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軍突然地繞過南陽向洛陽發起了進攻,確實是打了杜預一個措手不及,杜預也的確是沒想到薑維會做出如此大膽而冒險的舉動來,薑維人送外號薑大膽,果然是人如其名,一點也不假。


    正常的情況,繞過正麵之敵迂迴到敵人的後方,這樣的做的風險極大,很容易受到腹背之敵的攻擊。不過迂迴攻擊也不乏成功的先例,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采用這種突襲的手段,往往會收到奇效。


    杜預扼守的南陽等同於是洛陽的南大門,如今薑維棄門不走,卻翻牆而過,等於是給杜預出了一道難題。


    洛陽現在的情況如何,杜預可是心知肚明,如果洛陽那邊不危急的話,又何須調走自己這邊的三萬人馬,要知道,杜預這邊應對薑維和鍾會的聯軍已經是很吃力,再抽調走三萬人,杜預的實力明顯大損,對付起薑維和鍾會來,倍感吃力。


    但洛陽那邊承受的壓力,顯然要比杜預這邊大的多,這個壓力自然是黃河北岸的劉胤施加的,為了維護黃河防線不失,晉國朝廷已經是傾盡所能了,幾乎調動了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


    如果此刻薑維鍾會率十萬大軍從南麵偷襲洛陽的話,那麽這個打擊無疑是災難性的,杜預相信,現在司馬炎的手中,根本就無兵可調,在洛陽南麵的轘轅關是唯一能阻止蜀軍北進的關隘,不過此刻轘轅關相必也沒有多少的守軍,想要擋住蜀軍的十萬人馬,又談何容易?


    杜預是眉頭緊皺,坐立不寧,如果說單守南陽的話,杜預還是有著相當大的信心的,但現在出現這個突發的情況,杜預實在不知該如何是好。


    繼續堅守南陽的話,已經沒有任何的意義了,如果洛陽一旦有失,晉國都不存在了,南陽一座孤城,就算是守得住,也無濟於事。


    但是如果放棄南陽迴師洛陽的話,在沒有接到朝廷的命令之前,那就等同於擅離職守。而且迴師洛陽,風險也是比較大的,前麵有薑維鍾會統率的十萬大軍,後麵尚有蔣斌王舍的數萬追兵,兵力上處於劣勢的杜預如果和蜀軍來打野戰的話,將很是吃虧。


    野戰不比城防戰,野戰需要更多的兵力,更強悍的戰鬥力,隻有擁有壓倒性的力量之時,野戰獲勝的把握才會比較大,晉軍目標兵力隻有蜀軍的一半左右,如果守城作戰的話,尚可勉力維持,如果野戰的話,就連杜預也是信心不足。


    權衡再三,杜預決定還是迴兵洛陽,死守南陽固然沒有犯錯,但如果朝廷亡了,杜預做的再對也沒有任何的意義了,身為荊州都督封疆大吏,杜預還是有著相當大的責任心的。


    不管將來的結果如何,總之是自己努力過了,就算是戰死沙場,也死而無憾了,至於朝廷是否會追究丟失南陽的責任,杜預已經顧不得那麽許多了。


    杜預下令荊州的晉軍全部集結起來,放棄了宛城,也朝著轘轅關的方向急行而去。


    蔣斌王舍雖然奉了薑維的命,來牽製南陽的守軍,但薑維留給蔣斌和王舍的軍隊並不多,隻有三萬多人,畢竟守襄陽也是需要大軍的,鍾會的一半人馬就留守在襄陽一帶。


    以三萬多人去圍攻南陽的七萬守軍,蔣斌自知不敵,所以壓根兒就沒有采用四麵包抄的方式,而是將這三萬蜀軍集合起來,在南陽的的城南紮下大營,每日派遣軍士到城下罵陣,希望可以誘使杜預出陣應戰。


    但杜預卻絲毫沒有理會蔣斌王舍,他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已經向北進軍的薑維身上,他放棄了宛城,率領著荊州晉軍的的全部兵力,揚長而去。


    蔣斌王舍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宛城,不過他們卻深表愕然,杜預行事也極為地果決狠辣,宛城如此重要的城池說棄則棄。


    這件事發生的也是極為地突然,蔣斌來不及請示薑維,和王舍商量了一下,決定除了留守一部分的軍隊之外,所有大軍立刻是揮師北進,跟在杜預的屁股後麵,也向洛陽挺進。


    從南陽到洛陽的這條道上,幾乎被進軍的軍隊所占據了,薑維鍾會一馬當先,杜預是則是緊隨其後,而蔣斌王舍也不甘落後,奮起直追,三股人馬,分批而進,場麵蔚為壯觀。


    各支隊伍似乎都在埋頭趕路,由於彼此之間還是相隔著一段的距離,所以暫時尚未發生衝突。


    不過這種狀態定然是暫時的,隨著薑維的軍隊距離轘轅關越來越近,爆發大戰的可能性與日俱增。


    在洛陽的司馬炎也接到了告急的文書,他也吃了一驚,光一個劉胤已經夠他頭痛的了,如今又殺來一個薑維,這是要人的命嗎?


    怎麽辦?


    司馬炎有些傻眼,現在黃河防線吃緊,他確實已經是無兵可調了,薑維的大軍可是有著十萬之眾,僅憑著轘轅關的三千守軍,如何能抵擋得住?


    這個時候,還是和嶠給司馬炎出主意道:“陛下,薑維來勢洶洶,勢不可擋,單憑轘轅關的守軍,是無論如何阻他不住的,而現在河防這邊更是重中之重,劉胤馬上就要從孟津渡河了,孟津關的守軍萬萬是抽調不得的。唯今之計,也隻有令荊州都督杜預放棄宛城,迴師轘轅關,不惜一切代價和轘轅關守將楊肇共同守住轘轅關,以化解此次的危機。”


    司馬炎立刻是聽從了和嶠的意見,下旨給轘轅關守將楊肇,要他嚴防死守,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守住轘轅關。


    同時也下旨給杜預,要他即將棄守宛城,迴師洛陽,協防轘轅關。


    接到聖旨的杜預暗暗地鬆了一口氣,總算朝廷那邊下旨了,自己不用背擅離職守這個鍋了,這迴杜預總算是可以輕裝上陣了。


    同時杜預也為自己的明智之舉自鳴得意,幸好自己提前了幾天出兵,這樣的話,接到聖旨的時候,杜預已經距離宛城幾百裏之外了,這無疑也讓杜預占得了一定的先機。m。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的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之清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之清揚並收藏最後的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