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正版讀者請十分鍾後再看,謝謝配合和理解。


    迴到大堂,胡濟請劉胤於首席落座,自已在主位相陪。


    幾乎所有的人都沉默著,堂上的氣氛很凝重,有一種令人壓抑的氣息。


    方才劉胤的話裏著重提及了“短時間內”這個幾個字,在座的諸位自然都是心知肚明,雖然倚仗漢中的特殊地理位置,依靠設在穀道上的關卡,或許可以在短的時間內阻止魏國間諜潛迴關中,但這絕對不是長久之計,漢中地域廣闊,秦嶺綿延千裏,關卡守衛再嚴密,也有防不勝防的地方,魏國間諜既然已經是竊取到了漢中布防圖,定然會千方百計地將情報傳遞到關中。


    劉胤率先打破沉默,道:“漢中布防圖已然失竊,除了設卡阻截之外,便是立刻通報在遝中的薑大將軍,更改和調整漢中的防禦部署,唯有這樣,才可能變被動為主動。”


    “更改漢中的防禦部署?”胡濟臉上露出苦澀的笑意,劉胤不是軍方的人士,自然不會懂漢中防務的要害所在,薑維的斂兵聚穀計劃,從提出到成型直到布署完成,至少也用了四五年的時間,現在敵人大軍壓境,倉促之下全麵調整漢中的防禦布署,這談何容易?


    胡濟歎息一聲道:“劉右丞所提建議,雖然在情理之中,但更改漢中的防禦布署,絕非是一朝一夕之事,逆魏屯兵關中,虎視眈眈,此時若是變更漢中的防禦部署,隻怕是陣腳全亂,敵人未至,我軍便已先敗。”


    劉胤道:“在下雖然不通軍事,但也知知己知彼,方可百戰不殆的道理,鍾會鄧艾倘若掌握了我軍的漢中防禦布署。必定可以對症下藥,製定出完善的進攻計劃,漢中諸圍雖險,但也絕非是固若金湯無懈可擊。可以說漢中布防圖關係著漢中的存亡,也許這將是我軍最後的機會,再不做調整的話,恐怕真的隻能是坐以待斃了。”


    胡濟也是一位身經百戰的將領,自然明白布防圖失竊所帶來的後果。但他隻是計劃的執行者而不是決策者,漢中的防禦布署是薑維製定的,就算是要做調整,胡濟也是沒有權限的。他黯然地一歎,道:“唯今之計,也隻有如實稟報大將軍,由他來做定奪了。”


    劉胤自然也明白胡濟在其中的地位,就算他有心為之也恐怕無能無力,此事的最終拍板權限隻有薑維一人,胡濟要稟報薑維。劉胤也隻能是等候來自遝中的的消息了。


    於是,劉胤便起身告辭,同鄭揖一道返迴了城外的道觀。


    在漢中都督府周圍布防的暗哨便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張樂趙卓等人也隨同劉胤一起返迴了漢中司駐地。


    起草報告的任務自然是非胡濟莫屬,顯然這次布防圖的失竊,漢中都督府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胡濟也明白他將承受薑維的怒火,但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現在胡濟所能做的。也隻有如實地向薑維稟報漢中布防圖失竊的詳情,並等待薑維的迴複。


    當然,在措詞上,還是要勞煩漢中都督府的主薄來給潤潤色。胡濟可不希望此次給自己的仕途帶來麻煩。


    迴到道觀之後,劉胤立刻調整了中尉府的行動計劃,原先中尉府的所有力量都放在防範魏國間諜的潛入上麵,現在的工作重心,則要轉移到了阻止魏國間諜外逃上來。


    從漢中外逃,大致有兩條路徑。向北通過秦嶺的幾條故道便可以直抵關中,向東沿沔水東下,便是魏國所控製的上庸新城魏興三郡。


    當然,無論走哪一條路,都不可能是輕易出去的,漢中四麵環山,是一個典型的盆地地形,不管走那一條路出漢中,都是陡峭險峻的山路,而這些山路之上,都設有蜀軍的關卡,平日的時候對過往的行旅都是嚴加盤查的,而根據漢中都督胡濟的最新命令,所有的關卡都已經禁止通行了。


    現在劉胤唯一能做的,就是協助軍方把守住這些關卡,盡可能將魏國間諜截留在漢中境內,不使其將情報傳遞迴關中。


    至於能阻截多長的時間,劉胤心中一點底也沒有,再嚴密的防範,也終究百密一疏,阻截也隻能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


    如果想真正地消除危險,就必須將潛藏在漢中的魏國間諜勢力連根撥除,但這目前的情況下,這卻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標。


    劉胤不是一個好高鶩遠的人,明知不可為的事,他想都沒想,很快地他就重新做出了布署。鄭揖和張樂率眾前往秦嶺各穀道協防,趙卓則帶人到興勢、黃金一帶,堵住東出口。


    從漢中通往關**有四條穀道,從東到西依次為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陳倉道,每一條道都險峻無比,蜀國和魏國隔著秦嶺遙遙相對,蜀國控製著各條穀道的南出口,而魏國控製著各大穀道的北出口,雙方之間連綿四十餘載的戰火,一直就是通過這幾條穀道進行的。


    青鳥如果想以最快地速度將情報傳遞到關中,就必須從這幾條穀道中穿行而過,如果他將情報傳遞到上庸,那就必須再走武關道才能抵達關中,所以從時效性上來講,走秦嶺故道肯定是青鳥的首選,但也不排除受阻之後轉向東南的可能性。所以劉胤才會做兩手準備,在北路和東路嚴防死守,確保萬無一失。


    漢中司和劉胤帶來的差役全部都派了出去,各處關卡的守兵也似乎接到了漢中都督府的命令,與中尉府的差官保持了密切的合作,甚至接受中尉府差官的指揮,應該是胡濟有意地想消除雙方此前的隔閡。


    劉胤不禁暗歎,如果胡濟先前能有這樣的態度,又何至於現在來亡羊補牢。


    第一天,各處的關卡風平浪靜,沒有出現任何情況。第二天狀況依舊,讓眾人都暗自鬆了口氣,看來這是一個不錯的兆頭。


    不過劉胤考驗他們的時候還沒有真正到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的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之清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之清揚並收藏最後的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