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放棄虎牢關?這是真的是雍王的命令嗎?”黃崇用不可思議的眼神望著前來傳令的參軍何攀。『天籟小說.2


    由於這次的命令特殊,劉胤沒有委派普通的傳令兵,而是派出了大司馬席參軍何攀親自前去虎牢關。何攀任參軍多年,當年北伐之時,就已經追隨劉胤了,從鎮北將軍的參軍一直做到了大司馬參軍,和一直就擔任中軍團副都督的黃崇關係非常的近,他的到來,讓黃崇不會產生任何懷疑。


    否則的話,黃崇很可能會將傳令之人先捉起來審問一番,以確定這道命令的真實性。


    畢竟這道命令太匪夷所思了,虎牢關可謂是洛陽東麵的唯一屏障,黃崇率領著漢軍五個軍在這裏堅守了十餘天,仗打得十分地慘烈,漢軍傷亡累累,不過讓他們自豪的是,吳軍雖然兵多將廣攻勢猛烈,但就是無法逾越虎牢關半步。


    而現在劉胤突然下令讓他們放棄虎牢關,黃崇等人全懵了,劉胤這唱得是那一出,如果放棄虎牢關的話,洛陽城就無險可據了,拿什麽來抵擋吳軍的進攻?


    如果放棄虎牢關,那麽他們先前的所有努力,所有的犧牲豈不就是變得毫無價值了嗎?


    盡管何攀的到來,已經讓黃崇不再懷疑這道命令的真實性,但黃崇還是忍不住出言反問了一下。


    何攀平靜地道:“雍王的字跡黃副督應該不會不認識吧,這封手諭可是雍王親筆所書,為了慎重起見,還特意地加蓋了雍王的私人印章。”


    黃崇無語了,跟隨劉胤多年,劉胤的筆跡黃崇自然是識得的,就算有書法高手來偽造其筆跡,但這枚印章卻是偽造不了的,因為劉胤除了特殊的場合之外,根本就沒有用過這枚印章,也就是說除了劉胤身邊關係特殊密切的人,根本就沒有機會接觸到這枚私章,所以,這封手諭的真實性,是無可質疑的。


    “那大哥是不是昏了頭了,會下達這樣的命令?”張樂把腦袋探了過來,看了一眼手諭,也確信無疑是劉胤的字跡,不過對劉胤這道莫名其妙的命令,張樂也表示自己看不懂。


    何攀一臉嚴肅地道:“張將軍,請不要質疑雍王的謀略,這道命令是雍王深思熟慮特意為消滅逆吳兵馬而下達的,後續雍王還有諸多的手段,請黃副督和諸位將軍依令行事,不得有誤!”


    一聽這話,黃崇所有疑問都瓦解冰消了,是啊,跟隨劉胤作戰多年,難道他們還不明白劉胤的作戰風格嗎?循規蹈矩,按步就班,那絕不是劉胤的風格,無論是北伐,還是東渡,那一次不是神來之筆,想常人之不敢想,行常人之不敢行,正是因為劉胤每一次不按常理出牌的令人匪夷所思的手段,季漢才會有今日的輝煌,此次放棄虎牢關,又必將是劉胤一個大手筆。


    “何參軍,雍王還有何吩咐?”黃崇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任何的疑問了,唯有無條件徹底執行劉胤的命令即可。


    何攀道:“雍王有令,在接到命令之後,虎牢關的守軍必須在兩日之內逐步撤離虎牢關,不得耽擱一刻。而且,主動撤離的痕跡不能太明顯了,必須要讓吳人相信,虎牢關是他們拚盡全力才攻克的,並不我們主動放棄的。”


    黃崇臉上露出了笑意,道:“何參軍放心吧,這種手段黃某還是有的,保證可以做到天衣無縫。”


    何攀和黃崇共事多年,相互之間還是很熟悉的,黃崇的能力何攀還是很清楚的,當即拱手道:“既然如此,何某便迴洛陽複命了。”


    黃崇道:“何參軍何必如此急著迴去,在下略備薄酒,為何參軍餞行。”


    何攀嗬嗬一笑,道:“喝酒的話,就不必了,等打敗了吳人,何某在洛陽置酒,再與黃副督一醉方休吧。”


    黃崇也不便挽留,與何攀拱手作別,何攀徑直離去,迴洛陽複命了。


    何攀傳令之時,也隻有張樂、趙卓在場,黃崇當即召另外三位領軍將軍羅襲、高遠、羅尚到場,共商軍事。


    這幾日來,吳人的攻勢始終沒有任何的衰減跡象,他們甚至加強了夜間的進攻,試圖用輪番的強攻來摧毀漢軍的防守意誌,從而拿下虎牢關。


    兵力上的劣勢讓漢軍的守城變得異常地艱難,現在虎牢關在吳軍的連續攻擊之下,已經是殘破不堪,許多地段的城牆出現了倒塌的現象,若非漢軍奮力地堵住缺口,恐怕吳軍已經是從這些缺口一擁而上了。


    饒是如此,整個虎牢關的防守已經是千瘡百孔,芨芨可危了,在吳軍的連番攻勢之下,漢軍隻能是憑著堅強意誌來抵禦,勉強地支撐著局勢。


    為了對抗吳軍的連番進攻,漢軍也是分做兩班來作戰的,白天在關上指揮戰鬥的,正是羅襲、高遠和羅尚,他們被召下來的時候,還是一臉的詫異,不知道生了何事。


    黃崇也沒有扯其他的,而是直接下令道:“傳雍王諭令,我軍即刻放棄虎牢關,退守洛陽城。”


    三人俱是一怔,羅襲道:“現在局麵雖然艱難,但再守個十天八天是不成問題的,如果雍王那邊能再派些援兵來的話,守住虎牢關絲毫沒有問題,雍王怎麽會在這個時候下令撤軍呢?”


    黃崇沉聲地道:“雖然我們立誓於虎牢關共存亡,但雍王的命令絕不容違抗,兩日之內,必須全部撤出虎牢關,諸軍不得有任何延誤,否則按軍法從事。”


    既然是劉胤的命令,羅襲也就不再多說什麽了,黃崇旋即做出了詳細的布署,何支軍隊先撤,何支軍隊斷後,都做了妥善的安排,撤退和潰敗那是完全不同的兩迴事,而且要把有序的撤退做出潰敗的樣子,讓吳人相信漢軍是真正的不敵才放棄的虎牢關,這裏麵還有很多的文章要做,好在黃崇領軍多年,作戰經驗豐富,這點手段還是有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的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之清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之清揚並收藏最後的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