地。若不是他,我未必有這麽快能尋到你。雖猜不透他什麽用意,想必不會再大費周章來擒我們。”
張予之沒想到楊道南也幫著營救自己,說道:“我一路上多處辱罵他,他都隱忍不發,原以為是受命於隍紈的緣故。如今看來,他還算有些人性。我們且上前去,倒看看他要耍什麽花招。”
快步走近車前,楊道南笑道:“張予之,逃命可是你的看家本領。”
“我是逃了,可連累楊大人失勢,好生過意不去。要不你現在把我綁迴去交給隍紈,說不定他願意讓你官複原職。”張予之反唇相譏道。
“我不與你耍嘴皮子。”楊道南撇過頭去,對著車內拱手行禮,“皇上要見你!這次你要再敢輕舉妄動,我非扒了你們的皮不可。”
“皇帝!”兩人異口同聲道,皇帝竟然在這車裏。
車簾被緩緩掀開,走出一個白淨麵皮的年輕人。看上去病怏怏的,有點弱不禁風。雖著素衣,仍透露出一股雍容華貴之氣,舉手投足間頗有貴族風範。
皇帝一動不動看了張予之良久,才開口道:“你是朕的皇侄,但朕隻比你大七歲。”
張予看著眼前之人,這個乾國的天子,他是自己父親同父異母的弟弟,也是殺父的仇人,本來應該無比憎恨他的。
但此刻見了,竟覺得他並並沒有那麽可惡。直覺告訴他,這是個可憐之人。
辨明方向,張予之與駱縈懷要往北走,其餘人等則往南去。
傅林成道:“賢弟,駱姑娘,事不宜遲,我帶人護送你們一程。”
張予之不肯:“我們快馬進發,傅大哥不要擔心,免得誤了行程。”
傅林成好生不舍,一把抱住他,叮囑道:“賢弟,此去千萬保重,他日歸來,我們還要開懷痛飲!”
張予之看著他慷慨之狀、離別之情,此去不知何時再能見麵,胸中難掩悲傷。
念起他義薄雲天,忽生一念道:“傅大哥,我們結拜為兄弟如何?”
傅林成哈哈大笑,拍著他肩頭道:“好,愚兄求之不得!”
兩人當即跪倒在地,撮土為香。
“愚兄虛度二十有七,忝為兄長了。”
“小弟不才,今年虛歲十八。大哥在上,請受小弟一拜。”
張予之對著傅林成,就是一個響頭磕了下去。
傅林成磕頭還禮,就道:“黃天厚土為證,我傅林成今日與張予之結拜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今後生死與共,患難相扶,有違此誓,天人共戮!”
張予之也依言道:“我張予之今日與傅林成大哥義結金蘭,生則同生,死則同死,福禍相依,吉兇相救。天地為盟,實鑒此心!若有背義之舉,刀劍加身,不得好死!”
忽然一個聲音道:“兩位哥哥隻顧自己,我也要同你們一起結拜。”
說話時,駱縈懷也一同跪了下來。
兩人俱是一愣。傅林成慌道:“駱姑娘,你莫不是在說笑?”
“我可是很認真的,怎麽?你們難道瞧不上女流之輩?”
傅林成連忙解釋:“不不不,駱姑娘巾幗女傑,勝我多矣。我們三人相識於危難之中,何分彼此!隻不過你是個姑娘家,終究怕是有所不便......”
駱縈懷打斷他:“呐呐呐,你都說了何分彼此,又哪來的什麽姑娘家不便。四海之內皆兄妹爾,大家都是同路中人,意氣相投,又何必在乎男女之別呢。”
對張予之嘻嘻笑道:“你說是不是,我的好二哥。”
張予之見她直接稱唿自己為二哥了,自己哪能小氣。況且自小都沒個兄弟姐妹,今日一下都有了,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當即應道:“駱姑娘此言不差,愚兄癡長年歲,就鬥膽應你一聲二哥。”
看向傅林成:“不知大哥意下如何?”
傅林成大笑道:“你都應下了,為兄豈有拒絕之理。駱姑娘既不嫌棄,我們就共同結拜吧!”
駱縈懷笑若漣漪:“大哥二哥在上,小妹今年十六,請受我一拜。”
與二人又跪天又拜地:“我駱縈懷在此與傅林成、張予之二位哥哥結為兄妹,嗯......”
想了一會兒,接著道:“要說的他們都說了,反正我也一樣。我們三人義同生死,休戚與共,永不違誓。”
張予之和傅林成開懷大笑,三人就此起身。
駱縈懷激動得托住二人臂膀,想到自己身世不明,自幼蒙師父撫養長大,除了他就沒有親人了。
師父離開後,自己一人漂泊江湖,遇見的不是奸詐宵小之輩,就是垂涎自己美色的孟浪之徒。
如今認了兩位重情重義的哥哥,就如有了親人一般,鼻子一酸,道:“大哥!二哥!”
傅林成被她托著手臂,隻覺心頭滾燙,笑道:“二弟!三、三妹!”
張予之環顧二人,親切地叫道:“大哥!三妹!”
趙南星立在一旁,不由得想起當年和張客山結拜時的情形。那時兩人意氣風發,豪氣衝天,是何等暢快。
一晃多年,結義誓言猶在耳畔,義兄卻已獨自奔赴黃泉。眼中發熱,忍了好久的淚水滾落下來。
金色的陽光照在林子裏,鳥叫聲不絕於耳。
兩百多人催馬上路,張予之和駱縈懷與大家互道珍重,依依而別。
按著計劃,二人就此向北,開始向乾國邊境上的臨川黑市進發。
傅林成遠遠迴頭,看著他們遠去身影,一股濃烈的憂思之情充斥胸間。
心道:二弟,三妹,大哥多想和你們同去,今後起事廝殺,不知幾時再得相見。
二人行出林子不遠,已在洛安城西北方向,依稀能看到都城輪廓。
張予之下馬,淚濕雙目,對著城中方向祭拜了龐落聲一番,這才繼續趕路。
又走了一段路,遠遠看見一輛馬車出現在道路盡頭。
車旁立著一人,看那身影十分熟悉,正是楊道南。
張予之驚道:“三妹,楊道南怎麽在此處,莫不是來捉我們的。”
駱縈懷搖起頭來:“看他穿成百姓模樣,必有蹊蹺。話說迴來,我還有一件事忘記跟你說了。那日城中,楊道南特意現身,指點我你被關押之地。若不是他,我未必有這麽快能尋到你。雖猜不透他什麽用意,想必不會再大費周章來擒我們。”
張予之沒想到楊道南也幫著營救自己,說道:“我一路上多處辱罵他,他都隱忍不發,原以為是受命於隍紈的緣故。如今看來,他還算有些人性。我們且上前去,倒看看他要耍什麽花招。”
快步走近車前,楊道南笑道:“張予之,逃命可是你的看家本領。”
“我是逃了,可連累楊大人失勢,好生過意不去。要不你現在把我綁迴去交給隍紈,說不定他願意讓你官複原職。”張予之反唇相譏道。
“我不與你耍嘴皮子。”楊道南撇過頭去,對著車內拱手行禮,“皇上要見你!這次你要再敢輕舉妄動,我非扒了你們的皮不可。”
“皇帝!”兩人異口同聲道,皇帝竟然在這車裏。
車簾被緩緩掀開,走出一個白淨麵皮的年輕人。看上去病怏怏的,有點弱不禁風。雖著素衣,仍透露出一股雍容華貴之氣,舉手投足間頗有貴族風範。
皇帝一動不動看了張予之良久,才開口道:“你是朕的皇侄,但朕隻比你大七歲。”
張予看著眼前之人,這個乾國的天子,他是自己父親同父異母的弟弟,也是殺父的仇人,本來應該無比憎恨他的。
但此刻見了,竟覺得他並並沒有那麽可惡。直覺告訴他,這是個可憐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