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山河聚,九朝共卓州,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裏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兩首詩詞,道盡了九朝古都卓城的繁華。


    卓城是當今大甘王朝都城,五府三十三州中最為富饒的卓州首城,北臨昆江,東倚官山和索水,為中府一十七州的中心。卓城緊鄰的昆江是甘朝最大的河流,源起西府狄州昆吾山,自西向東橫貫了整個甘朝。卓城隨流而下一千兩百裏,就到了甘朝另一州折州,在這裏昆江的最大的支流折江在折鎮口岸匯入了昆江,奔騰千裏,在福州流入東海。


    自甘朝太祖李夏擁兵而起,滅殘商,定都卓城,自號甘太祖,這座城池的城門高懸甘朝王旗已近兩百年,而卓城長明宮中更是侍奉了十三位皇帝,現今正是第十三代帝君李承德繼位,國號萬隆。


    緣起萬隆曆六年。


    皇宮裏,朝經殿。


    書聲朗朗,讀的是一篇平國策論民心的文章。殿中輕煙嫋嫋,有鬆露、旃檀、沉香的味道,悠然自在,聞起來神清氣爽,如同大夢覺曉一般。


    堂中坐著幾個書童,年歲不盡相同,大者不過十五六歲,小者最多不過十歲,衣著盡顯華貴,俱是大甘的王子皇孫。


    殿內上首設有一座師位,堂下有案桌九張,每張桌案前皆有三兩孩童端坐,另有宮中侍從俯身候在一旁,研墨遞紙。


    右側窗角邊上,一個清秀孩童靜靜的看著桌上的平國策,恬靜安寧,是當朝太保淳親王李承燁之子李落。同桌是一個年歲相若的王府公子,難掩一臉的好奇,不時張望著朝經殿內外,殿外若有人走過,就按捺不住的伸長脖子探望,似是來皇宮中次數不多。


    殿中盡是大甘皇子王孫,不過太子不在其中,一國儲君,自然是有帝君格外器重,另有旁人教導。餘下皇子雖說也是身份尊貴,不過多少還是要差上些許,隻怕也是不願有德才勝過太子的人。


    朝經殿的老師都是大甘太學府和大學院中出類拔萃的學士,各有所長,擇時入宮為諸位皇子授課。


    除了李落和一眾皇子外,朝廷中也有王府侯爺、將相重臣將幼子送入宮中,或得天子賜恩添為眾皇子伴讀,一來可以聽聽大甘翹楚的高才淵博之師傳道解惑,二來也能和這些日後左右大甘朝政的王爺公子早些打打交道,留些情麵以待日後相見。


    李落身旁的孩童便是如此,是卓城瑜王府瑜王爺的長孫,也不知花費了多少心思,這才在朝經殿裏謀了一席之地,不過隻怕不了多久,這位子該是換成別人了。


    莫要小瞧了這個時候正卑躬屈膝的侍女太監,換一張位子,隻怕少不了千兩白銀打點上下。


    小小一座朝經殿,時常有生麵孔,與誰同坐一桌,自然也要花上不要的心思和銀子。與宮中皇子不同,這些宮外來人少有爭權奪寵,卻是討好附勢多些,若非有意,決計不會展露鋒芒。


    淳親王受寵,權傾朝野,每月李落會到宮中和諸皇子一起讀書一段時日,李落天資不凡,文治武功在眾皇子中首屈一指,皇太後對這個皇孫很是疼愛,萬隆皇帝對李落也喜愛非常,不顧後宮眾人反對,按年歲給了他一個九皇子的稱號,視如己出。


    李落得寵,雖是淳親王府世子,衣食住行卻與宮中皇子一般無二,或有過之而無不及,兼之才學甚有可取之處,萬隆帝常常用來比對數落宮中幾位皇子,眾皇子當麵敢怒不敢言,隻是背過萬隆帝卻少不了冷嘲熱諷,好在淳親王權勢滔天,李落性子也是隨和,沒有生出什麽事端。


    按說李落內有太後,外有淳親王,該是有人奉迎。不過朝經殿裏,除了幾個無傷大雅的富貴公子偶爾會與李落同處一桌外,但凡有權勢之家極少能與李落相處一段時日。


    課餘。


    九桌最正中一張桌子上的皇子起身走向李落,身後跟了三五伴讀,引人注目。殿中眾人皆都翹首相望,饒有興致又似有些幸災樂禍般瞧著李落和李落身旁的瑜王長孫。


    “你叫什麽名字?”這位皇子不客氣的喝問道。


    瑜王長孫嚇的呆了一呆,在王府中原也是被視如珍寶一般,隻可惜到了宮裏,滿堂學子沒有一個出身差過自己的,突然見到一個皇子出言詢問,唯唯諾諾,半天說不出話來。


    “沒規矩,四殿下問你話呢。”一旁的少年大聲喝道。


    殿中的太學府學士早早躲到殿外去了,假裝不曾看見,免得引火燒身。


    “四,四殿下,我是……”瑜王長孫還不等說完,便被皇子打斷,臉色頗是不善,喝道:“什麽四四?語無倫次!”


    瑜王長孫驚出了一身冷汗,急忙一揖到地,驚恐道:“愚弟隻是剛剛見到四殿下,心中驚慌,請四殿下降罪。”


    四皇子冷冷的哼了一聲,眼珠微轉,不知在盤算什麽。瑜王長孫求助般看了李落一眼,李落無奈一笑,和聲一禮道:“四哥,他也不是有意的,四哥大人有大量,這次就饒過他吧。”


    四皇子淡淡的哦了一聲,身後幾人見李落出言求情,都不再多說什麽,不過也沒有善罷甘休的意思,圍著李落和瑜王長孫二人。


    “哼,既然玄樓說了不是有意,那就算是你無心。”


    “謝四殿下,謝四殿下。”瑜王長孫感激涕零,連聲稱謝。


    “不過你是初來,還不知道朝經殿的規矩。”四皇子慢條斯理的說道。


    “什麽規矩?還請四殿下明示。”瑜王長孫賠笑道。


    “古來文人博學都講究個滿腹經綸,出口成章,進我朝經殿的,怎麽也要是個學富五車之才,你說對不對?”


    “對,對,四殿下說的是。”


    “出口成章,腹中就得有墨水才行。”


    “對,對。”


    “你也覺得是這樣?”四皇子怪異笑道。


    瑜王長孫縮了縮脖子,點了點頭。四皇子哈哈大笑起來,身後幾人也跟著笑了起來,瑜王長孫不明所以,也隻好笑著,隻是笑容之中卻有些苦澀不安的意味。


    “你身旁坐的可是我大甘皇族中少有的天縱之才,九弟的才華就是父皇也讚不絕口,你不能弱了玄樓的名頭。”


    瑜王長孫看了李落一眼,應聲道:“我會多向九殿下請教,多謝四殿下指點。”


    “先不忙言謝。”四皇子手一擺,神色轉冷道,“首次來朝經殿的都要將桌上筆硯中的墨汁喝幹淨,胸無點墨,豈不是辱了朝經殿的名聲,誰叫你旁邊坐了這麽一個大甘奇才,你們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四皇子身旁幾人皆都縱聲大笑起來,推波助瀾,大聲起哄。瑜王長孫臉色驟然通紅,何時受過這等屈辱,隻是眼前之人是大甘天子親子,不是自己這個沒落王府的子嗣能比得上的,強忍著一口氣,小小的一張臉陣青陣白,卻又隻能忍氣吞聲。


    李落心生惻隱,雖猜到四皇子此舉是向著自己多些,也禁不住出言相勸道:“四哥,他是瑜王愛孫,也是我們李家族人,四哥就不要為難他了。”


    “我教訓他有你說話的份麽,不是我李家的子弟還不見得能進來這朝經殿,既然你如此仁義,玄樓,不如你替他喝了這些墨汁。”四皇子臉色陰沉下來,將筆硯重重的砸在桌上,濺出幾滴墨汁,汙了一卷平國策。


    李落一怔,抬頭看著四皇子,喃喃低語道:“四哥是真要我喝了這些墨汁?”


    “九殿下胸中有萬卷書,想來也不多了這點筆墨。”四皇子身側一人嘻嘻笑道。


    四皇子嘴角一動,心中知道倘若真個逼迫李落太甚,隻怕萬隆帝和太後哪裏都討不了好果子吃,不過騎虎難下,也不願弱了聲勢,冷冷的看著李落,默然不語。


    就在這時,殿門處傳來一聲清朗斥責之聲:“好好一個學堂,修的是聖賢治國之書,吵吵鬧鬧,和市井之徒有什麽分別,成何體統!”


    眾人迴頭望去,座下看熱鬧的幾人連忙起身,恭敬一禮道:“太子殿下,大哥,你來了。”


    殿門處站著幾人,遠遠凝望著李落和四皇子二人,當先一人麵容英朗俊逸,頗顯威嚴,正是大甘太子李玄奕,身旁兩人,一人是三皇子李玄旭,另一個竟是當朝太師之子,皆是卓城中唿風喚雨的人物。


    四皇子一驚,連忙說道:“大哥,你怎麽有空過來了?”


    “父皇命我對你們嚴加管束,抽空過來一趟就瞧見這等事,玄郢,你三哥不在時,你即是為長,行事要有表率,聽到沒有?”


    “是,玄郢知錯了。”


    “知錯就好。”李玄奕掃了李落桌上一眼,淡淡說道,“若是喝些墨水就能成大才,天下學子還用得著寒窗苦讀麽?無稽之談。”


    李玄郢笑道:“我隻是和他開個玩笑罷了,也沒打算真個叫他喝下去。”


    李玄奕哼了一聲,看著李落,和聲說道:“玄樓也是一樣,父皇和太後對你期許甚高,行事要端正,方能不負了聖上恩寵。”


    李落眉頭暗暗一皺,太子話音剛落,便見殿中幾人眼中閃過不忿惱怒之意,卻也不能不應言,恭敬一禮道:“謹遵大哥教誨。”


    “好了,你們都好好讀書,多聽先生授業,不可無事生非。”


    “是。”眾人齊聲應道。


    李玄奕滿意的點了點頭,步入殿中,隨意取過幾個幼弟的功課看了幾眼,有褒獎亦有責備,確是有幾分太子之風。四皇子李玄郢見太子不再看向李落,臉色猛然一沉,狠狠的瞪了李落一眼,轉身離去。身後幾人意興索然,各自迴桌坐下了。


    三皇子李玄旭走到李落身邊,拿起李落桌上的平國策掃了幾眼,隨即拋在桌上,低聲冷淡說道:“淳親王府裏可是沒有教書先生麽?”


    李落垂首不語,李玄旭冷漠一笑,揚長而去。瑜王長孫急忙坐下,噤若寒蟬,目不斜視,就是李落也不願多看一眼。李落暗歎一聲,悵然無語。


    堂上的學士戰戰兢兢的授完這一篇論民心便匆匆離開了朝經殿,似是逃命一般。殿中眾人歇息片刻,接著是教授宮中禮儀,授業的先生呆板恭敬,李落覺得很是無趣乏味,頗有些悶氣,偷了個空子溜出了朝經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少年大將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刃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刃山並收藏少年大將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