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稍後更正,大約兩點……………………………………………………………………………………………………………………………………………………伊予島。


    此時漢軍已經向倭國連續地派出六批人馬,在倭漢軍(包括高句麗和扶餘人)達到了五萬三千人,其中騎兵為三千人,其餘全部為步兵。劉胤認為這些兵力已經足夠能保證橫掃整個倭國了,所以也就不再向倭國增派新的部隊了,僅僅隻派出五萬多人,對於漢軍的整個後勤保障體係來說,負擔並不算太沉重,更何況進入倭國的漢軍還可以就地為食,強迫那些投降的部落交出糧草,可以減輕跨海運糧的難度。


    這次進攻伊予島,孫秀的船隊抽調到了部分的船隻來幫助漢軍完成渡海,而派出的兵力也隻為幾千人。


    伊予島多山,地形相當的複雜,島上生活的倭人,比築紫島更為地落後,這裏並沒有什麽王國,隻有大大小小的部落,完全處於原始的狀態。


    井上逃到伊予島,也並不是尋求島上的那些原始部落來辟護他,他知道伊予島山險地崎,森林茂密,是最為天然的藏身之所,他帶著為數不多的部下逃到山林之中,目標小,漢軍根本就奈何不了他。


    反正漢人這次攻打倭國,時間上肯定長不了,等到他們打完了撤軍迴國,井上東山再起,那也不是沒可能的事。


    但漢軍卻似乎沒有要放過他的打算,派兵渡海追擊,緊咬著他不放。


    漢軍進入到了伊予島之後,那些島上的原住民自然而然地生出了敵對情緒,這些原始部落雖然沒什麽國家概念,但領地意識卻是十分地強烈,對於任何的外敵入侵,都是極端地仇視,漢軍侵入他們的領地,這些倭人自然是要起來反抗的。


    不過他們拿著原始的武器和漢軍進行對抗,根本就是以卵擊石,非但沒有漢軍給打退,反而自身是傷亡累累。


    這些倭人的原始部落,其實規模都比較小,最大的部落,也不過才是千人左右,小的部落,隻有幾百人,就算他們真得能做到全民皆兵,那又如何能敵得訓練有素的漢軍。


    所以,起初這些倭人部落還是主動地來進攻,吃了很多次虧之後,他們再也不敢主動地來挑釁漢軍了,一見到漢人的軍隊,他們就拚了命的往大山裏躲,再也不敢招惹漢軍了。


    不過就算他們躲到大山裏,一樣逃不過漢軍的攻擊,這次嚴詢挑選出來進攻伊予島的,幾乎都是擅長於山地作戰的漢軍,大部分人都是來自於無當飛軍,他們攀山越嶺如履平地,巴山蜀地那種險峻的大山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家常便飯,一座海島上地形再崎崎它又能崎嶇到哪兒。


    所以漢軍對這些原始部落來說,就是惡夢一般的存在,無論他們逃向何方,都逃不過漢軍的五指山。


    其實別看伊予島山地地眾多,其實每個部落所控製的區域都是有限的,一旦越界進入到別的部落的領地,那便會遭到別的部落的截殺。


    那些受攻的部落,走投無路之下,隻能是向漢軍投降。


    漢軍倒也沒有斬盡殺絕,對於肯投降的部落他們還是相當地寬容的。


    他們以投降的這些倭人部落為向導,繼續地向前推進,一個個將伊予島上的這些部落予以征服。


    有了先前那些部落的教訓,後來的這些部落就學乖了,一看到打不過,但主動地來投降,所以在漢軍向前的推進過程之中,受到的阻力是越來越小。


    如果僅靠漢軍這幾千人,想要在這麽廣闊的伊予島上搜尋出井上來,那簡直是大海撈針,但有這麽多投降後的原始部落,將他們的力量全部動起來,事情就變得簡單地多了。


    這些原始部落對伊予島上的地形是了如指掌,有他們來負責追蹤井上的蹤跡,井上簡直就是無所遁行。


    畢竟井上的隊伍雖然人數不多,但再少也有個數百人,如果真是井上一兩個人藏在深山之中,想要找出來確實很困難,但好幾百人這麽大的目標,絕對不可能查不到蛛絲馬跡。


    很快就有人將狗奴人的行蹤報告給了漢軍的統領,漢軍統領聞之,立刻調動漢軍和一些部落的人,對井上所在的區域進行了封鎖,並展開了地毯似的搜索,逐步地縮小搜索的區域,最後將狗奴人圍困在了臨近大海的一座山上。


    井上簡直是鬱悶地吐血,他逃到伊予島上來,就是為了避難的,原本以為憑借著伊予島上複雜的山地,漢軍就是動用幾萬人馬來,都未必能找尋的到他。


    但沒想到漢軍上島之後,並沒有直接來搜尋他,而是島上的這些部落逐個下手,一一打服,讓這些部落臣服於他們,然後再動用這些部落的力量,在伊予島上展開拉網似的大搜索,井上逃來逃去,最終也逃不出漢軍的這道搜索網,被困在臨海的一座高山,井上是徹底地絕望了。


    井上他現在估計連腸子都悔青了,你說他沒事幹嘛要招惹漢人,他們去打邪馬台,就讓他們去打好也,他居然聽信了台與女王許諾的好處,去攻擊漢軍,這不是壽星佬上吊——嫌命長嘛。


    結果井上給狗奴國招來了一個陰魂不散的強敵,狗奴國被滅掉了不說,就連他躲到了伊予島上來,漢軍都沒有放過他,一直是窮追不舍,最後將他逼到絕路上。


    井上被迫無奈,隻得命人下山向漢軍乞降。


    不料漢軍的答複卻很強硬,狗奴國的人皆可赦之,唯獨不赦井上一人。


    井上聽聞,簡直是欲哭泣無淚,這就是他自己種的惡果,漢軍不饒恕於他,他自己已經是走投無路了,最終隻能是切腹自盡。


    漢軍倒也是言而有信,既然井上已死,其餘的狗奴國人倒也再沒有害他們的性命,而是將他們押解迴了狗奴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的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之清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之清揚並收藏最後的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