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爺的變字說的不錯,但變總要慢慢摸索的。”


    說這話,孟洛川也有些底氣不足,孟洛川是讀書人,是亞聖後裔,但最清楚的一個身份還是商人,商人的消息是靈通的,許多求新求變的東西,孟洛川也接觸過,變,不是不想,而是出於身份考校,不能!


    所謂的慢慢摸索,隻是孟洛川的推搪之言,不說別的就說在南北方很吃香的機磨麵,石磨,一天一夜不過磨一兩千斤麵粉,而且色澤不佳;水磨,磨出來的麵粉跟石磨一樣,隻是磨的多一些,一天一夜不過三四千斤而已。


    南北方建成的幾家麵粉廠,一天能磨多少,據說是數以萬斤計的,而且磨出來的麵粉,細膩、潔白,做出來的餅饃口感也是大不一樣的,這個糙米、精米的區分差不多,孔孟府有許多土地,種的多是小麥,機器磨一事,孟洛川是仔細打聽過的,但出於各種原因,不敢過於涉足而已,變,對讀書人尤其是孔孟後裔而言,何其難也!


    李大成的這一個變字,也是令許多讀書人心驚膽顫的東西,維新時廢了武舉,廢科舉的聲響也不小,這麽變下去,這孔孟之道……


    “四爺說的有道理,要慢慢摸索,隻不知四爺的慶祥、瑞蚨祥、瑞生祥摸索了多少呢?”


    提了一個問題之後,李大成伸手入懷中摸出了自己的筆記本,翻開了其中一頁,低頭看了起來。


    “孟氏產業,做的是絲綢布匹衣服鞋帽土產。全都是維持小民生計的行當,大變怕是不妥吧?”


    大多數魯商做的都是溝通南北的倒手買賣,很傳統,孟洛川的說法對大清的商家來說也算合情合理,隻是在李大成這邊。就不是這樣了。


    “三十年前,煙台商埠那邊就有了美式縫紉機,這縫紉機,可以用來製衣、製鞋,一台縫紉機,至少可抵三五個熟練的裁縫。而且針腳細密規整,比之最好的裁縫絲毫不差。


    二十多年前,德國人在煙台商埠,開了一處名叫弗蘭大的機器紡織廠,這一台機器織機。一天抵得上一個熟練織工半年的出產。


    二十年前,李中堂在煙台建華豐繅絲局,後經盛宣懷擴產,一年也有千餘箱生絲出口的。


    八年前,英國教士馬茂蘭,創仁德洋行,在煙台當地推廣花邊鉤織,這仁德洋行每年通過花邊產業獲利巨萬。


    三十年前。德國人在煙台建了一個蛋粉廠,每年的出產也在幾萬上下。


    四爺做的是絲綢布匹衣服鞋帽土產,縫紉機、織布機、繅絲局、花邊鉤織。這些不能帶動小民生計?蛋粉廠,雞蛋打粉而已,養雞養鴨不是小民生計?


    三十年、二十年、十年,四爺的摸索需要幾十年呐?”


    這番話,李大成說的就不怎麽客氣了,有著明顯的質問語氣。這些都是李誠有的人在煙台商埠搜集到的一些商業情報,這裏麵就有小民生計。孟洛川口中的慢慢摸索,太過推搪了。


    李大成說的這些。大成公的人也在下麵摸索,李大成也給出了具體的範圍,山東當地除了織布紡紗之外還有草編、柳編產業,草編禮帽、柳編箱筐都是可以出口牟利的,花邊也完全可以暫時替代織布、紡紗這些傳統手工業,這是一條可以暫時走一走的路子。


    這些手工業的推廣,靠大成公也是可以的,但李大成想拉孟洛川入夥,有了孟洛川給天下讀書人做表率,或許山東之外的其他地方,也能慢慢自己摸索出道路。


    近一兩年的時間,大成公要做好山東市場,是沒有能力他顧的,振威軍這個負擔也不允許李大成將大成公推到山東以外的其他地方,後麵還有東三省呢!一點點的鋪開大成公,耗費比之振威軍是一點不少的。


    除了大成公、振威軍之外,李大成還要開煤礦、建鐵廠、修鐵路,這些都要做大的,想要做大,初期每一項的投資,都在數百萬以上,鐵路也是一個耗資大項。


    李大成讓北邊的詹天佑估算了一下膠沂鐵路的花銷,單線過千萬,雙線差不多要一千五百萬,若是過黃河與京漢鐵路相連,又是一個千萬左右的投入。


    做整個一省的產業,初期的投入太大,大成公現在還沒完全鋪開,李誠有那邊就麵臨資金壓力了,這段時間,李誠有數次想起出孫家大院跟微山的現銀,李大成都沒同意,借台唱戲捐資助學之舉,就是李大成為了緩解李誠有那邊的資金壓力想出來的辦法。


    “二爺是有備而來啊!”


    “嗬嗬,自打在京師的時候,李二就盯上孟四爺了。”


    孟洛川本想借李大成的門路,捐建醫府,沒曾想,這位李二爺也在等著他入套呢!李大成說的這些,孟洛川無從反擊,織機、繅絲局背後是什麽,孟洛川清楚的很,種棉養蠶正是小民生計所在,反駁隻會自取其辱。


    “孟某的財力有限,瑞蚨祥、瑞生祥要在山東開分號,要在南北建分號,孟某這邊真是有些力不從心啊!”


    說到錢的事兒,李大成就不在乎了,他現在雖說也麵臨著資金的壓力,但幾百萬銀子他還是拿的出來的,不說微山藏銀,孫家大院一處,就有現銀兩千萬上下,為了山東民生挪出幾百萬也不是不成的,再者麵臨資金壓力並不是說沒錢,李大成跟李誠有的手裏還有相當數量的外幣,這些若是兌換成現金銀的話,大幾千萬也是有的。


    “山東官府在推廣甜高粱種植一事,孟四爺聽說了吧?不知四爺這邊怎麽看呢?”


    說著說著,李大成話鋒一轉,又說起了甜高粱的事兒,想說服孟洛川不容易。或許甜高粱就是個不錯的突破口。


    “聽說了,此事也是二爺一手促成的吧?”


    “正是!不知四爺怎麽看這事兒呢?”


    “高粱確實耐旱耐堿,產量有所保證,但高粱米不適口,價錢是上不去的。以增加棉麥賦稅,推廣甜高粱為山東保糧,二爺的心意不錯,但行事太過蠻橫了,這會傷到小民生計的!


    不瞞二爺,孟某在山東也有幾千畝地的。今春播種,孟某還是要種麥的!”


    對於山東官府蠻橫的推廣甜高粱種植,孟洛川這邊也是有說法的,為山東保糧,聽上去是不錯。可等到繳納田賦、租稅的時候,一畝高粱的出產,老百姓手裏又能留下多少呢?


    “嗯!若我以高粱米一成的價格收購青杆呢?”


    對於甜高粱的產出,李大成這邊也是有謀劃的,一畝甜高粱平均產糧在三百斤上下,產青杆至少七八千斤,以一成的價格收購青杆,一畝甜高粱的收益足以抵得上三畝地。


    雖說大成公的糖酒產業一時還建不起來。但幾個月的時間,也足以讓大成公在各地建造一些製糖、製酒的小作坊,即便山東全省都栽植了甜高粱。即便大成公的產能有限,收購青杆,至多讓大成公虧損百萬上下。


    以山東官府推廣的力度來看,今春甜高粱是不可能遍及全省的,有側重點的建造製糖、製酒作坊,弄不好今年收購青杆的事兒。就能做到不賺不賠,但這也要有個前提的。那就是大成公能弄到釀造朗姆酒的方法。


    雖說還有幾個月的時間,但李大成這邊也不確定李誠有那邊能不能雇傭到合格的釀酒師。找不到釀酒師,今年秋收的時候,真的就要虧本嘍。


    “這樣的話,孟某也種甜高粱!”


    “那咱們就說定了,我出種子,之後高粱米青杆,我也照單全收!”


    “二爺,您又是為了什麽?”


    “民生!”


    “民生?”


    “對!山東連年水旱災,即便高粱米絕收,青杆也能賣出錢的。


    幹旱隻要不是赤地千裏,一畝的青杆怎麽也有幾千斤的,大水,隻要水能在幾天時間退去,高粱也不會澇死。


    魯中河道多半淤塞,廣植甜高粱的目的,最主要的還是對抗水災。


    隻要山東一省的糧食大抵夠用,運河工程即將上馬,一旦出現了大範圍的災荒,直接引難民到運河工地就好,幾十萬、幾百萬壯丁,運河工地用的了,到時候以工代賑就是了。


    但糧食不足,這事兒就難辦了,從南方運糧,價格數倍於當地的糧食,運河工程的資金也是有限的,耗費太多,也不可能!


    廣植甜高粱,雖說會在短時間之內拉低百姓的收入,但餓不死人啊!所以這是為了民生。”


    聽了李大成多少有些偏頗的解釋,孟洛川也算認可,這麽算來,廣植甜高粱,還真是有大益於山東的。


    “二爺高義!”


    有益於山東百姓,孟洛川就要認可,就要讚許,在大義之上,孟洛川這個儒商也是有所堅持的。


    “高義談不上,看到的隻是利益而已,青杆可榨糖,榨糖之後的殘料可釀酒,釀酒之後的殘渣可以喂養牲口,這就是李二的變!


    除此之外,李二還想學一學洋人製沼氣的法子,若是此法可行,州縣城鎮之中的汙水便溺,也能用來照明、燒飯、肥田了,這也是李二在糧食上的一變。


    青杆產出的糖酒可以賣錢,喂養的牲畜可以賣錢,沼氣、沼渣也可以賣錢,這裏麵的利益可比糧食大多了,一斤糖三五斤糧,一斤酒十斤糧,這是市價。


    四爺,所謂的變其實就是這麽簡單,其中還有大利益,隻要想做就有法子的,咱們這些商家,不該去變嗎?”


    聽了李大成關於青杆的用法,孟洛川也沒有質疑,甜高粱是什麽,在山東官府推廣的時候,孟洛川也讓人查過,製糖是可行的,四川一帶有甘蔗酒,用青杆製酒也是可行的。


    雖說不知道沼氣是什麽,但有了前麵的糖酒,這個應該也是真的,若真是這樣,甜高粱這東西,還真是可以大做文章的。


    “二爺思慮深遠,孟某佩服,不知孟某的產業該如何去變呢?”


    說這話,隻是孟洛川認同了李大成的說法,並沒有入夥的意思,變不變,也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的,雖說他執掌三大號,但他也是亞聖後裔,有些事兒是做不得的。


    “若從衣服鞋帽來說,縫紉機這東西,四爺該弄上幾十台,衣服需要訂做,咱們就不說了,鞋帽這些是可以做的。


    有了幾十台縫紉機,抵得上數百熟練的裁縫,依我看,四爺不如開個鞋帽廠。


    有了縫紉機,或許會擠掉一些裁縫,但大清的人口太多,需要的鞋帽更多,若四爺的買賣做好了,興許這人越用越多呢!


    有了縫紉機,製帽做鞋的工時也就短了,工時短了這本錢就小了,本錢小了,鞋帽的價錢也就落下來了,這樣就有更多的人,戴的起帽、穿得起鞋了。


    機器紡織也是一樣,土布的耗費太大,價錢也居高不下,有了機器紗、機器布,布匹的價格也會降低,也就有更多的人穿的起衣服嘍……


    四爺,您以為呢?”


    不說利益說民生,這也是對付儒商的好辦法,說完之後,李大成看了看孟洛川的表情,這位顯然意動了。


    “二爺,孟某終是亞聖後裔,做洋務不好吧?”


    說千道萬,關鍵的關鍵還是洋務兩個字,不管孟洛川守不守舊,他的出身就決定了他的立場,洋務就意味著變革,與儒教經意相衝,涉及到了洋務,這事兒就辦不得了。


    “這個簡單,聽聞以前的北洋機器局也能造縫紉機,咱們自己造的東西自己用,這個應該不算洋務吧?


    這事兒我來為四爺謀劃如何?”


    李大成給孟洛川的法子也簡單,欺世盜名而已,這也算是個變通之法吧?


    “此事孟某還要再想一想的。”


    “也好,那咱們就看一看微山島吧!”


    孟洛川要徐徐圖之,李大成也不著急,先讓大成公做個開頭再說。


    帶著孟洛川一行人上了微山島,可巧,在孟洛川這個半官商上島之前,有一個真正的大官商也上了島,今天這事兒有的說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時代190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沒落皇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沒落皇朝並收藏大時代190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