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就因為瘟疫的肆虐,人們都已經很恐慌了,隨著各大武林門派宣布封山,這種恐慌的情緒就更加厲害了。


    因為在普通人眼裏,這些武林門派就代表著比較強大的勢力,他們有錢,也有關係,是屬於特權階層。


    現在他們都封山了,這也意味著,現在的瘟疫已經很嚴重了,連一些特權階層都還是避災了。


    但是隨著各地的縣衙和提劍司一起發布政令開始,人們本來非常恐慌的情緒又有所好轉。


    這些政令上說道:現任婺州郡太守,林友若宣布,太守府現在要召集人手,修繕被洪水衝壞的河道和各地的官道。


    而要召集的人手,主要是各地的流民,越多越好。每人每天按工作內容有一到十文的工錢,每天還管三頓飯,並且保證管飽。


    這消息一出,在整個婺州郡的流民中都沸騰了!


    這是喜事啊!他們現在都是靠著各地縣衙的施粥活著,但是這些粥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隻能勉強讓他們餓不死,吃飽什麽的根本就是奢望。


    工錢不工錢的無所謂,現在最主要的是活下去,隻要能吃飽飯,別說現在隻是讓他們去修路和修河道了,就是讓他們直接上戰場拚命,都大有人在。


    除了這條召集人手的政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政令,不過其中有些政令比較奇怪。


    比如,每個人出門的時候,臉上必須佩戴麵巾,而沒有佩戴麵巾的人上街,是要被處罰十條鞭刑。


    而且,佩戴的麵巾也有要求,麵巾的厚度要在三層紗布以上,必須能遮住口鼻,而且要保持幹淨,否則同樣要處罰十條鞭刑。


    還有,要求每家每戶的門前和街上,不能有積水,也不能有垃圾,垃圾要倒到官府指定的地點,不能隨意亂倒。


    更不能隨意在街上大小便,否則直接處罰杖刑十次。這個可要比不戴麵巾的刑罰重多了。


    除了這些外,還有其他的一些政令。


    比如,野外的水源不能隨意飲用,要燒開後才能喝等等。大家對這些政令雖然有些不解,但是這些並不能對大家的生活完成太大影響。


    但是接下來這一條就影響有點大了。


    那就是,在瘟疫結束之前,大家都要待在自己家裏,不要出門。如果想要出門,就要有必須出門的理由,如果沒有,那就一律抓進大牢。


    這條政令一出,對老百姓的影響就有點大了。


    要知道這裏是古代社會,可沒有電腦手機可以玩,普通人僅有的一點娛樂,不外乎就是去朋友家吹牛打屁,現在大家出門被限製了,串門的事就別想了。


    ……


    其實這些政令的目的很簡單,就是限製人口流動,提高整體衛生情況。


    不過光有這些還是不夠的,張希和林友若還在各個縣城設置了免費的瘟疫治療點,隻要確定了是感染瘟疫,在這些治療點治療瘟疫都是免費的。


    至於醫生的來源很簡單,直接在社會上征召就是了,在古代,隻要是朝廷有令,沒有什麽人敢拒絕。


    況且,其實在古代,基本上每個封建王朝,都會在縣一級的行政單位設置一個醫官,屬於無品級。


    醫術水平怎麽樣不說,但是擔任這個職位的人,肯定是要會一些醫術。


    這些人的醫術怎麽樣,張希也沒指望他們有多好,隻要能判斷患病的人,是不是感染瘟疫就行了。


    至於治療不用他們管,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篩選感染瘟疫的患者,然後把這些患者,送到指定的隔離地點。


    而治療患者的主要人員,是朝廷調來的太醫院官員負責。這次張希和林友若上任,隨行的就有太醫院的醫生。


    當然了,不是很多。


    ……


    隨著張希和林友若的上任,婺州郡的政務,也開始運轉正常。


    張希本人把提劍司的一些日常工作全部都交給了楊金民,自己沒事就帶著人去各地查看瘟疫的防治工作,以免下麵有人不能理解他和林友若的政令。


    當然,也有監視下麵這些官員的意思,以防有人從貪汙朝廷撥發銀兩和救援物資。


    有時也會到一些正在施工的工地看看,檢查這些工地對流民的管理的情況等等。


    這天傍晚,張希帶著一隊捕快從一個工地趕迴婺州城。


    “張鎮守到底是有學問的人,那麽大的一塊石板,本來沒十幾二十個人根本就弄不動,結果您就用了幾個輪子和一根繩子就吊起來了!”


    因為此時已經距離婺州城不遠了,這些人的心情也跟著輕鬆起來,有人想到今天工地上的事,開口拍死了張希的馬屁。


    “那是,你也不看看咱們張鎮守的綽號,‘持劍書生’!自然證明咱們張鎮守是個有學問的人,哪像我們,都是一群大老粗。大家說是不是?”


    “就是,就是。”


    “我還聽過鎮守大人的詩呢!”


    “說的對,咱們張鎮守不光武功厲害,就是學問也是一等一的。”


    這些人的馬屁,把張希說的都有些害臊了。


    不過,他並沒有生氣。因為,真香!


    “我哪有你們說的那麽好?我就是平時喜歡看點書而已,你們平時沒事也要多看看書,這事對你們沒壞處。”


    “是,張鎮守教訓的對。”


    “都聽到沒,大家沒事多看看書。”


    “……”


    張希搖搖頭,這句話,他們顯然都沒聽進去。他也沒放在心上。


    不過他身旁的湯樹德聽完後,默默的點點頭,心裏倒是很認可張希的話。


    比如今天他們在工地上見到的事。


    當地的官員組織流民修建一座被洪水衝塌的石橋,東西都準備好了,但是其中的一塊大石板,因為人手不夠,沒辦法抬起來。


    領頭的官員,無奈之下,隻能讓人先做其他的工作,然後上報要求調集更多的人過來,張希恰巧知道了這件事。


    去這個工地之前,他讓人做了幾個奇怪的輪子,然後到了工地後把這幾個輪子組裝好,再裝到一個提前做好的架子上,最後隻是兩個人用一根繩就把這塊石板吊了起來。


    這顯然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方法。


    眾人一邊走,一邊說笑,這時候大家走到一個運送藥材的商隊旁邊。這個商隊的人,看到是提劍司的捕快後,都很恭敬的向他們拱拱手。


    這使得這些捕快們,人人都一副驕傲的表情,紛紛把坐在馬背上的胸脯挺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一個小捕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依舊石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依舊石楊並收藏開局一個小捕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