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李懷玉的聲音傳進來:“在下懷玉,前來拜見崔姑娘。”
秋玥一擺手,示意我去開門,當我打開房門,李懷玉恭敬地站在門口,張大人卻不知去向。
我嫣然一笑,並向李懷玉施禮道:“少將軍駕到,有失遠迎。不曉得,我們有沒有耽誤您的軍務?”
李懷玉笑道:“沒有沒有,督軍大人已然休息,我才過來的,不妨事。”
秋玥在裏麵說道:“雙成,你不要在門口囉唕沒完,快請李將軍入內。”
於是,我連忙側身相讓,李懷玉拱拱手,踏入房門。
伍德對秋玥鞠躬請示道:“小姐,我去照看一下毛驢,以免誤了明日行程。”
李懷玉接口笑著說道:“我已備下馬車,以代佳人之步,驢車無須再用。”
秋玥微笑著對李懷玉說道:“謝將軍厚意,我們平常人家,家資本凋敝,驢車實不忍心棄之,就教下人侍弄去吧。”然後,她就示意伍德出門,伍德是到外麵做警戒。
李懷玉看著伍德的背影,向秋玥問道:“敢問小姐,為何以胡人為仆?”
秋玥聽他這麽說,神色嚴肅起來,滿臉不悅,甚至透出些許憤懣。
李懷玉被她的表情,嚇了一跳,惴惴道:“在下方才言語,若有冒犯之處,還請小姐見諒。”
秋玥的眼中噙了些淚花,微微啜泣道:“將軍不必介懷,隻是小女子身份卑微罷了,與將軍何幹?更談不到冒犯二字。”
李懷玉聽罷此言,詫異道:“小姐乃美若天仙之人,為何要自賤其身?”
秋玥長歎一聲,幽幽道:“不瞞將軍,家母乃契丹人,所以我也是半個胡人。現今,安祿山之輩作亂,鄉人對我們這樣的家世愈發排斥,這是我等背井離鄉的緣由。”
李懷玉聽罷此言,豁然道:“原來如此,小姐何必介懷。說到這裏,我與小姐倒有共同之處,父帥亦為契丹人,這麽說起來,我們還算是族人。”
“敢問小姐令堂尊姓,家鄉何處?我們的長輩也許還相識。”李懷玉繼續笑著問道,心情放鬆下來,一掃剛才的惴惴不安。
聽李懷玉如此說,秋玥的臉由陰轉晴,輕聲答道:“家慈鄭氏,家鄉在營州柳城。”
秋玥話音未落,李懷玉霍然起身,激動地大聲問道:“敢問小姐的令堂,排行可是第四,家住柳城西北的鄭家村!?”
不愧是武將,聲如洪鍾,震得我耳膜嗡嗡作響,秋玥被嚇了一跳,一時間怔住,連她懷中的波斯貓兒都是一驚。
李懷玉看到我們如此愕然,頓感失禮,他連忙拱手致歉道:“請小姐見諒,方才是我太過激動,因為家母也姓鄭,住在柳城西北的鄭家村。我母親在家中排行第三,我有個姨母在家中行四,在嫁了一名崔姓的商人不久後,就隨他到各地流轉討生活。我母親曾與父親說過,她與我這個姨母感情甚好,姨母臨行之時,兩人約定,若各生男、女,兩家就結為姨表親,為此她們還發過誓。但自從姨母一家走後,就再無音訊,加之連年戰亂,就更無從得知這一家人是生是死。”說到這裏,李懷玉的神情不禁黯然。
但旋即,他眼中又放出光彩,用期盼地眼神看著秋玥,希望能得到他想要的答案。
秋玥的眼中閃出一絲光亮,可立即黯淡下去,偏過頭看著腳下的地麵,喃喃道:“少將軍所言不差,我就是你那姨母之女。我們一家在外漂泊多年,也積攢些家財。家嚴思鄉心切,另外母親想要了卻當年心願,所以舉家返迴營州柳城。不料,我們行至幽州,兵禍忽至。大部分家財被劫,父親為了掩護我們母女,不幸被賊兵所殺。多虧雙成和木帖兒拚死相護,這才逃得一條性命。家母經此大難,驚嚇過度撒手人寰,獨獨留下我這可憐人,苟活於世。”崔十二的眼淚滂沱而下,哽咽不止。
李懷玉聽罷此言,不禁虎目垂淚。
我心中則暗暗佩服秋玥,沒想到她的演技如此精湛,連我聽得都傷心,當然這是伍德所計劃的。
秋玥所說的,大部分屬實,唯一的出入就是,真正的崔十二小姐,早已玉殞於亂軍之中,我們隻是托其名,以達到進入河東節度使府的目的,然後再伺機而動。
李懷玉當然不明真相,他陪著冒牌的崔十二小姐悲戚不已。
良久,二人才雙雙止住悲聲。
李懷玉哽咽道:“小姐此行,可就是尋我們而來?”
秋玥淒淒然地搖著頭,低聲說道:“北方兵禍連連,唯有向南方逃,或許還有出路。所以,我們決定往南而去,隻是沒想到,能和將軍在此不期而遇,這也許是冥冥中的安排。我自忖無德無能,怎敢攀龍附鳳,辱沒了將軍的門庭。隻願將軍今後能夠找到門當戶對之人,以成百年之好,我就沒有遺憾了。無論我身在何方,都會替將軍向上天祈福。”
“不行,萬萬不成。我雖一介武夫,但也知曉‘信義’二字,家父庭訓不敢忘記。如若父帥得知我做出此等背信之事,必痛心疾首,這是不孝。大丈夫無信不立,況且百善孝為先,小姐難道非要陷在下於無信和不孝?”李懷玉漲紅臉,慨然道。
看得出來,他這是肺腑之言,絕非因貪戀美色的口是心非。
秋玥不再做聲,不斷地抽泣,李懷玉被搞得手足無措,一時語塞,急得他直跺腳。
我見狀,上前安慰崔大小姐道:“小姐,你別哭了。我知道,你這是為李將軍的信義所感動。我看這事,你還是遵從老夫人的遺願,這也是盡孝,還能免除少將軍的不義之名。況且在這亂世,我們怎能獨善其身?也算是幫幫我和木帖兒,小姐我求求你了。”
本著做戲,就要做足的精神,我顫抖著身子哭拜於地,哭得個驚天地、泣鬼神。
李懷玉本就急得不行,再看到我們在屋子哭成一團,更是火上房。
正在這時,隻聽見門口一陣喧嘩,一個陰陽怪氣的聲音傳進來:“軍隊驛站,怎會有女子悲戚之聲?大戰在即,誰敢如此大膽,公然違反軍紀?”隨著這難聽的聲音,一個身著黃色長袍的細高個兒踱進來,正是前來督軍的太監。
李懷玉連忙上前施禮道:“王大人,這不是外人,乃是我姨母家的妹妹,因為兵禍,她的一家人被賊兵所害,孤苦伶仃逃難至此,是上天安排我們在路上相見,在此相認。”於是,李懷玉向王大人簡要介紹了情況。
“是嗎?李將軍你可不能背信棄義呦,而且這還能成就一番佳話,何樂而不為!不過,我要提醒你的是,兒女私情不能淩駕於戰事之上,切不可心中隻剩下了溫柔鄉裏的佳人,而忘記了枕戈待旦的職責,辜負朝廷的期望,辱沒了你父帥的一世英名。”王大人在我和秋玥的麵前踱來踱去,不住地打量我們,臉上的表情陰晴不定,一雙陰鷙的眼睛裏透出冰冷的目光,令我不寒而栗。
“是,謹遵王大人諭令,我定會帶著她們返迴太原府,向父帥請示。另外,請王大人放心,卑職絕不辜負朝廷的期望,更不會辱沒父帥的虎威。”李懷玉繼續向王大人施禮道。
“好、好,這樣最好不過。到了太原府,我自會向李節度副使陳述前情,李副元帥向來深明大義,我想他樂見這樁美事。少將軍,到時我可要上門討你的喜酒!”王太監皮笑肉不笑地說道,一張白臉上的褶皺堆在一起,裏麵不知隱藏著多少秘密。
秋玥一擺手,示意我去開門,當我打開房門,李懷玉恭敬地站在門口,張大人卻不知去向。
我嫣然一笑,並向李懷玉施禮道:“少將軍駕到,有失遠迎。不曉得,我們有沒有耽誤您的軍務?”
李懷玉笑道:“沒有沒有,督軍大人已然休息,我才過來的,不妨事。”
秋玥在裏麵說道:“雙成,你不要在門口囉唕沒完,快請李將軍入內。”
於是,我連忙側身相讓,李懷玉拱拱手,踏入房門。
伍德對秋玥鞠躬請示道:“小姐,我去照看一下毛驢,以免誤了明日行程。”
李懷玉接口笑著說道:“我已備下馬車,以代佳人之步,驢車無須再用。”
秋玥微笑著對李懷玉說道:“謝將軍厚意,我們平常人家,家資本凋敝,驢車實不忍心棄之,就教下人侍弄去吧。”然後,她就示意伍德出門,伍德是到外麵做警戒。
李懷玉看著伍德的背影,向秋玥問道:“敢問小姐,為何以胡人為仆?”
秋玥聽他這麽說,神色嚴肅起來,滿臉不悅,甚至透出些許憤懣。
李懷玉被她的表情,嚇了一跳,惴惴道:“在下方才言語,若有冒犯之處,還請小姐見諒。”
秋玥的眼中噙了些淚花,微微啜泣道:“將軍不必介懷,隻是小女子身份卑微罷了,與將軍何幹?更談不到冒犯二字。”
李懷玉聽罷此言,詫異道:“小姐乃美若天仙之人,為何要自賤其身?”
秋玥長歎一聲,幽幽道:“不瞞將軍,家母乃契丹人,所以我也是半個胡人。現今,安祿山之輩作亂,鄉人對我們這樣的家世愈發排斥,這是我等背井離鄉的緣由。”
李懷玉聽罷此言,豁然道:“原來如此,小姐何必介懷。說到這裏,我與小姐倒有共同之處,父帥亦為契丹人,這麽說起來,我們還算是族人。”
“敢問小姐令堂尊姓,家鄉何處?我們的長輩也許還相識。”李懷玉繼續笑著問道,心情放鬆下來,一掃剛才的惴惴不安。
聽李懷玉如此說,秋玥的臉由陰轉晴,輕聲答道:“家慈鄭氏,家鄉在營州柳城。”
秋玥話音未落,李懷玉霍然起身,激動地大聲問道:“敢問小姐的令堂,排行可是第四,家住柳城西北的鄭家村!?”
不愧是武將,聲如洪鍾,震得我耳膜嗡嗡作響,秋玥被嚇了一跳,一時間怔住,連她懷中的波斯貓兒都是一驚。
李懷玉看到我們如此愕然,頓感失禮,他連忙拱手致歉道:“請小姐見諒,方才是我太過激動,因為家母也姓鄭,住在柳城西北的鄭家村。我母親在家中排行第三,我有個姨母在家中行四,在嫁了一名崔姓的商人不久後,就隨他到各地流轉討生活。我母親曾與父親說過,她與我這個姨母感情甚好,姨母臨行之時,兩人約定,若各生男、女,兩家就結為姨表親,為此她們還發過誓。但自從姨母一家走後,就再無音訊,加之連年戰亂,就更無從得知這一家人是生是死。”說到這裏,李懷玉的神情不禁黯然。
但旋即,他眼中又放出光彩,用期盼地眼神看著秋玥,希望能得到他想要的答案。
秋玥的眼中閃出一絲光亮,可立即黯淡下去,偏過頭看著腳下的地麵,喃喃道:“少將軍所言不差,我就是你那姨母之女。我們一家在外漂泊多年,也積攢些家財。家嚴思鄉心切,另外母親想要了卻當年心願,所以舉家返迴營州柳城。不料,我們行至幽州,兵禍忽至。大部分家財被劫,父親為了掩護我們母女,不幸被賊兵所殺。多虧雙成和木帖兒拚死相護,這才逃得一條性命。家母經此大難,驚嚇過度撒手人寰,獨獨留下我這可憐人,苟活於世。”崔十二的眼淚滂沱而下,哽咽不止。
李懷玉聽罷此言,不禁虎目垂淚。
我心中則暗暗佩服秋玥,沒想到她的演技如此精湛,連我聽得都傷心,當然這是伍德所計劃的。
秋玥所說的,大部分屬實,唯一的出入就是,真正的崔十二小姐,早已玉殞於亂軍之中,我們隻是托其名,以達到進入河東節度使府的目的,然後再伺機而動。
李懷玉當然不明真相,他陪著冒牌的崔十二小姐悲戚不已。
良久,二人才雙雙止住悲聲。
李懷玉哽咽道:“小姐此行,可就是尋我們而來?”
秋玥淒淒然地搖著頭,低聲說道:“北方兵禍連連,唯有向南方逃,或許還有出路。所以,我們決定往南而去,隻是沒想到,能和將軍在此不期而遇,這也許是冥冥中的安排。我自忖無德無能,怎敢攀龍附鳳,辱沒了將軍的門庭。隻願將軍今後能夠找到門當戶對之人,以成百年之好,我就沒有遺憾了。無論我身在何方,都會替將軍向上天祈福。”
“不行,萬萬不成。我雖一介武夫,但也知曉‘信義’二字,家父庭訓不敢忘記。如若父帥得知我做出此等背信之事,必痛心疾首,這是不孝。大丈夫無信不立,況且百善孝為先,小姐難道非要陷在下於無信和不孝?”李懷玉漲紅臉,慨然道。
看得出來,他這是肺腑之言,絕非因貪戀美色的口是心非。
秋玥不再做聲,不斷地抽泣,李懷玉被搞得手足無措,一時語塞,急得他直跺腳。
我見狀,上前安慰崔大小姐道:“小姐,你別哭了。我知道,你這是為李將軍的信義所感動。我看這事,你還是遵從老夫人的遺願,這也是盡孝,還能免除少將軍的不義之名。況且在這亂世,我們怎能獨善其身?也算是幫幫我和木帖兒,小姐我求求你了。”
本著做戲,就要做足的精神,我顫抖著身子哭拜於地,哭得個驚天地、泣鬼神。
李懷玉本就急得不行,再看到我們在屋子哭成一團,更是火上房。
正在這時,隻聽見門口一陣喧嘩,一個陰陽怪氣的聲音傳進來:“軍隊驛站,怎會有女子悲戚之聲?大戰在即,誰敢如此大膽,公然違反軍紀?”隨著這難聽的聲音,一個身著黃色長袍的細高個兒踱進來,正是前來督軍的太監。
李懷玉連忙上前施禮道:“王大人,這不是外人,乃是我姨母家的妹妹,因為兵禍,她的一家人被賊兵所害,孤苦伶仃逃難至此,是上天安排我們在路上相見,在此相認。”於是,李懷玉向王大人簡要介紹了情況。
“是嗎?李將軍你可不能背信棄義呦,而且這還能成就一番佳話,何樂而不為!不過,我要提醒你的是,兒女私情不能淩駕於戰事之上,切不可心中隻剩下了溫柔鄉裏的佳人,而忘記了枕戈待旦的職責,辜負朝廷的期望,辱沒了你父帥的一世英名。”王大人在我和秋玥的麵前踱來踱去,不住地打量我們,臉上的表情陰晴不定,一雙陰鷙的眼睛裏透出冰冷的目光,令我不寒而栗。
“是,謹遵王大人諭令,我定會帶著她們返迴太原府,向父帥請示。另外,請王大人放心,卑職絕不辜負朝廷的期望,更不會辱沒父帥的虎威。”李懷玉繼續向王大人施禮道。
“好、好,這樣最好不過。到了太原府,我自會向李節度副使陳述前情,李副元帥向來深明大義,我想他樂見這樁美事。少將軍,到時我可要上門討你的喜酒!”王太監皮笑肉不笑地說道,一張白臉上的褶皺堆在一起,裏麵不知隱藏著多少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