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多久,張予之方才漸漸轉醒,已然躺在床上。


    眼前是淩虛真人、劉九、歸弢並那少女,都關切地立在床前,看著自己。


    他仔細瞧去,那少女膚如凝脂,肌映流霞,明眸皓齒,生得極是俊俏。


    歸弢道:“賢弟,張前輩為救我和婉兒妹妹,不幸身亡,歸某永銘於心。害我兩家之人,我定饒不過他們。賢弟定要節哀,保重身體。”


    張予之愣愣地看著他,默然點頭......


    不禁再次打量起那名少女,想起義父之死也因她而起,問道:“這位姑娘,你......姓甚名誰,那惡賊為何要追殺你。”


    少女即上前道:“張大哥,我姓於名婉兒,爹爹是朝中將軍,此次奉命從達國護送石匣寶經迴朝,卻被遊貫那廝帶著人手半路截殺,搶奪寶物......”


    “他追你就是為了這個?現今那寶物可在你手中?”


    “並沒有,當時裝運石匣寶經的鐵箱子被打開後,裏麵空空如也,寶物卻不知什麽時候早已不見了。”


    “這倒是蹊蹺,也就是說,你也不知道寶物在哪?”張予之疑惑起來。


    “嗯......”於婉兒有些委屈地看著他,點了點頭:“遊貫因此氣急敗壞,帶人逼問寶物下落不出,就殺死了爹爹整隊人馬。幸虧軍中眾位叔叔拚死拖住他,才讓我得以逃了出來......”


    張予之道:“這惡賊好狠的手段,定是以為你知曉寶物去向,故而一路窮追不舍。”


    婉兒滿臉淒苦之色,哽咽道:“不錯,我昨日逃到此處,幸得有道長相救上山,又在山上認識了歸弢兄長......他見我苦悶,約我今早一起去山中采藥,歸來時不料被遊貫抓住,幸得張前輩......張前輩他舍身相救。”


    張予之滿腹愁困,又問道:“可是護送寶物這麽要緊的事......你父親怎會帶上你?”


    “是我在家無趣,偷偷跟著父親去的......”於婉兒低著頭道。


    “那石匣寶經是什麽要緊東西,朝廷如此重視?又怎會在路上突然消失呢?”張予之追問不斷。


    於婉兒道:“我聽爹爹說,此乃佛門至寶,是朝廷秘密用十萬兩黃金向達國換來的,已在都城修好寶塔,準備迎迴供奉......”


    “爹爹他們一路上小心看護寶物,從未有人靠近,更別說打開大鎖。可寶物就這麽憑空消失了,我也是想破腦袋也不得而知......”


    她見張予之連連質問,似有懷疑之意,定是難過於張客山之死。


    自己心下本就悲傷,亦能體諒他喪父之痛。想著想著,不由得眼眶濕潤,抽泣起來。


    張予之見她顧自垂淚,誰看了不憐惜。她也是才失去了父親。


    “婉兒妹妹......我這麽問,絕對......沒有懷疑你的意思......你千萬不要誤會。你我父親都慘遭那惡賊毒手,可惜這廝跳崖自盡,便宜了他......”


    “不打緊的......”於婉兒抹去眼淚,“我剛才隻是一時難以自控,實無責怪之心,還請張大哥見諒才是。”


    說完咬緊嘴唇,看著張予之,眼中滿是歉意,模樣愈加楚楚動人。


    張予之無奈,在心底重重歎了口氣。


    劉九這時開口罵道:“昏君無能,死不要臉,老百姓飯都吃不上了,他竟拿重金去買什麽經書,建什麽勞什子塔,不知又要搜刮多少民脂民膏。”


    歸弢看向淩虛子,抱禮道:“真人神仙在世,晚輩鬥膽請教,不知這石匣寶經是何來曆?”


    “石匣寶經......”


    淩虛子一聲長歎,聲音中不知飽含了多少滄桑往事。


    “這件寶物......不想是流落在了達國......”


    他眺望窗外,沉浸於往事之中。


    眾人屏氣凝神,都等著他繼續道來。


    “百餘年前,有一位佛門高僧自身毒國而來,是為無相行參大師。他遊曆神州,傳經弘法,翻譯了數部佛經,可謂功德無量。其人更是佛法高深,德高望重,深得各國敬仰和推崇。”


    淩虛子眯著眼睛,語速非常緩慢,眾人聽得異常清晰。


    “無相行參大師圓寂之後,門下弟子將其留下的《大法郅經》裝於一尊石匣之中,供於乾國,成為佛門至寶,此便是石匣寶經。”


    歸弢道:“原來如此,我也曾聽說過這位高僧,傳言他還有預知未來的神通,偈語無一不準,乃釋門一派承前啟後的大宗師。當時各國皇帝爭相迎他居於境土,名義上是說禮佛奉宗,教化人心,實則是為了找他算問國運,祈求長生。”


    “你所說不錯,世人於此大有冒昧,不解佛法要詣,一味隻圖欲念,便是貪嗔癡慢疑所障。”


    歸弢心想,真人尊為道門宗師,對佛家所言卻並不排斥,胸襟可見一斑。


    對方此時又道:“關於石匣寶經,貧道還聞師尊木須子提起過,說其秘密藏有一門絕世神功在內,練成可天下無敵。隻可惜後來寶物遭竊,一度失去下落。”


    說著長撫白須,“此番朝廷不惜以十萬金從達國迎迴,依貧道所見,實乃是朝廷窮彰國力、裝點門麵之用,終究是粉飾太平之徒勞啊。”


    歸弢聽罷道:“真人之言,果是醍醐灌頂。遊貫那廝替皇家賣命,殺人如麻,惡名遠播,他來搶這石匣寶經,背後定受琰國指使。而今釋門昌盛,寶物再遭失竊,廟堂江湖間,恐又將紛爭四起。”


    其時,神州大地已動亂了上百年。各族紛紛趁虛而入,先後建國稱帝,割據一方。王朝此消彼長,興替不絕。


    到此一時,北有琰國、達國、拓國並若幹小國割據。


    南有乾國據守長江天險,偏安一隅。


    這其中又以琰國兵鋒最盛,乾國領土最廣。


    各國之間征伐不斷,以致兵連禍結,山河破碎,黎民百姓飽受戰亂之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蒼黃天殺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雨八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雨八方並收藏蒼黃天殺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