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德明和崔誌兩人是互相收拾對方的競爭對手,因此竇德明替崔誌處理蘇定方,崔誌替竇德明收拾李義府。
竇德明是在外地當過縣令的人,他這次調任京城縣令,本來就是個過渡,為下一步擔任京兆尹做準備。
隻是沒想到半路殺出來個嫡長孫,推薦了個寒門出身的李義府,直接將他的官路給斷送了。
正所謂斷人官路,有如殺人父母。
竇德明對李厥的恨意啊,有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
因此,他不僅要對付蘇定方和李義府,還要將兩人背後的靠山李厥給扳倒。
“唉!”
“我是想讓衙役們炮製幾個冤假錯案,然後再找禦史治他個瀆職之罪,這樣不就將官職奪過來了嗎?”
“冤假錯案?”
崔誌聞言眼睛一亮,心道自己咋就想不到這層呢?
不過這就是擔任過地方官和沒當過地方官的區別,地方上各種奇葩事多了,自然知道該怎麽整人。
“竇兄在萬年縣衙有熟人?”
“有!”
“我一個族兄在裏邊擔任縣尉!”
“哦哦哦,這就難怪了……”
“如果隻是冤假錯案的話,小弟倒是有點想法,不如咱們製造點兇殺案,故布疑陣,讓蘇定方掉進咱們的陷阱……”
“哦?”
在兩個大聰明琢磨如何對付蘇定方和李義府之時,長孫無忌也在暗中布局。
隻是相較於這兩個大聰明,長孫無忌的手段無疑要高明許多。
他隻是讓京兆尹不斷的給兩人布置任務,讓他們整天忙得腳不沾地,等著兩人犯錯就行了。
官場有句話,叫做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
隻要兩人想做事,就必然會出錯!
事實上,長孫無忌根本不需要使壞,李厥給李義府和蘇定方布置的任務就夠兩人忙幾個月了。
蘇定方在上任之後,第一時間就對萬年縣的所有裏坊進行了考察,帶準時流過萬年縣的河流更是重點關注,很快就製定出一套詳細的清淤、疏浚計劃。
隻是他的提議說出來後,立馬引起縣衙內所有人的反對。
主簿都懷遠反對的尤為激烈。
“縣尊大人,疏浚河流需要錢糧,咱們縣衙可是沒有任何錢糧……”
蘇定方聞言不悅的皺皺眉。
“誰說疏浚河流要錢糧了?”
“萬年縣幾十萬百姓,隻要每家每戶出一人,就足夠疏浚河流了!”
“縣尊是想征發徭役?”
“對!”
“縣尊有所不知,咱們萬年縣跟其他地方的縣衙不同,咱們想要征發徭役得經過京兆尹的同意才行。”
“此事好辦,我這就給京兆尹行文……”
都懷遠聞言淡淡的笑了笑。
“那就請縣尊行文吧,等什麽時候京兆尹批了,咱們再琢磨如何疏浚河流……”
蘇定方第二天就給京兆尹發了文書,並且是親自送過去的。
他的行為立馬引起京兆尹的不滿,因為官場有官場的規矩,哪怕萬年縣跟京兆府挨著,縣令也不能直接過去,而是要讓衙役、書吏來傳達文書。
京兆尹呂俊芳見狀,隻是冷淡的笑了笑。
“放下吧,本官會抽時間審閱的。”
“那就有勞大人了!”
蘇定方一直待在軍中,哪知道文官的彎彎繞。在他看來,自己都將審批文件放到京兆尹的案頭了,不說當天批複,兩三天時間肯定夠了。
然而,他迴到縣衙等了五天都沒等到迴執,這可給他氣夠嗆。
第六天的時候,蘇定方再次來到京兆府,想要詢問京兆尹為何不批複。熟料他連人都沒見到,隻是見到一個書吏,告知京兆尹去中書省開會了。
蘇定方見狀隻能悻悻而迴,獨自坐在大堂上發呆。
蘇定方這邊的工作無法展開,李義府那邊也遇到了麻煩。
因為疏浚長安城河道的事情,不僅關乎萬年縣,也關乎他們長安縣。
兩縣擠在一個大城裏,中間以朱雀大街為界,一邊是萬年,一邊是長安。
河流經過萬年,也必然經過長安。
因此,李義府也給京兆尹打了報告,請求征伐民夫疏浚河道。
隻是他的報告如同泥牛入海,始終都沒得到批複。
不過跟蘇定方的生悶氣不同,李義府很快就借助自己曾經在東宮當官的便利,通過一個熟人將自己的困境告知嫡長孫。
李厥正在上課,突然看到一個小太監扔給自己一個紙條,當即打開紙條翻看,見到李義府遇到麻煩了,氣得他眉毛一挑。
李二用的都是些什麽狗屁官員,隻是疏浚個河道都推三阻四?
正在李厥看著字條生氣之時,卻不料蕭瑀倒背著手走到他身後,將字條上的內容盡數收入眼底。
蕭瑀早就聽聞李厥提拔了幾名寒門官員,他對於寒門、世家沒什麽感覺,並不覺得有什麽不妥。
現在見到李厥提拔的人吃癟,他都不用找人打聽就猜到咋迴事了。
定然是朝中那些看門第出身的官員不爽,暗中給李厥提拔的人使絆子。
“殿下打算如何處置?”
“啊?”
李厥聽到這話嚇得一激靈,下意識的將字條塞到嘴裏。隻是當他咽下去後才反應過來,先生都看到了,自己還吞個什麽勁!
蕭瑀見狀忍俊不禁,嘿嘿笑著調侃道。
“殿下倒是機警,哈哈哈!”
“讓先生見笑了……”
“不不不,這並不好笑。正所謂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
“殿下不惜吞紙以保護臣下,有君王風範。”
李厥聽到蕭瑀這般誇獎自己,尷尬的頭皮都是一陣發麻。
這老頭是故意坑自己吧?
咋能當著李治的麵這樣誇自己!
“先生過譽了,我哪有什麽君王風範呀,這話用來形容我九叔還行……”
李治聽到李厥這樣說,心裏冷哼一聲的想到,算你小子識相!
不過當李治看向蕭瑀時,眼神裏閃過一絲陰鷙。
最近蕭瑀對李厥越來越好,甚至比自己這個太子還好,難道自己真如傳聞所說的要被廢掉?
李治很害怕,也很不甘心。
自己明明沒做錯什麽,父皇為何要廢黜自己?
隻是他不敢去找父皇理論,隻敢將心中的恨意發泄在李厥身上。
“李厥,還不趕緊向先生請罪!”
李厥聞言趕忙朝著蕭瑀躬身一禮。
“請先生責罰!”
李治見狀再次厲聲嗬斥。
“你就這樣請罪?”
“不然呢?”
“給先生跪下!”
竇德明是在外地當過縣令的人,他這次調任京城縣令,本來就是個過渡,為下一步擔任京兆尹做準備。
隻是沒想到半路殺出來個嫡長孫,推薦了個寒門出身的李義府,直接將他的官路給斷送了。
正所謂斷人官路,有如殺人父母。
竇德明對李厥的恨意啊,有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
因此,他不僅要對付蘇定方和李義府,還要將兩人背後的靠山李厥給扳倒。
“唉!”
“我是想讓衙役們炮製幾個冤假錯案,然後再找禦史治他個瀆職之罪,這樣不就將官職奪過來了嗎?”
“冤假錯案?”
崔誌聞言眼睛一亮,心道自己咋就想不到這層呢?
不過這就是擔任過地方官和沒當過地方官的區別,地方上各種奇葩事多了,自然知道該怎麽整人。
“竇兄在萬年縣衙有熟人?”
“有!”
“我一個族兄在裏邊擔任縣尉!”
“哦哦哦,這就難怪了……”
“如果隻是冤假錯案的話,小弟倒是有點想法,不如咱們製造點兇殺案,故布疑陣,讓蘇定方掉進咱們的陷阱……”
“哦?”
在兩個大聰明琢磨如何對付蘇定方和李義府之時,長孫無忌也在暗中布局。
隻是相較於這兩個大聰明,長孫無忌的手段無疑要高明許多。
他隻是讓京兆尹不斷的給兩人布置任務,讓他們整天忙得腳不沾地,等著兩人犯錯就行了。
官場有句話,叫做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
隻要兩人想做事,就必然會出錯!
事實上,長孫無忌根本不需要使壞,李厥給李義府和蘇定方布置的任務就夠兩人忙幾個月了。
蘇定方在上任之後,第一時間就對萬年縣的所有裏坊進行了考察,帶準時流過萬年縣的河流更是重點關注,很快就製定出一套詳細的清淤、疏浚計劃。
隻是他的提議說出來後,立馬引起縣衙內所有人的反對。
主簿都懷遠反對的尤為激烈。
“縣尊大人,疏浚河流需要錢糧,咱們縣衙可是沒有任何錢糧……”
蘇定方聞言不悅的皺皺眉。
“誰說疏浚河流要錢糧了?”
“萬年縣幾十萬百姓,隻要每家每戶出一人,就足夠疏浚河流了!”
“縣尊是想征發徭役?”
“對!”
“縣尊有所不知,咱們萬年縣跟其他地方的縣衙不同,咱們想要征發徭役得經過京兆尹的同意才行。”
“此事好辦,我這就給京兆尹行文……”
都懷遠聞言淡淡的笑了笑。
“那就請縣尊行文吧,等什麽時候京兆尹批了,咱們再琢磨如何疏浚河流……”
蘇定方第二天就給京兆尹發了文書,並且是親自送過去的。
他的行為立馬引起京兆尹的不滿,因為官場有官場的規矩,哪怕萬年縣跟京兆府挨著,縣令也不能直接過去,而是要讓衙役、書吏來傳達文書。
京兆尹呂俊芳見狀,隻是冷淡的笑了笑。
“放下吧,本官會抽時間審閱的。”
“那就有勞大人了!”
蘇定方一直待在軍中,哪知道文官的彎彎繞。在他看來,自己都將審批文件放到京兆尹的案頭了,不說當天批複,兩三天時間肯定夠了。
然而,他迴到縣衙等了五天都沒等到迴執,這可給他氣夠嗆。
第六天的時候,蘇定方再次來到京兆府,想要詢問京兆尹為何不批複。熟料他連人都沒見到,隻是見到一個書吏,告知京兆尹去中書省開會了。
蘇定方見狀隻能悻悻而迴,獨自坐在大堂上發呆。
蘇定方這邊的工作無法展開,李義府那邊也遇到了麻煩。
因為疏浚長安城河道的事情,不僅關乎萬年縣,也關乎他們長安縣。
兩縣擠在一個大城裏,中間以朱雀大街為界,一邊是萬年,一邊是長安。
河流經過萬年,也必然經過長安。
因此,李義府也給京兆尹打了報告,請求征伐民夫疏浚河道。
隻是他的報告如同泥牛入海,始終都沒得到批複。
不過跟蘇定方的生悶氣不同,李義府很快就借助自己曾經在東宮當官的便利,通過一個熟人將自己的困境告知嫡長孫。
李厥正在上課,突然看到一個小太監扔給自己一個紙條,當即打開紙條翻看,見到李義府遇到麻煩了,氣得他眉毛一挑。
李二用的都是些什麽狗屁官員,隻是疏浚個河道都推三阻四?
正在李厥看著字條生氣之時,卻不料蕭瑀倒背著手走到他身後,將字條上的內容盡數收入眼底。
蕭瑀早就聽聞李厥提拔了幾名寒門官員,他對於寒門、世家沒什麽感覺,並不覺得有什麽不妥。
現在見到李厥提拔的人吃癟,他都不用找人打聽就猜到咋迴事了。
定然是朝中那些看門第出身的官員不爽,暗中給李厥提拔的人使絆子。
“殿下打算如何處置?”
“啊?”
李厥聽到這話嚇得一激靈,下意識的將字條塞到嘴裏。隻是當他咽下去後才反應過來,先生都看到了,自己還吞個什麽勁!
蕭瑀見狀忍俊不禁,嘿嘿笑著調侃道。
“殿下倒是機警,哈哈哈!”
“讓先生見笑了……”
“不不不,這並不好笑。正所謂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
“殿下不惜吞紙以保護臣下,有君王風範。”
李厥聽到蕭瑀這般誇獎自己,尷尬的頭皮都是一陣發麻。
這老頭是故意坑自己吧?
咋能當著李治的麵這樣誇自己!
“先生過譽了,我哪有什麽君王風範呀,這話用來形容我九叔還行……”
李治聽到李厥這樣說,心裏冷哼一聲的想到,算你小子識相!
不過當李治看向蕭瑀時,眼神裏閃過一絲陰鷙。
最近蕭瑀對李厥越來越好,甚至比自己這個太子還好,難道自己真如傳聞所說的要被廢掉?
李治很害怕,也很不甘心。
自己明明沒做錯什麽,父皇為何要廢黜自己?
隻是他不敢去找父皇理論,隻敢將心中的恨意發泄在李厥身上。
“李厥,還不趕緊向先生請罪!”
李厥聞言趕忙朝著蕭瑀躬身一禮。
“請先生責罰!”
李治見狀再次厲聲嗬斥。
“你就這樣請罪?”
“不然呢?”
“給先生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