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祜擺擺了擺手,道:“窮寇莫追!”


    其實羊祜心裏清楚,所謂的窮寇莫追不過是一個說辭,等同於給自己一個台階下而已,現在晉軍剛剛經曆了一場惡戰,整個軍隊極度地疲憊,確實沒有什麽力量去追擊了。


    再者匈奴人以騎兵為主,速度極快,步兵是根本追不上的,單憑數量不多的騎兵,追上去恐怕也奈何不了人家,更何況騎兵脫離了步兵獨立作戰,很可能會遭到匈奴人的反撲,這樣的損失晉軍恐怕是無法承受的。


    所以羊祜幹脆下令晉軍收攏部隊,停止追擊。


    不過蜀軍那邊出戰的虎騎軍護軍將軍傅著卻是意猶未盡,他剛剛率虎騎軍殺到,匈奴人便全軍撤退,讓傅著根本就沒有撈著仗打,所以匈奴人撤退之後,傅著依然是不依不饒地連追了幾十裏,倒也斬殺了不少的匈奴人。


    劉胤擔心傅著中了匈奴人的埋伏,所以率軍一直在後麵緊緊地追趕著,不過匈奴人此次是真退了,而且並沒有反撲的打算,一直退到了壺關城。


    傅著追到了壺關的城下,最終也隻能是望城興歎,虎騎軍雖然驍勇善戰,但攻城絕不是他們的強項。


    劉胤下令蜀軍撤退,在離壺關城十裏之外的地方,紮下營寨,與晉軍的大營遙遙相對,但雙方似乎有默契一般,既不相互攻伐,也不相互往來,各行其事。


    ┄┄┄┄┄┄┄┄┄┄┄┄┄┄┄┄┄┄┄┄┄┄┄┄┄┄┄┄┄┄┄┄


    這次的戰敗讓劉淵是痛徹心扉,不光是讓劉淵引以為傲的騎兵部隊損失慘重,更主要的是匈奴人喪失了壺關城外的戰略縱深地帶,現在匈奴人不得不退守壺關城,幹起他們並不善長的守城營生來。


    這樣的局麵便變得艱難了許多,如果單單是對付晉軍的話,別看晉軍的人數是蜀軍的兩倍,但劉淵極有信心地守住壺關城。


    而兵力並不占優勢的蜀軍才是劉淵真正的心頭大患,劉淵對蜀軍了如指掌,當年長安城何其的堅固,蜀軍隻用了不到三天就拿下來,簡直就是奇跡一般,其次蜀軍兩破寒山要塞,都是在幾個時辰內就結束的。


    蜀軍的攻堅能力之強,確實讓守城之軍不寒而栗。長安城的城防堅固的何種程度劉淵不太清楚,但寒山要塞可是劉淵親自布署的防禦設施,堅如磐石,但在蜀軍的強攻之下,不到半天就灰飛煙滅了。


    劉淵很清楚,蜀軍所倚仗者,正是那些火器,威力驚人的火器可以輕易地摧垮任何的防禦設施,不管是城池還是要塞,所謂的固若金湯在它的麵前,隻是一個笑話。


    以壺關城的防禦條件,根本就無力抵禦蜀軍的火器,如果一昧的死守,肯定是不行的。


    劉淵對崔遊道:“不知崔大夫有何妙計?”


    崔遊這迴是無可奈何地搖搖頭道:“大王,臣就是想破腦袋,也是無計可施呀。依臣之計,這壺關城決計是守不住的,就算從太原調來援兵,那至少也得十天半個月之後,大王你看看晉人和蜀人的架式,能等得上十天半月嗎?蜀軍的火器厲害,堅如磐石的寒山要塞都無法擋得往他們,壺關城又焉能擋得住?依臣之見,不如早棄壺關,退守晉陽,以為萬全之計。”


    劉淵點點頭,道:“本王也正有此意,孤城不可守,不如早迴晉陽,集中兵力,再與晉人蜀人決戰。”


    劉淵主意已定,根本就不給晉軍圍城的機會,連夜召集人馬,棄城而走,臨了,劉淵一把大火,把壺關城燒了個精光,反正城池也守不住了,倒不如燒個幹淨,一把焦土送給晉人蜀人,讓他們去爭吧。


    羊祜大戰之後,整頓兵馬,聽聞蜀軍已經追擊到了壺關城下,不禁有些心急,這壺關城尤為重要,可不能落在蜀軍的手中,所以羊祜立刻揮師趕往了壺關城,想要搶在蜀軍的前麵,拿下壺關城。


    不過劉胤並沒有與之相爭的意思,在慮騎軍追到壺關城下之時,劉胤及時地將他們給召了迴來,退後十裏紮營,似乎把首攻壺關的位置,讓給了晉軍。


    這一點上羊祜當然是當仁不讓,不過率軍趕到壺關城之下,突然發現整個壺關城已經淪入到了一片火海之中,濃煙滾滾,烈焰騰騰。


    這決不是什麽城內意外失火導致的,而是匈奴人故意放的火,顯然他們已經是棄城而去了,至於城中百姓的死活,劉淵自然顧不上了。


    驚惶失措的老百姓從城裏拚命地逃出去,許多的人來不及逃走,已經是葬身是火海。


    羊祜下令晉軍一方麵幫助疏散百姓,一方麵進城去撲滅大火。可惜時值春季,正是風沙最盛之時,風助火勢,火借風威,將壺關城燒了個幹幹淨淨,等到火熄之後,晉軍才進得城中,其時城中已經是一片焦土,再無片瓦可存。


    得知劉淵已經逃迴晉陽之後,羊祜決定立刻向晉陽進軍,不給劉淵任何的喘息之機。


    晉軍的進軍路線,也是沿著匈奴人撤退時所走的話,從壺關出發,向北經襄垣、涅縣翻越謁戾山,便可以直抵太原郡的祁縣、陽邑。


    羊祜自然沒有和劉胤打招唿,盡管劉胤的駐軍與晉軍大營相隔不過數裏,但他們就是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羊祜清楚,鑒於朝廷的態度,明麵上他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與劉胤進行合作的,他和劉胤之間,隻能是依靠默契,正如此次壺關之戰一般。


    但一直到晉軍離去,劉胤都按兵不動。


    傅著奇道:“姊夫,晉人都已經走了,我們還呆在這兒幹嘛?”


    劉胤微微一笑道:“他們走他們的,與我們何幹,此去晉陽,難道就沒有別的路麽?”


    傅著道:“別的路?好象最近的路也隻有走涅縣了吧?”


    劉胤從容地道:“此次我們不走涅縣,轉道河東,我們還有更緊要的事需要去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的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之清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之清揚並收藏最後的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