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密報
後宮太卷,娘娘鹹魚後躺贏了 作者:花落青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是皇上,也不是侍衛,莫非是……睿親王?
“珍兒,睿親王怎麽樣了?”
珍兒被沈清綰沒頭沒腦的話,問的一愣:“迴皇後娘娘的話,張太醫妙手迴春,睿親王用了藥以後,已經沒有大礙了,晚膳之前已經出宮迴府了。”
不在宮中?
沈清綰覺得腦子裏像有一團麻,越理越亂。
試問整個宮中,能寫出如此字跡之人,除了元武帝和幾位親王,還會有何人?
“娘娘。”珍兒端著一碗銀耳羹從外麵走了進來:“奴婢看娘娘晚膳吃的不多,不如把這一碗銀耳羹用了再睡吧。”
沈清綰點了點,坐在了食盤前。
珍兒一邊布菜,一邊道:“剛剛來傳話,說漠北的質子,已經到了京城的驛站,質子明一早就能入宮了。”
明一早?
這麽快?
沈清綰拿著湯匙的手一頓。
她慌忙站了起來,走到了書桌前,拿起筆,撕了一張紙條,用左手寫下了“君子非嫡”四個字。
“去到延禧宮,把皇上請過來,本宮有急事找皇上。”
元武帝與德妃剛剛用完晚膳,德妃窩在元武帝懷中,笑的人比花嬌:“皇上,您喜歡男孩還是女孩?”
“德妃喜歡男孩還是女孩?”元武帝一隻手摸著德妃的肚子。
“妾自然想要個兒子。”德妃撇嘴。
元武帝挑眉:“德妃是個誠懇的,別的妃嬪有孕,都會說想要個女兒,怕朕生疑。”
“生疑就生疑,反正妾說的是實話,妾想要兒子,宮中姐妹那麽多,各個出挑,尤其新入宮那些姐妹,哪個不是年輕貌美,若是皇上哪日覺得妾人老珠黃,不再喜歡妾了,妾也好有個依靠不是。”德妃在元武帝懷中,伸手推搡他一下。
元武帝笑出聲:“德妃啊德妃,再過上幾十年,不僅你會老,朕也會老。”
“皇上才不會老,皇上可是萬歲,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別說幾十年,就是幾百年,幾千萬也不會老,哪裏像臣妾,在這深宮之中,孤苦無依。”德妃說著委屈巴巴的把頭靠在了元武帝的懷中。
“你呀。”元武帝在她腰肢上掐了一下。
“皇上答應妾的,皇上今晚哪裏有不許去,要在延禧宮陪著妾。”德妃拉著元武帝的袖口撒嬌。
“好,朕答應你。”元武帝把德妃攬在了懷中:“如今你有了身孕,自然是最重要的……”
就在此時。
蘇天河從殿外走了進來:“奴才給皇上請安,給德妃娘娘請安。”
蘇天河?
他這個時辰過來做什麽?
德妃臉上的神色一僵:“蘇公公可有何事?”
“迴德妃娘娘的話,皇後娘娘想請皇上過去一下。”
元武帝盯著跪在地上的蘇天河,眸光一點點收緊。
若是換做以前,這樣的事情,元武帝興許根本不會理會,隻當是皇後又在用什麽手段爭寵。
隻不過自從皇後大病以後,從未主動找過他,即便他主動去她的宮中,皇後也未曾出言挽留過他,甚至還有幾次,竟然主動開口趕他走。
此時讓蘇天河親自過來,想來是真的有事。
“皇後找朕何事?”
“迴皇上的話,奴才不知,隻是看著皇後娘娘挺著急的,送來的銀耳羹,隻吃了一口,便再也吃不下去了。”
元武帝垂眸墨了一會兒,側身衝著德妃說道:“想來皇後找朕是真的有事,朕過去看看,再迴來陪你。”
德妃臉上的笑容有些許的僵硬,她起身拉住元武帝的袖子:“那妾在這裏等著皇上,皇上可要早點迴來。”
元武帝“嗯”了一聲,隨著蘇天河去了坤寧宮。
沈清綰把自己用左手寫的那張字條,遞到了元武帝的手中:“皇上,今日我從幕後宮中出來的時候,有個小太監把這張字條塞到了我的手中,我隻是深宮婦人,斷然不懂前朝之事,此事關係兩國百姓安危,斷然不敢隱瞞,還請皇上明斷。”
元武帝盯著字條上的四個字“君子非嫡”,“皇後以為,這個字條跟漠北質子有關?”
“並不確定,隻是字條上的君子,漠北質子的名字剛好也有一個君字,此人如此用心,隻怕不會隻是簡單字麵上的意思,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皇上還是查明質子身份再做定奪。”
元武帝拿著字條,走到了燭火的前麵,把它用蠟燭點燃:“午膳之前,朕也收到了邊疆探子的密報,送往宮中為質的人,並非莫幹邪的嫡子,而是他與側妃薑氏所生。”
原來元武帝一早就知道了此事。
那給她通風報信之人,並非是想要讓她把此事告知元武帝,而是在提醒她,小心入宮的質子?
“此事要怎麽辦?”
“依照皇後來看,此事應該怎麽辦?”
“莫幹邪找人莫名頂替,要麽是愛子心切,不忍心自己最心愛的兒子,送來我朝為質,要麽就是他別有用心,不管是哪一個,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被送入宮中為質的這個兒子和他的生母,一定不受寵,他能夠乖乖聽從父命,用他後半生換嫡子的後半生的,隻怕是有人用他母親的性命做了要挾。”
“皇後所言甚是。”
“不過我以為,不管他們送過來的是何人,我們都當做不知道,既然莫幹邪說他是莫幹君逸,那麽他就是莫幹君逸,若是真如我們猜想,質子對莫幹邪的痛恨必定大過父子之情。”
“皇後,如此肯定?”元武帝反問道。
“皇上不懂後宮無寵的妃嬪日子過的有多艱難,質子的母親若是不受寵,還能把他平安養大,隻怕這些年來吃了不少的苦頭,如今又因為莫幹邪疼愛的兒子,直接把他舍棄,他們母子二人心中怎會沒有恨。”沈清綰眸光中劃過一抹黯然。
“朕怎麽覺得皇後此話意有所指?”元武帝淺笑。
“皇上可不要冤枉我,我可沒有。”沈清綰把字條拿到了燭火前麵燒掉:“隻是覺得,後宮的嬪妃都出自前朝君臣將士之家,她們在後宮一片祥和,前朝自然也會跟著一片安寧,皇上最希望看到的,不就是國泰民安嗎?”沈清綰淡淡。
元武帝細細墨了一會兒:“皇上今晚在慈寧宮用的晚膳?”
“珍兒,睿親王怎麽樣了?”
珍兒被沈清綰沒頭沒腦的話,問的一愣:“迴皇後娘娘的話,張太醫妙手迴春,睿親王用了藥以後,已經沒有大礙了,晚膳之前已經出宮迴府了。”
不在宮中?
沈清綰覺得腦子裏像有一團麻,越理越亂。
試問整個宮中,能寫出如此字跡之人,除了元武帝和幾位親王,還會有何人?
“娘娘。”珍兒端著一碗銀耳羹從外麵走了進來:“奴婢看娘娘晚膳吃的不多,不如把這一碗銀耳羹用了再睡吧。”
沈清綰點了點,坐在了食盤前。
珍兒一邊布菜,一邊道:“剛剛來傳話,說漠北的質子,已經到了京城的驛站,質子明一早就能入宮了。”
明一早?
這麽快?
沈清綰拿著湯匙的手一頓。
她慌忙站了起來,走到了書桌前,拿起筆,撕了一張紙條,用左手寫下了“君子非嫡”四個字。
“去到延禧宮,把皇上請過來,本宮有急事找皇上。”
元武帝與德妃剛剛用完晚膳,德妃窩在元武帝懷中,笑的人比花嬌:“皇上,您喜歡男孩還是女孩?”
“德妃喜歡男孩還是女孩?”元武帝一隻手摸著德妃的肚子。
“妾自然想要個兒子。”德妃撇嘴。
元武帝挑眉:“德妃是個誠懇的,別的妃嬪有孕,都會說想要個女兒,怕朕生疑。”
“生疑就生疑,反正妾說的是實話,妾想要兒子,宮中姐妹那麽多,各個出挑,尤其新入宮那些姐妹,哪個不是年輕貌美,若是皇上哪日覺得妾人老珠黃,不再喜歡妾了,妾也好有個依靠不是。”德妃在元武帝懷中,伸手推搡他一下。
元武帝笑出聲:“德妃啊德妃,再過上幾十年,不僅你會老,朕也會老。”
“皇上才不會老,皇上可是萬歲,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別說幾十年,就是幾百年,幾千萬也不會老,哪裏像臣妾,在這深宮之中,孤苦無依。”德妃說著委屈巴巴的把頭靠在了元武帝的懷中。
“你呀。”元武帝在她腰肢上掐了一下。
“皇上答應妾的,皇上今晚哪裏有不許去,要在延禧宮陪著妾。”德妃拉著元武帝的袖口撒嬌。
“好,朕答應你。”元武帝把德妃攬在了懷中:“如今你有了身孕,自然是最重要的……”
就在此時。
蘇天河從殿外走了進來:“奴才給皇上請安,給德妃娘娘請安。”
蘇天河?
他這個時辰過來做什麽?
德妃臉上的神色一僵:“蘇公公可有何事?”
“迴德妃娘娘的話,皇後娘娘想請皇上過去一下。”
元武帝盯著跪在地上的蘇天河,眸光一點點收緊。
若是換做以前,這樣的事情,元武帝興許根本不會理會,隻當是皇後又在用什麽手段爭寵。
隻不過自從皇後大病以後,從未主動找過他,即便他主動去她的宮中,皇後也未曾出言挽留過他,甚至還有幾次,竟然主動開口趕他走。
此時讓蘇天河親自過來,想來是真的有事。
“皇後找朕何事?”
“迴皇上的話,奴才不知,隻是看著皇後娘娘挺著急的,送來的銀耳羹,隻吃了一口,便再也吃不下去了。”
元武帝垂眸墨了一會兒,側身衝著德妃說道:“想來皇後找朕是真的有事,朕過去看看,再迴來陪你。”
德妃臉上的笑容有些許的僵硬,她起身拉住元武帝的袖子:“那妾在這裏等著皇上,皇上可要早點迴來。”
元武帝“嗯”了一聲,隨著蘇天河去了坤寧宮。
沈清綰把自己用左手寫的那張字條,遞到了元武帝的手中:“皇上,今日我從幕後宮中出來的時候,有個小太監把這張字條塞到了我的手中,我隻是深宮婦人,斷然不懂前朝之事,此事關係兩國百姓安危,斷然不敢隱瞞,還請皇上明斷。”
元武帝盯著字條上的四個字“君子非嫡”,“皇後以為,這個字條跟漠北質子有關?”
“並不確定,隻是字條上的君子,漠北質子的名字剛好也有一個君字,此人如此用心,隻怕不會隻是簡單字麵上的意思,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皇上還是查明質子身份再做定奪。”
元武帝拿著字條,走到了燭火的前麵,把它用蠟燭點燃:“午膳之前,朕也收到了邊疆探子的密報,送往宮中為質的人,並非莫幹邪的嫡子,而是他與側妃薑氏所生。”
原來元武帝一早就知道了此事。
那給她通風報信之人,並非是想要讓她把此事告知元武帝,而是在提醒她,小心入宮的質子?
“此事要怎麽辦?”
“依照皇後來看,此事應該怎麽辦?”
“莫幹邪找人莫名頂替,要麽是愛子心切,不忍心自己最心愛的兒子,送來我朝為質,要麽就是他別有用心,不管是哪一個,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被送入宮中為質的這個兒子和他的生母,一定不受寵,他能夠乖乖聽從父命,用他後半生換嫡子的後半生的,隻怕是有人用他母親的性命做了要挾。”
“皇後所言甚是。”
“不過我以為,不管他們送過來的是何人,我們都當做不知道,既然莫幹邪說他是莫幹君逸,那麽他就是莫幹君逸,若是真如我們猜想,質子對莫幹邪的痛恨必定大過父子之情。”
“皇後,如此肯定?”元武帝反問道。
“皇上不懂後宮無寵的妃嬪日子過的有多艱難,質子的母親若是不受寵,還能把他平安養大,隻怕這些年來吃了不少的苦頭,如今又因為莫幹邪疼愛的兒子,直接把他舍棄,他們母子二人心中怎會沒有恨。”沈清綰眸光中劃過一抹黯然。
“朕怎麽覺得皇後此話意有所指?”元武帝淺笑。
“皇上可不要冤枉我,我可沒有。”沈清綰把字條拿到了燭火前麵燒掉:“隻是覺得,後宮的嬪妃都出自前朝君臣將士之家,她們在後宮一片祥和,前朝自然也會跟著一片安寧,皇上最希望看到的,不就是國泰民安嗎?”沈清綰淡淡。
元武帝細細墨了一會兒:“皇上今晚在慈寧宮用的晚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