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她的人問都不問地誤會她,她做人到底得有多失敗!聽了這話,李瑤心下一冷,走出了內室,不顧其他人在場,她語氣如同季墨軒一般,也充滿了氣怒以及怨恨:“我在你眼裏難道就是個這麽不堪的?”
至少兩人曾經交往過,至少她認為她在季墨軒眼裏並不是一無是處的。可季墨軒此時嚷出的話不僅誤會了她,還指責了她,她自然氣怒。她知道她怨恨季墨軒是不對的,可此時沒法冷靜的她卻仍然忍不住去怨恨。當日若不是因為要見他,她也不會落入旁人的設計而落水,繼而後頭她也不會和傅景珩攪合到一起。
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盡管已經過了幾日了,李瑤其實心裏還是冷靜不下來的。
看到李瑤一臉憔悴地走出內室,季墨軒此時心裏卻沒有任何柔情體貼,他臉上帶著譏誚,哼笑出聲反問道:“你水性楊花地勾引了我的好友,你讓我怎麽想你?難道我該臉上笑著說你做的對?”
水性楊花?!李瑤咽下氣堵,同時將眼裏那委屈不已的眼淚硬生生給壓下。她正要開口說些什麽,李濟民這時卻麵色板肅地問季墨軒道:“小郡王氣勢衝衝地到我家來,不顧阻攔地要見我孫女,難道就是為了對我孫女質問撒氣?”
“我要一個解釋!”季墨軒誰也不看,隻陰沉著臉死死盯著李瑤。
“你怎麽想隨便你,我不會給你解釋!”李瑤倔強道。說完這話,她就低下了頭,她那眼淚終究還是沒有被她壓下去,此時大顆大顆地低落在了地上。她覺得她是脾氣太好了,所以季墨軒才會這麽任性地待她!
她話才落,李濟民卻冷然地開了口,他道:“我來給小郡王解釋!”說完這句,不待季墨軒迴話,他就將那晚李瑤解釋的話複述了一通。接著不管季墨軒臉上神情的變幻,他又將傅景珩那晚的解釋也複述了一通。
雖是落入了旁人的設計,但客觀上來說,李瑤和傅景珩的事情還是傷到了季墨軒。不管是男女之情還是朋友之誼,畢竟季墨軒對這兩人是有感情的,所以他能忍著怒氣,壓著怨恨將這些複述聽完。
聽完複述後,他都不知該說什麽好了,怎麽就這麽湊巧?!老天爺難道是對他不滿,所以才讓他和好友,他和喜歡的女子落到這種局麵?!
屋內很是安靜,季墨軒神情從怨恨氣怒到覺得不可思議以及荒唐,最終他看著李瑤,低落問道:“你為何當日要去臨川河處?”
事情已經發生,怨恨本沒錯的這個,怨恨本沒錯的那個有用嗎?顯然沒用。李瑤冷靜下來,抬起頭來看向對方,語氣平靜且認真說道:“季墨軒,我和你沒有任何未來,你不是我喜歡的樣子,自那****和你說開後,我一直都是這麽想的。所以你的信我才不迴……我這裏……我這裏多謝你曾經喜歡過我。”
她知道她這些話有多傷人嗎?季墨軒不死心問:“為什麽?不喜歡我總要有個具體原因?”
“你和我分開的那天,我說過理由的,你難道不記得了?嗬……如今倒也多了一項理由……你納了妾!”這後麵的一句,李瑤說出時倒有了些猶豫。她的想法與這個時代的整體觀念顯然有些格格不入。
當日她說他太自私,說他愛自己更多些。季墨軒嘴抿著撇向一旁,失落一笑,心裏委屈道:幾個月的寫信糾纏不死心,卻敗在了那****因嫉妒韓進的不冷靜。李瑤說他自私,難道她就不自私。
流放路上,他和她從最開始時就有了不該有的矛盾和猜忌。他二人要的無非是誰最先打開心扉真心對待對方罷了。他做得不夠好,但李瑤呢?
她若是在表哥的事情上對他哪怕有一句解釋,他也不會做出那種事情;她若是在男子麵前能含蓄內斂些,他也不會做出那種事情;她若是懂些避嫌大防的規矩,沒有衣衫不整地追著李達跑,他也不會做出那種事情……
季墨軒覺得自己好似想通了,沉默良久後,他看向李瑤低落說道:“你的心真大,三妻四妾對男子來說隻是尋常罷了。”他說出這句後緊接著很快道:“不過……我娶了你,你若介意,我或許也可以做到不納妾的。但……這時候說這些也沒什麽用了。”
說完他不再看李瑤,扭轉身準備離開,可卻又頓在那裏一時,還想再說些什麽。終,他心裏這時卻再也無話,於是他提起袍擺,快速抬步走了出去。
走出屋子時,李瑗麵上還帶著些恍惚,就連傅景琛從旁的屋子出來喚她,她也沒顧得上應一聲,就這樣帶著柳丫出了傅家。
“那日臨川河沒有孩子在那裏玩耍。阿瑗,你說為什麽?”
“順兒去叫我迴來,自己卻找了理由離開了。阿瑗,你說為什麽?”
“我迴返路上卻正好遇到李三姑娘落水。阿瑗,你說為什麽?”
曾經的未婚夫盯視著她,鄭重認真地問著,她竭力保持著麵上的鎮定,冷靜答道:“我不知道,景珩,我不知道為什麽……或許,是湊巧吧。”
“好一個湊巧呢,阿瑗。”
“景珩,你什麽意思?”
“阿瑗,我什麽意思,你我都明白……隻是我想說的是,你知道你說謊時會連續眨動左眼嗎?”
她那時強忍著沒眨眼的吧?她不清楚。她隻記得曾經的未婚夫低下了頭沒再看她,隻道:“你走吧,阿瑗,我和你再沒關係了。”
當時她還想說什麽的,她可以解釋自己什麽也沒做的,可看來他卻不願意聽了呢!
如今她如願了,她解脫了,可似乎她也沒覺得有多高興。曾經的親事就如一層蟬蛻,從她身上脫離,可那蟬蛻畢竟也跟隨了她許久了。嗬,他先時說他要娶堂妹時,他竟然親熱地喚堂妹阿瑤呢!
李瑗離開後,傅景琛進了兄長屋裏。
傅景珩抬起頭來,將先時傷心難過的神情掩下,麵色無虞地看向弟弟。阿瑗說謊時會不會連續眨動左眼他是不知的,最終他在兩人分開時卻動了心眼,他還是不死心地想要證明他曾經沒有信錯過人。但……嗬,顯然阿瑗的做賊心虛還是讓他失望了。付出多少信裏,心冷卻最終隻是一瞬罷了!
不知兄長方才經曆了什麽,也不知兄長此時的心情,故,傅景琛小心翼翼地開了口“哥……”
他想說些安慰的話的,但傅景珩這時卻神情淡然地問他道:“景琛,阿瑤姐姐給你做嫂子,你覺得可好?”
“……哥,你不必顧忌我的感受,你怎麽樣我都支持你的,你自己喜歡就行。”傅景琛想了想,很是周全地迴答道。其實此時他內心裏是高興的。
說來比起李瑗,他更喜歡李瑤。李瑤隨和沒架子,似乎和她說什麽她都能理解,並且也不會怪罪旁人是如此這麽或者那麽的不規矩,所以他很能和其人說到一起。
李瑗答應嫁給他兄長時,他心裏其實對她是尊敬的,但她總給他一種不能親近的距離感。譬如談詩說文,他不是不喜歡談詩說文,但話題總是圍著這些轉,他便覺得沒意思了。譬如照顧幼弟換洗尿布等事,李瑗從來都借於仆婦之手,自己不會上前,哪怕一次她都沒親自動手過……他不知李瑤會如何做,但起碼李瑤不會和他有距離感。
弟弟迴答了他的話後就低下頭不知在想什麽了,傅景珩站起身來,上前拍了拍弟弟肩膀,就朝著父母那屋走了過去。傅大老爺在私塾教學生沒在,隻大顧氏在裏頭。
看到大兒子進來,大顧氏將手裏縫著的小衣裳丟下,看向大兒子埋怨地說道:“你這病才好了,不在自己屋裏歇著,來我這裏做什麽?”
對母親這埋怨傅景珩隻是笑了一下,沒說什麽。他坐到大顧氏身邊親近地喊了聲母親,然後笑著問大顧氏道:“兒子娶那李三姑娘給您做兒媳婦可好?”
對兒子這笑語,大顧氏愣了一會後才正色說道:“……我的意思是隨你自己喜歡!你若不喜歡,就算拚著得罪那李三姑娘家,母親也會為你爭取,讓你娶阿瑗的。”
聽到母親提到李瑗,傅景珩笑著的臉僵持了一下,但很快他就掩飾了這僵持,他道:“至少兒子不討厭那李三姑娘……阿瑗那裏……她那裏接受不了我和李三姑娘之間發生的事情,那……那我和她就算了吧,如此總比兩個都辜負的好。至少在旁人眼裏錯的是我和那李三姑娘,阿瑗總是受同情的一方。如此,退親後,阿瑗……阿瑗再想和旁人結親卻也不難的。”
顯然這些話傅景珩是經過深思熟慮才說出的,不然他這話不會說得這麽遲緩。顯然為了不讓母親生氣傷身,他也不打算對母親說出實情——那實情就是他和李瑤會如此,這都是李瑗設計的。
由於主子麵上的恍惚沉思,柳丫沒敢出聲問主子什麽,隻沉默著跟著。這主仆二人在屯子裏的路上行走,遇到她們的鄉鄰還有人對她們指指點點的。柳丫知道,這些人大多沒有惡意,他們隻是在同情主子這個“受害方”罷了。
李瑗低著頭走著,但這時卻有熟悉的聲音喚她,她停住腳沒有迴頭,柳丫在她身後提醒道:“小姐,是小郡王……”
她轉過頭,便看到季墨軒站在她主仆二人身後,他臉上帶著失意問她道:“阿瑗,你還好吧?”
“我……我還好,你這是……你這是……我迴去了,迴頭有空我們再聊。”他跟在她身後,那他是從哪裏來的?
“我知道你受了委屈。”季墨軒這時定定看向她說道。
李瑗沒有多說什麽,隻對季墨軒點了點頭就轉身離開了。這時候什麽也不說就是最好的處置,這時候什麽也不說才能獲得最大的同情。
季墨軒突然能開口說話了,這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這時候李瑗心不在焉,竟然就這麽給忽略了。等到柳丫提醒她時,她卻才想起來。最終她道:“罷了,迴頭我再專程去一趟季家探望他。方才他是去了哪裏?柳丫,你去我那叔父家去找珮兒堂姐打聽打聽,看能打聽出什麽吧。”(未完待續。)m。
至少兩人曾經交往過,至少她認為她在季墨軒眼裏並不是一無是處的。可季墨軒此時嚷出的話不僅誤會了她,還指責了她,她自然氣怒。她知道她怨恨季墨軒是不對的,可此時沒法冷靜的她卻仍然忍不住去怨恨。當日若不是因為要見他,她也不會落入旁人的設計而落水,繼而後頭她也不會和傅景珩攪合到一起。
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盡管已經過了幾日了,李瑤其實心裏還是冷靜不下來的。
看到李瑤一臉憔悴地走出內室,季墨軒此時心裏卻沒有任何柔情體貼,他臉上帶著譏誚,哼笑出聲反問道:“你水性楊花地勾引了我的好友,你讓我怎麽想你?難道我該臉上笑著說你做的對?”
水性楊花?!李瑤咽下氣堵,同時將眼裏那委屈不已的眼淚硬生生給壓下。她正要開口說些什麽,李濟民這時卻麵色板肅地問季墨軒道:“小郡王氣勢衝衝地到我家來,不顧阻攔地要見我孫女,難道就是為了對我孫女質問撒氣?”
“我要一個解釋!”季墨軒誰也不看,隻陰沉著臉死死盯著李瑤。
“你怎麽想隨便你,我不會給你解釋!”李瑤倔強道。說完這話,她就低下了頭,她那眼淚終究還是沒有被她壓下去,此時大顆大顆地低落在了地上。她覺得她是脾氣太好了,所以季墨軒才會這麽任性地待她!
她話才落,李濟民卻冷然地開了口,他道:“我來給小郡王解釋!”說完這句,不待季墨軒迴話,他就將那晚李瑤解釋的話複述了一通。接著不管季墨軒臉上神情的變幻,他又將傅景珩那晚的解釋也複述了一通。
雖是落入了旁人的設計,但客觀上來說,李瑤和傅景珩的事情還是傷到了季墨軒。不管是男女之情還是朋友之誼,畢竟季墨軒對這兩人是有感情的,所以他能忍著怒氣,壓著怨恨將這些複述聽完。
聽完複述後,他都不知該說什麽好了,怎麽就這麽湊巧?!老天爺難道是對他不滿,所以才讓他和好友,他和喜歡的女子落到這種局麵?!
屋內很是安靜,季墨軒神情從怨恨氣怒到覺得不可思議以及荒唐,最終他看著李瑤,低落問道:“你為何當日要去臨川河處?”
事情已經發生,怨恨本沒錯的這個,怨恨本沒錯的那個有用嗎?顯然沒用。李瑤冷靜下來,抬起頭來看向對方,語氣平靜且認真說道:“季墨軒,我和你沒有任何未來,你不是我喜歡的樣子,自那****和你說開後,我一直都是這麽想的。所以你的信我才不迴……我這裏……我這裏多謝你曾經喜歡過我。”
她知道她這些話有多傷人嗎?季墨軒不死心問:“為什麽?不喜歡我總要有個具體原因?”
“你和我分開的那天,我說過理由的,你難道不記得了?嗬……如今倒也多了一項理由……你納了妾!”這後麵的一句,李瑤說出時倒有了些猶豫。她的想法與這個時代的整體觀念顯然有些格格不入。
當日她說他太自私,說他愛自己更多些。季墨軒嘴抿著撇向一旁,失落一笑,心裏委屈道:幾個月的寫信糾纏不死心,卻敗在了那****因嫉妒韓進的不冷靜。李瑤說他自私,難道她就不自私。
流放路上,他和她從最開始時就有了不該有的矛盾和猜忌。他二人要的無非是誰最先打開心扉真心對待對方罷了。他做得不夠好,但李瑤呢?
她若是在表哥的事情上對他哪怕有一句解釋,他也不會做出那種事情;她若是在男子麵前能含蓄內斂些,他也不會做出那種事情;她若是懂些避嫌大防的規矩,沒有衣衫不整地追著李達跑,他也不會做出那種事情……
季墨軒覺得自己好似想通了,沉默良久後,他看向李瑤低落說道:“你的心真大,三妻四妾對男子來說隻是尋常罷了。”他說出這句後緊接著很快道:“不過……我娶了你,你若介意,我或許也可以做到不納妾的。但……這時候說這些也沒什麽用了。”
說完他不再看李瑤,扭轉身準備離開,可卻又頓在那裏一時,還想再說些什麽。終,他心裏這時卻再也無話,於是他提起袍擺,快速抬步走了出去。
走出屋子時,李瑗麵上還帶著些恍惚,就連傅景琛從旁的屋子出來喚她,她也沒顧得上應一聲,就這樣帶著柳丫出了傅家。
“那日臨川河沒有孩子在那裏玩耍。阿瑗,你說為什麽?”
“順兒去叫我迴來,自己卻找了理由離開了。阿瑗,你說為什麽?”
“我迴返路上卻正好遇到李三姑娘落水。阿瑗,你說為什麽?”
曾經的未婚夫盯視著她,鄭重認真地問著,她竭力保持著麵上的鎮定,冷靜答道:“我不知道,景珩,我不知道為什麽……或許,是湊巧吧。”
“好一個湊巧呢,阿瑗。”
“景珩,你什麽意思?”
“阿瑗,我什麽意思,你我都明白……隻是我想說的是,你知道你說謊時會連續眨動左眼嗎?”
她那時強忍著沒眨眼的吧?她不清楚。她隻記得曾經的未婚夫低下了頭沒再看她,隻道:“你走吧,阿瑗,我和你再沒關係了。”
當時她還想說什麽的,她可以解釋自己什麽也沒做的,可看來他卻不願意聽了呢!
如今她如願了,她解脫了,可似乎她也沒覺得有多高興。曾經的親事就如一層蟬蛻,從她身上脫離,可那蟬蛻畢竟也跟隨了她許久了。嗬,他先時說他要娶堂妹時,他竟然親熱地喚堂妹阿瑤呢!
李瑗離開後,傅景琛進了兄長屋裏。
傅景珩抬起頭來,將先時傷心難過的神情掩下,麵色無虞地看向弟弟。阿瑗說謊時會不會連續眨動左眼他是不知的,最終他在兩人分開時卻動了心眼,他還是不死心地想要證明他曾經沒有信錯過人。但……嗬,顯然阿瑗的做賊心虛還是讓他失望了。付出多少信裏,心冷卻最終隻是一瞬罷了!
不知兄長方才經曆了什麽,也不知兄長此時的心情,故,傅景琛小心翼翼地開了口“哥……”
他想說些安慰的話的,但傅景珩這時卻神情淡然地問他道:“景琛,阿瑤姐姐給你做嫂子,你覺得可好?”
“……哥,你不必顧忌我的感受,你怎麽樣我都支持你的,你自己喜歡就行。”傅景琛想了想,很是周全地迴答道。其實此時他內心裏是高興的。
說來比起李瑗,他更喜歡李瑤。李瑤隨和沒架子,似乎和她說什麽她都能理解,並且也不會怪罪旁人是如此這麽或者那麽的不規矩,所以他很能和其人說到一起。
李瑗答應嫁給他兄長時,他心裏其實對她是尊敬的,但她總給他一種不能親近的距離感。譬如談詩說文,他不是不喜歡談詩說文,但話題總是圍著這些轉,他便覺得沒意思了。譬如照顧幼弟換洗尿布等事,李瑗從來都借於仆婦之手,自己不會上前,哪怕一次她都沒親自動手過……他不知李瑤會如何做,但起碼李瑤不會和他有距離感。
弟弟迴答了他的話後就低下頭不知在想什麽了,傅景珩站起身來,上前拍了拍弟弟肩膀,就朝著父母那屋走了過去。傅大老爺在私塾教學生沒在,隻大顧氏在裏頭。
看到大兒子進來,大顧氏將手裏縫著的小衣裳丟下,看向大兒子埋怨地說道:“你這病才好了,不在自己屋裏歇著,來我這裏做什麽?”
對母親這埋怨傅景珩隻是笑了一下,沒說什麽。他坐到大顧氏身邊親近地喊了聲母親,然後笑著問大顧氏道:“兒子娶那李三姑娘給您做兒媳婦可好?”
對兒子這笑語,大顧氏愣了一會後才正色說道:“……我的意思是隨你自己喜歡!你若不喜歡,就算拚著得罪那李三姑娘家,母親也會為你爭取,讓你娶阿瑗的。”
聽到母親提到李瑗,傅景珩笑著的臉僵持了一下,但很快他就掩飾了這僵持,他道:“至少兒子不討厭那李三姑娘……阿瑗那裏……她那裏接受不了我和李三姑娘之間發生的事情,那……那我和她就算了吧,如此總比兩個都辜負的好。至少在旁人眼裏錯的是我和那李三姑娘,阿瑗總是受同情的一方。如此,退親後,阿瑗……阿瑗再想和旁人結親卻也不難的。”
顯然這些話傅景珩是經過深思熟慮才說出的,不然他這話不會說得這麽遲緩。顯然為了不讓母親生氣傷身,他也不打算對母親說出實情——那實情就是他和李瑤會如此,這都是李瑗設計的。
由於主子麵上的恍惚沉思,柳丫沒敢出聲問主子什麽,隻沉默著跟著。這主仆二人在屯子裏的路上行走,遇到她們的鄉鄰還有人對她們指指點點的。柳丫知道,這些人大多沒有惡意,他們隻是在同情主子這個“受害方”罷了。
李瑗低著頭走著,但這時卻有熟悉的聲音喚她,她停住腳沒有迴頭,柳丫在她身後提醒道:“小姐,是小郡王……”
她轉過頭,便看到季墨軒站在她主仆二人身後,他臉上帶著失意問她道:“阿瑗,你還好吧?”
“我……我還好,你這是……你這是……我迴去了,迴頭有空我們再聊。”他跟在她身後,那他是從哪裏來的?
“我知道你受了委屈。”季墨軒這時定定看向她說道。
李瑗沒有多說什麽,隻對季墨軒點了點頭就轉身離開了。這時候什麽也不說就是最好的處置,這時候什麽也不說才能獲得最大的同情。
季墨軒突然能開口說話了,這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這時候李瑗心不在焉,竟然就這麽給忽略了。等到柳丫提醒她時,她卻才想起來。最終她道:“罷了,迴頭我再專程去一趟季家探望他。方才他是去了哪裏?柳丫,你去我那叔父家去找珮兒堂姐打聽打聽,看能打聽出什麽吧。”(未完待續。)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