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稍後更正………………………………………………………………………………………………………………………………………………………………………………………………………………………………………………………………解係立功惦切,未等排好陣型就率先衝了上去。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傅著久經慣戰,雖然是遭遇戰,但他也沒有絲毫的慌亂,鎮定自若地指揮虎騎軍立住陣腳,與晉軍廝殺在了一處。


    戰場上的騎兵對戰往往是最精彩紛呈的較量,與場麵浩大的步兵對戰不同,騎兵對戰,講究的更多的是速度與激情,塵煙滾滾,戰馬嘶鳴,雙方的每一次碰撞都如火星四濺般激烈,參戰的騎兵也是熱血沸騰激情澎湃,場麵極為地火爆。


    平原地帶是騎兵的最佳舞台,最適合騎兵打對攻戰,騎兵在這裏可以縱橫馳騁,極度地張揚個性,尤其是這種萬馬奔騰的場麵,極為震撼人心。


    傅著倒是想和晉軍騎兵來一次全力地對決,展示一下蜀軍騎兵的威力,但劉胤交待給他的使命卻讓他不得不放棄這一想法,現在他的角色是誘餌,要請君入甕的,自然不能在樂成的戰場上發力。


    看著火候已經差不多了,傅著果斷地一聲令下,讓虎騎軍撤出戰鬥。


    也許是傅著演戲演的過於逼真,或許是解係的自我感覺良好,他絲毫也沒有覺得蜀軍的撤退有什麽貓膩,相反的,解係認為蜀軍撤退完全是抵敵不住,畢竟自己的騎兵的數量是超過虎騎軍的,兩萬人對陣一萬五千人,這樣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


    傅著率軍一路狂退,望樂成而走,解係率軍則是一路狂逐,緊追不舍,雙主首尾相銜,相距不足半裏。


    其實傅著是明顯地壓製住了速度,為了把潰逃之象表現的更加充分,一路之上,蜀軍是丟盔棄甲,顯得狼狽不堪。


    解係立功心切,如此追殲蜀軍的好機會他如何舍得放棄,率軍在蜀軍的身後一路緊追,並及時地派人迴稟了司馬駿。


    司馬駿聞訊之後,也是大為欣喜,沒想到晉軍一過河,就捉住了蜀軍一條小尾巴,如果能順利地全殲掉這支蜀軍的話,勢必對征伐整個冀州打一下好的開端,所以司馬駿也揮軍緊隨其後。


    此處距離樂成並不太遠,傅著向北迴撤,很快地就接近了樂成,不過傅著壓根兒就沒有進城的意思,到了樂成城下,幹脆就是繞城而走,折向西北而逃。


    起初解係見傅著逃往樂成,還以為傅著要逃迴城中,如果蜀軍逃迴樂成城中的話,依托城牆防守,倒是給晉軍帶來一定的難題,畢竟攻城作戰不同於野戰,解係的前鋒營騎兵還無法擔當起攻城的任務。


    沒想到傅著率軍到達了樂成城下,卻沒有進城,繞城而走,向西北方向逃竄而去。


    這一意外的情況,著實讓解係深感不解,蜀軍放在堅固的城池不入,反而要在平原地帶上一路狂逃,這究竟是什麽意思?


    不過很快解係就想明白了,樂成不過是一座孤城,蜀軍一旦入城,就會被晉軍團團圍住,司馬駿的大軍就在身後,很快就會趕上來,八萬大軍若是攻打城池的話,憑一座小小的樂城,肯定是守不住的,與其困守孤城坐以待斃的話,倒還是不如繼續逃竄,或許可以尋得一線生機。


    至於蜀軍前麵是不是有埋伏,解係也不是沒有考慮過,不過他很快就釋然了,現在晉軍三路大軍進攻冀北,蜀軍肯定要分兵抵禦,就蜀軍的那一點人馬,三路分兵下來,中間這一路根本就剩不下多少人,晉軍中路大軍合在一塊兒,那可是有八萬之眾,蜀軍想要打圍殲戰,簡直就是笑話,憑蜀軍的那麽一點人馬,被晉軍圍殲還差不多。


    總而言之,既然咬住了蜀軍的一支人馬,解係就絕不肯鬆口了,如果不能狠狠地咬下一塊肉來,解係如何肯善罷甘休。


    蜀軍一路狂逃,漸漸地接近了安國,距離蜀軍的設定的埋伏圈已經是不遠了,傅著可以在路邊輕易地發現蜀軍所留下的記號。


    那些記號,都是一些特殊的標記,有時候是堆著一堆看起來雜亂無章的石塊,有時候是插著幾根毫不起眼的樹枝,不過能看懂這些記號的人卻可以一眼就看出這些石塊樹枝所表達出來的含義。


    比如那一堆形似亂石的石塊,最頂部有一塊比較尖的石頭,那尖端所指的方向,正是蜀軍此行的目的地,而尖石底下襯墊著十三塊形狀不同的大小不一的石頭,代表著距離目的地還有十三裏的路程。


    再往前走不遠,便會看到一堆大小差不多相同的石堆,尖石所指的方向依然是西北方向,地下所襯的石頭則由十三塊減少到了十塊,代表距離目標還剩十裏。


    至於那些樹枝木棍,表達的也是同樣的含義,隻不過在外人的眼中,絲毫不解其義,隻不過是些破石頭和幾根枯枝爛木,直接就無視了。


    傅著讀懂了這些暗號帶來的訊息,嘴角之上浮現出了一絲的笑意,一路狂逃了上百裏,現在總算是看到盼頭,他迴頭看了一眼依然在身後緊追不舍的晉兵,冷笑了一聲,暗自道:“讓你們猖狂了半天,現在該是算後帳的時候了。”


    本來傅著就不樂意擔當這個誘餌,一上來仗還沒打就得詐敗而走,其中的鬱悶隻有自己心理清楚,狂逃上百裏,一路還得裝出一付丟盔棄甲抱頭鼠竄的模樣,可謂是狼狽之極,現在總算是挨到了揚眉吐氣的時候了,傅著也著實吐了一口惡氣。


    距離伏擊圈越來越近,傅著絲毫沒有加快速度的意識,依然保持著不緊不慢的節奏,為了將最後的一程戲演得更為地逼真,虎騎軍還故意地裝出一付體力不支的模樣,經引誘晉軍更賣力地追趕。(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的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之清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之清揚並收藏最後的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