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5500)
從大明王朝開始橫推諸天 作者:何人奏我長河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屏退左右後,嚴世蕃獨坐大帳,麵色似喜似悲,忽地沉喝一聲:
“追魂馬,赤麵虎。”
話音未落,營帳裏已是多了兩人。
其中一人身長八尺有餘,穿無袖短褐,赤著雙臂,肩胸瘦削,唯獨兩腿肌肉虯結,好生壯觀。
另一人乃是一名昂藏大漢,骨架雄健,筋肉賁張,隻是一站,便有種猛虎坐山的霸道威勢。
兩人都沒有說話,但望向嚴世蕃的眼睛裏,那股肝腦塗地,竭誠盡節之意卻是直透而出。
嚴世蕃將信紙輕飄飄地拋給他們,兩人拿來一看,皆麵露驚容。
追魂馬率先開口道:
“聖上此舉,真是……高深莫測。如今左都督戰死沙場,呂公公遠走東南,那宮中的宗師,莫非隻有一個轉輪王?”
嚴世蕃搖頭道:
“轉輪王也不在宮中,當初奪得達摩遺體後,他便有了二心,呂公公親自出手追殺他,是我出手,才救了他一命。
他如今,正在暗中養傷,也算是我的一手閑棋。”
乍聽這種驚天秘聞,饒是以兩人的心性,也不由得震了一震,更嗅到一股濃烈血腥氣。
他們沒有想到,看似安穩的朝廷中樞裏,鬥爭竟然已經激烈到這樣的地步,連宗師強人都差點殞命。
震驚之外,兩人也對嚴世蕃更加佩服,這些年來,深藏不露的小閣老,暗地裏究竟做下了多少大事?!
赤麵虎沉吟片刻,道:
“聖上既然明擺車馬,不如讓我和旱天龍迴京一遭,探探虛實。”
嚴世蕃目光閃爍,智珠在握。
“聖上這些年來,擺布文武百官如撥弄棋子,心思幽深難明,他既布下此局,必然有所圖謀。
跟聖上鬥智,那是浪費時間,所以京中變化,咱們不必管,隻顧自家事便好。”
對嚴世蕃的判斷,赤麵虎、追魂馬沒有任何懷疑。
因為他們都知道,若論對聖上的了解,怕是隻有被譽為“內相”的呂公公,能跟這位小閣老媲美。
嘉靖帝是個絕頂聰明、智深如海的人物,他吩咐內閣大臣做事,也愛用紙條傳話。
條子言簡意賅,這既是皇帝信任的大臣的表現,也是對這些大臣的考驗。
而嚴世蕃的才情卻絕不遜色於嘉靖,各種生僻典故信手拈來,所以,他便成了文武百官中,最擅破解暗語之人。
嘉靖帝正是發現了嚴世蕃有這種本領,才時常招他進宮,一起破解丹書隱語,討論丹道疑難。
嚴世蕃正是在這個過程中,逐漸被嘉靖帝授以丹道武功,成為了“朝中拳術第一”的“仙官”。
可以說,嚴世蕃本身,就是嘉靖帝這些年來,研究丹道的成果。
他對嘉靖的了解,自然是非比尋常。
“追魂馬,你跑一趟倭奴國,帶足財貨,聯係柳生家。
朱天都既然上岸,且跟陸炳兩敗俱傷,那倭奴國中大名定然不安分。
無需多言,就提一句,昔年擊傷朱天都的呂公公已親臨東南。
柳生宗嚴是聰明人,他輔佐的那個織田信長也頗有野心,一旦沒了朱天都壓著,他們自己就會動起來的。
隻要能略微牽製住朱天都的步伐,讓東南戰事不能盡快結束,聖上就不會拿胡宗憲如何,保住了胡宗憲,就保住了我家老父。”
嚴世蕃這話說得漫不經心,好像對他來說,掀起席卷倭奴國的戰亂,隻在翻掌之間,根本不用多費心思。
當然,事實也的確如此。
追魂馬半跪於地,抱拳唱喏。
做出對策後,嚴世蕃站起身,眼中旋轉著宛如黑洞般的旋渦,吞噬一切、如神似魔的氣勢蔓延開來。
黑暗如潮水,在死寂大帳中無聲湧動、沸騰,就連空氣都變得陰森詭秘起來。
至邪至惡的拳意精神,仿佛將夜色喚醒,活化成一片幽暗魔池。
兩名大拳師隻覺得像是有什麽無形之物,包裹著自己的身體,堆積在皮膚上。
縱然已經曆過無數次,可他們還是毛骨悚然,渾身汗毛豎起,皮膚上也起了一片密密麻麻的小疙瘩。
兩人心中隻有一個想法。
小閣老的拳術,更加駭人了!
嚴世蕃低沉道:
“這些人隻知道我被革職出京,發配邊疆,卻不明白,禍兮福所伏的道理。
遠離中樞,遠離權勢,的確是我此生未曆之低穀。可在沙場上,僅憑拳術爭勝,也是我突破關隘的大機緣。
隻可惜,蒙古四大宗師已去其一,希望剩下三個老家夥,不要讓我失望啊……”
天下局勢,牽一發而動全身。
朱天都率先落子東南,橫越萬仞鯨濤,翩然而來,一舉攻破象山,盡顯翻雲覆雨的龍王手段。
但如胡宗憲、嚴世蕃等一世之傑,也能借力打力,火中取栗,在亂世波濤中,或逆勢而上,或順流而下,各自奮起爭渡。
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
京城之外,嚴世蕃領兵北上,兵鋒直指九邊塞外,一路煙塵滾滾,氣勢如龍。
東南沿海,艨艟過千,破浪而來,旌旗蔽空,船中健兒皆披發紋身,喊殺聲震天。
天降拂曉,徐行領著細雨,出了台州城,在他身後,跟著絮絮叨叨的徐渭。
徐行沒有絲毫不耐煩的表情,隻是笑著應和自家叔父,不斷點頭。
與朱婆龍一戰,破除多年心障後,徐行渾身氣質比之先前又有變化。
如果說以前的徐行,滿身都是鷹揚奮發,振翅欲飛的蓬勃朝氣,那現在的他,則是有種鶴舞晴空,不滯於物的灑然清逸。
這這不僅是氣質的改變,更是一種拳術進境的體現。
不過,對如今的徐行來說,拳意精神的突破,反倒成了一種負擔。
武行之中,將“打破虛空”稱為陰之虛極,不是沒有理由的,因為就算再恢弘的拳勢,都要以肉體為基礎。
而先前一戰後,徐行的身體本就沒有恢複完全,拳意再有突破後,自然難以供給得上。
所以,今天起來,他的麵容便有些蒼白憔悴,好似大病未愈。
這也是為何,徐渭會如此擔心,並一路囑咐。
盡管徐行已經解釋過多次,徐渭還是覺得自家侄子分明是受了內傷,隻是強撐著沒說實話。
在他看來,以徐行的性子,完全做得出這種事。
走出兩裏,徐渭還是住了口,不是因為他說煩了,是因為他真累了。
徐渭擦了把額上細汗,長長地歎了口氣,再次重複、再次強調道:
“路上一定要小心,小心呐。天下英雄如過江之鯽,你老是這樣橫行霸道,總會遇上對手的。”
徐行拍了拍他的肩膀,嚴肅道:
“老叔,我再次聲明。首先,你侄兒我從來沒有橫行霸道過。其次,天下英雄再多……”
徐行眉宇一揚,用一慣的平淡語調,緩緩道:
“與我相比,孰高孰低,也要打過才知道。”
徐渭還沒說什麽,一旁懷中抱劍的細雨,已經露出深以為然的表情。
作為跟徐行相處時間最多的大拳師,她深深地意識到,這位小宗師的進步有多明顯,從淳安到台州,完全是一天一個樣。
尤其是這次戰敗朱婆龍後,細雨能夠明顯感受到,徐行身上又發生了某種明顯的“蛻變”。
這樣一個人,當然有資格傲氣。
徐渭根本理都懶得理他,自顧自地說了下去:
“你手底下那些人,我安排好了,你說那件事,迴去後我就開始著手。
不過,胡汝貞是個好官,這些年來,他對得起東南百姓,真到那天,你也別逼他太甚了。”
徐行點頭:
“如果不是知道他是個好人,我何必排布這麽多?放心,放心。”
徐渭也知道徐行做事的風格,說好聽點叫果決淩厲,擅長快刀斬亂麻,難聽點就是簡單粗暴,殺一個算一個。
如今他既然願意提前做些排布,大概是真不會把胡汝貞如何吧……
徐渭又歎了口氣。
“才到台州又要走,你這輩子,還真是天生的勞碌命,注定閑不下來。”
總督府裏的老人都知道,這位第一幕僚幹起活兒來,那是真叫一個廢寢忘食,夙興夜寐。
可在徐渭眼中,自己這個侄兒,那才真是個鐵人,仿佛永遠精神高昂,不知疲倦。
張弛有度,過猶不及的道理,徐渭心知肚明。
而徐行這根弦,實在是繃得太緊,且幾乎從不放鬆,令徐渭不得不擔憂。
徐行擺擺手,不以為意地道:
“能者多勞嘛,我多跑點路,或許台州便能少死幾個人,世上還有比這更劃算的買賣嗎?”
正思考間,徐行已轉過身來,拱手道:
“戚元敬之事交我,台州之事交你,老叔,多保重。”
最後三個字,他說得極輕,就像是從九天雲外傳來的飄渺聲響,卻又有重逾千鈞的分量。
徐渭也肅然起來,抬袖拱手。
“保重。”
徐行微微頷首,轉身遠去,兔起鶻落間,他和細雨已成微熹晨光中,兩個渺茫的小點。
看著兩人離去的身影,徐渭不由得感慨一聲:
“練拳的人,就是瀟灑啊。”
衝出去數裏後,細雨忽然開口,感慨道:
“沒想到,像你這種癡心武道之人,竟然也會眷戀親情?”
這些天相處下來,細雨已漸漸摸清了徐行的脾氣,是以說起話來,也不如以往那般小心翼翼,變得直率了很多。
——畢竟她本來就是個年紀不大的小姑娘,真要她一直壓抑天性,那也是不可能的事。
在以往的細雨看來,徐行簡直就是武學上的狂魔、瘋魔。
那種直麵天雷也無所畏懼,置生死於度外,隻為一證武道的氣魄,就連細雨這位見多識廣的大拳師,也覺心驚膽戰。
人和瘋子在一起,會下意識地有種恐懼感,就是因為瘋子無所顧忌,行為莫測,沒人料得到他的下一步。
不過,在親眼見過徐行和徐渭的交流後,細雨卻對徐行改觀了起來。
原來,這個人雖然瘋魔,也並非毫無顧忌。
聽到這話,徐行眉毛一挑,笑了出來。
“武學,雖然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我最大的愛好。
但這並不代表著,我的人生就隻剩下這些了。
想躋身拳入至誠的宗師境界,你必須對自己誠實,要從人生經曆中去汲取感悟、感動。
到了我這個境界,你就會知道,值得眷戀的東西,非但不是武道上的負擔,還是精進武學的一大助力。”
徐行本想順勢把話題往陸竹身上帶,八卦一下這對狗男女的感情進程。
可細雨卻直接陷入沉思,讓他難以發揮。
到頭來,徐行隻能搖頭長歎一聲,繼續向前趕路。
台州到南少林雖也有幾近千裏之遙,不過以徐行和細雨的腳程,全力奔襲之下,這千裏路程,也要不了幾個時辰。
南少林,乃北少林之分支,雖不如嵩山本宗那般博大恢弘,卻也儼然為東南武林泰鬥。
六年前,那名代表東南武行,參與圍攻朱天都的老宗師,正是南少林戒律堂首座。
此間寺院周遭九峰環抱,氣勢沛然,建築深藏林木,規模卻極為宏大,足有十幾座輝煌殿宇,百來間屋舍,儼然如一座山中小城。
南少林諸建築除銅殿外,均以三彩琉璃瓦覆蓋,色澤如新,陽光一照,極為燦爛耀眼,宛如佛經中的琉璃淨土。
大雄寶殿內,四名老和尚正閉目坐於蒲團,宛如泥胎木塑。
任憑殿中那名頭裹布巾,身披長衫的中年人如何勸說,這四人也無動於衷。
端得是有一身好靜功!
“諸位大師,我李時珍是誠心交換藥物,絕非有意誆騙,虎骨玉髓膏雖是珍品,但這株六品葉老參,也絕非凡物。”
李時珍頓了頓,麵容悲苦,懇切道:
“而今朱老龍陳兵象山,不隻是意在傾覆東南,更是意在禍亂天下。佛門講慈悲為懷,諸位都是精通佛法的高僧,為何不能通融通融?”
聽到“慈悲”二字,其中一名白眉白須白僧衣的高大僧人,才抬起頭來。
他直視李時珍,沉聲道:
“虎骨玉髓膏乃本門秘藥,斷沒有交換之理。”
這人的氣息簡直雄渾得不可思議,一開口,平地就像是吹起了一陣大風,眾人衣衫飄揚。
他說出口的每個字音,都像一道古樸渾厚的鍾聲,迴蕩在莊嚴大殿中,清遠悠揚。
高大僧人說完這段話後,換了口氣,直率道:
“李太醫,朱老龍畢竟勢大,就連陸擎天也死在他手中,我們南少林,實在是……”
說到這裏,高大僧人閉口不言,其餘幾名僧人也抬頭朝李時珍望來,眼中都透露出送客的意味。
李時珍知道,這些和尚絕非是看上去那麽道貌岸然。
他更知道,三十六船中,就有一路船主,號稱惡德金剛,正是出身南少林。
李時珍還想說些什麽,一隻手從他身後伸來,拍了拍他的肩膀,輕聲道:
“李太醫,咱們走吧。”
直到這時,眾人才注意到,李時珍身後,還站了個灰衣人。
他灰衣、灰袖、灰布鞋,神情稍稍有些厭倦,但目光卻極為專注。
那種專注不是小的,窄的,而是對著整個人間的,他雖然身材中等,卻不讓人感覺矮小。
他豈止是不矮小,簡直就像是個要張開雙臂,將整座天下都攬在懷中的巨人。
這一刻,四名老僧都被這人目光所震動。
灰衣人看著他們,淡然道:
“諸位欲要明哲保身,我能理解,也請務必不要與賊寇同流合汙,否則……”
說到這裏,他抬起眉眼。
灰衣人雖然穿著樸素,麵容普通,可這一刻,他就像是個將軍。
一個威風凜凜,至少手握十萬甲兵的大將軍。
不知怎地,四名老僧都同時想到一句詩。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
他們隻聽那人一字一句道:
“我也不惜身染殺孽,墮入無間。”
“哈哈哈哈哈哈,好氣魄!”
忽然間,有個身材高瘦的僧人邁入大殿。
他雙眉豎起,麵容清臒瘦削,卻絲毫不現老態,眼角皺紋層疊似劍痕,宛如一尊銅皮裹鐵骨的天王塑像,有種凜不可犯的深重威嚴。
如果說灰衣人是統帥千軍萬馬的大將,那這人就是個號令天下,莫敢不從的帝王。
那四名老僧看見他,都站起來,口唿方丈,李時珍見這四人如此恭敬,心中甚為奇怪。
他也算是走遍天下的人物,卻從來沒有見到過,有哪家寺廟的方丈,竟然能讓手下僧人如此畏懼的。
不過一想到南少林亦是武林門派,又久經東南戰亂,李時珍心頭疑惑又淡了些。
僧人卻不去看那四名老僧,隻是眯起眼,望向灰衣人,重複了一句:
“好氣魄,更是好拳術,敢問施主姓名,是何出身?”
灰衣人陸竹咧開嘴,露出兩排潔白牙齒,笑得無比陽光:
“我叫徐擎道。”
“原來是北方人屠當麵。”
話音未落,僧人身形一沉一提,忽然出現在陸竹身前,他腳下一碾,氣貫周身,一掌平平推出。
這一掌勢猛力沉,僧人渾身衣袍陡然一震,如水波陣陣,炸開獵獵風聲,仿佛就連空氣都給震碎。
一時間整座大殿內勁風激蕩,氣流遠飆。
這正是少林拳法中,最為剛猛霸道的一式“金剛輪拳推磨架”。
陸竹卻絲毫不亂,猛地坐胯挺膝,知道已無法攔住這一式“推磨架”,他便直接一手捏成鷹爪刺向僧人的喉頭。
以命換命的絕殺之意,表露無疑!
陸竹五指勾起,勁力節節貫通,每根指頭上都帶著銳利勁力,在空中撕扯出五條勁風。
此際,那僧人卻是震腳剁足,以丹田為中心,猛烈發勁,使了個“羅漢伏虎”的金剛盤坐功夫,強行止住拳勢。
砰砰砰砰。
一聲地震般的動靜響徹大殿,狂風唿嘯,一排排香燭、長明燈齊齊熄滅,供桌上的貢品、祭器全部震裂。
僧人腳下的地磚,更接連裂開數十塊,最大的碎石,也不過是黃豆大小,隻能看見兩個深深陷入土裏的腳印。
他本人卻渾然不覺一般,將腳拔了出來,朝陸竹合掌,低眉垂首,收斂周身氣勢,淡然道:
“好鷹爪,好樁功,這種不惜以命換命的兇戾打法,果然是傳說中的北方人屠,貧僧冒昧了。
天黑路滑,山道難行。施主既然身有舊傷,要走,就趁早下山吧。”
陸竹聽到這近乎威脅的話,隻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問道:
“自法念大師後,南少林竟然又有宗師出世,果然不愧為武林泰鬥,敢問閣下法號?”
僧人抬起頭,微微一笑。
“貧僧法畏,見過人屠。”
“追魂馬,赤麵虎。”
話音未落,營帳裏已是多了兩人。
其中一人身長八尺有餘,穿無袖短褐,赤著雙臂,肩胸瘦削,唯獨兩腿肌肉虯結,好生壯觀。
另一人乃是一名昂藏大漢,骨架雄健,筋肉賁張,隻是一站,便有種猛虎坐山的霸道威勢。
兩人都沒有說話,但望向嚴世蕃的眼睛裏,那股肝腦塗地,竭誠盡節之意卻是直透而出。
嚴世蕃將信紙輕飄飄地拋給他們,兩人拿來一看,皆麵露驚容。
追魂馬率先開口道:
“聖上此舉,真是……高深莫測。如今左都督戰死沙場,呂公公遠走東南,那宮中的宗師,莫非隻有一個轉輪王?”
嚴世蕃搖頭道:
“轉輪王也不在宮中,當初奪得達摩遺體後,他便有了二心,呂公公親自出手追殺他,是我出手,才救了他一命。
他如今,正在暗中養傷,也算是我的一手閑棋。”
乍聽這種驚天秘聞,饒是以兩人的心性,也不由得震了一震,更嗅到一股濃烈血腥氣。
他們沒有想到,看似安穩的朝廷中樞裏,鬥爭竟然已經激烈到這樣的地步,連宗師強人都差點殞命。
震驚之外,兩人也對嚴世蕃更加佩服,這些年來,深藏不露的小閣老,暗地裏究竟做下了多少大事?!
赤麵虎沉吟片刻,道:
“聖上既然明擺車馬,不如讓我和旱天龍迴京一遭,探探虛實。”
嚴世蕃目光閃爍,智珠在握。
“聖上這些年來,擺布文武百官如撥弄棋子,心思幽深難明,他既布下此局,必然有所圖謀。
跟聖上鬥智,那是浪費時間,所以京中變化,咱們不必管,隻顧自家事便好。”
對嚴世蕃的判斷,赤麵虎、追魂馬沒有任何懷疑。
因為他們都知道,若論對聖上的了解,怕是隻有被譽為“內相”的呂公公,能跟這位小閣老媲美。
嘉靖帝是個絕頂聰明、智深如海的人物,他吩咐內閣大臣做事,也愛用紙條傳話。
條子言簡意賅,這既是皇帝信任的大臣的表現,也是對這些大臣的考驗。
而嚴世蕃的才情卻絕不遜色於嘉靖,各種生僻典故信手拈來,所以,他便成了文武百官中,最擅破解暗語之人。
嘉靖帝正是發現了嚴世蕃有這種本領,才時常招他進宮,一起破解丹書隱語,討論丹道疑難。
嚴世蕃正是在這個過程中,逐漸被嘉靖帝授以丹道武功,成為了“朝中拳術第一”的“仙官”。
可以說,嚴世蕃本身,就是嘉靖帝這些年來,研究丹道的成果。
他對嘉靖的了解,自然是非比尋常。
“追魂馬,你跑一趟倭奴國,帶足財貨,聯係柳生家。
朱天都既然上岸,且跟陸炳兩敗俱傷,那倭奴國中大名定然不安分。
無需多言,就提一句,昔年擊傷朱天都的呂公公已親臨東南。
柳生宗嚴是聰明人,他輔佐的那個織田信長也頗有野心,一旦沒了朱天都壓著,他們自己就會動起來的。
隻要能略微牽製住朱天都的步伐,讓東南戰事不能盡快結束,聖上就不會拿胡宗憲如何,保住了胡宗憲,就保住了我家老父。”
嚴世蕃這話說得漫不經心,好像對他來說,掀起席卷倭奴國的戰亂,隻在翻掌之間,根本不用多費心思。
當然,事實也的確如此。
追魂馬半跪於地,抱拳唱喏。
做出對策後,嚴世蕃站起身,眼中旋轉著宛如黑洞般的旋渦,吞噬一切、如神似魔的氣勢蔓延開來。
黑暗如潮水,在死寂大帳中無聲湧動、沸騰,就連空氣都變得陰森詭秘起來。
至邪至惡的拳意精神,仿佛將夜色喚醒,活化成一片幽暗魔池。
兩名大拳師隻覺得像是有什麽無形之物,包裹著自己的身體,堆積在皮膚上。
縱然已經曆過無數次,可他們還是毛骨悚然,渾身汗毛豎起,皮膚上也起了一片密密麻麻的小疙瘩。
兩人心中隻有一個想法。
小閣老的拳術,更加駭人了!
嚴世蕃低沉道:
“這些人隻知道我被革職出京,發配邊疆,卻不明白,禍兮福所伏的道理。
遠離中樞,遠離權勢,的確是我此生未曆之低穀。可在沙場上,僅憑拳術爭勝,也是我突破關隘的大機緣。
隻可惜,蒙古四大宗師已去其一,希望剩下三個老家夥,不要讓我失望啊……”
天下局勢,牽一發而動全身。
朱天都率先落子東南,橫越萬仞鯨濤,翩然而來,一舉攻破象山,盡顯翻雲覆雨的龍王手段。
但如胡宗憲、嚴世蕃等一世之傑,也能借力打力,火中取栗,在亂世波濤中,或逆勢而上,或順流而下,各自奮起爭渡。
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
京城之外,嚴世蕃領兵北上,兵鋒直指九邊塞外,一路煙塵滾滾,氣勢如龍。
東南沿海,艨艟過千,破浪而來,旌旗蔽空,船中健兒皆披發紋身,喊殺聲震天。
天降拂曉,徐行領著細雨,出了台州城,在他身後,跟著絮絮叨叨的徐渭。
徐行沒有絲毫不耐煩的表情,隻是笑著應和自家叔父,不斷點頭。
與朱婆龍一戰,破除多年心障後,徐行渾身氣質比之先前又有變化。
如果說以前的徐行,滿身都是鷹揚奮發,振翅欲飛的蓬勃朝氣,那現在的他,則是有種鶴舞晴空,不滯於物的灑然清逸。
這這不僅是氣質的改變,更是一種拳術進境的體現。
不過,對如今的徐行來說,拳意精神的突破,反倒成了一種負擔。
武行之中,將“打破虛空”稱為陰之虛極,不是沒有理由的,因為就算再恢弘的拳勢,都要以肉體為基礎。
而先前一戰後,徐行的身體本就沒有恢複完全,拳意再有突破後,自然難以供給得上。
所以,今天起來,他的麵容便有些蒼白憔悴,好似大病未愈。
這也是為何,徐渭會如此擔心,並一路囑咐。
盡管徐行已經解釋過多次,徐渭還是覺得自家侄子分明是受了內傷,隻是強撐著沒說實話。
在他看來,以徐行的性子,完全做得出這種事。
走出兩裏,徐渭還是住了口,不是因為他說煩了,是因為他真累了。
徐渭擦了把額上細汗,長長地歎了口氣,再次重複、再次強調道:
“路上一定要小心,小心呐。天下英雄如過江之鯽,你老是這樣橫行霸道,總會遇上對手的。”
徐行拍了拍他的肩膀,嚴肅道:
“老叔,我再次聲明。首先,你侄兒我從來沒有橫行霸道過。其次,天下英雄再多……”
徐行眉宇一揚,用一慣的平淡語調,緩緩道:
“與我相比,孰高孰低,也要打過才知道。”
徐渭還沒說什麽,一旁懷中抱劍的細雨,已經露出深以為然的表情。
作為跟徐行相處時間最多的大拳師,她深深地意識到,這位小宗師的進步有多明顯,從淳安到台州,完全是一天一個樣。
尤其是這次戰敗朱婆龍後,細雨能夠明顯感受到,徐行身上又發生了某種明顯的“蛻變”。
這樣一個人,當然有資格傲氣。
徐渭根本理都懶得理他,自顧自地說了下去:
“你手底下那些人,我安排好了,你說那件事,迴去後我就開始著手。
不過,胡汝貞是個好官,這些年來,他對得起東南百姓,真到那天,你也別逼他太甚了。”
徐行點頭:
“如果不是知道他是個好人,我何必排布這麽多?放心,放心。”
徐渭也知道徐行做事的風格,說好聽點叫果決淩厲,擅長快刀斬亂麻,難聽點就是簡單粗暴,殺一個算一個。
如今他既然願意提前做些排布,大概是真不會把胡汝貞如何吧……
徐渭又歎了口氣。
“才到台州又要走,你這輩子,還真是天生的勞碌命,注定閑不下來。”
總督府裏的老人都知道,這位第一幕僚幹起活兒來,那是真叫一個廢寢忘食,夙興夜寐。
可在徐渭眼中,自己這個侄兒,那才真是個鐵人,仿佛永遠精神高昂,不知疲倦。
張弛有度,過猶不及的道理,徐渭心知肚明。
而徐行這根弦,實在是繃得太緊,且幾乎從不放鬆,令徐渭不得不擔憂。
徐行擺擺手,不以為意地道:
“能者多勞嘛,我多跑點路,或許台州便能少死幾個人,世上還有比這更劃算的買賣嗎?”
正思考間,徐行已轉過身來,拱手道:
“戚元敬之事交我,台州之事交你,老叔,多保重。”
最後三個字,他說得極輕,就像是從九天雲外傳來的飄渺聲響,卻又有重逾千鈞的分量。
徐渭也肅然起來,抬袖拱手。
“保重。”
徐行微微頷首,轉身遠去,兔起鶻落間,他和細雨已成微熹晨光中,兩個渺茫的小點。
看著兩人離去的身影,徐渭不由得感慨一聲:
“練拳的人,就是瀟灑啊。”
衝出去數裏後,細雨忽然開口,感慨道:
“沒想到,像你這種癡心武道之人,竟然也會眷戀親情?”
這些天相處下來,細雨已漸漸摸清了徐行的脾氣,是以說起話來,也不如以往那般小心翼翼,變得直率了很多。
——畢竟她本來就是個年紀不大的小姑娘,真要她一直壓抑天性,那也是不可能的事。
在以往的細雨看來,徐行簡直就是武學上的狂魔、瘋魔。
那種直麵天雷也無所畏懼,置生死於度外,隻為一證武道的氣魄,就連細雨這位見多識廣的大拳師,也覺心驚膽戰。
人和瘋子在一起,會下意識地有種恐懼感,就是因為瘋子無所顧忌,行為莫測,沒人料得到他的下一步。
不過,在親眼見過徐行和徐渭的交流後,細雨卻對徐行改觀了起來。
原來,這個人雖然瘋魔,也並非毫無顧忌。
聽到這話,徐行眉毛一挑,笑了出來。
“武學,雖然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我最大的愛好。
但這並不代表著,我的人生就隻剩下這些了。
想躋身拳入至誠的宗師境界,你必須對自己誠實,要從人生經曆中去汲取感悟、感動。
到了我這個境界,你就會知道,值得眷戀的東西,非但不是武道上的負擔,還是精進武學的一大助力。”
徐行本想順勢把話題往陸竹身上帶,八卦一下這對狗男女的感情進程。
可細雨卻直接陷入沉思,讓他難以發揮。
到頭來,徐行隻能搖頭長歎一聲,繼續向前趕路。
台州到南少林雖也有幾近千裏之遙,不過以徐行和細雨的腳程,全力奔襲之下,這千裏路程,也要不了幾個時辰。
南少林,乃北少林之分支,雖不如嵩山本宗那般博大恢弘,卻也儼然為東南武林泰鬥。
六年前,那名代表東南武行,參與圍攻朱天都的老宗師,正是南少林戒律堂首座。
此間寺院周遭九峰環抱,氣勢沛然,建築深藏林木,規模卻極為宏大,足有十幾座輝煌殿宇,百來間屋舍,儼然如一座山中小城。
南少林諸建築除銅殿外,均以三彩琉璃瓦覆蓋,色澤如新,陽光一照,極為燦爛耀眼,宛如佛經中的琉璃淨土。
大雄寶殿內,四名老和尚正閉目坐於蒲團,宛如泥胎木塑。
任憑殿中那名頭裹布巾,身披長衫的中年人如何勸說,這四人也無動於衷。
端得是有一身好靜功!
“諸位大師,我李時珍是誠心交換藥物,絕非有意誆騙,虎骨玉髓膏雖是珍品,但這株六品葉老參,也絕非凡物。”
李時珍頓了頓,麵容悲苦,懇切道:
“而今朱老龍陳兵象山,不隻是意在傾覆東南,更是意在禍亂天下。佛門講慈悲為懷,諸位都是精通佛法的高僧,為何不能通融通融?”
聽到“慈悲”二字,其中一名白眉白須白僧衣的高大僧人,才抬起頭來。
他直視李時珍,沉聲道:
“虎骨玉髓膏乃本門秘藥,斷沒有交換之理。”
這人的氣息簡直雄渾得不可思議,一開口,平地就像是吹起了一陣大風,眾人衣衫飄揚。
他說出口的每個字音,都像一道古樸渾厚的鍾聲,迴蕩在莊嚴大殿中,清遠悠揚。
高大僧人說完這段話後,換了口氣,直率道:
“李太醫,朱老龍畢竟勢大,就連陸擎天也死在他手中,我們南少林,實在是……”
說到這裏,高大僧人閉口不言,其餘幾名僧人也抬頭朝李時珍望來,眼中都透露出送客的意味。
李時珍知道,這些和尚絕非是看上去那麽道貌岸然。
他更知道,三十六船中,就有一路船主,號稱惡德金剛,正是出身南少林。
李時珍還想說些什麽,一隻手從他身後伸來,拍了拍他的肩膀,輕聲道:
“李太醫,咱們走吧。”
直到這時,眾人才注意到,李時珍身後,還站了個灰衣人。
他灰衣、灰袖、灰布鞋,神情稍稍有些厭倦,但目光卻極為專注。
那種專注不是小的,窄的,而是對著整個人間的,他雖然身材中等,卻不讓人感覺矮小。
他豈止是不矮小,簡直就像是個要張開雙臂,將整座天下都攬在懷中的巨人。
這一刻,四名老僧都被這人目光所震動。
灰衣人看著他們,淡然道:
“諸位欲要明哲保身,我能理解,也請務必不要與賊寇同流合汙,否則……”
說到這裏,他抬起眉眼。
灰衣人雖然穿著樸素,麵容普通,可這一刻,他就像是個將軍。
一個威風凜凜,至少手握十萬甲兵的大將軍。
不知怎地,四名老僧都同時想到一句詩。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
他們隻聽那人一字一句道:
“我也不惜身染殺孽,墮入無間。”
“哈哈哈哈哈哈,好氣魄!”
忽然間,有個身材高瘦的僧人邁入大殿。
他雙眉豎起,麵容清臒瘦削,卻絲毫不現老態,眼角皺紋層疊似劍痕,宛如一尊銅皮裹鐵骨的天王塑像,有種凜不可犯的深重威嚴。
如果說灰衣人是統帥千軍萬馬的大將,那這人就是個號令天下,莫敢不從的帝王。
那四名老僧看見他,都站起來,口唿方丈,李時珍見這四人如此恭敬,心中甚為奇怪。
他也算是走遍天下的人物,卻從來沒有見到過,有哪家寺廟的方丈,竟然能讓手下僧人如此畏懼的。
不過一想到南少林亦是武林門派,又久經東南戰亂,李時珍心頭疑惑又淡了些。
僧人卻不去看那四名老僧,隻是眯起眼,望向灰衣人,重複了一句:
“好氣魄,更是好拳術,敢問施主姓名,是何出身?”
灰衣人陸竹咧開嘴,露出兩排潔白牙齒,笑得無比陽光:
“我叫徐擎道。”
“原來是北方人屠當麵。”
話音未落,僧人身形一沉一提,忽然出現在陸竹身前,他腳下一碾,氣貫周身,一掌平平推出。
這一掌勢猛力沉,僧人渾身衣袍陡然一震,如水波陣陣,炸開獵獵風聲,仿佛就連空氣都給震碎。
一時間整座大殿內勁風激蕩,氣流遠飆。
這正是少林拳法中,最為剛猛霸道的一式“金剛輪拳推磨架”。
陸竹卻絲毫不亂,猛地坐胯挺膝,知道已無法攔住這一式“推磨架”,他便直接一手捏成鷹爪刺向僧人的喉頭。
以命換命的絕殺之意,表露無疑!
陸竹五指勾起,勁力節節貫通,每根指頭上都帶著銳利勁力,在空中撕扯出五條勁風。
此際,那僧人卻是震腳剁足,以丹田為中心,猛烈發勁,使了個“羅漢伏虎”的金剛盤坐功夫,強行止住拳勢。
砰砰砰砰。
一聲地震般的動靜響徹大殿,狂風唿嘯,一排排香燭、長明燈齊齊熄滅,供桌上的貢品、祭器全部震裂。
僧人腳下的地磚,更接連裂開數十塊,最大的碎石,也不過是黃豆大小,隻能看見兩個深深陷入土裏的腳印。
他本人卻渾然不覺一般,將腳拔了出來,朝陸竹合掌,低眉垂首,收斂周身氣勢,淡然道:
“好鷹爪,好樁功,這種不惜以命換命的兇戾打法,果然是傳說中的北方人屠,貧僧冒昧了。
天黑路滑,山道難行。施主既然身有舊傷,要走,就趁早下山吧。”
陸竹聽到這近乎威脅的話,隻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問道:
“自法念大師後,南少林竟然又有宗師出世,果然不愧為武林泰鬥,敢問閣下法號?”
僧人抬起頭,微微一笑。
“貧僧法畏,見過人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