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大明的條例,府縣掌印官,不允許私下見麵,以防他們勾結作弊。往來公務,都由吏員以書信的方式來傳遞,兩個官員在沒有外人陪同的情況下見麵,就違反了製度。


    可是眼下又不是洪武年,製度這事,誰還真當迴事?尤其這又不是腹裏地區,而是天高皇帝遠的廣州,誰還真在乎你個規章製度?


    廣州城內一家不起眼的小酒樓內,林守正一身便服,與同樣做文生打扮的李炎卿對麵而坐,兩人舉著筷子,邊吃著蛇羹、狗肉煲。在衙門裏吃飯,林知府向來是講個風度氣派,每個菜隻吃幾口,就放下筷子不動。為了取悅城內一眾狂人,甚至連狗肉都戒了。


    結果在這裏沒人認識自己,他筷子飛舞,食量不比李炎卿這年輕人遜色,一份狗肉他自己消滅了七成。


    “糊塗,莽撞,太年輕。”林守正一臉的恨鐵不成鋼。“你是知縣,工作是牧守一方,教化子民,白蓮教的事,不是你該操心的。柘林兵變,板子能落到你頭上麽?那的水有多深,你知道麽?這些年積欠的軍餉,這筆帳要是真去查,那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不過老夫敢保證,真要到了那一步,你肯定第一個死。。”


    “多謝林翁指點,下官是外鄉人,對於廣州的事,了解的不多。有心投奔郭師爺門牆,也是因為知道這事棘手,希望他在巡撫那裏,多多美言……”


    “胡鬧!那些軍餉,都是經他手發放的,你覺得這事裏,他攙和的會少麽?你若是真投奔他的門下,我保證你會被丟出來滅口。如今這事又牽扯到了錦衣衛,想壓肯定是壓不下了,隻能想個辦法,把它抹平。”


    李炎卿心中暗喜,林守正雖然人老成精,老於仕途,卻還是被自己和他的門子聯手設局給蒙了。這不是說李炎卿智力爆表,完虐林守正,純粹是兩下信息不對等,林守正被身邊的人給誤導了。先入為主的認定,劉朝佐準備投奔郭安邦。


    不要小看李炎卿隻是個七品正堂,芝麻小官。眼下廣州官場局勢複雜,正如暴風雨之前,暫時的寧靜。任何一個砝碼的變動,都可能造成局麵的失衡。


    如果他真投靠過去,那麽這件白蓮教案,很可能成為一柄有力的武器,被郭安邦用來攻擊林守正,牧守無方,縱容教匪為害。


    他的安排一直是個問題,如果給小了,對不起這些年他兢兢業業追隨吳帥鞍前馬後。如果給大了,客觀上又沒有缺安排。


    他賴在廣州不走,說不上是不是就相中了廣州正堂的寶座,若是真趕走了林守正,他自然會努力取而代之。有吳帥在後運作,這事還真不能說沒有希望。


    林守正自然不能就這麽把官位交出去,就隻好改由自己拉攏劉朝佐,把他拉到廣州官府體係裏。大家形成抗郭同盟,共同應付這個難關。如此一來,白蓮教柘林預謀煽動兵變這個燙手山芋,他是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


    林守正人老成精,他也從柘林兵變裏,看到了自己的機會。這些大頭兵因為欠餉而叛亂,那麽事後朝廷肯定要追責,這筆龐大的餉銀,到哪去了?吳桂芳堂堂軍門,不會因為這種小事而遭殃,但是也要有所舍棄,才能把這事徹底壓下。


    那麽丟卒保車,就是官場上的不二法門,被拋棄的那個卒,除了郭安邦,還有誰更合適麽?要知近幾年的軍餉發放,全是郭師爺一手操持的。


    在那晚聽說李炎卿可能要倒戈向郭安邦之後,林守正已經迅速思考了一個應對策略。既然你姓郭的敢在我廣州官場體係內挖人,又出了這個事,就別怪我心狠手辣。我就把李炎卿拉過來,把這事變成你郭夫子的催命符,犧牲你一個,幸福全廣州吧。


    至於柘林兵變一旦發生,到底會鬧多大,大到什麽地步,這事跟他林知府有毛線關係?當然,如果吳巡撫有手段,把兵變壓下了,那他林知府一樣是頭功,照樣可以在巡撫麵前邀功。


    前提是,這事必須是他報上去,而不是由郭安邦報上去,力度也要在自己控製之中,否則就是鬼扯。要實現這個目的,關鍵還是要拉攏住李炎卿。


    這事上,就看出收買親信的必要性。如果不是有那位林三哥從中牽線搭橋,並點出自家老爺的私心,李炎卿也根本設計不出這麽個局把林守正拖下水。別看劉朝佐是江西神童,二十歲不到就中了舉人,可是這在大明實在算不了什麽。


    李東陽十八歲就以進士身份入了翰林院,他這個二十的舉人,又算個啥?若是不能把林守正這老兒拉下水,這迴破獲白蓮教案說不定就是給自己埋了個雷,不定哪天就把自己炸的粉身碎骨。


    現在既然林守正肯幫自己想辦法,就說明在下意識裏,他把自己已經當作他那條船上的人,這就好辦了。李炎卿覺得,也該自己顯示一下才幹了。否則若被林守正看做一個不學無術之輩,未免看的太小了。


    “老大人,按下官的想法,這事我們不如這麽辦……”


    等到李炎卿說了自己的想法,林守正的臉色舒緩了不少,點了點頭。“原本以為你年紀輕,見識少,不明世事,空有一腔血勇,卻不明人間艱辛,做事難免衝動。如今看來麽,你倒是個做官的材料,好好幹,有前途。”


    這話翻譯過來,就是林守正一直擔心李炎卿成為個憤青。要知大明朝最大的特產,就是熱血上頭的忠正君子。眼下又是徐閣在位,眾正盈朝的時期。


    自從嚴嵩倒掉以後,這種憤青風越刮越旺,越來越多的年輕官員,動不動就要為萬世開太平,為大明正本清源,粉身碎骨混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當初聽說李炎卿在香山縣大肆收錢,林守正從心裏倒是十分歡喜。如果他是個一心發財的官,這就好辦了。懂得千裏為官,為的吃穿的人,一般來說,都比較好打交道,容易溝通。怕的就是,他與另一位舉人出身的老爺一樣,是憋著刷聲望的,那整個廣州官場,都得不得安寧。


    可是這次白蓮教的事,如果李炎卿是為了刷聲望,,則不論如何,都會對軍餉問題一查到底,不管後麵是什麽樣的大人物,他都會一查到底。如果真如此,林守正也隻好揮淚斬馬謖,在他破壞廣東官場大格局之前,送他去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品封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普祥真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普祥真人並收藏七品封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