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成進膠州府內城,找的人自然是王五,自振威軍北進之後,東三省那邊終於有了一個發展的機會,李大成自然不會錯過,有些事情可以用電報傳遞消息,但有些事情不能,沒有自己的電報線路,許多事兒都不好去做啊!
密電,這個很簡單,找兩本書,定個翻譯的規矩,就是密電了,可這些東西經由別人掌控的電報局發出去,不是惹人注目嗎?
有了密電提醒,看著桂順做事,有些人就能看出李大成的謀劃,沒有無線電或是自己的電報線路,最安全的通信方式,就是口口相傳這個最原始的通信方式。
“大成,你怎麽來了?連夜下的山?”
正在晨練的王五一早見了李大成,就知道出了大事,放下手中的單刀擦了擦身上的汗,濕透的衣服也沒換,急急忙忙就走到了李大成跟前兒。
“五哥,這大冷天的,換了衣服再說話。”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是保持技藝的唯一一條捷徑,即便是王五、程廷華、李存義這樣的武林名家,手上的功夫荒廢一年,戰力也就大打折扣了,老一輩的武林名家,到了五六十的年紀,很多都要退隱的。
體力衰退是一個原因,歲數大了不能進行高強度的訓練了是第二個原因,王五跟了李大成,也跟李存義一樣,開始了高強度的訓練,不為別的,隻是為了保持自己的戰力,不然反應跟不上,武林名家照樣也會在小河溝裏翻船的。
五六十歲的人了。跟小年輕一樣,天天進行高強度的體力訓練,這對李存義跟王五來說,也算是極為不易的。
“先說話,這剛剛練完了。身上還熱乎著呢!”
“這段時間,可是讓五哥受累了,不忙在一時,您先換了衣服再說話。”
“可真是受累了,但咱們這些人能折,你李二爺的麵子不能折。底下那些小年輕,學了點皮毛就想跟老輩人動手,咱們這些老輩人,總不能折在那些皮毛功夫上的。
咱們折了不就是折了你李二爺的麵子嗎?不練不成啊!
說吧!什麽事兒?”
說著話,王五披上了一件棉袍。領人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京師王五爺,多大的名聲啊!底下那些年輕人,學了手藝就想試試手,在這事兒上王五不敢失手,一旦失了手,就是丟了李大成李二爺的臉麵,快六十了。還要苦練本事,他也多少有些牢騷的。
“嗨!給他們臉了,這事兒我來做!”
江湖人哪個不好強。知道這話說了也是白說,但李大成還是要說的。
“讓他們在老一輩手裏吃些虧沒壞處,就這麽著吧!三五年我還頂得住!
大成,這次又要做什麽?可是為了糧荒的事兒?”
“不是!為了東三省的事兒,五哥,您帶上幾個記性好的。快馬加鞭去京師,讓貝勒爺給東三省那邊送幾百萬銀子過去。讓東三省的振威軍,在東北儲存一批糧食。
迴京的時候。先過滄州府,讓班候老哥,將振威鏢局帶來膠州府。
還有就是振威軍傷兵的事兒,讓他們也攜家帶口來山東吧!我給他們生計!”
鼠疫致使東北的黃豆積壓,這對振威軍來說是個好事兒,糧食積壓了,價格就上不去,這段時間振威軍在東三省大量購置糧食,不僅能交好當地的大戶們,還能為自己儲存大量的糧草,打仗,糧草是重中之重,再多也不嫌多的。
解決了魯北糧荒,李大成也要在山東鋪開攤子了,做事兒的人大清有的是,隨便招募就好,但武力不能缺失,振威鏢局進山東,以及照顧振威軍傷兵的事,就是李大成在蓄積武力,有了武力的約束,做事兒的那些人也就有了監管,經濟基礎成型之初,必然是混亂的,用武力維護經濟秩序,也是李大成能想出的最簡單的辦法。
“大成,這麽快,東三省又要開打了?”
說到東三省,王五又想到了津沽血戰,這才安穩了多久,又要大動刀兵了。
“不!再給他們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就半年吧!如今東三省還有忠義軍、鎮東軍、義和團在盯著老毛子的護路隊,老毛子主力撤退之後,剩下的護路隊沒什麽吃頭兒,先養著他們,也好讓振威軍上下,跟著忠義軍、鎮東軍學學怎麽對付老毛子。
八極北進的事兒需要時間,振威軍的人馬熟識槍械也需要時間,振威軍所屬在東三省各地購置土地安排家眷也需要時間,熟悉東三省的地形更需要時間。
讓他們按著前次老毛子五路入寇的路線,向東三省擴散,除了要購置土地建立村鎮之外,每村每鎮都要有避難的地方,選擇落腳點的時候,最好選在靠山的地方,這樣也便於家眷藏匿!
這段時間,先讓他們學拳練槍,養好了身子骨,半年之後,我去一趟!”
李大成安排事情,很少深入到條條框框,許多時候,他隻是畫上一個大致的範圍,具體怎麽做事兒,全看下麵人的本事,除非遇到具體的事務,比如糧荒這些,李大成即便有詳細的法子也不會拿出來的!
他的本事隻是他自己的,他李大成再厲害,也隻是一個人而已,下麵若全是蠢貨、傻子,他再厲害也沒屁用,下麵的人個個都是人精,即便他是個稀裏糊塗的蠢貨,振威軍也能無往而不利的,這就是一個人跟一群人的差距。
隻想著聽令做事的手下,再多也沒屁用,能自個兒做事的手下才是最好的手下,那樣一來,他李大成要做的事情就簡單了,隻要牢牢的抓住振威軍的軍權就好!
東三省的事情,不能急於一時,前幾個月的時間。振威軍能安頓好就不錯了,倉促開戰,隻能讓老毛子警惕起來,用半年到一年的時間,讓振威軍在東三省站住腳。並在一定程度上熟悉東三省的地理與天氣,將來才能慢慢的拖死老毛子。
“大成,這些你都寫在書信裏,我給貝勒爺帶去!”
“不能用書信,五哥你將這些話記住了,說給貝勒爺身邊的顧先生就好。他明白的!
現在李鴻章在京師,袁世凱在直隸,這兩人是需要防備的,這話也說給顧先生。
找幾個記性好的,跟你一塊記著。路上若是遇著麻煩,人可以死,但消息不能露出去!”
雖說沒有將李鴻章、袁世凱當做對手,但兩人未必不會把自己當做對手,防人之心不可無,不用電報、不用書信,李大成就是在防著老李跟老袁呢!
這段時間,對振威軍勢力的發展很關鍵。隻要能讓東三省的振威軍站住腳,以後關外振威軍的兵源就無窮無盡了,有了無盡的兵源。北洋或是北洋新軍,隻是一幫烏合之眾而已!
“明白了,我這就去辦,多少天把話傳到東三省?”
“越快越好,最好能在半月之內!”
“嗯!知道了,五哥這就去辦!”
聽完了、記住了。王五也沒去洗漱,草草的緊了緊棉袍。他就去做事兒了。
做完了大事兒,李大成也沒離開自己在內城的宅子。又找到了一大早就忙上忙下的王茂齋。
“茂齋啊!這早課的時間耽誤了吧?”
“二爺,膠州府的事情太多,您可得再請幾個掌櫃的,我這一個人就是劈八瓣也忙不下來啊!”
這段時間,王茂齋過得比學拳的時候都累,每天四點多鍾起來,頭一件事兒就是看看糧食還夠不夠,之後就是塔埠頭跟窩棚區的瑣事,一般到晚上八九點甚至十一二點才能睡下,不到兩月的功夫,王茂齋也明顯的瘦了。
“人不夠就請啊!你是賬房,這事兒你說了算!”
掃了一眼實誠的王茂齋,李大成的眼神也有些揶揄的意思,看到這樣的眼神之後,王茂齋這個實在人也被氣壞了。
“二爺,您是東家還是大掌櫃,這雇人的事兒,您不說,我這一個賬房怎麽敢做?”
氣唿唿的發了句牢騷,王茂齋也被氣笑了,這位二爺可真是難纏啊!
“嗯!大掌櫃這稱唿不錯,趕明兒我得弄真格的個大掌櫃來當當了。
茂齋,我不在,你這賬房就是說了算的,這膠州府乃是魯北經濟重鎮,找幾個掌櫃管事還不容易嗎?
人不夠就雇人,錢不夠找老六,這些小事兒,還用我給你說?”
“唉……人事錢權這些,賬房隻是管錢,哪有賬房敢把東家、大掌櫃的營生,自個兒拿來做的?”
聽了李二爺的說法,王茂齋無奈的一歎,這位二爺好像比自己都實誠啊!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膠州府的事兒,我交給你茂齋了,什麽事兒你都得做,還得做好,你做不好才是我的事兒,知道了吧?”
聽了李二爺的實誠話,王茂齋翻了個白眼,早有這話,您不早說?
“二爺,茂齋明白了!”
“明白了就好,膠州府是個風水寶地啊!既然缺人,那咱們今天就召集人手吧!
隻要是閑著的,隻要是做過買賣的,隻要是會寫字、記賬的,不管是膠州府還是其他地方的人,隻要願意跟著咱們幹,咱們就要!”
碼頭有了、鐵路有了、機會有了、謀劃也有了,李大成就該在山東鋪開自己的局麵了,王茂齋的話說的不錯,一個人做這些,劈八瓣也做不完的,鼠疫福澤很快就會到了,接納這個福澤,膠州府現在的人手、倉庫都不夠,最緊要的一點,還是人手不夠,人手不夠,自然要盡快招人了。
“這……這真好!”
聽了李二爺這話,王茂齋真是氣結了,好嘛!要麽不做,要做就是急三火四的來,無奈的望天誇了一句二爺的魄力,王茂齋也不說話了。
“好就抓緊時間做,招人的時候別分什麽優劣了,先攏到手裏再說,海上來了兩船糧食,魯北的糧荒很快就會解決了。”
最後安排王茂齋做事兒的時候,李大成才說到了海上的糧船,聽到有兩船糧食,王茂齋也鬆了一口大氣,到底是二爺啊!什麽事兒都難不住他!
“二爺,茂齋這就去辦!”
“嗯!事兒做不完就多招人,你手裏的功夫千萬可不能荒廢了!
做賬房,你也就一般而已,做拳師,你是上上之選,這段時間,選幾個合適的弟子,膠州府的事情,學著我的樣子來做,總攬一下大局就好,實在不成,我讓老六給你找個替班的。”
賬房,許多人都能做的,教拳,王茂齋無疑是個最好的拳師,王茂齋不一定能在實戰武道上登峰造極,但他卻可以成為武術傳播的一個宗師級人物,他的耐性跟憨厚,算是正統拳師之中頂尖的了,這樣的拳師能教出最好的弟子。
將手下人的能力最大化,也是李大成的職責之一,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有些時候,卓越與平庸僅是一個選擇而已。(未完待續)
密電,這個很簡單,找兩本書,定個翻譯的規矩,就是密電了,可這些東西經由別人掌控的電報局發出去,不是惹人注目嗎?
有了密電提醒,看著桂順做事,有些人就能看出李大成的謀劃,沒有無線電或是自己的電報線路,最安全的通信方式,就是口口相傳這個最原始的通信方式。
“大成,你怎麽來了?連夜下的山?”
正在晨練的王五一早見了李大成,就知道出了大事,放下手中的單刀擦了擦身上的汗,濕透的衣服也沒換,急急忙忙就走到了李大成跟前兒。
“五哥,這大冷天的,換了衣服再說話。”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是保持技藝的唯一一條捷徑,即便是王五、程廷華、李存義這樣的武林名家,手上的功夫荒廢一年,戰力也就大打折扣了,老一輩的武林名家,到了五六十的年紀,很多都要退隱的。
體力衰退是一個原因,歲數大了不能進行高強度的訓練了是第二個原因,王五跟了李大成,也跟李存義一樣,開始了高強度的訓練,不為別的,隻是為了保持自己的戰力,不然反應跟不上,武林名家照樣也會在小河溝裏翻船的。
五六十歲的人了。跟小年輕一樣,天天進行高強度的體力訓練,這對李存義跟王五來說,也算是極為不易的。
“先說話,這剛剛練完了。身上還熱乎著呢!”
“這段時間,可是讓五哥受累了,不忙在一時,您先換了衣服再說話。”
“可真是受累了,但咱們這些人能折,你李二爺的麵子不能折。底下那些小年輕,學了點皮毛就想跟老輩人動手,咱們這些老輩人,總不能折在那些皮毛功夫上的。
咱們折了不就是折了你李二爺的麵子嗎?不練不成啊!
說吧!什麽事兒?”
說著話,王五披上了一件棉袍。領人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京師王五爺,多大的名聲啊!底下那些年輕人,學了手藝就想試試手,在這事兒上王五不敢失手,一旦失了手,就是丟了李大成李二爺的臉麵,快六十了。還要苦練本事,他也多少有些牢騷的。
“嗨!給他們臉了,這事兒我來做!”
江湖人哪個不好強。知道這話說了也是白說,但李大成還是要說的。
“讓他們在老一輩手裏吃些虧沒壞處,就這麽著吧!三五年我還頂得住!
大成,這次又要做什麽?可是為了糧荒的事兒?”
“不是!為了東三省的事兒,五哥,您帶上幾個記性好的。快馬加鞭去京師,讓貝勒爺給東三省那邊送幾百萬銀子過去。讓東三省的振威軍,在東北儲存一批糧食。
迴京的時候。先過滄州府,讓班候老哥,將振威鏢局帶來膠州府。
還有就是振威軍傷兵的事兒,讓他們也攜家帶口來山東吧!我給他們生計!”
鼠疫致使東北的黃豆積壓,這對振威軍來說是個好事兒,糧食積壓了,價格就上不去,這段時間振威軍在東三省大量購置糧食,不僅能交好當地的大戶們,還能為自己儲存大量的糧草,打仗,糧草是重中之重,再多也不嫌多的。
解決了魯北糧荒,李大成也要在山東鋪開攤子了,做事兒的人大清有的是,隨便招募就好,但武力不能缺失,振威鏢局進山東,以及照顧振威軍傷兵的事,就是李大成在蓄積武力,有了武力的約束,做事兒的那些人也就有了監管,經濟基礎成型之初,必然是混亂的,用武力維護經濟秩序,也是李大成能想出的最簡單的辦法。
“大成,這麽快,東三省又要開打了?”
說到東三省,王五又想到了津沽血戰,這才安穩了多久,又要大動刀兵了。
“不!再給他們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就半年吧!如今東三省還有忠義軍、鎮東軍、義和團在盯著老毛子的護路隊,老毛子主力撤退之後,剩下的護路隊沒什麽吃頭兒,先養著他們,也好讓振威軍上下,跟著忠義軍、鎮東軍學學怎麽對付老毛子。
八極北進的事兒需要時間,振威軍的人馬熟識槍械也需要時間,振威軍所屬在東三省各地購置土地安排家眷也需要時間,熟悉東三省的地形更需要時間。
讓他們按著前次老毛子五路入寇的路線,向東三省擴散,除了要購置土地建立村鎮之外,每村每鎮都要有避難的地方,選擇落腳點的時候,最好選在靠山的地方,這樣也便於家眷藏匿!
這段時間,先讓他們學拳練槍,養好了身子骨,半年之後,我去一趟!”
李大成安排事情,很少深入到條條框框,許多時候,他隻是畫上一個大致的範圍,具體怎麽做事兒,全看下麵人的本事,除非遇到具體的事務,比如糧荒這些,李大成即便有詳細的法子也不會拿出來的!
他的本事隻是他自己的,他李大成再厲害,也隻是一個人而已,下麵若全是蠢貨、傻子,他再厲害也沒屁用,下麵的人個個都是人精,即便他是個稀裏糊塗的蠢貨,振威軍也能無往而不利的,這就是一個人跟一群人的差距。
隻想著聽令做事的手下,再多也沒屁用,能自個兒做事的手下才是最好的手下,那樣一來,他李大成要做的事情就簡單了,隻要牢牢的抓住振威軍的軍權就好!
東三省的事情,不能急於一時,前幾個月的時間。振威軍能安頓好就不錯了,倉促開戰,隻能讓老毛子警惕起來,用半年到一年的時間,讓振威軍在東三省站住腳。並在一定程度上熟悉東三省的地理與天氣,將來才能慢慢的拖死老毛子。
“大成,這些你都寫在書信裏,我給貝勒爺帶去!”
“不能用書信,五哥你將這些話記住了,說給貝勒爺身邊的顧先生就好。他明白的!
現在李鴻章在京師,袁世凱在直隸,這兩人是需要防備的,這話也說給顧先生。
找幾個記性好的,跟你一塊記著。路上若是遇著麻煩,人可以死,但消息不能露出去!”
雖說沒有將李鴻章、袁世凱當做對手,但兩人未必不會把自己當做對手,防人之心不可無,不用電報、不用書信,李大成就是在防著老李跟老袁呢!
這段時間,對振威軍勢力的發展很關鍵。隻要能讓東三省的振威軍站住腳,以後關外振威軍的兵源就無窮無盡了,有了無盡的兵源。北洋或是北洋新軍,隻是一幫烏合之眾而已!
“明白了,我這就去辦,多少天把話傳到東三省?”
“越快越好,最好能在半月之內!”
“嗯!知道了,五哥這就去辦!”
聽完了、記住了。王五也沒去洗漱,草草的緊了緊棉袍。他就去做事兒了。
做完了大事兒,李大成也沒離開自己在內城的宅子。又找到了一大早就忙上忙下的王茂齋。
“茂齋啊!這早課的時間耽誤了吧?”
“二爺,膠州府的事情太多,您可得再請幾個掌櫃的,我這一個人就是劈八瓣也忙不下來啊!”
這段時間,王茂齋過得比學拳的時候都累,每天四點多鍾起來,頭一件事兒就是看看糧食還夠不夠,之後就是塔埠頭跟窩棚區的瑣事,一般到晚上八九點甚至十一二點才能睡下,不到兩月的功夫,王茂齋也明顯的瘦了。
“人不夠就請啊!你是賬房,這事兒你說了算!”
掃了一眼實誠的王茂齋,李大成的眼神也有些揶揄的意思,看到這樣的眼神之後,王茂齋這個實在人也被氣壞了。
“二爺,您是東家還是大掌櫃,這雇人的事兒,您不說,我這一個賬房怎麽敢做?”
氣唿唿的發了句牢騷,王茂齋也被氣笑了,這位二爺可真是難纏啊!
“嗯!大掌櫃這稱唿不錯,趕明兒我得弄真格的個大掌櫃來當當了。
茂齋,我不在,你這賬房就是說了算的,這膠州府乃是魯北經濟重鎮,找幾個掌櫃管事還不容易嗎?
人不夠就雇人,錢不夠找老六,這些小事兒,還用我給你說?”
“唉……人事錢權這些,賬房隻是管錢,哪有賬房敢把東家、大掌櫃的營生,自個兒拿來做的?”
聽了李二爺的說法,王茂齋無奈的一歎,這位二爺好像比自己都實誠啊!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膠州府的事兒,我交給你茂齋了,什麽事兒你都得做,還得做好,你做不好才是我的事兒,知道了吧?”
聽了李二爺的實誠話,王茂齋翻了個白眼,早有這話,您不早說?
“二爺,茂齋明白了!”
“明白了就好,膠州府是個風水寶地啊!既然缺人,那咱們今天就召集人手吧!
隻要是閑著的,隻要是做過買賣的,隻要是會寫字、記賬的,不管是膠州府還是其他地方的人,隻要願意跟著咱們幹,咱們就要!”
碼頭有了、鐵路有了、機會有了、謀劃也有了,李大成就該在山東鋪開自己的局麵了,王茂齋的話說的不錯,一個人做這些,劈八瓣也做不完的,鼠疫福澤很快就會到了,接納這個福澤,膠州府現在的人手、倉庫都不夠,最緊要的一點,還是人手不夠,人手不夠,自然要盡快招人了。
“這……這真好!”
聽了李二爺這話,王茂齋真是氣結了,好嘛!要麽不做,要做就是急三火四的來,無奈的望天誇了一句二爺的魄力,王茂齋也不說話了。
“好就抓緊時間做,招人的時候別分什麽優劣了,先攏到手裏再說,海上來了兩船糧食,魯北的糧荒很快就會解決了。”
最後安排王茂齋做事兒的時候,李大成才說到了海上的糧船,聽到有兩船糧食,王茂齋也鬆了一口大氣,到底是二爺啊!什麽事兒都難不住他!
“二爺,茂齋這就去辦!”
“嗯!事兒做不完就多招人,你手裏的功夫千萬可不能荒廢了!
做賬房,你也就一般而已,做拳師,你是上上之選,這段時間,選幾個合適的弟子,膠州府的事情,學著我的樣子來做,總攬一下大局就好,實在不成,我讓老六給你找個替班的。”
賬房,許多人都能做的,教拳,王茂齋無疑是個最好的拳師,王茂齋不一定能在實戰武道上登峰造極,但他卻可以成為武術傳播的一個宗師級人物,他的耐性跟憨厚,算是正統拳師之中頂尖的了,這樣的拳師能教出最好的弟子。
將手下人的能力最大化,也是李大成的職責之一,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有些時候,卓越與平庸僅是一個選擇而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