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戰神霍去病,英年早逝,世上已無冠軍侯。而華歌穿越至此,靈魂融入霍去病的靈體之中,那麽即將要演詮什麽樣的角色?
這才是華歌最擔心,也最感興趣的問題。
他隱隱感覺到,自己也許在剝開老人心中的傷疤。可是,除此以外,還有更好的辦法嗎?總不能稀裏糊塗的,在這山野別墅裏整天享受小美女的伺候,混吃混喝等死吧?
也許,得找一個恰當的話題。
當然,他的心裏始終有一個疑團:曆史上英明神武的漢武大帝,難道在這場政治漩渦中顯得如此無奈無助嗎?
不會,絕不會!一代明君漢武帝劉徹,絕不是這種性格。
華歌想了想,認真的問商誌:“流星寶劍,真的如此神奇嗎?”
“正是,”商誌想起往事,臉上恢複豪氣:“當年,這是我師父的佩劍,舉世無雙!”
“隻有我師祖,才配得上這柄稀世名劍呢!”商玉眼上充滿了敬佩。
“那麽,大長公主怎麽看?”華歌是故作含糊,他明知大長公主是為了女兒,更是為了爭奪皇權。
“當年,大長公主可謂權傾朝野,”商誌依稀迴憶往事:“就連當今皇上,也要讓之三分。”
“是麽?”華歌表情談然。
“肯定啦,她是皇姑母嘛。”商玉笑了笑。
商誌搖了搖頭,苦笑著說:“宮廷之事,千絲萬縷,一言難盡。”
華歌深有同感,嘴上卻問:“千絲萬縷?”
“是啊,新皇登基,國事繁忙,內憂外患,”商誌歎道:“有時侯,不得不忍啊。”
“內憂外患?”
“正是,廟堂有權臣,江湖有豪強,邊塞還有匈奴。”
華歌認真聆聽,其實心中暗想:後宮還有皇後爭寵,權傾朝野的皇姑母更是野心勃勃,意欲一手遮天!如果聯終各地藩王蠢蠢欲動,那麽朝廷將會風雨飄搖!
看來,皇帝也不是那麽好當的。
假設,皇帝不讓步,順遂皇姑母的意思,誅滅郭解家族,而是執意抗爭,保護郭解!那麽雙方的矛盾將會激化,後果不堪設想!
當然,曆史沒有假設。
那麽,一代明君漢武帝,就真的如此任人拿捏嗎?
華歌皺著眉頭,凝視著這個老頭子,他在思考如何切入自己所要探討的話題:關於霍去病的故事。他有一種直覺,這和漢武帝劉徹肯定有千絲萬縷的聯係。
當年,漢武帝將流星寶劍贈予了霍去病。
就在金鑾殿上,皇帝就在滿朝文武的眼前,就在當世俊傑的眼前,將一代名劍送給一個初出茅廬的少年俠士!這舉世矚目的寶劍,浸透了多少鮮血!朝野上下梟雄豪傑們明爭暗鬥,江湖綠林英雄們不惜以命相爭,而絕世寶劍最終花落霍氏遺少之手!
漢武帝此舉,其用意何在?
華歌默然無言,陷入沉思。
而商誌的眼神,卻充滿了期待,仿佛看到了失憶症的拐點,他相信以這種漫溯迴憶的方式,或許能喚醒少主人的記憶,治療他的這種失憶症。說不定就在轉瞬之間,少主人思慮時因往事的牽扯糾纏,產生強烈的刺激,腦海激起了電閃石光,突然覺醒!
華歌依然沉默,他確實無意戲弄父女倆,不想辜負他們的好意,可是他更不想打斷思路,不想放棄自己的探討,因為這是將來必然無法迴避的問題。
不過,若換位思考,商誌父女的立場和他的應該沒有衝突。
一方費盡苦心,喚醒迴憶。
一方苦苦思索,追根索源。
彼此並不矛盾,或許在某種特殊時刻,會產生相互引導和共鳴。華歌想了想,還是以李廣之死入手,目前,這是唯一的突破口。
他自言自語:“可惜,李廣將軍英雄一世。”
商玉聞言,喜上眉梢,她輕拽父親臂彎,卻看見父親滿臉愁緒,不解的問:“阿翁,您……”
“而如今大戰已畢,且莫說甚麽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李家先有李老將軍貽誤戰機,後有關內侯爺以下犯上,豈不是授人以柄?天下人看在眼裏,這讓皇上如何決斷?”
華歌不動聲色的問:“皇上如何決斷?”
商誌搖頭歎息:“李敢之死,也許能讓李家逃過一劫,畢竟李家世代將門,忠良之後,勞苦功高,就算老將軍無功,而少將軍李敢有功,若按律處斬,皇上如何下得了手?這豈不是讓皇上背上了千古罵名?”
他想了想,接著說:“其實,皇上愛惜將才,並不想治李老將軍之罪,可是國舅爺被關內侯打傷了,堂堂的大將軍,當朝的國舅爺,朝廷律法何存?天子威嚴何存?”
“而此時……”華歌欲言又止。
“公子,此時什麽?”商玉好奇的問。
華歌臨時換成這句:“此時,李敢斬也不是,不斬也不是,這就讓皇上為難了。”他知道言多必失,就隨聲附和,卻吸引了商氏父女更溫暖的目光。
這段曆史,華歌深知:此時,冠軍侯霍去病站出來了。
對於李廣之死,衛青自覺難辭其咎,愧對老將軍,心存內疚,所以被李敢打了之後,並沒有動怒,事後也沒有報複,甚至避而不談,竭力息事寧人。
但是,外甥霍去病卻知曉了。
同年,霍去病為給舅舅報仇,在甘泉宮一帶狩獵時,霍去病決然開弓放箭,射殺了李敢!冠軍侯射殺關內侯,簡直是天下奇聞!這麽大的事件,卻被漢武帝的一句:“鹿觸殺之”輕描淡寫,一筆帶過。
這是西漢曆史上,繼鷹俠龍劍郭解被滅族之後,又發生的一樁懸案。
難言的沉默之後,商玉凝望著父親:“阿翁,今天到此為止吧。”
而商誌凝眸沉思片刻,突然正視著華歌:“公子,還記得關內侯嗎?”
“李敢?”華歌當然記得。
“公子和李敢是生死之交啊!”商玉脫口而出。
商誌神情慎重:“公子,其實,李敢沒有死。”
“是麽?”華歌現在是惜言如金了,不肯多說一個字。
“當初,公子以藥箭射中了李敢,當場暈倒,假死而已,”商誌蒼老的眼神,閃動晶亮的光芒:“此乃龜息大法,記起來了麽?”
華歌沒有說話了,他表麵靜默如水,其實心中洪湖水,浪打浪……這是曆史,還是野史?明明史冊上記載著,霍去病射殺了李敢,而且當即被漢武帝問罪怒責!
霍去病因為鋒芒太露,也受到了漢武帝的猜忌,從此仕途黯淡,隨後悄然退出了大漢的政治舞台,最終溘然長逝。
華歌的表情,讓商誌有點失望,但是老頭子還是不肯死心,蒼老的眼睛,久久凝視著他的眼睛,希望能找到那個記憶複蘇的拐點。
沉索半晌,商誌語氣輕緩而又清晰,一字一頓:“公子,移花接木之法,還記得嗎?”
“移花接木?”華歌記得這是所謂的神仙法術,他拍了拍腦門,有點為難的低下頭。
其實,在研究這段曆史時,發現也有一個疑問:李敢追隨霍去病東征西戰,是旗下得力幹將,兩人也是生死戰友,而為何就因為李敢打了舅父衛青一拳,霍去病就翻臉無情,對李敢痛下殺手?
俗話說:宰相肚子裏能撐船,將軍額上可跑馬。
霍去病乃絕世名將,一代戰神,如若胸腹隻有這種氣量,漢武帝劉徹是何等人物,焉能慧眼識良將,提拔為大漢的驃騎將軍?這其中是不是有點蹊蹺?是沒有耐人尋味的內幕?
那麽,現在可以作一個假設:
如果在甘泉宮狩獵時,霍去病是以一種特殊的藥箭射殺李敢,後來的程序,正如其父親李廣當年被匈奴人俘虜時,假裝已死,最終趁機奪馬逃迴,金蟬脫殼!
如此,李家的事情,還真正算是有一個妥善的交代。
然而,霍家的事情,就不好說了。這不是皇上一句:“堂堂的將軍,竟然被鹿角撞死。”所能敷衍的,這是難以一筆帶過去的。
天下英雄都看來眼裏,就看英明神武的皇帝如何裁決?
這才是華歌最擔心,也最感興趣的問題。
他隱隱感覺到,自己也許在剝開老人心中的傷疤。可是,除此以外,還有更好的辦法嗎?總不能稀裏糊塗的,在這山野別墅裏整天享受小美女的伺候,混吃混喝等死吧?
也許,得找一個恰當的話題。
當然,他的心裏始終有一個疑團:曆史上英明神武的漢武大帝,難道在這場政治漩渦中顯得如此無奈無助嗎?
不會,絕不會!一代明君漢武帝劉徹,絕不是這種性格。
華歌想了想,認真的問商誌:“流星寶劍,真的如此神奇嗎?”
“正是,”商誌想起往事,臉上恢複豪氣:“當年,這是我師父的佩劍,舉世無雙!”
“隻有我師祖,才配得上這柄稀世名劍呢!”商玉眼上充滿了敬佩。
“那麽,大長公主怎麽看?”華歌是故作含糊,他明知大長公主是為了女兒,更是為了爭奪皇權。
“當年,大長公主可謂權傾朝野,”商誌依稀迴憶往事:“就連當今皇上,也要讓之三分。”
“是麽?”華歌表情談然。
“肯定啦,她是皇姑母嘛。”商玉笑了笑。
商誌搖了搖頭,苦笑著說:“宮廷之事,千絲萬縷,一言難盡。”
華歌深有同感,嘴上卻問:“千絲萬縷?”
“是啊,新皇登基,國事繁忙,內憂外患,”商誌歎道:“有時侯,不得不忍啊。”
“內憂外患?”
“正是,廟堂有權臣,江湖有豪強,邊塞還有匈奴。”
華歌認真聆聽,其實心中暗想:後宮還有皇後爭寵,權傾朝野的皇姑母更是野心勃勃,意欲一手遮天!如果聯終各地藩王蠢蠢欲動,那麽朝廷將會風雨飄搖!
看來,皇帝也不是那麽好當的。
假設,皇帝不讓步,順遂皇姑母的意思,誅滅郭解家族,而是執意抗爭,保護郭解!那麽雙方的矛盾將會激化,後果不堪設想!
當然,曆史沒有假設。
那麽,一代明君漢武帝,就真的如此任人拿捏嗎?
華歌皺著眉頭,凝視著這個老頭子,他在思考如何切入自己所要探討的話題:關於霍去病的故事。他有一種直覺,這和漢武帝劉徹肯定有千絲萬縷的聯係。
當年,漢武帝將流星寶劍贈予了霍去病。
就在金鑾殿上,皇帝就在滿朝文武的眼前,就在當世俊傑的眼前,將一代名劍送給一個初出茅廬的少年俠士!這舉世矚目的寶劍,浸透了多少鮮血!朝野上下梟雄豪傑們明爭暗鬥,江湖綠林英雄們不惜以命相爭,而絕世寶劍最終花落霍氏遺少之手!
漢武帝此舉,其用意何在?
華歌默然無言,陷入沉思。
而商誌的眼神,卻充滿了期待,仿佛看到了失憶症的拐點,他相信以這種漫溯迴憶的方式,或許能喚醒少主人的記憶,治療他的這種失憶症。說不定就在轉瞬之間,少主人思慮時因往事的牽扯糾纏,產生強烈的刺激,腦海激起了電閃石光,突然覺醒!
華歌依然沉默,他確實無意戲弄父女倆,不想辜負他們的好意,可是他更不想打斷思路,不想放棄自己的探討,因為這是將來必然無法迴避的問題。
不過,若換位思考,商誌父女的立場和他的應該沒有衝突。
一方費盡苦心,喚醒迴憶。
一方苦苦思索,追根索源。
彼此並不矛盾,或許在某種特殊時刻,會產生相互引導和共鳴。華歌想了想,還是以李廣之死入手,目前,這是唯一的突破口。
他自言自語:“可惜,李廣將軍英雄一世。”
商玉聞言,喜上眉梢,她輕拽父親臂彎,卻看見父親滿臉愁緒,不解的問:“阿翁,您……”
“而如今大戰已畢,且莫說甚麽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李家先有李老將軍貽誤戰機,後有關內侯爺以下犯上,豈不是授人以柄?天下人看在眼裏,這讓皇上如何決斷?”
華歌不動聲色的問:“皇上如何決斷?”
商誌搖頭歎息:“李敢之死,也許能讓李家逃過一劫,畢竟李家世代將門,忠良之後,勞苦功高,就算老將軍無功,而少將軍李敢有功,若按律處斬,皇上如何下得了手?這豈不是讓皇上背上了千古罵名?”
他想了想,接著說:“其實,皇上愛惜將才,並不想治李老將軍之罪,可是國舅爺被關內侯打傷了,堂堂的大將軍,當朝的國舅爺,朝廷律法何存?天子威嚴何存?”
“而此時……”華歌欲言又止。
“公子,此時什麽?”商玉好奇的問。
華歌臨時換成這句:“此時,李敢斬也不是,不斬也不是,這就讓皇上為難了。”他知道言多必失,就隨聲附和,卻吸引了商氏父女更溫暖的目光。
這段曆史,華歌深知:此時,冠軍侯霍去病站出來了。
對於李廣之死,衛青自覺難辭其咎,愧對老將軍,心存內疚,所以被李敢打了之後,並沒有動怒,事後也沒有報複,甚至避而不談,竭力息事寧人。
但是,外甥霍去病卻知曉了。
同年,霍去病為給舅舅報仇,在甘泉宮一帶狩獵時,霍去病決然開弓放箭,射殺了李敢!冠軍侯射殺關內侯,簡直是天下奇聞!這麽大的事件,卻被漢武帝的一句:“鹿觸殺之”輕描淡寫,一筆帶過。
這是西漢曆史上,繼鷹俠龍劍郭解被滅族之後,又發生的一樁懸案。
難言的沉默之後,商玉凝望著父親:“阿翁,今天到此為止吧。”
而商誌凝眸沉思片刻,突然正視著華歌:“公子,還記得關內侯嗎?”
“李敢?”華歌當然記得。
“公子和李敢是生死之交啊!”商玉脫口而出。
商誌神情慎重:“公子,其實,李敢沒有死。”
“是麽?”華歌現在是惜言如金了,不肯多說一個字。
“當初,公子以藥箭射中了李敢,當場暈倒,假死而已,”商誌蒼老的眼神,閃動晶亮的光芒:“此乃龜息大法,記起來了麽?”
華歌沒有說話了,他表麵靜默如水,其實心中洪湖水,浪打浪……這是曆史,還是野史?明明史冊上記載著,霍去病射殺了李敢,而且當即被漢武帝問罪怒責!
霍去病因為鋒芒太露,也受到了漢武帝的猜忌,從此仕途黯淡,隨後悄然退出了大漢的政治舞台,最終溘然長逝。
華歌的表情,讓商誌有點失望,但是老頭子還是不肯死心,蒼老的眼睛,久久凝視著他的眼睛,希望能找到那個記憶複蘇的拐點。
沉索半晌,商誌語氣輕緩而又清晰,一字一頓:“公子,移花接木之法,還記得嗎?”
“移花接木?”華歌記得這是所謂的神仙法術,他拍了拍腦門,有點為難的低下頭。
其實,在研究這段曆史時,發現也有一個疑問:李敢追隨霍去病東征西戰,是旗下得力幹將,兩人也是生死戰友,而為何就因為李敢打了舅父衛青一拳,霍去病就翻臉無情,對李敢痛下殺手?
俗話說:宰相肚子裏能撐船,將軍額上可跑馬。
霍去病乃絕世名將,一代戰神,如若胸腹隻有這種氣量,漢武帝劉徹是何等人物,焉能慧眼識良將,提拔為大漢的驃騎將軍?這其中是不是有點蹊蹺?是沒有耐人尋味的內幕?
那麽,現在可以作一個假設:
如果在甘泉宮狩獵時,霍去病是以一種特殊的藥箭射殺李敢,後來的程序,正如其父親李廣當年被匈奴人俘虜時,假裝已死,最終趁機奪馬逃迴,金蟬脫殼!
如此,李家的事情,還真正算是有一個妥善的交代。
然而,霍家的事情,就不好說了。這不是皇上一句:“堂堂的將軍,竟然被鹿角撞死。”所能敷衍的,這是難以一筆帶過去的。
天下英雄都看來眼裏,就看英明神武的皇帝如何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