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福坊。
吳有才一家剛準備吃飯,就看到院子裏來了一群不速之客。
雖然這些人一個都不認識,但光看他們的穿戴就知道這些人貴不可言。
吳有才趕忙扔下碗筷跑到院子裏跪下,因為他看到坊正劉二狗正跪在地上。
“老吳,這位貴人想看看你家吃啥!”
“吃啥?”
“還能吃啥,當然是胡餅啦!”
李世民聞言笑嗬嗬的上前道。
“能請我們進去看看嗎?”
“行啊!”
“貴人請進!”
“咱家這門框有點低,別碰到您的頭!”
李世民走進吳有才家,正好看到他的媳婦和兩個兒子趴在飯桌上啃著胡餅,在幾人麵前還有一盆熱氣騰騰的蛋花湯。
李世民見狀非常滿意,若是大唐百姓都能吃上此等食物,那天下就可以稱得上是太平盛世了!
“裝糧食的地方在哪兒?”
“哦……在缸裏!”
吳有才的媳婦趕忙掀開糧缸的蓋子,李世民低頭看了眼,見糧缸裏果然裝的都是糧食。
不過這樣一來他就更疑惑了,既然家裏有糧食,為何不生火做飯?
難道這種買來的胡餅比自己做飯吃還便宜?
“老鄉,你這胡餅不便宜吧?”
吳有才聞言點點頭道。
“確實不便宜,一個胡餅要一文錢哩,還是不帶芝麻不帶糖的!要是帶了芝麻和糖的那種,一個胡餅就要三文!”
“那你為何不在自己家做飯呢?”
“不劃算!”
“不劃算?”
李世民聞言疑惑的問道。
“自己做飯吃,總比買著吃要便宜吧?”
吳有才聞言狡猾的笑了笑道。
“便宜是便宜,但費柴火呀!”
“廢柴火?”
“貴人有所不知,自從入了冬,柴火、薪炭是天天漲,隻有嫡長孫封城的時候便宜,挨家挨戶的發糧食、發柴火。”
“俺們要是自己在家生火做飯,一頓飯的柴火錢都得十文!”
“要是再算上米麵糧油、鹽巴之類的,那一頓飯少說二十文,還不如買點現成的吃劃算哩!”
“這……”
李世民直接被這個言論給整無語了,他一直擔心大唐的百姓餓肚子,卻從沒想過他們會因為沒有柴炭而無法做飯。
事實上,曆朝曆代的都城都麵臨這種問題。
隻因都城人口太多,周邊的樹木早就被燒的差不多了,想要柴炭隻能從更遠的地方運過來。
這樣一來,本身不值錢的柴炭加上高昂的運費,一下子就將柴炭的價格給漲上去了。
李世民不解的看向身後的官員。
“長安的柴炭有這麽貴嗎?”
長孫無忌等人聞言低頭默而不語,尉遲敬德是個隻知道吃喝玩樂的主,壓根就不關注這些事,自然也不知道。
隻有李靖喜歡關心這些小事,見到陛下詢問,當即點點頭道。
“主人,長安的柴炭確實貴!”
“上等的梅花炭,一斤的價格就要賣十文,比糧食可貴多了!”
“啊?”
李世民剛張開驚訝的大嘴,就聽到李靖繼續說道。
“哪怕是最普通的黑木炭,也要一文錢一斤,咋算都比糧食貴……”
“這……”
李世民聽到這話徹底無語,然後指著桌子上的胡餅道。
“既然長安的柴炭如此貴,那這些胡餅是怎麽烤出來的,難道烤胡餅不需要柴碳?”
李世民話音剛落,一旁的吳有才就笑了。
“貴人有所不知,這些胡餅都是在鹹陽烤好了運過來的,根本就不燒咱們長安的柴火,哈哈哈!”
“啊?”
李世民再次發出一聲驚歎,他從沒想到一個小小的胡餅,竟然還要在鹹陽烤好了運過來。
等等!
鹹陽?
這事該不會跟李厥那孫子有關吧!
“貴人,其實小人不僅僅是嫌柴碳貴,而是不想耽誤時間。”
“小人和婆姨、兒子,吃過飯就得出去做工,得熬到天黑才能迴來哩,哪有時間做飯吃……”
“做工?”
“對呀!”
“最近隔壁的長安縣冒出來不少作坊,每家都在招人,小人在那邊當木工,一天能掙三十文哩!”
“小人的兩個兒子當學徒,每天也能掙十文錢零花。”
“不過俺家掙錢最多的卻是俺婆姨,俺婆姨在長安縣當織工,一天能掙五十文!”
李世民聞言粗略算了算,這家一天的收入就有一百文了,一個月下來豈不是有三貫錢收入?
若是這個漢子說的是真的,那他們家還真沒必要燒火做飯!
隻是他們家的人需要做工,難道別人家也需要?
李世民從吳有才家離開,又在坊正的帶領下走訪了幾家,發現整個光福坊的百姓都差不多,都急著去隔壁縣做工。
有的百姓還嫌棄他們耽誤時間,連跟他們說話都懶得搭理。
“坊正,你們坊的百姓都在隔壁縣打工嗎?”
“迴貴人的話,至少有七八成在那邊幹活!”
“從什麽時候開始的?”
“上個月月末……”
“你們為啥不在自己縣做工?”
“迴貴人,俺們倒是也想在自家縣,但俺們縣沒那麽多作坊呀!”
李治聽到這話腦門隱隱見汗,劉仁軌聽到這話脊背也是一陣發涼。
簡直太丟人了!
自詡富貴的萬年縣,竟然在給長安縣打工!
李世民聞言冷冷的看了李治一眼,然後倒背著手離開光福坊。
“朕看別的坊好像也頗為冷清啊,難道都去長安縣打工啦?”
“這……”
“微臣不知,微臣這就命人去查!”
李世民聞言擺擺手道。
“這種事有什麽好查的,咱們去長安縣看看不就得了!”
長安和萬年本就緊挨著,中間隻隔了一條朱雀大街。而且幾人所在的位置是光福坊,還是緊鄰朱雀大街的坊。
因此,李世民連馬車都沒坐,領著兩個妃嬪溜溜達達就來到了長安縣。
李世民一到長安縣,立馬就覺察出差異了。
相較於萬年縣的冷清,長安縣可謂是熱鬧非凡。哪怕他們隻是站在坊門外,都能聽到裏邊喧鬧的聲音。
“賣燒餅哩!”
“賣胡麻餅嘍!”
“剛出鍋的蛋花湯,有哪位老板想嚐嚐!”
李世民剛走進安業坊,就被一群小販給圍了上來,並且爭先恐後的向他推薦各種吃食。
別說李世民不餓,他就算餓了,也不可能吃路邊攤啊!
因此,他隻是一個眼神,就有幾個護衛走上來將小攤販給驅趕。
然而幾人走了沒幾步,又遇到攔路的了。
隻是相較於之前的小販,眼前這個老頭明顯是個體麵人,正滿臉堆笑的看向幾人。
“幾位客官可是想買布?”
“買布?”
“客官有所不知,我們長安縣的麻布可便宜啦,還結實耐用,一輩子都穿不壞!”
李世民聽到這話頓時來了興趣,要知道在大唐糧食和布匹跟銀錢的作用一樣,都是可以直接當錢用的。
眼前這個小小的裏坊,竟然還能賣布?
“敢問老漢,你們長安縣的麻布很多嗎?”
“多!”
“多的穿都穿不完,正頭疼往哪兒賣呢!”
“為啥如此?”
“還是不怪俺們的縣令……不不不,怪陛下的嫡長孫!”
“據說他發明了一個東西,可以源源不斷的紡紗,可給我們害苦了,害的我們黑天白日的給他織布呀!”
吳有才一家剛準備吃飯,就看到院子裏來了一群不速之客。
雖然這些人一個都不認識,但光看他們的穿戴就知道這些人貴不可言。
吳有才趕忙扔下碗筷跑到院子裏跪下,因為他看到坊正劉二狗正跪在地上。
“老吳,這位貴人想看看你家吃啥!”
“吃啥?”
“還能吃啥,當然是胡餅啦!”
李世民聞言笑嗬嗬的上前道。
“能請我們進去看看嗎?”
“行啊!”
“貴人請進!”
“咱家這門框有點低,別碰到您的頭!”
李世民走進吳有才家,正好看到他的媳婦和兩個兒子趴在飯桌上啃著胡餅,在幾人麵前還有一盆熱氣騰騰的蛋花湯。
李世民見狀非常滿意,若是大唐百姓都能吃上此等食物,那天下就可以稱得上是太平盛世了!
“裝糧食的地方在哪兒?”
“哦……在缸裏!”
吳有才的媳婦趕忙掀開糧缸的蓋子,李世民低頭看了眼,見糧缸裏果然裝的都是糧食。
不過這樣一來他就更疑惑了,既然家裏有糧食,為何不生火做飯?
難道這種買來的胡餅比自己做飯吃還便宜?
“老鄉,你這胡餅不便宜吧?”
吳有才聞言點點頭道。
“確實不便宜,一個胡餅要一文錢哩,還是不帶芝麻不帶糖的!要是帶了芝麻和糖的那種,一個胡餅就要三文!”
“那你為何不在自己家做飯呢?”
“不劃算!”
“不劃算?”
李世民聞言疑惑的問道。
“自己做飯吃,總比買著吃要便宜吧?”
吳有才聞言狡猾的笑了笑道。
“便宜是便宜,但費柴火呀!”
“廢柴火?”
“貴人有所不知,自從入了冬,柴火、薪炭是天天漲,隻有嫡長孫封城的時候便宜,挨家挨戶的發糧食、發柴火。”
“俺們要是自己在家生火做飯,一頓飯的柴火錢都得十文!”
“要是再算上米麵糧油、鹽巴之類的,那一頓飯少說二十文,還不如買點現成的吃劃算哩!”
“這……”
李世民直接被這個言論給整無語了,他一直擔心大唐的百姓餓肚子,卻從沒想過他們會因為沒有柴炭而無法做飯。
事實上,曆朝曆代的都城都麵臨這種問題。
隻因都城人口太多,周邊的樹木早就被燒的差不多了,想要柴炭隻能從更遠的地方運過來。
這樣一來,本身不值錢的柴炭加上高昂的運費,一下子就將柴炭的價格給漲上去了。
李世民不解的看向身後的官員。
“長安的柴炭有這麽貴嗎?”
長孫無忌等人聞言低頭默而不語,尉遲敬德是個隻知道吃喝玩樂的主,壓根就不關注這些事,自然也不知道。
隻有李靖喜歡關心這些小事,見到陛下詢問,當即點點頭道。
“主人,長安的柴炭確實貴!”
“上等的梅花炭,一斤的價格就要賣十文,比糧食可貴多了!”
“啊?”
李世民剛張開驚訝的大嘴,就聽到李靖繼續說道。
“哪怕是最普通的黑木炭,也要一文錢一斤,咋算都比糧食貴……”
“這……”
李世民聽到這話徹底無語,然後指著桌子上的胡餅道。
“既然長安的柴炭如此貴,那這些胡餅是怎麽烤出來的,難道烤胡餅不需要柴碳?”
李世民話音剛落,一旁的吳有才就笑了。
“貴人有所不知,這些胡餅都是在鹹陽烤好了運過來的,根本就不燒咱們長安的柴火,哈哈哈!”
“啊?”
李世民再次發出一聲驚歎,他從沒想到一個小小的胡餅,竟然還要在鹹陽烤好了運過來。
等等!
鹹陽?
這事該不會跟李厥那孫子有關吧!
“貴人,其實小人不僅僅是嫌柴碳貴,而是不想耽誤時間。”
“小人和婆姨、兒子,吃過飯就得出去做工,得熬到天黑才能迴來哩,哪有時間做飯吃……”
“做工?”
“對呀!”
“最近隔壁的長安縣冒出來不少作坊,每家都在招人,小人在那邊當木工,一天能掙三十文哩!”
“小人的兩個兒子當學徒,每天也能掙十文錢零花。”
“不過俺家掙錢最多的卻是俺婆姨,俺婆姨在長安縣當織工,一天能掙五十文!”
李世民聞言粗略算了算,這家一天的收入就有一百文了,一個月下來豈不是有三貫錢收入?
若是這個漢子說的是真的,那他們家還真沒必要燒火做飯!
隻是他們家的人需要做工,難道別人家也需要?
李世民從吳有才家離開,又在坊正的帶領下走訪了幾家,發現整個光福坊的百姓都差不多,都急著去隔壁縣做工。
有的百姓還嫌棄他們耽誤時間,連跟他們說話都懶得搭理。
“坊正,你們坊的百姓都在隔壁縣打工嗎?”
“迴貴人的話,至少有七八成在那邊幹活!”
“從什麽時候開始的?”
“上個月月末……”
“你們為啥不在自己縣做工?”
“迴貴人,俺們倒是也想在自家縣,但俺們縣沒那麽多作坊呀!”
李治聽到這話腦門隱隱見汗,劉仁軌聽到這話脊背也是一陣發涼。
簡直太丟人了!
自詡富貴的萬年縣,竟然在給長安縣打工!
李世民聞言冷冷的看了李治一眼,然後倒背著手離開光福坊。
“朕看別的坊好像也頗為冷清啊,難道都去長安縣打工啦?”
“這……”
“微臣不知,微臣這就命人去查!”
李世民聞言擺擺手道。
“這種事有什麽好查的,咱們去長安縣看看不就得了!”
長安和萬年本就緊挨著,中間隻隔了一條朱雀大街。而且幾人所在的位置是光福坊,還是緊鄰朱雀大街的坊。
因此,李世民連馬車都沒坐,領著兩個妃嬪溜溜達達就來到了長安縣。
李世民一到長安縣,立馬就覺察出差異了。
相較於萬年縣的冷清,長安縣可謂是熱鬧非凡。哪怕他們隻是站在坊門外,都能聽到裏邊喧鬧的聲音。
“賣燒餅哩!”
“賣胡麻餅嘍!”
“剛出鍋的蛋花湯,有哪位老板想嚐嚐!”
李世民剛走進安業坊,就被一群小販給圍了上來,並且爭先恐後的向他推薦各種吃食。
別說李世民不餓,他就算餓了,也不可能吃路邊攤啊!
因此,他隻是一個眼神,就有幾個護衛走上來將小攤販給驅趕。
然而幾人走了沒幾步,又遇到攔路的了。
隻是相較於之前的小販,眼前這個老頭明顯是個體麵人,正滿臉堆笑的看向幾人。
“幾位客官可是想買布?”
“買布?”
“客官有所不知,我們長安縣的麻布可便宜啦,還結實耐用,一輩子都穿不壞!”
李世民聽到這話頓時來了興趣,要知道在大唐糧食和布匹跟銀錢的作用一樣,都是可以直接當錢用的。
眼前這個小小的裏坊,竟然還能賣布?
“敢問老漢,你們長安縣的麻布很多嗎?”
“多!”
“多的穿都穿不完,正頭疼往哪兒賣呢!”
“為啥如此?”
“還是不怪俺們的縣令……不不不,怪陛下的嫡長孫!”
“據說他發明了一個東西,可以源源不斷的紡紗,可給我們害苦了,害的我們黑天白日的給他織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