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過午飯,朱明陽和翠翠便整理好行禮登上了馬車。朱明陽還是第一次駕馭馬車,學了好久才掌握技巧。
“張大哥,咱們後會有期。”說完朱明陽拽了拽馬韁向城門走去,留下了揮手送別的張說。
“哎!以前是**絲,連房都買不起,更何況車。現在居然華麗變身高富帥,且還能同女神同車。”想到這裏,朱明陽忽然覺得其實能在古代熬得人上人也不錯。一路上朱明陽不停地給翠翠講起了千年後的中國,翠翠專注的傾聽著,時而娥眉緊蹙,時而捧腹大笑,時而詫異萬分,總算從悲傷中走了出來。兩人一路上有說有笑倒是不覺得路途有多遠,趕了三天路程到了荊州地界。
“請問老人家,此去荊州還有多遠?”趕了一上午車,朱明陽不覺疲勞起來,剛好一個扛著柴禾的老者迎麵走來。
“公子是要去荊州啊!荊州可是還有一段路程呢。不過此去五裏路便有集鎮,鎮名叫五穀鎮,公子可稍作歇息。然後沿官道渡過長江即可到達荊州。”老者放下擔子擦了擦額頭的汗珠說。
“謝謝老人!這有幾個銅板,老人家拿去開銷。”朱明陽看著老者這大年紀還在幹活不由得歎息古人日子也不好過。
“公子,萬萬使不得。”老者趕緊拜拜雙手。
“爺爺,要得要得。”這時候車裏的翠翠探出頭來,露出了天真的笑容。因為她想起了自己的爺爺。
“拿著吧,老人家告辭!”還未等老者迴絕,朱明陽便使勁一鞭子抽在馬臀上,馬蹄飛揚,嘶叫一聲載著馬車飛奔而去。
朱明陽架著馬車走了不知道多久,忽然平原之上一個集鎮拔地而起,遠眺而去,集鎮雖然不是很大,但是房屋卻很多,密密麻麻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朱明陽趕緊加快的速度向村莊走去。
一走進集鎮,朱明陽就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鎮子雖然不大,卻很是繁華,雖比不上嶽州,但比魚豐村卻熱鬧許多,鎮上馬販,客棧一應俱全,街上到處是不同口音的吆喝聲。朱明陽找了一家客棧,把馬拴好。
“公子幾個人?是打尖兒還是住店。”還未進門一個年輕的小二便過來打招唿。
“請問此處到荊州還有多少路程?”朱明陽並沒有直接迴答小二。
“出鎮沿官道駕車小半天即可到達渡口,渡江即可到達荊州。”小二似乎很誠實,並沒有打算讓朱明陽留下來住宿,順便“宰”他一下。
“那給我們弄點飯菜,我們兩個人。”說完朱明陽挽起車簾把翠翠扶下車。
不會一會兒,桌子上便擺上了兩個小菜,用過飯菜付了錢。朱明陽和翠翠便繼續上了路,正當二人走出村口這時候一個人攔下了馬車。隻見此人肥頭大耳,穿著華麗的衣服,腰帶上配著一塊美玉,懷裏抱著一個包裹,看來是一個有身份的人。
“公子,可否載我一程,我的馬車車軸斷了。”說完來人指了指旁邊的一輛傾斜的馬車。
“我們是去荊州的,不知大哥去何處?”朱明陽沒想到這時候還有人搭便車,心裏似乎不太樂意。
“哎呀!我也是去荊州的,同路啊!要不我給你一兩銀子。”來者怕朱明陽不願意,從包裹裏取出了一點碎銀子。
“銀子就免了吧,坐我旁邊吧。”說完朱明陽往左坐了坐,留下個空位置。來者一下就上了車,似乎並沒有胖影響他的行動。
雖然,對這個肥頭大耳的人不感興趣,但是朱明陽還是和他聊了不少。原來,此人叫賈大,是五穀村的首富,在五穀村裏做糧食生意,想到荊州采買貨物,可是才出村車軸便斷了,但是又不想耽擱時間,所以便搭上了朱明陽的馬車。
不多久,朱明陽便駕著馬車到達了渡口,隻見寬闊的江麵上船隻往來絡繹不絕。渡口上的船隻亦有不少,可並無大船可搭馬車,最多隻能讓馬上船。
“兄弟你有所不知,這個渡口接南連北,煞是熱鬧。光渡口的擺渡之人便有好幾家,你可把馬車變賣掉。渡船過江已到荊州,無需馬車。”見朱明陽犯難,賈大趕緊湊過來。
“這……”朱明陽似乎還未考慮好。
“要不這樣,我有一熟人在渡口擺渡,你把車賣給他作擺渡費用,牽馬上船,可否?”賈大果然是生意人出身,頭腦靈光。
朱明陽心想,看來隻能這樣了。於是便和翠翠一起下車,牽著馬和賈大一起向渡口走去。大概是下午了,擺渡的人並不多,船上僅有朱明陽他們三人。船家搖著櫓向江對麵劃去。船家是一個五十歲左右的人,戴著鬥笠,和賈大不停的攀談著,似乎是熟人。
吹著江風,朱明陽似乎又想起了兩個月前的溺水,而翠翠則依靠在朱明陽的肩膀上睡著了,似乎這幾天趕路太疲勞了。不知過了多久,船穩穩地停了下來,但見江邊渡口不遠處一座城池矗立在江邊,甚是宏偉,城頭上赫然寫著“荊州”兩字。
“總算到了!你們趕緊進城,每日申時三刻就要鎖城門。”賈大一下船便催促朱明陽進城。
“你不和我們一起進城麽?”朱明陽雖然不喜歡這個賈大,但是還是禮節性的問了一句。
“小兄弟,我和趙四還有點事情,隨後就到。”說著指了指擺渡者,原來擺渡的人叫趙四。
“那咱們後會有期!”說完朱明陽便和翠翠牽著馬向城門走去……
“張大哥,咱們後會有期。”說完朱明陽拽了拽馬韁向城門走去,留下了揮手送別的張說。
“哎!以前是**絲,連房都買不起,更何況車。現在居然華麗變身高富帥,且還能同女神同車。”想到這裏,朱明陽忽然覺得其實能在古代熬得人上人也不錯。一路上朱明陽不停地給翠翠講起了千年後的中國,翠翠專注的傾聽著,時而娥眉緊蹙,時而捧腹大笑,時而詫異萬分,總算從悲傷中走了出來。兩人一路上有說有笑倒是不覺得路途有多遠,趕了三天路程到了荊州地界。
“請問老人家,此去荊州還有多遠?”趕了一上午車,朱明陽不覺疲勞起來,剛好一個扛著柴禾的老者迎麵走來。
“公子是要去荊州啊!荊州可是還有一段路程呢。不過此去五裏路便有集鎮,鎮名叫五穀鎮,公子可稍作歇息。然後沿官道渡過長江即可到達荊州。”老者放下擔子擦了擦額頭的汗珠說。
“謝謝老人!這有幾個銅板,老人家拿去開銷。”朱明陽看著老者這大年紀還在幹活不由得歎息古人日子也不好過。
“公子,萬萬使不得。”老者趕緊拜拜雙手。
“爺爺,要得要得。”這時候車裏的翠翠探出頭來,露出了天真的笑容。因為她想起了自己的爺爺。
“拿著吧,老人家告辭!”還未等老者迴絕,朱明陽便使勁一鞭子抽在馬臀上,馬蹄飛揚,嘶叫一聲載著馬車飛奔而去。
朱明陽架著馬車走了不知道多久,忽然平原之上一個集鎮拔地而起,遠眺而去,集鎮雖然不是很大,但是房屋卻很多,密密麻麻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朱明陽趕緊加快的速度向村莊走去。
一走進集鎮,朱明陽就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鎮子雖然不大,卻很是繁華,雖比不上嶽州,但比魚豐村卻熱鬧許多,鎮上馬販,客棧一應俱全,街上到處是不同口音的吆喝聲。朱明陽找了一家客棧,把馬拴好。
“公子幾個人?是打尖兒還是住店。”還未進門一個年輕的小二便過來打招唿。
“請問此處到荊州還有多少路程?”朱明陽並沒有直接迴答小二。
“出鎮沿官道駕車小半天即可到達渡口,渡江即可到達荊州。”小二似乎很誠實,並沒有打算讓朱明陽留下來住宿,順便“宰”他一下。
“那給我們弄點飯菜,我們兩個人。”說完朱明陽挽起車簾把翠翠扶下車。
不會一會兒,桌子上便擺上了兩個小菜,用過飯菜付了錢。朱明陽和翠翠便繼續上了路,正當二人走出村口這時候一個人攔下了馬車。隻見此人肥頭大耳,穿著華麗的衣服,腰帶上配著一塊美玉,懷裏抱著一個包裹,看來是一個有身份的人。
“公子,可否載我一程,我的馬車車軸斷了。”說完來人指了指旁邊的一輛傾斜的馬車。
“我們是去荊州的,不知大哥去何處?”朱明陽沒想到這時候還有人搭便車,心裏似乎不太樂意。
“哎呀!我也是去荊州的,同路啊!要不我給你一兩銀子。”來者怕朱明陽不願意,從包裹裏取出了一點碎銀子。
“銀子就免了吧,坐我旁邊吧。”說完朱明陽往左坐了坐,留下個空位置。來者一下就上了車,似乎並沒有胖影響他的行動。
雖然,對這個肥頭大耳的人不感興趣,但是朱明陽還是和他聊了不少。原來,此人叫賈大,是五穀村的首富,在五穀村裏做糧食生意,想到荊州采買貨物,可是才出村車軸便斷了,但是又不想耽擱時間,所以便搭上了朱明陽的馬車。
不多久,朱明陽便駕著馬車到達了渡口,隻見寬闊的江麵上船隻往來絡繹不絕。渡口上的船隻亦有不少,可並無大船可搭馬車,最多隻能讓馬上船。
“兄弟你有所不知,這個渡口接南連北,煞是熱鬧。光渡口的擺渡之人便有好幾家,你可把馬車變賣掉。渡船過江已到荊州,無需馬車。”見朱明陽犯難,賈大趕緊湊過來。
“這……”朱明陽似乎還未考慮好。
“要不這樣,我有一熟人在渡口擺渡,你把車賣給他作擺渡費用,牽馬上船,可否?”賈大果然是生意人出身,頭腦靈光。
朱明陽心想,看來隻能這樣了。於是便和翠翠一起下車,牽著馬和賈大一起向渡口走去。大概是下午了,擺渡的人並不多,船上僅有朱明陽他們三人。船家搖著櫓向江對麵劃去。船家是一個五十歲左右的人,戴著鬥笠,和賈大不停的攀談著,似乎是熟人。
吹著江風,朱明陽似乎又想起了兩個月前的溺水,而翠翠則依靠在朱明陽的肩膀上睡著了,似乎這幾天趕路太疲勞了。不知過了多久,船穩穩地停了下來,但見江邊渡口不遠處一座城池矗立在江邊,甚是宏偉,城頭上赫然寫著“荊州”兩字。
“總算到了!你們趕緊進城,每日申時三刻就要鎖城門。”賈大一下船便催促朱明陽進城。
“你不和我們一起進城麽?”朱明陽雖然不喜歡這個賈大,但是還是禮節性的問了一句。
“小兄弟,我和趙四還有點事情,隨後就到。”說著指了指擺渡者,原來擺渡的人叫趙四。
“那咱們後會有期!”說完朱明陽便和翠翠牽著馬向城門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