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朱明陽早上一起床,翠翠手腳麻利的將那件新朝服給他找出來了,自從被任命為雍州司馬,他還從沒有穿過自己的朝服,即使每次見李治他也一身布衣裝扮。


    翠翠體貼的將衣服為朱明陽穿上,但見淺緋色的朝服穿上身上倒也合身,圓圓的衣領將朱明陽整個脖子露在了外麵,像一隻鴨子一般。素手輕晃,不一會兒腰帶和襆頭也為朱明陽穿戴整齊,朱明陽對著臉盆裏的水一照,還真有一點兒官樣兒,隻不過還是有些銷瘦,在朱明陽的眼中,當官的都應該是一副肥頭大耳。


    長安城的含元殿本是舉行重大朝賀活動的地方,朱明陽早有耳聞,隻是一直苦於沒有機會見到,一走過含元殿的宮門朱明陽便見一個寬闊的廣場,廣場前一個雄偉的建築拔地而起,一步步的階梯從含元殿前麵的廣場通向含元殿,甚是大氣。


    朱明陽走到廣場的時候,廣場上已整齊的站滿了人,通過官服朱明陽現,每個人的官品都是三品以上,自己的淺緋色的官服與廣場上的人的服飾居然有點兒格格不入。


    朱明陽本想問一下自己該站哪兒,再細看每個人的表情都是非常的嚴肅,而且對朱明陽都是一樣的輕蔑的表情,朱明陽隻能在一個空地上站了下來。


    “啊呀!朱大人,你可不能站這兒,這是刑部的位置。”忽然朱明陽耳邊想起了娘娘腔,朱明陽迴頭一看,居然是昨天的那個太監。


    “呃,不知公公我該站哪兒?”朱明陽正愁不知道自己站在哪兒,見到了太監趕忙詢問。


    “這樣啊,那你跟我來吧!”太監見朱明陽第一次參見這樣的大朝拜,便領著朱明陽在廣場的一個角落站了下來。


    “這……我怎麽站這兒,離那含元殿也太遠了吧!”朱明陽踮起腳尖看看那百步開外的含元殿。


    “沒辦法,其一你官職太低,其二你是外臣隻能站這兒咯。哎呀,你也別糾結了,像你這麽年輕的能站在這個地方已是榮幸之至了。你先站這兒等朝拜吧,我先去忙了吧!”說完太監像精靈般的離開了。


    朱明陽四周環顧一圈,的確如太監所說,周圍的官員雖然的品級都比自己高,可是個個都顯得比自己老態,朱明陽想到這裏心裏終於找到了一絲平衡。


    不知過了多久,忽然李治在一群侍女和太監的擁護下出現在了含元殿前,但見今日的李治一身金黃的黃袍,卻是格外的威武,儼然一副大國君主的模樣,朱明陽想起了以前曆史課本上萬國朝賀的場麵,不知道為何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宣吐蕃國師噶爾.欽陵!”忽然從含元殿傳來一聲召見聲。


    召見聲卻如接力棒一樣,從台階上一直傳下來。不一會兒從宮門走出一群番僧模樣的人,每個番僧的臉上皆洋溢著謙卑。朱明陽細細的觀察著每一個番僧,卻現並沒有那個做盡傷天害理事情的番僧。


    朱明陽又將目光投向了為的那個國師,全身穿著一件奇怪的袈裟,甚是華麗,雙眼卻是炯炯有神,一張圓臉猶如盤子一般,卻像彌勒佛一樣。朱明陽忽然覺得這個國師有點兒眼熟,細細一想,這個國師不就是上次自己準備刺殺而刺殺失敗的國師麽?


    當這群番僧從自己身邊走過的時候,朱明陽甚至覺得這群番僧有些慈悲,真是太奇怪了,看來一定要找機會接近一下這個國師,查個水落石出。


    吐蕃國師帶著這群番僧走到含元殿階梯前畢恭畢敬的行了一個大禮,然後就和李治聊了起來,朱明陽站得太遠了,一句也沒有聽到。


    良久,李治和國師相視而笑。但見李治對身旁的太監不知道說了些什麽,太監便順著階梯走了下來。


    “今日,朝拜到此為止,除長孫無忌、嚴善思、朱明陽留下伴君,其他人等皆可退去!”太監下了最後一級階梯後大聲的說道。


    太監聲音卻很大,聲如洪鍾般,朱明陽老遠便聽到了那尖細的娘娘腔。朱明陽沒想到自己雖然站在最後卻能得到李治的單獨召見,真不知道那些剛才小瞧自己的人會怎麽想,想到這裏朱明陽心本有一絲自卑的心裏居然泛起一絲成績感。


    “朱明陽是誰啊?沒聽說過這號人物啊!”幾個官員一退下便討論起來。


    “聽說是新到任的雍州司馬,上次連長孫大人被他難住了,陛下好像很喜歡他。”一個官員迴答道。


    “是呀,我也聽說了。我還聽說這個朱明陽好像還破了華原的命案。”另一個官員插了進來。


    “朱明陽才二十出頭,真不知道他是何來曆,真是後生可畏啊,看來我們都老了。”這時候褚遂良見官員們討論,走了過來深深的歎了一口氣,眾官員見褚遂良無奈的臉色,皆跟著歎氣。


    朱明陽輕輕的走進了含元殿,但見李治高高的坐在龍椅之上,而大殿中央站著剛才那個吐蕃國師,而長孫無忌和嚴善思卻立在兩側,朱明陽站在了長孫無忌的身後。


    “噶爾.欽陵!不知你剛才說的論道之事是何事?”李治注視著吐蕃國師問道。


    “陛下,我吐蕃國雖遠在邊陲,未有大唐如此繁盛,但民風淳樸,亦服教化,篤信佛教。吾聞大唐不僅繁盛,亦對佛學有所研究,是故希望借此佛學交流,加強兩國關係。”吐蕃國師緩緩地說道,聲音卻帶有濃厚的異族口音。


    “佛學交流!嗯,不錯。此建議甚好,不知國師所說交流該如何交流?”李治思索了片刻問道。


    “吾聞大唐人傑地靈,人人對佛學都有所參透,是故我想來一場論佛。剛才我身後的那些人乃是我吐蕃佛學大師,現在隻需大唐再派些佛學高手便可舉行這論佛。”吐蕃國師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李治。


    “此想法甚秒,不知大師準備何時論佛?”李治迫不及待的問道。


    “我看不如就明日吧!”吐蕃國師思索片刻說道。


    “不可!”忽然兩個聲音不約而同的殿前傳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魂斷武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溪城浪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溪城浪子並收藏魂斷武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