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顧在場眾人是個什麽反應,李瑤也沒有多餘解釋,隻是笑著和這傅家兄弟二人打了招唿,就喊他們端了菜,她也端了盛飯的鍋碗出去了。以後在一起生活,她是什麽個行事性子,傅家人也要知道,如此她收服壓製丫鬟卻也不必避著他們的。
先時沒多加注意,此時盛好了飯,李瑤舀了一口米飯還沒吃進嘴裏,這才看到傅景琛臉上有些青紫,右邊臉頰上還有一道指甲劃痕。想想方才他那低著頭,掩飾說話的動作,她這知他為何會如此了。
“你這是在外頭打架了?”怨不得他不在屋裏跟著長輩一起吃飯,卻非要跟著她和景珝在這屋吃。
景珝年紀吃飯沒個定性,愛吵鬧不說,飯桌上他不能吃的,他也愛湊熱鬧要吃,故而李瑤夫婦單獨帶著他吃飯。為了培養景珝獨立性和動手能力,李瑤是讓其自己吃的,哪怕其上手去抓飯,她也不攔著,偶爾她才喂他,故而他總是能將飯桌上弄個湯菜亂撒。
“嗯。”傅景琛已經十歲了,早懂事了,故而在外頭被人欺負,他也不習慣向李瑤傾訴告狀。如此,欺負他的人裏頭還有李達的事情,他自然也不會說出去。故而他隻是含糊應了一聲,就埋頭大口吃起飯來。十歲的人被年紀小的孩子壓著打,這也不是什麽光榮的事情,他這又何必對自家嫂子說。
傅景珩也無意多說,於是幾人裏除了那個能鬧騰的景珝,都十分安靜地吃了飯。李瑤留春花吃飯,春花沒留,這時已經迴了李家。
待吃了飯收拾了往廚房去洗完,李瑤對傅景珩提議道:“我想給景珝雇個奶娘。他小時三歲前沒怎麽吃過奶,對以後身體成長不好。雇了奶娘,他也好早晚能喝上奶。這樣,你白日裏采藥做事勞累一天,晚上也不必因他哭鬧而起身照顧他了。”
這也是她要去縣城辦的事情了。屯子裏尋的奶娘她估計傅家人會不放心,在牙行找專業的來,傅家人應該能接受的。
李瑤說完提議,傅景珩洗刷碗的動作沒停,但也一時間沒迴話。
“景珩?”李瑤等了一會,看傅景珩不迴話,她便再一次詢問道。
“你說的也有道理,那就先雇傭個奶娘好了。”知道李瑤是有心對他和弟弟好,他也不好推辭。家裏拮據,錢一時不夠買奶娘的錢,但是雇傭上一個,每月支付銀兩倒也可以的。一個月二兩銀應該是夠雇傭奶娘了。他尋了抄書的活計,明年開春有春諱,時文以及四書五經重點今年應該會好賣些,自己這小妻子太會掙銀子,對比的他倒是有些沒用了。
傅景珩答應的輕易,神色如常地也看不出什麽,但李瑤還是顧慮到他的感受。唯恐傷了他這大男人自尊,她便講明心意道:“景珩,夫妻夫妻,就應該相扶相幫,我若是花錢為家裏置辦什麽東西或者買奶娘給景珝,你不要心裏不舒服,我知你會讀書,也有才,賣上一兩次時文就能比得上我辛苦一大半年的買賣盈利的。”
他這話一落,傅景珩臉上露了笑,他將碗盤用幹布巾擦淨站在李瑤身前道:“我明白。你這樣事先和我商量,由我和長輩提議此事最好不過,你放心,我會說通長輩的。隻是雇傭奶娘的銀子,我這裏有,你且不必操心。”
寧可自己在那裏吃苦受累,也不願花她的銀子,這個心思傅景珩是不會多說的。傅家人因為某些心理和自尊,也不是喜歡占媳婦便宜的。這些李瑤都明白。
這時她試圖讓傅景珩不要和她分得這麽清,她道:“去年成親的聘禮家裏拿出了三金和十兩銀給我,除了那不能動的金耳環、金戒指、和金釵,我這裏還有十兩剩餘,這十兩銀子雇傭奶娘或者買個奶娘也是盡夠了的。以後你賺了銀子,再補償我不也挺好。”
傅家待她挺盡心,雖然那金釵做得薄且但以他家現時的情形,能拿出三十兩的聘禮就已經非常不錯了。屯子裏給三十兩聘禮娶妻的基本沒有的。他們這樣的情況,哪裏能和以往家裏沒落時比呢。那時候拿出的嫁娶聘禮估計得上萬兩,畢竟那時傅景珩還是傅閣老的嫡長孫,家境也不差。
傅景珩不是那種接受不了妻子比自己強的,故李瑤的提議他雖不願接受,可最終耐不住李瑤相勸,便也妥協了。如此,他也沒多說,隻想著以後補償自己的小妻子就是了。
到了夜裏,傅景珩就對傅老太太和大顧氏提了雇奶娘的事情。因由他也講了清楚明白。傅老太太這裏倒還好,大顧氏卻道:“如此我家以後可是要被旁人說是靠著兒媳婦過活的,要不然早不雇傭奶娘,晚不雇傭奶娘,偏在兒媳婦嫁過來才一個月就雇傭奶娘。”
大顧氏這麽說,傅大老爺心裏也有些這種想法。怕父母因此對李瑤起了誤會,傅景珩便耐心解釋道:“父親教書每月家裏的口糧是盡夠的,我家去年和今年賣木耳賺得多少銀,屯子裏也是大概清楚的。我家並不是光靠著阿瑤才能過活的,母親萬不可這麽說,這麽想。”
看父母麵上帶著沉思,傅景珩停了一會才又講著道理道:“家和萬事興,兒子不是維護阿瑤,隻是不想讓父母大人和阿瑤之間有誤會。阿瑤這些日子的作為,父母大人不也是看在眼裏的嗎?”
先時說的話,大顧氏覺得兒子是在維護兒媳婦,後頭說了這一句,她心裏才好歹安慰些。這些日子,兒子疼兒媳婦,她也是看在眼裏的,心裏倒是有些不是滋味。不過她轉念一想,兒媳婦那裏懂事聽話,家事做飯看孩子從來沒有怨言,對待長輩也很是恭敬,如此,她這又何必摻合兒子和兒媳婦,讓他們不和呢?
兒媳婦能幹,他是早知道的,如今何必想的狹隘,哎,白活這麽多歲數了。傅老大爺這麽想著間,便肅容正色道:“旁人也不能代替我等活著,隻要家裏和睦順遂,何必在乎旁人想法。是我和你母親想差了。靠不靠阿瑤,我家早晚也要有心裏準備,先時賣木耳若不是阿瑤的主意,我們也賺不得這些銀子不是嗎!這也是同樣靠阿瑤的。”未完待續。
先時沒多加注意,此時盛好了飯,李瑤舀了一口米飯還沒吃進嘴裏,這才看到傅景琛臉上有些青紫,右邊臉頰上還有一道指甲劃痕。想想方才他那低著頭,掩飾說話的動作,她這知他為何會如此了。
“你這是在外頭打架了?”怨不得他不在屋裏跟著長輩一起吃飯,卻非要跟著她和景珝在這屋吃。
景珝年紀吃飯沒個定性,愛吵鬧不說,飯桌上他不能吃的,他也愛湊熱鬧要吃,故而李瑤夫婦單獨帶著他吃飯。為了培養景珝獨立性和動手能力,李瑤是讓其自己吃的,哪怕其上手去抓飯,她也不攔著,偶爾她才喂他,故而他總是能將飯桌上弄個湯菜亂撒。
“嗯。”傅景琛已經十歲了,早懂事了,故而在外頭被人欺負,他也不習慣向李瑤傾訴告狀。如此,欺負他的人裏頭還有李達的事情,他自然也不會說出去。故而他隻是含糊應了一聲,就埋頭大口吃起飯來。十歲的人被年紀小的孩子壓著打,這也不是什麽光榮的事情,他這又何必對自家嫂子說。
傅景珩也無意多說,於是幾人裏除了那個能鬧騰的景珝,都十分安靜地吃了飯。李瑤留春花吃飯,春花沒留,這時已經迴了李家。
待吃了飯收拾了往廚房去洗完,李瑤對傅景珩提議道:“我想給景珝雇個奶娘。他小時三歲前沒怎麽吃過奶,對以後身體成長不好。雇了奶娘,他也好早晚能喝上奶。這樣,你白日裏采藥做事勞累一天,晚上也不必因他哭鬧而起身照顧他了。”
這也是她要去縣城辦的事情了。屯子裏尋的奶娘她估計傅家人會不放心,在牙行找專業的來,傅家人應該能接受的。
李瑤說完提議,傅景珩洗刷碗的動作沒停,但也一時間沒迴話。
“景珩?”李瑤等了一會,看傅景珩不迴話,她便再一次詢問道。
“你說的也有道理,那就先雇傭個奶娘好了。”知道李瑤是有心對他和弟弟好,他也不好推辭。家裏拮據,錢一時不夠買奶娘的錢,但是雇傭上一個,每月支付銀兩倒也可以的。一個月二兩銀應該是夠雇傭奶娘了。他尋了抄書的活計,明年開春有春諱,時文以及四書五經重點今年應該會好賣些,自己這小妻子太會掙銀子,對比的他倒是有些沒用了。
傅景珩答應的輕易,神色如常地也看不出什麽,但李瑤還是顧慮到他的感受。唯恐傷了他這大男人自尊,她便講明心意道:“景珩,夫妻夫妻,就應該相扶相幫,我若是花錢為家裏置辦什麽東西或者買奶娘給景珝,你不要心裏不舒服,我知你會讀書,也有才,賣上一兩次時文就能比得上我辛苦一大半年的買賣盈利的。”
他這話一落,傅景珩臉上露了笑,他將碗盤用幹布巾擦淨站在李瑤身前道:“我明白。你這樣事先和我商量,由我和長輩提議此事最好不過,你放心,我會說通長輩的。隻是雇傭奶娘的銀子,我這裏有,你且不必操心。”
寧可自己在那裏吃苦受累,也不願花她的銀子,這個心思傅景珩是不會多說的。傅家人因為某些心理和自尊,也不是喜歡占媳婦便宜的。這些李瑤都明白。
這時她試圖讓傅景珩不要和她分得這麽清,她道:“去年成親的聘禮家裏拿出了三金和十兩銀給我,除了那不能動的金耳環、金戒指、和金釵,我這裏還有十兩剩餘,這十兩銀子雇傭奶娘或者買個奶娘也是盡夠了的。以後你賺了銀子,再補償我不也挺好。”
傅家待她挺盡心,雖然那金釵做得薄且但以他家現時的情形,能拿出三十兩的聘禮就已經非常不錯了。屯子裏給三十兩聘禮娶妻的基本沒有的。他們這樣的情況,哪裏能和以往家裏沒落時比呢。那時候拿出的嫁娶聘禮估計得上萬兩,畢竟那時傅景珩還是傅閣老的嫡長孫,家境也不差。
傅景珩不是那種接受不了妻子比自己強的,故李瑤的提議他雖不願接受,可最終耐不住李瑤相勸,便也妥協了。如此,他也沒多說,隻想著以後補償自己的小妻子就是了。
到了夜裏,傅景珩就對傅老太太和大顧氏提了雇奶娘的事情。因由他也講了清楚明白。傅老太太這裏倒還好,大顧氏卻道:“如此我家以後可是要被旁人說是靠著兒媳婦過活的,要不然早不雇傭奶娘,晚不雇傭奶娘,偏在兒媳婦嫁過來才一個月就雇傭奶娘。”
大顧氏這麽說,傅大老爺心裏也有些這種想法。怕父母因此對李瑤起了誤會,傅景珩便耐心解釋道:“父親教書每月家裏的口糧是盡夠的,我家去年和今年賣木耳賺得多少銀,屯子裏也是大概清楚的。我家並不是光靠著阿瑤才能過活的,母親萬不可這麽說,這麽想。”
看父母麵上帶著沉思,傅景珩停了一會才又講著道理道:“家和萬事興,兒子不是維護阿瑤,隻是不想讓父母大人和阿瑤之間有誤會。阿瑤這些日子的作為,父母大人不也是看在眼裏的嗎?”
先時說的話,大顧氏覺得兒子是在維護兒媳婦,後頭說了這一句,她心裏才好歹安慰些。這些日子,兒子疼兒媳婦,她也是看在眼裏的,心裏倒是有些不是滋味。不過她轉念一想,兒媳婦那裏懂事聽話,家事做飯看孩子從來沒有怨言,對待長輩也很是恭敬,如此,她這又何必摻合兒子和兒媳婦,讓他們不和呢?
兒媳婦能幹,他是早知道的,如今何必想的狹隘,哎,白活這麽多歲數了。傅老大爺這麽想著間,便肅容正色道:“旁人也不能代替我等活著,隻要家裏和睦順遂,何必在乎旁人想法。是我和你母親想差了。靠不靠阿瑤,我家早晚也要有心裏準備,先時賣木耳若不是阿瑤的主意,我們也賺不得這些銀子不是嗎!這也是同樣靠阿瑤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