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駿簡直就是欣喜不已,原本還以為要等待很長的時間,沒想到他剛剛趕到羊腸阪的第三天,一條大魚就上鉤了,蜀軍一支先鋒部隊,整整的一萬五千人,一頭就紮進了晉軍的包圍圈內。


    晉軍的這個包圍圈,堪比天羅地網,司馬駿在羊腸阪的最險要之處磨盤設下埋伏,別說是人了,它就是一隻鳥,也休想飛得過去。


    司馬駿心情相當地愉悅,下令晉軍立刻收網,務必全殲這支蜀軍,不使一人漏網。


    號令一出,晉軍漫山遍野而出,將陽安軍團團地圍困在了中間。


    蜀軍顯得很“慌亂”,趕緊地收縮兵力,抱成一團一團的,進行原地防守。這樣的陣型是反伏擊的最佳陣型,抱成團的人數可多可少,大到數百人,小到三五人,所有的人都是背靠背地站在一起,麵向著敵人。


    大的陣型之中,大多都是混合兵種的,有刀盾兵,有長槍兵,有弓箭兵,刀盾兵在最外層,用厚實的盾牌構築成一道嚴實的防線,可以有效地抵禦敵人的弓箭,長槍兵隱藏在刀盾兵的後麵,敵人撲上來的時候,長槍兵便是反擊的主力,至於防禦能力最弱的弓箭兵,則處於陣型的最內層,但他們也沒有閑著,一支支的箭矢射了出來,可以遲滯敵人的進攻。


    蜀軍的這種戰陣很顯然是經過特殊訓練的,雖然每一處的人數並不完全相等,但兵種配置卻十分地合理,比例十分恰當,雖然很倉促,但蜀軍卻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布陣,並沒有因為晉軍的突然襲擊而自亂陣腳。


    晉軍四麵伏兵盡出之後,第一時間然是弓箭暴射,這也是伏擊敵人最常用的手段,東南西北四麵八方的箭矢如暴雨般傾瀉而下,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可以打垮被圍敵軍的士氣,畢竟一個人隻有一雙眼睛而且隻長在前麵,對於腦袋後麵這個盲區是無能無力的,伏擊者隻需一頓箭矢,就可以輕易地殺傷大量的被伏擊者,從而從根本上摧垮被伏擊者的信心。


    但這一次晉軍百試不爽的招數卻失靈了,蜀軍很巧妙地抱成一團,相互之間背靠背,自然無需再去操心背後是不是有危險,每一名的士兵隻需對付麵前的晉軍,防守的難度大大的降低了。


    晉軍的亂箭如雨而至,但蜀軍龜縮起來的陣型卻對亂箭有著天然的免疫力,那些箭矢射向蜀軍的時候,絕大部分箭矢都被蜀軍手中的盾牌所攔阻往了。蜀軍士兵手中的盾牌上密密麻麻地紮滿了箭矢,最多的那一麵盾牌有如一隻刺蝟一般。


    司馬駿不禁是一陣納悶,蜀軍這種身處包圍圈之中,卻絲毫不亂的作戰方式,令人歎為觀止,晉軍雖然是亂箭如飛,但對蜀軍的傷害卻是微乎其微的,看來僅僅依靠弓箭是無法消滅包圍圈之中的蜀軍的。


    司馬駿很快就下令進行合圍作戰,埋伏在各處的晉軍全部出擊,對包圍圈之中的蜀軍發起了總攻。


    但蜀軍的那一個個小戰陣卻沒有任何的變化,唯一的不同就是他們不再被動挨打了,從戰陣之中射出來的那些箭矢,給了撲上來收網的晉兵一個迎頭痛擊。


    晉兵撲出陣地之後,四麵八方地湧向了中央,本來穩操勝券的晉兵並沒有做過多的提防,那激射而至的箭矢讓晉軍傷亡慘重。


    “困獸之鬥!”司馬駿冷笑了一聲,盡管蜀軍的防禦之頑強出乎了他的意料,但再強悍的防禦手段在包圍圈之中也沒有什麽用武之地,就算晉軍會有部分的士兵倒在衝鋒的路上,但大部分的士兵還是可以衝上前去,對蜀軍進行絞殺。


    司馬駿相信,這場戰鬥絕不會持續太長的時間,接下來就是準備打掃戰場了,屆時這兒將會成為一個血流成河,屍堆如山的區域。


    司馬駿還在糾結,如果包圍圈之中的蜀軍向他投降,他是接受呢?還是接受呢?


    可惜司馬駿想象之中蜀軍成堆投降的場麵並沒有出現,雖然晉軍一窩蜂地衝了上去,但蜀軍卻依然牢牢地抱成團,那一個個盾牌戰陣絲毫沒有瓦解的跡象,就算晉軍衝到了跟前,卻也並沒有什麽更好的破解之法,堅固的盾牌不但可以抵禦弓箭,也可以防範刀槍,盾牌後麵的長槍更是神出鬼沒,當晉兵衝到近前的時候,冷不丁地會刺出致命的一槍來,結果晉兵的性命。


    羊腸阪狹隘的小道上,擠滿了雙方的士兵,晉軍雖然四圍而至,表麵上看起來占據著明顯的優勢,但身陷重圍攻的蜀軍卻依然沉穩地堅持著自己的打法,他們甚至連突圍的念頭也沒有,隻是一昧地在原地堅守著,整個戰局陷入了一種膠著之中。


    這還是伏擊戰嗎?


    司馬駿不禁有些懷疑自己的眼睛,當初在安國之戰中,自己所領的軍隊遭遇到蜀軍的圍攻,倉皇逃竄,一潰千裏,幾乎是遭受到了滅頂之災,但相同的境遇換到了蜀隊的身上,卻根本沒有發生那種情況,他們從容不迫地堅守著陣地,任憑晉軍發動一輪又一輪的攻勢,卻始終突不破蜀軍的外層防禦。


    這樣的伏擊戰還有什麽意義?


    司馬駿不禁有些惱羞成怒,蜀軍已經是甕中之鱉了,居然晉軍花費了這麽大的代價卻也拿不下來,這幫子兵真的成了飯桶不成?


    要知道,這次伏擊戰,就怕會遇到難啃的硬骨頭,司馬駿可是調來了最為精銳的虎衛軍,無論是整體的作戰水平還是單兵的作戰能力,都是晉軍之中無與倫比的,吃掉一支陷入重圍的蜀軍應該是不會有什麽困難。


    可惜事與願違,蜀軍的強悍遠遠超過了司馬駿的想象,生生地把一場伏擊戰打成了陣地戰,晉軍的傷亡人數竟然比蜀軍還要多,這幾乎讓司馬駿鬱悶的吐血。


    但司馬駿不知道,真正讓他吐血的時刻,已經是悄然來臨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的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之清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之清揚並收藏最後的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