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國公勤王出兵鎮壓藩王消息的傳來,季淳的寶座看起來坐得更穩了。官差還是懂一些朝事的,新帝若是穩坐帝位,李濟民這些得罪新帝的人,還這麽大歲數的,能起複的機會基本是沒有了。
於是這些官差便又毫無顧忌地尋來李瑤,讓她賣臘肉方子。而且有官差還問李瑤道:“你這菜方子怎地才賣了這點銀子?我聽說你先時賣菜方子賣得有三五百兩銀。”
聽了這問話,李瑤驚愣了一下後,忙瞪眼驚訝問道:“小女好奇,賣得三五百銀這話,是誰告訴大人的?我賣方子得了多少錢,清河縣官差叫劉忠的可以為我作證,我就不知大人這話是從誰那裏聽來的?”
她說這話是信任自家表哥和祖父的,傅景珩那裏她想著也應該不會暴露出來。但……也有保不準看錯人的時候。李瑤這時甚至懷疑起傅景珩來,若是他將借銀多少的事情告訴了未婚妻,那……保不住吳氏那裏知道些什麽,然後露出些口風!
可這些官差也沒注意話是誰說的。這時有個大胡子官差粗聲粗氣說道:“誰說的這話倒沒聽出來,當日是你家的兩個姨娘端送的菜。”
李瑤還在想著是誰害她,其中一個高胖的官差就問她道:“那你這臘肉方子至少也能賣點錢吧?”
心思千思百轉後,李瑤眉眼下耷,顯得為難地說道:“這臘肉方子我打算自己用,不打算賣。”
聽她這麽說,這些官差更加起意想要她這方子。
這些官差也懂得拿捏人,最終說來說去,李瑤鬆口道:“先時方子賣的錢少,我覺得是這裏地方偏僻的緣故。若是在這裏偏僻又沒大酒樓的地方賣這臘肉方子,賣得銀錢自然就少了。我認為這時賣這方子反而賣得虧。”
“我做臘肉時,給你等看看,你等看了後,我再讓人給你等寫了方子,你等到時迴去再賣了這臘肉方子或者拿著這方子自家做買賣豈不是更好?我估摸了下,這方子我若是自己拿去做長久買賣,必然能賺得些銀子的。不說平時,就老百姓逢年過節總要買豬肉、鹵肉等吃的嘛。我想著我這臘肉方子若是賣的話,少說應該能賣得三五百兩銀的。畢竟除了臘肉,還有臘腸、臘雞、臘鴨……”
“拿著這方子,若是有銀子,可以自家開個臘肉鋪子賣臘肉啊!我肚子裏就這些方子了,賣了這臘肉方子,我是真沒賣的方子給大人們賺銀子了!而且我這方子我並不想一次讓人買斷,最起碼別人買到我這方子後,我自己以後若是日子過好了,自己也還能開鋪子賣臘肉,隻要我不和買我方子的人在一個地方做買賣就成。”
這時小胡子官差用手撚著自己的小胡子,環視了四下,看了看同僚的臉色,他對李瑤說道:“你先出去吧,我等商量好後,再和你談。”
李瑤走了後,那些官差就商量起來。
“那日是誰在咱們這窗戶外頭說了那一句三五百兩銀的話?”
“誰知道,那時候大家都在喝酒熱鬧,誰會細聽這個,讓她們自己狗咬狗去。”
“那這姑娘說的話是真是假?”
這時一撥官差裏顯得有資曆的人對同僚說道:“她方才那些話,我等去找酒樓掌櫃的打聽打聽。這裏的酒樓雖偏僻,但隻要是買賣人,應該還是懂些買賣行道的。”
一眾同僚都應著是。
還有人提議道:“我看這姑娘能說會道,她自己做的東西,她也了解,不如到時我等將她也帶去吧?”
幾個官差互相看了看,不一時便有人應道:“說得是,那就讓她也跟著去!”
李瑤心裏窩火,她一臉不快地迴了屋子。先時不知誰把她賣方子賺錢的事情傳出去,她還沒弄清楚,接著又來了一出。這一路上除了陳姨娘,其他兩個姨娘倒還安分,可如今這兩個姨娘是怎麽迴事?她賣方子的事情是誰傳出去的?最近和她不和的就她那二姐和李瑗,是不是她們在這其中也生事了?
季墨軒最近又消停了,他最近開始刻意疏遠李瑤。故而陳姨娘囑咐女兒的話,到底也沒用上。李瑤對季墨軒根本不上心,還厭煩他,他怎麽地,她是一點不管的。
走進屋裏後,她聽得祖父和康王正說道:“信國公若是不勤王出兵鎮壓藩王,難道能眼看著天下大亂不成?他幫著新帝鎮壓藩王,並不是從了逆王,隻是對天下蒼生懷有憐憫之心罷了。若是新帝登基,藩王又要清君側,使得大泰陷入戰亂,北良和西齊這時候再若趁火打劫,那這江山就……哎……”
“老大人分析的是,沈太後對新帝有撫養之恩,我還以為沈太後那裏做了對先帝不忠的事情,是本王方才想差了!先帝幾代鎮藩,如今藩王被節製,想來鬧出動靜是有,但壓下去卻也是能的,可能……需費些時日,隻是可憐了那些因著戰亂而受苦的百姓……”
李瑤知道,這是男人間又在說朝事了。信國公乃宣德帝沈皇後的父親,沈皇後在新帝登基後就已經成為沈太後了。聽說宣德帝在世時,對作為外戚的信國公很是冷淡,她這祖父說的也不盡然對吧?這裏頭保不準是信國公自願幫新帝呢!
李瑤一進了屋子,一屋子的人都朝她看了過去。她則目不斜視地走至韓氏身旁坐下了。
李安這時不自在地看了她一眼。阿瑤堂姐最近頻頻被官差招去問話,眾人都知是為了什麽。這些官差如今倒是對他們好很多了。隻是他們如今在官差身上打點的銀子則花費更多了。
這些官差貪得無厭,不僅讓堂姐賣方子給他們賺錢,平日裏一遇到官驛停留,就要讓他們這些流犯多花些銀子給弄些好酒好菜款待他們。
李毅看到妹妹臉色不快,他嚐試安撫道:“過幾日就要換官差了,你別不痛快了。就當花銀子買了心安吧。天氣這麽熱,我們花些銀子讓官差不要苛待我等,我們不得病就已經很好了。”
“先時不賣方子我們也不受苛待了。”韓氏語氣顯得無奈地抱怨著。
對母親的話,李毅一時不知該怎麽迴應,終他隻輕歎了口氣,然後抬手拍撫了下妹妹肩膀:“總之阿瑤別氣了,很快就過去了。”
看了看韓氏,又看了看兄長,李瑤抿唇鼓了下臉頰,然後點了點頭道:“哥哥,我知道了。”
上輩子她就是個獨生子女,一直極想有個哥哥護著她。可上輩子舅舅家的表哥都比她大很多,不能帶她玩,也和她說不來。故而也和她不多親近。如今有了歲數相差不大的哥哥,她能適度依賴就依賴。一路上兄長對她多有維護,她倒是願意聽兄長勸的。(未完待續。)
於是這些官差便又毫無顧忌地尋來李瑤,讓她賣臘肉方子。而且有官差還問李瑤道:“你這菜方子怎地才賣了這點銀子?我聽說你先時賣菜方子賣得有三五百兩銀。”
聽了這問話,李瑤驚愣了一下後,忙瞪眼驚訝問道:“小女好奇,賣得三五百銀這話,是誰告訴大人的?我賣方子得了多少錢,清河縣官差叫劉忠的可以為我作證,我就不知大人這話是從誰那裏聽來的?”
她說這話是信任自家表哥和祖父的,傅景珩那裏她想著也應該不會暴露出來。但……也有保不準看錯人的時候。李瑤這時甚至懷疑起傅景珩來,若是他將借銀多少的事情告訴了未婚妻,那……保不住吳氏那裏知道些什麽,然後露出些口風!
可這些官差也沒注意話是誰說的。這時有個大胡子官差粗聲粗氣說道:“誰說的這話倒沒聽出來,當日是你家的兩個姨娘端送的菜。”
李瑤還在想著是誰害她,其中一個高胖的官差就問她道:“那你這臘肉方子至少也能賣點錢吧?”
心思千思百轉後,李瑤眉眼下耷,顯得為難地說道:“這臘肉方子我打算自己用,不打算賣。”
聽她這麽說,這些官差更加起意想要她這方子。
這些官差也懂得拿捏人,最終說來說去,李瑤鬆口道:“先時方子賣的錢少,我覺得是這裏地方偏僻的緣故。若是在這裏偏僻又沒大酒樓的地方賣這臘肉方子,賣得銀錢自然就少了。我認為這時賣這方子反而賣得虧。”
“我做臘肉時,給你等看看,你等看了後,我再讓人給你等寫了方子,你等到時迴去再賣了這臘肉方子或者拿著這方子自家做買賣豈不是更好?我估摸了下,這方子我若是自己拿去做長久買賣,必然能賺得些銀子的。不說平時,就老百姓逢年過節總要買豬肉、鹵肉等吃的嘛。我想著我這臘肉方子若是賣的話,少說應該能賣得三五百兩銀的。畢竟除了臘肉,還有臘腸、臘雞、臘鴨……”
“拿著這方子,若是有銀子,可以自家開個臘肉鋪子賣臘肉啊!我肚子裏就這些方子了,賣了這臘肉方子,我是真沒賣的方子給大人們賺銀子了!而且我這方子我並不想一次讓人買斷,最起碼別人買到我這方子後,我自己以後若是日子過好了,自己也還能開鋪子賣臘肉,隻要我不和買我方子的人在一個地方做買賣就成。”
這時小胡子官差用手撚著自己的小胡子,環視了四下,看了看同僚的臉色,他對李瑤說道:“你先出去吧,我等商量好後,再和你談。”
李瑤走了後,那些官差就商量起來。
“那日是誰在咱們這窗戶外頭說了那一句三五百兩銀的話?”
“誰知道,那時候大家都在喝酒熱鬧,誰會細聽這個,讓她們自己狗咬狗去。”
“那這姑娘說的話是真是假?”
這時一撥官差裏顯得有資曆的人對同僚說道:“她方才那些話,我等去找酒樓掌櫃的打聽打聽。這裏的酒樓雖偏僻,但隻要是買賣人,應該還是懂些買賣行道的。”
一眾同僚都應著是。
還有人提議道:“我看這姑娘能說會道,她自己做的東西,她也了解,不如到時我等將她也帶去吧?”
幾個官差互相看了看,不一時便有人應道:“說得是,那就讓她也跟著去!”
李瑤心裏窩火,她一臉不快地迴了屋子。先時不知誰把她賣方子賺錢的事情傳出去,她還沒弄清楚,接著又來了一出。這一路上除了陳姨娘,其他兩個姨娘倒還安分,可如今這兩個姨娘是怎麽迴事?她賣方子的事情是誰傳出去的?最近和她不和的就她那二姐和李瑗,是不是她們在這其中也生事了?
季墨軒最近又消停了,他最近開始刻意疏遠李瑤。故而陳姨娘囑咐女兒的話,到底也沒用上。李瑤對季墨軒根本不上心,還厭煩他,他怎麽地,她是一點不管的。
走進屋裏後,她聽得祖父和康王正說道:“信國公若是不勤王出兵鎮壓藩王,難道能眼看著天下大亂不成?他幫著新帝鎮壓藩王,並不是從了逆王,隻是對天下蒼生懷有憐憫之心罷了。若是新帝登基,藩王又要清君側,使得大泰陷入戰亂,北良和西齊這時候再若趁火打劫,那這江山就……哎……”
“老大人分析的是,沈太後對新帝有撫養之恩,我還以為沈太後那裏做了對先帝不忠的事情,是本王方才想差了!先帝幾代鎮藩,如今藩王被節製,想來鬧出動靜是有,但壓下去卻也是能的,可能……需費些時日,隻是可憐了那些因著戰亂而受苦的百姓……”
李瑤知道,這是男人間又在說朝事了。信國公乃宣德帝沈皇後的父親,沈皇後在新帝登基後就已經成為沈太後了。聽說宣德帝在世時,對作為外戚的信國公很是冷淡,她這祖父說的也不盡然對吧?這裏頭保不準是信國公自願幫新帝呢!
李瑤一進了屋子,一屋子的人都朝她看了過去。她則目不斜視地走至韓氏身旁坐下了。
李安這時不自在地看了她一眼。阿瑤堂姐最近頻頻被官差招去問話,眾人都知是為了什麽。這些官差如今倒是對他們好很多了。隻是他們如今在官差身上打點的銀子則花費更多了。
這些官差貪得無厭,不僅讓堂姐賣方子給他們賺錢,平日裏一遇到官驛停留,就要讓他們這些流犯多花些銀子給弄些好酒好菜款待他們。
李毅看到妹妹臉色不快,他嚐試安撫道:“過幾日就要換官差了,你別不痛快了。就當花銀子買了心安吧。天氣這麽熱,我們花些銀子讓官差不要苛待我等,我們不得病就已經很好了。”
“先時不賣方子我們也不受苛待了。”韓氏語氣顯得無奈地抱怨著。
對母親的話,李毅一時不知該怎麽迴應,終他隻輕歎了口氣,然後抬手拍撫了下妹妹肩膀:“總之阿瑤別氣了,很快就過去了。”
看了看韓氏,又看了看兄長,李瑤抿唇鼓了下臉頰,然後點了點頭道:“哥哥,我知道了。”
上輩子她就是個獨生子女,一直極想有個哥哥護著她。可上輩子舅舅家的表哥都比她大很多,不能帶她玩,也和她說不來。故而也和她不多親近。如今有了歲數相差不大的哥哥,她能適度依賴就依賴。一路上兄長對她多有維護,她倒是願意聽兄長勸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