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擦幹淨雙手,有些激動地拆開信件:
予之吾兒,你見信之時,義父定已遭遇不測。隻怕沒有機會詳細講明你身世,故留信在此。
天武年間,同德太子勤政愛民,賢名著於天下,為廟堂江湖所敬、黎民百姓所仰,舉國上下,皆視其為日後明君。
貴妃隍嬋彼時深受皇帝寵愛,滿門尊崇,以致外戚幹政,無所不為。皇帝年老昏聵,對隍嬋已到言聽計從之地步,此深為同德太子所不滿。
天武十二年,皇帝病重,妖妃害怕太子繼位後清算自己一黨,乃夥同其兄隍紈,誣陷太子暗中詛咒皇帝,意欲謀朝篡位。皇帝聽聞大怒,在妖妃一黨蠱惑下,廢黜同德太子,並賜其自盡,太子妃也受連累而死。朝堂上下含冤不忿,怨聲載道,一時大亂。皇帝一意孤行,另立妖妃七歲幼子為儲君。
妖妃一黨借機斬草除根,要將同德太子年僅半歲的幼子,尚在繈褓的皇太孫一並除去。幸得隍紈門下潛伏有太子死忠之士,冒死救出同德太子遺孤,送與我手中。那遺孤便是你。你乃乾國皇家嫡傳血脈,本姓謝,名廣坤,意為君子厚德載物之意也。
送你來的二人滿身血汙,衣衫襤褸,不願透露自己姓名。我隻記下一人腹部有一紅色斑塊,一人左邊眉毛之處有顆黑痣。此二人皆為堅貞之士,日後再見,你可以此為記相認。
他們還將兩枚太子金印一並交於我,作為你身份之信物。你胸前的月形傷疤,義父騙你是幼時玩鬧所致,其實乃你出生百日時,同德太子為你舉行洗禮大典之時留下,亦可為你身份之證明。
二人當時向我講明原委,道你長大若為良才,盼我天道盟能擁立你起兵。他們願為朝中內應,替你報得父仇,奪迴天子之位,全力輔佐你做一個好皇帝,以完成同德太子未竟之業,為天下蒼生造福。
每逢你生日之時,他倆或來一人,或是同行,都會悄悄潛入寨中看你,偷偷在你房間放下禮物,我也不加阻攔。八歲生日時那柄鐵木金烏刀,是你最喜歡之物,便是他們所贈。
同德太子生前,曾秘密召見我,邀我輔佐於他。他曾言,登基後必開新政,澄清宇內,我可觀其行動,再決定是否歸順朝廷。不想後來有此大變,我實痛心不已,決定好生撫養你長大成人。
這些年來,我看著你一天天成長,血氣方剛,實感欣慰。深知你稟性敦直,嫉惡如仇,有同德太子遺風,可堪大任。但你性情悠閑,又未必有爭雄之心。故想等你曆練之後、成熟之時,再向你道明身世。到時你若有誌於爭奪天下,義父則傳你盟主之位,傾盡所有,也要助你克承大統。你若無意於此,義父自也不會強求,隻願你隱居世外,安樂度過此生。
隻是你既讀到此信,義父定然已無法再陪你了。我近來得天山藏寶圖一張,記載了西域浩康古國遺留之珍寶,礙於路途遙遠,無暇去尋。藏寶圖現放於延陽郡鬥通縣裏陂村,守圖之人本識得你,你再以天殺刀法相認,他自會將圖交出。你得閑之時,可去取得寶藏,進可作起事之資,招兵買馬,退可為居家之財,衣食無憂。今後無論你作何進退,義父都會欣聞於天上。
予兒,路漫漫其修遠兮,人間正道乃滄桑。義父飄零半生,別無牽掛。如今你已長大,我若遭大難,也可放心去了。切記,大丈夫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行無愧於心。人活一世,如白駒過隙,當要好好把握。一善染心,萬劫不朽,百燈曠照,千裏通明。切記!切記!
佑興十七年三月初七 張客山絕筆
陸雲謠隻見他看信之時,一開始隻是雙手微顫。到後來嘴唇蠕動,臉色蒼白,手上顫抖得十分厲害。
慢慢地,額頭滲出豆大的汗珠,蹲下的雙腿不由跪在了地上。
直到看完整封信,他已經渾身發抖,淚眼模糊,口中不斷自言自語:“怎麽可能......怎麽可能......”
眼神渙散,聲音嘶啞。
又反過來說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情緒激動至極,模樣甚是駭人。
陸雲謠被他這副反應嚇壞了,用手帕為他擦拭著臉龐,關問道:“予之哥哥......”
張予之迴過神來,顫抖道:“雲......雲謠,你自己看吧......”
陸雲謠接過信,看著看著,忽然“啊”的一聲,不可思議道:“你竟是乾廷皇子!”
直到把整封信看完,一時無法接受事實,腦袋裏嗡嗡作響。
張予之看向鐵盒內,有兩個二寸見方的金印,一個雕著金龜,一個雕著祥雲。雕工精湛而大氣,昭示著福瑞尊貴的皇家氣象。
小心拿起兩方金印,底部各用篆體鐫刻,龜印刻有四字:樂善仁德;雲印刻有八字:治國之道 利民舉賢。
拿起金印,放在手中摩挲良久,這才緩緩站起來道:“隍紈不僅害了我義父,還早就害死我親生父母。我背負的乃是國仇家恨,這筆血賬,一定要他以命來償!”
陸雲謠默默立在一旁,聽他發泄著憤怒。
“還有,義父留給我的這筆寶藏,我正可以找出來,給歸弢做軍資之用。”張予之說得斬釘截鐵。
陸雲謠問道:“救你的那二位大人太了不起了,我們接下來要不要先去找他們?”
張予之搖了搖頭,哀聲道:“其中一位是陳繼大人,他那日衣裳盡碎,我曾親眼見過他腹部的紅斑,像血一樣刺眼,我現在都忘不了。”
“啊,竟會是他!”陸雲謠不可思議道。
“另一位是他的義弟姚奔大人,他眉間的痣,婉兒和我提起過。可恨的是,他已經遭遊貫那惡賊殺死了。”
張予之說著說著,再度哽咽起來。
“他們在隍紈手下潛伏這麽多年,對我父親忠心不二,肯定受了許多委屈。我與陳繼大人明明相見,卻不及相認。還不知他如今身在何方,是生是死,唉......”
心中悲憤交加,用拳頭狠狠砸向牆麵。周圍立刻磚石四濺,手上被碎石劃得鮮血直流。
斷壁終於吃不住他連番內力轟擊,倒塌下去。
陸雲謠拉住他,心疼道:“予之哥哥,你流了好多血,不要再打了......”
予之吾兒,你見信之時,義父定已遭遇不測。隻怕沒有機會詳細講明你身世,故留信在此。
天武年間,同德太子勤政愛民,賢名著於天下,為廟堂江湖所敬、黎民百姓所仰,舉國上下,皆視其為日後明君。
貴妃隍嬋彼時深受皇帝寵愛,滿門尊崇,以致外戚幹政,無所不為。皇帝年老昏聵,對隍嬋已到言聽計從之地步,此深為同德太子所不滿。
天武十二年,皇帝病重,妖妃害怕太子繼位後清算自己一黨,乃夥同其兄隍紈,誣陷太子暗中詛咒皇帝,意欲謀朝篡位。皇帝聽聞大怒,在妖妃一黨蠱惑下,廢黜同德太子,並賜其自盡,太子妃也受連累而死。朝堂上下含冤不忿,怨聲載道,一時大亂。皇帝一意孤行,另立妖妃七歲幼子為儲君。
妖妃一黨借機斬草除根,要將同德太子年僅半歲的幼子,尚在繈褓的皇太孫一並除去。幸得隍紈門下潛伏有太子死忠之士,冒死救出同德太子遺孤,送與我手中。那遺孤便是你。你乃乾國皇家嫡傳血脈,本姓謝,名廣坤,意為君子厚德載物之意也。
送你來的二人滿身血汙,衣衫襤褸,不願透露自己姓名。我隻記下一人腹部有一紅色斑塊,一人左邊眉毛之處有顆黑痣。此二人皆為堅貞之士,日後再見,你可以此為記相認。
他們還將兩枚太子金印一並交於我,作為你身份之信物。你胸前的月形傷疤,義父騙你是幼時玩鬧所致,其實乃你出生百日時,同德太子為你舉行洗禮大典之時留下,亦可為你身份之證明。
二人當時向我講明原委,道你長大若為良才,盼我天道盟能擁立你起兵。他們願為朝中內應,替你報得父仇,奪迴天子之位,全力輔佐你做一個好皇帝,以完成同德太子未竟之業,為天下蒼生造福。
每逢你生日之時,他倆或來一人,或是同行,都會悄悄潛入寨中看你,偷偷在你房間放下禮物,我也不加阻攔。八歲生日時那柄鐵木金烏刀,是你最喜歡之物,便是他們所贈。
同德太子生前,曾秘密召見我,邀我輔佐於他。他曾言,登基後必開新政,澄清宇內,我可觀其行動,再決定是否歸順朝廷。不想後來有此大變,我實痛心不已,決定好生撫養你長大成人。
這些年來,我看著你一天天成長,血氣方剛,實感欣慰。深知你稟性敦直,嫉惡如仇,有同德太子遺風,可堪大任。但你性情悠閑,又未必有爭雄之心。故想等你曆練之後、成熟之時,再向你道明身世。到時你若有誌於爭奪天下,義父則傳你盟主之位,傾盡所有,也要助你克承大統。你若無意於此,義父自也不會強求,隻願你隱居世外,安樂度過此生。
隻是你既讀到此信,義父定然已無法再陪你了。我近來得天山藏寶圖一張,記載了西域浩康古國遺留之珍寶,礙於路途遙遠,無暇去尋。藏寶圖現放於延陽郡鬥通縣裏陂村,守圖之人本識得你,你再以天殺刀法相認,他自會將圖交出。你得閑之時,可去取得寶藏,進可作起事之資,招兵買馬,退可為居家之財,衣食無憂。今後無論你作何進退,義父都會欣聞於天上。
予兒,路漫漫其修遠兮,人間正道乃滄桑。義父飄零半生,別無牽掛。如今你已長大,我若遭大難,也可放心去了。切記,大丈夫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行無愧於心。人活一世,如白駒過隙,當要好好把握。一善染心,萬劫不朽,百燈曠照,千裏通明。切記!切記!
佑興十七年三月初七 張客山絕筆
陸雲謠隻見他看信之時,一開始隻是雙手微顫。到後來嘴唇蠕動,臉色蒼白,手上顫抖得十分厲害。
慢慢地,額頭滲出豆大的汗珠,蹲下的雙腿不由跪在了地上。
直到看完整封信,他已經渾身發抖,淚眼模糊,口中不斷自言自語:“怎麽可能......怎麽可能......”
眼神渙散,聲音嘶啞。
又反過來說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情緒激動至極,模樣甚是駭人。
陸雲謠被他這副反應嚇壞了,用手帕為他擦拭著臉龐,關問道:“予之哥哥......”
張予之迴過神來,顫抖道:“雲......雲謠,你自己看吧......”
陸雲謠接過信,看著看著,忽然“啊”的一聲,不可思議道:“你竟是乾廷皇子!”
直到把整封信看完,一時無法接受事實,腦袋裏嗡嗡作響。
張予之看向鐵盒內,有兩個二寸見方的金印,一個雕著金龜,一個雕著祥雲。雕工精湛而大氣,昭示著福瑞尊貴的皇家氣象。
小心拿起兩方金印,底部各用篆體鐫刻,龜印刻有四字:樂善仁德;雲印刻有八字:治國之道 利民舉賢。
拿起金印,放在手中摩挲良久,這才緩緩站起來道:“隍紈不僅害了我義父,還早就害死我親生父母。我背負的乃是國仇家恨,這筆血賬,一定要他以命來償!”
陸雲謠默默立在一旁,聽他發泄著憤怒。
“還有,義父留給我的這筆寶藏,我正可以找出來,給歸弢做軍資之用。”張予之說得斬釘截鐵。
陸雲謠問道:“救你的那二位大人太了不起了,我們接下來要不要先去找他們?”
張予之搖了搖頭,哀聲道:“其中一位是陳繼大人,他那日衣裳盡碎,我曾親眼見過他腹部的紅斑,像血一樣刺眼,我現在都忘不了。”
“啊,竟會是他!”陸雲謠不可思議道。
“另一位是他的義弟姚奔大人,他眉間的痣,婉兒和我提起過。可恨的是,他已經遭遊貫那惡賊殺死了。”
張予之說著說著,再度哽咽起來。
“他們在隍紈手下潛伏這麽多年,對我父親忠心不二,肯定受了許多委屈。我與陳繼大人明明相見,卻不及相認。還不知他如今身在何方,是生是死,唉......”
心中悲憤交加,用拳頭狠狠砸向牆麵。周圍立刻磚石四濺,手上被碎石劃得鮮血直流。
斷壁終於吃不住他連番內力轟擊,倒塌下去。
陸雲謠拉住他,心疼道:“予之哥哥,你流了好多血,不要再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