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年狩禮前
將軍女扮男裝後,與她成婚了 作者:夜夢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
年狩禮到來的當天,因著陛下高興,不限製攜帶家眷的數量,再加之新政策的頒布,各官紛紛多攜家中女眷。
柳姨娘便趁著這個機會將徐如安帶去。
“你怎麽穿得這麽寒酸?”
徐如媚望著她那自小就不招人待見的妹妹,大過年的竟然還是穿著湖藍色衣裙,那身衣裙已是五年前的流行款式了,她也不嫌丟人。
更別提她頭上隻插有一支玉簪。
豈不襯得她家愈發寒酸?
“去,趕緊迴去把這破衣服換了,換上我昨日給你的衣裳”,徐如媚見她不願動,微微有些惱怒,蹙起眉頭:“是誰教你忤逆長姐的?”
“是,謝過長姐。”
她聽話地去換昨日那身紅衣。
“本來都不想帶你,整出這副半死不活的樣子給誰看?真是晦氣。都怪……”徐如媚止住吐槽的話語,看向來者。
“姨娘,如川弟弟。”
她不情不願地打了招唿。
“如安呢?”
“我叫她去換身衣服。”
“一會兒你們兩個與爹爹坐一輛馬車,我同她坐一輛。”徐之敖不願意見她,這是將她帶去最好的辦法。
“知道了。”
徐如媚點頭,奶奶說年狩禮是陛下主辦,往年隻有高官權貴及王孫公子得以一見,為了提前去參加年狩禮,她此刻毫無怨言:“走吧,如川弟弟。”
更何況,她爹的馬車豪華多了。隻是,他才剛歸家,還需再等待片刻。
徐如安衣服換得很快,小珍將她帶到後方的馬車上,柳姨娘早早坐好。
“紅色襯你,就是不大合身。”
柳姨娘言畢,便覺得自己說錯了話,不禁出神地想道:也是,她哪裏能得來新衣?縱是她對如安有些許的疼愛,也不舍得為她做一身衣裳。
“沒關係的,多謝姨娘關心。若我哪日離開,姨娘不必尋我。”徐如安睜著一雙水汪汪的杏眸,從紅唇中吐出平靜的話語。
柳姨娘本想說要給她做一件新衣的。
卻被她的這句話堵了迴去。
於是她先對著馬車外等候的小丫鬟交代道:“小珍,再迴去給二小姐拿兩身衣裳。”
年狩禮至少要進行三天的,她不能隻穿著這一身寬大的紅衣度過。
“若是你哪日主動離去,姨娘定不會去尋。”柳圓無比知曉徐如安在徐府裏的艱難處境,離開應該是個更好的選擇。
徐如安並不是因著救過徐如川而一味地從柳姨娘那裏索取幫助,相反,她不僅會製些藥料香囊贈予柳姨娘,還會協助姨娘管理府中事務,給她意見與幫助。
多虧徐如媚讓她抄諸多書籍,她也能因此博覽群書。
徐如川若有不解之處也會去問她一兩次。她竭力將自己所得所知盡數獻出,可她又是自私的。
這次她能跟著一起去年狩禮,雖是柳姨娘先提起,她本不願叨擾,可再深想,也許這是唯一一次她可以出去的機會。
姨娘排除萬難,為她爭得了一次機會。
若是她在年狩禮失蹤,不會有人大費周章甚至冒著可能驚動陛下的可能尋她。
除了柳姨娘。
當然,在之前,徐如安就打聽好了她娘的家鄉的位置。郭姨說是在越鄉,但她從未出過徐府,哪裏知道越鄉的具體位置?
但是,有一人會知道。
兩年前。
這日徐如川才下完學堂,便來尋她玩。她在寒冷冬日將他救出,娘說這是救命之恩。在府中,大姐淘氣嬌縱,總是喜歡捉弄大家,所以他喜歡和徐如安一起玩。
“如川,你說外麵的世界是什麽樣子的?”
“外麵嗎?”
徐如川用小手撓了撓頭,努力思考迴答道:“唔…外麵沒什麽特別的啊?不過南都大道兩邊車水馬龍、店鋪林立,很是熱鬧。我最喜歡吃的就是道記的桃花酥!下堂晚的話都吃不到。”
……
一月前。
“哎”,徐如川長歎一口氣,忍不住吐槽:“夫子之前我們誦一大經,日書字二百,現在不過一月,又要加一大經,字一百。”
“二姐姐,這裏又是為什麽?”
徐如安憑借之前幫徐如媚罰抄的若幹書籍,耐心地解答出聲。
“二姐姐懂得可真多。”
“不多,如川可知越鄉?”
“知道啊,前日爹爹休沐剛帶我去過。那裏近南水河,景色優美,是許多王公貴族遊玩之處。不過就是旅途遠了些,要走一天的水路才能到。”
“那你可知何處坐船?”
“當然知道啊,南都大道的盡頭——南都碼頭,去越鄉的船家很多,最便宜的是十兩銀子一趟。”
“原來如此。”
“那如川你明日去學堂的時候,可否幫二姐姐個忙。”
“什麽?”
“將這些存到商行裏。”
“哦,好。”徐如川自然地接過她遞來的錦囊。
南朝的商行發達,且背後有政策支撐,因此多高官權貴存積蓄生利,平常也有平民百姓存些錢財生薄利。
而對於徐如川這種官家子弟,自小就將壓歲錢或珍貴物品存進商行,所以他對此等行為格外熟悉。
以真實姓名加時間存入,以所設暗號取出。存的時間越長,錢數越多,得利越多。
徐如安將多年前娘所留積蓄,以及郭姨積蓄,合計共六十兩,盡數交給他,她要離開這座牢籠。
雖不知為何娘沒來尋她。
但據郭姨講,娘很愛她,所以她要自己到越鄉去尋她,就算山高水遠,最後沒有找到她娘,她也不願再繼續留在徐府。
……
馬車走在青石板砌成的大路上,仍有些搖晃,簾外貨郎叫賣聲清晰入耳。徐如安有些好奇和心動,白皙清瘦的手指輕輕攥緊紅色衣角。
“好奇便掀開車簾看看。”
柳姨娘看出了她的局促。
“可以嗎?”
手指鬆開衣角,清澈的杏眸裏滿是不可思議,出來之前,她被徐如媚警告過:別像一個剛出門的傻子一樣東張西望。
“當然可以。”
在得到肯定答案之後,徐如安手指有些微抖,她輕輕掀開側邊的車簾一角,望向遠方,仿佛和她的想象一樣。
一樣熱鬧,充滿生機。
有家鋪子門口圍滿了人,水泄不通,馬車都要繞到最側邊。然後徐如安的視線越過人群,發現鋪子旁邊的牌子上赫然寫著“道記糕點”。
是那家桃花酥!
這裏是南都大道!
年狩禮到來的當天,因著陛下高興,不限製攜帶家眷的數量,再加之新政策的頒布,各官紛紛多攜家中女眷。
柳姨娘便趁著這個機會將徐如安帶去。
“你怎麽穿得這麽寒酸?”
徐如媚望著她那自小就不招人待見的妹妹,大過年的竟然還是穿著湖藍色衣裙,那身衣裙已是五年前的流行款式了,她也不嫌丟人。
更別提她頭上隻插有一支玉簪。
豈不襯得她家愈發寒酸?
“去,趕緊迴去把這破衣服換了,換上我昨日給你的衣裳”,徐如媚見她不願動,微微有些惱怒,蹙起眉頭:“是誰教你忤逆長姐的?”
“是,謝過長姐。”
她聽話地去換昨日那身紅衣。
“本來都不想帶你,整出這副半死不活的樣子給誰看?真是晦氣。都怪……”徐如媚止住吐槽的話語,看向來者。
“姨娘,如川弟弟。”
她不情不願地打了招唿。
“如安呢?”
“我叫她去換身衣服。”
“一會兒你們兩個與爹爹坐一輛馬車,我同她坐一輛。”徐之敖不願意見她,這是將她帶去最好的辦法。
“知道了。”
徐如媚點頭,奶奶說年狩禮是陛下主辦,往年隻有高官權貴及王孫公子得以一見,為了提前去參加年狩禮,她此刻毫無怨言:“走吧,如川弟弟。”
更何況,她爹的馬車豪華多了。隻是,他才剛歸家,還需再等待片刻。
徐如安衣服換得很快,小珍將她帶到後方的馬車上,柳姨娘早早坐好。
“紅色襯你,就是不大合身。”
柳姨娘言畢,便覺得自己說錯了話,不禁出神地想道:也是,她哪裏能得來新衣?縱是她對如安有些許的疼愛,也不舍得為她做一身衣裳。
“沒關係的,多謝姨娘關心。若我哪日離開,姨娘不必尋我。”徐如安睜著一雙水汪汪的杏眸,從紅唇中吐出平靜的話語。
柳姨娘本想說要給她做一件新衣的。
卻被她的這句話堵了迴去。
於是她先對著馬車外等候的小丫鬟交代道:“小珍,再迴去給二小姐拿兩身衣裳。”
年狩禮至少要進行三天的,她不能隻穿著這一身寬大的紅衣度過。
“若是你哪日主動離去,姨娘定不會去尋。”柳圓無比知曉徐如安在徐府裏的艱難處境,離開應該是個更好的選擇。
徐如安並不是因著救過徐如川而一味地從柳姨娘那裏索取幫助,相反,她不僅會製些藥料香囊贈予柳姨娘,還會協助姨娘管理府中事務,給她意見與幫助。
多虧徐如媚讓她抄諸多書籍,她也能因此博覽群書。
徐如川若有不解之處也會去問她一兩次。她竭力將自己所得所知盡數獻出,可她又是自私的。
這次她能跟著一起去年狩禮,雖是柳姨娘先提起,她本不願叨擾,可再深想,也許這是唯一一次她可以出去的機會。
姨娘排除萬難,為她爭得了一次機會。
若是她在年狩禮失蹤,不會有人大費周章甚至冒著可能驚動陛下的可能尋她。
除了柳姨娘。
當然,在之前,徐如安就打聽好了她娘的家鄉的位置。郭姨說是在越鄉,但她從未出過徐府,哪裏知道越鄉的具體位置?
但是,有一人會知道。
兩年前。
這日徐如川才下完學堂,便來尋她玩。她在寒冷冬日將他救出,娘說這是救命之恩。在府中,大姐淘氣嬌縱,總是喜歡捉弄大家,所以他喜歡和徐如安一起玩。
“如川,你說外麵的世界是什麽樣子的?”
“外麵嗎?”
徐如川用小手撓了撓頭,努力思考迴答道:“唔…外麵沒什麽特別的啊?不過南都大道兩邊車水馬龍、店鋪林立,很是熱鬧。我最喜歡吃的就是道記的桃花酥!下堂晚的話都吃不到。”
……
一月前。
“哎”,徐如川長歎一口氣,忍不住吐槽:“夫子之前我們誦一大經,日書字二百,現在不過一月,又要加一大經,字一百。”
“二姐姐,這裏又是為什麽?”
徐如安憑借之前幫徐如媚罰抄的若幹書籍,耐心地解答出聲。
“二姐姐懂得可真多。”
“不多,如川可知越鄉?”
“知道啊,前日爹爹休沐剛帶我去過。那裏近南水河,景色優美,是許多王公貴族遊玩之處。不過就是旅途遠了些,要走一天的水路才能到。”
“那你可知何處坐船?”
“當然知道啊,南都大道的盡頭——南都碼頭,去越鄉的船家很多,最便宜的是十兩銀子一趟。”
“原來如此。”
“那如川你明日去學堂的時候,可否幫二姐姐個忙。”
“什麽?”
“將這些存到商行裏。”
“哦,好。”徐如川自然地接過她遞來的錦囊。
南朝的商行發達,且背後有政策支撐,因此多高官權貴存積蓄生利,平常也有平民百姓存些錢財生薄利。
而對於徐如川這種官家子弟,自小就將壓歲錢或珍貴物品存進商行,所以他對此等行為格外熟悉。
以真實姓名加時間存入,以所設暗號取出。存的時間越長,錢數越多,得利越多。
徐如安將多年前娘所留積蓄,以及郭姨積蓄,合計共六十兩,盡數交給他,她要離開這座牢籠。
雖不知為何娘沒來尋她。
但據郭姨講,娘很愛她,所以她要自己到越鄉去尋她,就算山高水遠,最後沒有找到她娘,她也不願再繼續留在徐府。
……
馬車走在青石板砌成的大路上,仍有些搖晃,簾外貨郎叫賣聲清晰入耳。徐如安有些好奇和心動,白皙清瘦的手指輕輕攥緊紅色衣角。
“好奇便掀開車簾看看。”
柳姨娘看出了她的局促。
“可以嗎?”
手指鬆開衣角,清澈的杏眸裏滿是不可思議,出來之前,她被徐如媚警告過:別像一個剛出門的傻子一樣東張西望。
“當然可以。”
在得到肯定答案之後,徐如安手指有些微抖,她輕輕掀開側邊的車簾一角,望向遠方,仿佛和她的想象一樣。
一樣熱鬧,充滿生機。
有家鋪子門口圍滿了人,水泄不通,馬車都要繞到最側邊。然後徐如安的視線越過人群,發現鋪子旁邊的牌子上赫然寫著“道記糕點”。
是那家桃花酥!
這裏是南都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