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外頭過年,也不能馬虎了。”劉媽媽開始吩咐,年前幾號開始掃灶台,幾號掃屋子,幾號拆拆洗洗等事宜,還有年關底下時做炸貨。
青絲和小菊尋常也出門——來這兒出門比家裏還多,因為郎君嫌無聊,基本上每日都會出門走動走動的,要是走路去商肆玩,大多數都帶著兩人,不像以前在青牛鎮,小菊都沒怎麽出過門。
此時青絲就說:“劉媽媽,我聽本地人說,這邊過年要吃炸茄盒還有糖醋魚的、糖醋蝦球,年三十還要吃一碗藕粉呢。”
可真是稀奇,吃的都是沾甜的菜。
岑越剛過來聽到這兒,不由笑出聲,“那阿扉可是老鼠掉米缸,快樂。”阿扉喜歡甜口的。
“郎君。”
灶屋三人行禮稱唿。
岑越擺擺手,自打阿扉成了進士,家裏就是劉媽媽都開始抓規矩了,怕以後三少爺做了官,底下人沒規矩,讓人笑話了去。
但實際上……怎麽說呢……
岑越有些感覺,但此時沒說。
“快過年了,今年買些棉花布料,都做身盛都款式的衣裳裙子,這邊還挺好看的。”
小菊一聽眼睛亮晶晶的,“盛都女郎的衣裳真好看。”
跟北方的寬大襖裙不同,盛都女郎衣衫是收腰的,尋常百姓女子上杉是窄袖口,方便幹活操持家務,斜襟,底下是六拚裙子,有腰帶束著細細的腰,身姿勾勒的玲瓏漂亮。
“都做,迴頭你們學會了,帶一些料子迴家,再給家中其他人也做。”岑越道。
青絲小菊都高興,謝過了郎君。
劉媽媽想說,三少爺日後若是在盛都做了官,或是到旁的地方,指定不迴去的,但她一想,就是三少爺做官了,那也要迴去搬家的。
桃花鄉宅子蓋的那般大那般好,郎君在果田地裏又費了這麽多心思,要是跟著三少爺到了旁處,多浪費啊,可惜了。
年關近,小院熱熱鬧鬧喜氣忙活起來,就是圓月都穿上了新衣裳,此時圓月快兩歲了,學會了走路,是很喜歡在地上跑的,有時候跑的快,齊少扉說跟個小耗子似得一溜煙就沒了。
氣笑的岑越拍大崽,怎麽形容呢!
“什麽小耗子,誰家小耗子白嘟嘟的。”
案首齊少扉便說:“我才疏學淺,越越別氣,我看看哈。”仔細一看,院子裏圓月戴著一頂帽子,一醋溜的跑。
小孩子才學走路,跑起來不穩還快,腳步噠噠噠的。
“勉強能做一隻兔子吧。”齊少扉改口。
岑越:兔子就兔子吧,比小耗子強。
明年是龍年,民間多了許多‘龍’有關的製品,自然不是真龍了,真龍天子那在宮裏,五爪金龍,民間的龍製品就三爪,做的也不會太精細傳神。
岑越給圓月買了一隻糖畫,畫的是龍,仔細看,那龍爪子就倆——更可憐了。
二十四日時,就來人了。
劉媽媽一聽是禮部的,忙開了門請人進。
“齊進士好,四日後,也就是二十八日時是殿試,寅時末便要收拾妥當,到達皇宮成風門口,兩刻左右會進宮,在前頭正極殿候著,不可大聲說話,不可直麵聖上龍顏,不可到處亂走亂竄……”
禮部人送來了衣服,說了一些須知,教了怎麽見禮,又說:“等到了宮中,也會有公公教的,齊進士放心。”
……
這便是早上五點就到宮門口,五點半進,進去後自然不可能直接考,還得在學規矩禮儀,正正著裝,到了早上八點時,在正極殿內候著,一直到八點半左右,開始考試。
這次考試時間短,就一個時辰,十點半左右考完,考完了也不能走,就站在一旁候著,要是聖上恩澤,體恤各位進士,可放在一旁側殿休息、整理衣襟——也就是上廁所。
因為殿試考完當天出成績,主考官帶著人先過成績,最後給聖上過目,一甲前三狀元、榜眼、探花,由聖上定奪。
流程就是這麽個流程,一套下來,各位進士出宮早了就是下午三四點,要是再拖拖拉拉,趕在宮門落鑰前能出來——這就到了六點了。
送走了禮部的人,岑越迴想剛才內容,是頭大,“那日你辛苦了,從今日開始,晚上早早睡,那天早上吃點頂飽的。”
“我不吃餅和饅頭了。”齊少扉忙說。
岑越:……
“牛肉夾餅?”試探。
齊少扉鼓著臉不合作。
會試的陰影對大崽真的太大了。岑越便改口說:“早上吃飯團吧,糯米飯團頂飽瓷實,我給你裏頭裹點肉鬆,清清淡淡的,就吃兩個,也別喝水了。”
齊少扉這下開心了,說好。
“真跟圓月一樣。”
“我是他爹,要像也是他像我。”齊少扉哼唧唧說。
岑越當日就買了豬裏脊,既然做肉鬆一次性多做些,這個好放,迴頭給圓月下粥也能吃。
小院裏忙活起來,灶屋裏彌漫著肉香味。
另一頭楊府,楊淙大半個月沒睡好了,神色憔悴,此時副官坐一旁,楊淙變著法子問今年各位進士入宮服飾、禮儀、各項東西都通知到了沒。
副官其實心中納罕,這也不是他們部負責要做的?
不過上峰抱病在家中休息,還操心過問此事,副官奉承了幾句,拍了拍馬屁,是將聽來的一通說了去。
說來說去很是籠統,沒點有用的。
楊淙心中煩躁,麵上卻笑的寬容問:“部裏做的好,你也上心了,是這般,聽說今年案首文采風流,我是好奇,想聽聽案首的事。”
“案首齊進士?他,聽說這位進士很不一般,是閉門不見客,反倒往太醫院幾位太醫府中跑的勤,聽說太醫對齊進士都是誇讚,人也年輕……”
說來說去還是以前那些。
副官走後,楊淙揉了揉額頭,季氏從裏麵出來,擔憂的看著相公,大半個月前相公就不對勁了,隻是她問了相公一直沒說,可這半個月下來,相公身體越發不好了。
“相公,我們夫妻一體,你心裏有什麽事,不妨說出來。”季氏勸。
楊淙擺擺手,本來想敷衍過去的。
季氏又道:“相公,我看出來了,你和那位案首齊進士是認識的吧?我也不知你們之間鬧過什麽間隙,你是不是怕什麽?”
“我——”楊淙對過往那遭事難以啟齒。
季氏繼續說:“殿試在即,相公你吃不好睡不香,日日夜夜煎熬,我雖是不知內情,但相公,現如今能補救我們便補救,你若是得罪了齊進士,不妨我們帶著東西上門親自賠罪。”
她看相公如此折磨自己,便心痛不已。
楊淙握著妻子的手,心裏反複思量如何說,說多少才對自己有利,妻子有句話說對了,現如今還能去試探試探齊少扉,能補救,若是到了殿試上,齊少扉麵聖說了些什麽——
為時晚矣。
“夫人說得對。”
楊淙做艱難痛苦狀,是一副悔過的表情,他這些日子沒睡好,麵色憔悴,如今也不用多裝,就已然讓季氏心疼不已,縱是有千萬般的過錯,季氏都會站在相公身邊的。
“我不敢告訴夫人你,隻是怕你覺得我——覺得我不那般好了。”
季氏雙目泛紅,“相公,我們情誼,你品行如何,我怎會憑著一兩句話,過往事情,就不信你呢。”
“是為夫小心了。”楊淙把話在心中過了過,說:“那年我科舉,早早到了盛都,諸位同窗皆友愛我,我也喜歡樂意幫其他人的。”
季氏點點頭,相公善心,這她知道。
“沒幾日,齊弟來了——”楊淙一聲苦笑,嘴角都泛著苦,演戲說:“現如今也不知道齊弟認不認我這個兄長了。”
“他少年英才,稱一聲神童也是名副其實的,隻是年少,才十三歲,鋒芒畢露,惹得同屆舉人有些不平,我總是左右調和,從中緩和矛盾,他也知我好心,叫我一聲楊大哥。”
季氏聽到此,覺得相公真是善良大度,那位齊進士年少時,脾氣還挺大的,她家相公為此人如此費盡心神,即便是有什麽過節,也不該記恨多年,看相公這些日子憂思,難不成齊進士還想壞了相公官途泄恨嗎?
這便是小人行徑了。
“那年深秋,穆府辦了賞菊宴,邀京中舉人前往賞菊,當時我們同行,還有一位李舉人,他家中貧寒,我多有照顧,他便對我很殷切的。”
“登高賞菊累時,我和李舉人在一處避著人歇息。”楊淙說到這兒頓了頓,看到妻子眼底的擔憂,左右一思量,不能全然把自己摘出去,不然之後齊少扉不說出去,要是妻子替他打抱不平,主動嚷嚷出去,那便不好了。
因此改了口,說:“李舉人想奉承我,說了些齊少扉的壞話。”
“我沒有攔著。”
楊淙雙手捂著臉,露出羞愧來,“夫人,是我那時心胸不大度,剛到時,眾人都捧著我,後來齊弟來了,他年少,才十三歲啊,寫的文章,出口成詩,風頭無二,我多是羨慕,賞菊宴上,穆舉人更是對齊弟誇讚連連……”
“我每每都想,若是那身文采本事,分我一二就好了。”
季氏聽到這裏,非但沒覺得相公心胸狹窄,反倒升起一股濃濃的憐惜來,抱著相公肩膀,說:“這是人之常情,相公不必妄自菲薄的,你也很好。”
“再說李舉人說齊進士的壞話,你隻是沒攔著,他就是心裏記仇到了如今,那也該尋李舉人的事,怎麽能來找你呢。”
這齊進士如此小肚雞腸,記恨到了如今?
楊淙將頭埋在夫人胸懷,是語氣帶著哭訴悔意說:“齊弟和他書童聽見了,兩人進來,他書童替少爺打抱不平,拉扯之間,書童從山上掉下去了——”
季氏一驚,不是說壞話麽,怎麽就這般了。
“當時太混亂了,我也害怕,推搡間,齊弟也掉了下去……”
季氏錯愕,“他、他們掉了下去?”而後看到相公一雙流淚的眼,當即是反應過來,安慰相公說:“齊進士現在還好端端的,相公莫怕。”
楊淙閉上眼,說:“書童死了……”
“死了?!”季氏這下明白過來,為何相公這般害怕,她一介婦孺,如此攤上人命的事情,乍一聽也怕,隻是看到相公憔悴悔意,當即生出一點勇氣來,左思右想,說:“隻是一個書童,若是賣身到了齊家,是一個奴仆……”
“齊進士如今沒事便好。”
“他要是心裏還有當年的恨,咱們上門拜訪賠罪,賠他銀錢,書童家裏也給銀錢——”季氏隻想到了此法。
說來說去,不過是一個書童奴仆的命,齊進士現在好著,想要翻舊賬,是他們理虧,但也不是相公害死的——
季氏想到這兒,低頭看了眼相公,相公神色慌亂愧疚,當即季氏不敢再深想下去,書童和齊進士到底是慌亂推搡不小心掉下去,還是……
“不行,我迴一趟娘”季氏不再說登門賠罪這事。她深知,這事她無法攬下來,若今日是書童家屬討上門,他們能用銀錢打發了,可如今對方是進士,還是榜首,不日就要參加殿試。
這等事情,隻有……麻煩爹了。
總不能相公坐牢,她孩子怎麽辦?
季氏當即就讓下人套車,楊淙不想去,麵對夫人還能搪塞糊弄裝過去,夫人同他有情分,但麵對嶽父便不會這般輕鬆了。季氏顯然也明白,扭頭跟相公說:“我先迴去……相公別怕,爹不會不管我的。”
“是我對不住夫人,勞煩夫人了。”楊淙深深行了大禮。
季氏雙目含淚,“咱們夫妻一體,何苦如此,相公且等著吧。”她便是跪地哀求,也要求得父親幫忙。
二十六日大早。
青絲小菊二人上街買布料,有江護院跟著一道。岑越說今年在外頭,都迴不去過年,今年年禮也買上,就不給肉這些,買一些盛都的布料,還有幹貨,帶迴去。
盛都偏南方,又跟渤海國近,可走水路,因此海鮮很發達,一些幹貨像是蝦米、海帶、紫菜等等,尤其是海帶紫菜,在本國尋常百姓桌上很常見。
青絲和小菊尋常也出門——來這兒出門比家裏還多,因為郎君嫌無聊,基本上每日都會出門走動走動的,要是走路去商肆玩,大多數都帶著兩人,不像以前在青牛鎮,小菊都沒怎麽出過門。
此時青絲就說:“劉媽媽,我聽本地人說,這邊過年要吃炸茄盒還有糖醋魚的、糖醋蝦球,年三十還要吃一碗藕粉呢。”
可真是稀奇,吃的都是沾甜的菜。
岑越剛過來聽到這兒,不由笑出聲,“那阿扉可是老鼠掉米缸,快樂。”阿扉喜歡甜口的。
“郎君。”
灶屋三人行禮稱唿。
岑越擺擺手,自打阿扉成了進士,家裏就是劉媽媽都開始抓規矩了,怕以後三少爺做了官,底下人沒規矩,讓人笑話了去。
但實際上……怎麽說呢……
岑越有些感覺,但此時沒說。
“快過年了,今年買些棉花布料,都做身盛都款式的衣裳裙子,這邊還挺好看的。”
小菊一聽眼睛亮晶晶的,“盛都女郎的衣裳真好看。”
跟北方的寬大襖裙不同,盛都女郎衣衫是收腰的,尋常百姓女子上杉是窄袖口,方便幹活操持家務,斜襟,底下是六拚裙子,有腰帶束著細細的腰,身姿勾勒的玲瓏漂亮。
“都做,迴頭你們學會了,帶一些料子迴家,再給家中其他人也做。”岑越道。
青絲小菊都高興,謝過了郎君。
劉媽媽想說,三少爺日後若是在盛都做了官,或是到旁的地方,指定不迴去的,但她一想,就是三少爺做官了,那也要迴去搬家的。
桃花鄉宅子蓋的那般大那般好,郎君在果田地裏又費了這麽多心思,要是跟著三少爺到了旁處,多浪費啊,可惜了。
年關近,小院熱熱鬧鬧喜氣忙活起來,就是圓月都穿上了新衣裳,此時圓月快兩歲了,學會了走路,是很喜歡在地上跑的,有時候跑的快,齊少扉說跟個小耗子似得一溜煙就沒了。
氣笑的岑越拍大崽,怎麽形容呢!
“什麽小耗子,誰家小耗子白嘟嘟的。”
案首齊少扉便說:“我才疏學淺,越越別氣,我看看哈。”仔細一看,院子裏圓月戴著一頂帽子,一醋溜的跑。
小孩子才學走路,跑起來不穩還快,腳步噠噠噠的。
“勉強能做一隻兔子吧。”齊少扉改口。
岑越:兔子就兔子吧,比小耗子強。
明年是龍年,民間多了許多‘龍’有關的製品,自然不是真龍了,真龍天子那在宮裏,五爪金龍,民間的龍製品就三爪,做的也不會太精細傳神。
岑越給圓月買了一隻糖畫,畫的是龍,仔細看,那龍爪子就倆——更可憐了。
二十四日時,就來人了。
劉媽媽一聽是禮部的,忙開了門請人進。
“齊進士好,四日後,也就是二十八日時是殿試,寅時末便要收拾妥當,到達皇宮成風門口,兩刻左右會進宮,在前頭正極殿候著,不可大聲說話,不可直麵聖上龍顏,不可到處亂走亂竄……”
禮部人送來了衣服,說了一些須知,教了怎麽見禮,又說:“等到了宮中,也會有公公教的,齊進士放心。”
……
這便是早上五點就到宮門口,五點半進,進去後自然不可能直接考,還得在學規矩禮儀,正正著裝,到了早上八點時,在正極殿內候著,一直到八點半左右,開始考試。
這次考試時間短,就一個時辰,十點半左右考完,考完了也不能走,就站在一旁候著,要是聖上恩澤,體恤各位進士,可放在一旁側殿休息、整理衣襟——也就是上廁所。
因為殿試考完當天出成績,主考官帶著人先過成績,最後給聖上過目,一甲前三狀元、榜眼、探花,由聖上定奪。
流程就是這麽個流程,一套下來,各位進士出宮早了就是下午三四點,要是再拖拖拉拉,趕在宮門落鑰前能出來——這就到了六點了。
送走了禮部的人,岑越迴想剛才內容,是頭大,“那日你辛苦了,從今日開始,晚上早早睡,那天早上吃點頂飽的。”
“我不吃餅和饅頭了。”齊少扉忙說。
岑越:……
“牛肉夾餅?”試探。
齊少扉鼓著臉不合作。
會試的陰影對大崽真的太大了。岑越便改口說:“早上吃飯團吧,糯米飯團頂飽瓷實,我給你裏頭裹點肉鬆,清清淡淡的,就吃兩個,也別喝水了。”
齊少扉這下開心了,說好。
“真跟圓月一樣。”
“我是他爹,要像也是他像我。”齊少扉哼唧唧說。
岑越當日就買了豬裏脊,既然做肉鬆一次性多做些,這個好放,迴頭給圓月下粥也能吃。
小院裏忙活起來,灶屋裏彌漫著肉香味。
另一頭楊府,楊淙大半個月沒睡好了,神色憔悴,此時副官坐一旁,楊淙變著法子問今年各位進士入宮服飾、禮儀、各項東西都通知到了沒。
副官其實心中納罕,這也不是他們部負責要做的?
不過上峰抱病在家中休息,還操心過問此事,副官奉承了幾句,拍了拍馬屁,是將聽來的一通說了去。
說來說去很是籠統,沒點有用的。
楊淙心中煩躁,麵上卻笑的寬容問:“部裏做的好,你也上心了,是這般,聽說今年案首文采風流,我是好奇,想聽聽案首的事。”
“案首齊進士?他,聽說這位進士很不一般,是閉門不見客,反倒往太醫院幾位太醫府中跑的勤,聽說太醫對齊進士都是誇讚,人也年輕……”
說來說去還是以前那些。
副官走後,楊淙揉了揉額頭,季氏從裏麵出來,擔憂的看著相公,大半個月前相公就不對勁了,隻是她問了相公一直沒說,可這半個月下來,相公身體越發不好了。
“相公,我們夫妻一體,你心裏有什麽事,不妨說出來。”季氏勸。
楊淙擺擺手,本來想敷衍過去的。
季氏又道:“相公,我看出來了,你和那位案首齊進士是認識的吧?我也不知你們之間鬧過什麽間隙,你是不是怕什麽?”
“我——”楊淙對過往那遭事難以啟齒。
季氏繼續說:“殿試在即,相公你吃不好睡不香,日日夜夜煎熬,我雖是不知內情,但相公,現如今能補救我們便補救,你若是得罪了齊進士,不妨我們帶著東西上門親自賠罪。”
她看相公如此折磨自己,便心痛不已。
楊淙握著妻子的手,心裏反複思量如何說,說多少才對自己有利,妻子有句話說對了,現如今還能去試探試探齊少扉,能補救,若是到了殿試上,齊少扉麵聖說了些什麽——
為時晚矣。
“夫人說得對。”
楊淙做艱難痛苦狀,是一副悔過的表情,他這些日子沒睡好,麵色憔悴,如今也不用多裝,就已然讓季氏心疼不已,縱是有千萬般的過錯,季氏都會站在相公身邊的。
“我不敢告訴夫人你,隻是怕你覺得我——覺得我不那般好了。”
季氏雙目泛紅,“相公,我們情誼,你品行如何,我怎會憑著一兩句話,過往事情,就不信你呢。”
“是為夫小心了。”楊淙把話在心中過了過,說:“那年我科舉,早早到了盛都,諸位同窗皆友愛我,我也喜歡樂意幫其他人的。”
季氏點點頭,相公善心,這她知道。
“沒幾日,齊弟來了——”楊淙一聲苦笑,嘴角都泛著苦,演戲說:“現如今也不知道齊弟認不認我這個兄長了。”
“他少年英才,稱一聲神童也是名副其實的,隻是年少,才十三歲,鋒芒畢露,惹得同屆舉人有些不平,我總是左右調和,從中緩和矛盾,他也知我好心,叫我一聲楊大哥。”
季氏聽到此,覺得相公真是善良大度,那位齊進士年少時,脾氣還挺大的,她家相公為此人如此費盡心神,即便是有什麽過節,也不該記恨多年,看相公這些日子憂思,難不成齊進士還想壞了相公官途泄恨嗎?
這便是小人行徑了。
“那年深秋,穆府辦了賞菊宴,邀京中舉人前往賞菊,當時我們同行,還有一位李舉人,他家中貧寒,我多有照顧,他便對我很殷切的。”
“登高賞菊累時,我和李舉人在一處避著人歇息。”楊淙說到這兒頓了頓,看到妻子眼底的擔憂,左右一思量,不能全然把自己摘出去,不然之後齊少扉不說出去,要是妻子替他打抱不平,主動嚷嚷出去,那便不好了。
因此改了口,說:“李舉人想奉承我,說了些齊少扉的壞話。”
“我沒有攔著。”
楊淙雙手捂著臉,露出羞愧來,“夫人,是我那時心胸不大度,剛到時,眾人都捧著我,後來齊弟來了,他年少,才十三歲啊,寫的文章,出口成詩,風頭無二,我多是羨慕,賞菊宴上,穆舉人更是對齊弟誇讚連連……”
“我每每都想,若是那身文采本事,分我一二就好了。”
季氏聽到這裏,非但沒覺得相公心胸狹窄,反倒升起一股濃濃的憐惜來,抱著相公肩膀,說:“這是人之常情,相公不必妄自菲薄的,你也很好。”
“再說李舉人說齊進士的壞話,你隻是沒攔著,他就是心裏記仇到了如今,那也該尋李舉人的事,怎麽能來找你呢。”
這齊進士如此小肚雞腸,記恨到了如今?
楊淙將頭埋在夫人胸懷,是語氣帶著哭訴悔意說:“齊弟和他書童聽見了,兩人進來,他書童替少爺打抱不平,拉扯之間,書童從山上掉下去了——”
季氏一驚,不是說壞話麽,怎麽就這般了。
“當時太混亂了,我也害怕,推搡間,齊弟也掉了下去……”
季氏錯愕,“他、他們掉了下去?”而後看到相公一雙流淚的眼,當即是反應過來,安慰相公說:“齊進士現在還好端端的,相公莫怕。”
楊淙閉上眼,說:“書童死了……”
“死了?!”季氏這下明白過來,為何相公這般害怕,她一介婦孺,如此攤上人命的事情,乍一聽也怕,隻是看到相公憔悴悔意,當即生出一點勇氣來,左思右想,說:“隻是一個書童,若是賣身到了齊家,是一個奴仆……”
“齊進士如今沒事便好。”
“他要是心裏還有當年的恨,咱們上門拜訪賠罪,賠他銀錢,書童家裏也給銀錢——”季氏隻想到了此法。
說來說去,不過是一個書童奴仆的命,齊進士現在好著,想要翻舊賬,是他們理虧,但也不是相公害死的——
季氏想到這兒,低頭看了眼相公,相公神色慌亂愧疚,當即季氏不敢再深想下去,書童和齊進士到底是慌亂推搡不小心掉下去,還是……
“不行,我迴一趟娘”季氏不再說登門賠罪這事。她深知,這事她無法攬下來,若今日是書童家屬討上門,他們能用銀錢打發了,可如今對方是進士,還是榜首,不日就要參加殿試。
這等事情,隻有……麻煩爹了。
總不能相公坐牢,她孩子怎麽辦?
季氏當即就讓下人套車,楊淙不想去,麵對夫人還能搪塞糊弄裝過去,夫人同他有情分,但麵對嶽父便不會這般輕鬆了。季氏顯然也明白,扭頭跟相公說:“我先迴去……相公別怕,爹不會不管我的。”
“是我對不住夫人,勞煩夫人了。”楊淙深深行了大禮。
季氏雙目含淚,“咱們夫妻一體,何苦如此,相公且等著吧。”她便是跪地哀求,也要求得父親幫忙。
二十六日大早。
青絲小菊二人上街買布料,有江護院跟著一道。岑越說今年在外頭,都迴不去過年,今年年禮也買上,就不給肉這些,買一些盛都的布料,還有幹貨,帶迴去。
盛都偏南方,又跟渤海國近,可走水路,因此海鮮很發達,一些幹貨像是蝦米、海帶、紫菜等等,尤其是海帶紫菜,在本國尋常百姓桌上很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