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也不過就是八歲的年紀,八歲的年紀,在村裏麵和他一樣大的孩子,都在父母麵前撒嬌,每天心裏隻想著吃和玩的時候,張大已經像是大人一樣,在父母的墳前默默的發誓,這輩子一定會把自己的弟弟,給好好的養大成人。
“哥哥,我好餓啊。”
三歲的張二還不能夠明白,最疼愛他的父母已經不在了的事情,他隻是很奇怪,為什麽大人們要把爹娘給放在一個木頭裏麵,然後還要挖個坑把他們給埋起來,不過他以為這是大人們的遊戲,或許等到爹娘玩夠了,就會和從前一樣,給他和哥哥買好吃的迴家。
他抬頭看向自己的哥哥,臉上都是天真的神情,八歲的張大已經懂得了很多的事情,他知道父母已經死了,就是永遠永遠都不會再迴來了,他哭的特別的傷心,父母往日裏的音容笑貌全部在麵前浮現,可是他卻絕望的明白,他們是永遠都不會再迴來了。
“哥哥,你為什麽哭,是不是也餓了。”
張二見張大隻是自己哭著,卻始終都沒有迴答他,便又再開口問道。
“不是,哥哥不餓,你餓了,走,咱們迴家。”
張大擦了擦自己臉上的淚水,然後領著自己的弟弟,迴頭看了一眼爹娘的墓碑,一步一迴頭的離開了這裏。
有爹娘的時候,所有的一切都沒有用他們兩兄弟操過心,可是如今爹娘都已經不在了,他們的親戚家裏也都不富有,根本就沒有能力養的起他們兄弟二人,所以張大隻能自己學著照顧自己和弟弟。
不會做飯,就自己學著做,不會縫衣服,就自己學著縫,他隻是比張二大了五歲,卻在後來兩個人相依為命的日子裏,既像是當爹又像是當媽一樣的照顧著張二,就這樣,好歹他們兄弟二人也算是長大了。
那些年的苦,張大從來都是自己咬著牙堅持著,他寧可自己餓肚子受苦,也沒有讓自己的弟弟張二,多受一點兒的苦,所以說後來的張二,在迴想起自己小時候經曆的事情時,心裏並沒有太多的苦,因為他的苦,都被張大這個哥哥給頂了大半部分。
他們兄弟二人長大了以後,因為張大平日裏為人厚道樸實,又是過日子的好手,不僅將地裏的莊稼給收拾的很好,家裏家外的事情也是打理的整整有條的,這麽好的一個小夥子,就算是家裏窮,可是自己有上進心,又是個有幹勁兒的人,所以村裏的人也都對這個勤快的小夥子印象很好,看著他的年紀到了該成婚的年紀,便想著給他說個老婆成個家,以後有個女人照顧他的飲食起居,也算是有個知冷知熱的人。
隻是張大卻拒絕了村裏人的好意,倒不是他不想娶媳婦,隻是他的心裏想的更多的都是自己的弟弟,張二的終身大事的問題。張二和他雖然都是同一個父母生出來的孩子,可是他們兩個人除了模樣有點相似之外,其他的地方都不太一樣,張二不光是身體沒有他長得健壯,就連性格,也是十分的靦腆,說好聽一點兒就是靦腆,按照村裏麵人的說法,那就是不像是個男人,性格懦弱的很。
所以張大便想著,如果他先成了婚,花費了他這麽多年來攢的錢,那麽日後弟弟娶媳婦的時候,攢不了更多的錢可咋辦,再說了,現在就他們兄弟二人,這什麽都好說,若是等到他把媳婦給娶進門來,那麽很難說這媳婦對於錢上麵,就沒有自己的小算盤,這樣他的弟弟,在這個家裏又該如何的相處。
所以張大思來想去的,最後還是沒有先成婚,他想著日後先給自己的弟弟娶個媳婦,然後憑著自己的本事,總不能娶不上媳婦。
隻是張大沒有想到的是,這麽一等便等了許多年,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們兄弟二人之間的性格對比太過於明顯,讓張二在人前的性格弱點很是明顯的表現出來,所以村裏的人,竟是都沒有給張二說媒的人。不光是張二的婚事愁人,因為張大推脫了一些給他自己說媒的人,那些個和他年齡相仿的女孩,都也早早的嫁人了,張大自己的婚事也成了難題。眼看著因為自己的原因,導致連哥哥的婚事都受了影響,所以張二越發的自責起來,他本來就不是個愛說話的性子,時間一長,更加的憋悶了。張大自己心裏不好受,卻又擔心弟弟,連幹活的時候,都覺得沒有心情了,卻也是無可奈何,這婚姻大事本來就是講究的你情我願的,弟弟張二的性格在哪裏擺著,他就算是再著急也沒有辦法不是。
從地裏迴來的時候,張大正巧遇到了村裏一個帶著孩子給丈夫送飯的女子,兩人打了一個照麵,看清楚對方是誰之後,心裏都覺得有些尷尬。
“善芬,給大全送飯哪。”
張大首先開口打破了這個尷尬的情況,他撓了撓頭,看向善芬旁邊牽著手的小男孩,臉上露出笑容,“一晃眼的功夫,你和大全的兒子都長得這麽大了。”
善芬握著兒子的手用了些力氣,臉上也擠出一些笑容來,對著張大道“這可不是,都四歲了,你幹完地裏的活啦。”
“嗯……”
打完交道,兩人又都陷入了沉默,最後善芬還是又開口說道“我就不和你多說了,孩子他爹還在地裏等著我去給他送飯呢。”
“唉唉,你走吧。”
張大看著善芬的背影走遠,心裏滿滿的都是不得勁,說起來當初他和善芬兩個人,其實彼此對對方,都是有些意思的,他們是一個村裏一塊長大的,年齡相仿,也都對彼此的脾氣性格了解的很清楚。善芬的父母對張大的印象也很好,他們也樂意將自己的閨女嫁給這樣一個上進的,會過日子的小夥子,當時的張大對善芬一家也是充滿了感激,畢竟他沒有父母,也沒有什麽錢,可是人家依然願然願意將女兒嫁給他。
“哥哥,我好餓啊。”
三歲的張二還不能夠明白,最疼愛他的父母已經不在了的事情,他隻是很奇怪,為什麽大人們要把爹娘給放在一個木頭裏麵,然後還要挖個坑把他們給埋起來,不過他以為這是大人們的遊戲,或許等到爹娘玩夠了,就會和從前一樣,給他和哥哥買好吃的迴家。
他抬頭看向自己的哥哥,臉上都是天真的神情,八歲的張大已經懂得了很多的事情,他知道父母已經死了,就是永遠永遠都不會再迴來了,他哭的特別的傷心,父母往日裏的音容笑貌全部在麵前浮現,可是他卻絕望的明白,他們是永遠都不會再迴來了。
“哥哥,你為什麽哭,是不是也餓了。”
張二見張大隻是自己哭著,卻始終都沒有迴答他,便又再開口問道。
“不是,哥哥不餓,你餓了,走,咱們迴家。”
張大擦了擦自己臉上的淚水,然後領著自己的弟弟,迴頭看了一眼爹娘的墓碑,一步一迴頭的離開了這裏。
有爹娘的時候,所有的一切都沒有用他們兩兄弟操過心,可是如今爹娘都已經不在了,他們的親戚家裏也都不富有,根本就沒有能力養的起他們兄弟二人,所以張大隻能自己學著照顧自己和弟弟。
不會做飯,就自己學著做,不會縫衣服,就自己學著縫,他隻是比張二大了五歲,卻在後來兩個人相依為命的日子裏,既像是當爹又像是當媽一樣的照顧著張二,就這樣,好歹他們兄弟二人也算是長大了。
那些年的苦,張大從來都是自己咬著牙堅持著,他寧可自己餓肚子受苦,也沒有讓自己的弟弟張二,多受一點兒的苦,所以說後來的張二,在迴想起自己小時候經曆的事情時,心裏並沒有太多的苦,因為他的苦,都被張大這個哥哥給頂了大半部分。
他們兄弟二人長大了以後,因為張大平日裏為人厚道樸實,又是過日子的好手,不僅將地裏的莊稼給收拾的很好,家裏家外的事情也是打理的整整有條的,這麽好的一個小夥子,就算是家裏窮,可是自己有上進心,又是個有幹勁兒的人,所以村裏的人也都對這個勤快的小夥子印象很好,看著他的年紀到了該成婚的年紀,便想著給他說個老婆成個家,以後有個女人照顧他的飲食起居,也算是有個知冷知熱的人。
隻是張大卻拒絕了村裏人的好意,倒不是他不想娶媳婦,隻是他的心裏想的更多的都是自己的弟弟,張二的終身大事的問題。張二和他雖然都是同一個父母生出來的孩子,可是他們兩個人除了模樣有點相似之外,其他的地方都不太一樣,張二不光是身體沒有他長得健壯,就連性格,也是十分的靦腆,說好聽一點兒就是靦腆,按照村裏麵人的說法,那就是不像是個男人,性格懦弱的很。
所以張大便想著,如果他先成了婚,花費了他這麽多年來攢的錢,那麽日後弟弟娶媳婦的時候,攢不了更多的錢可咋辦,再說了,現在就他們兄弟二人,這什麽都好說,若是等到他把媳婦給娶進門來,那麽很難說這媳婦對於錢上麵,就沒有自己的小算盤,這樣他的弟弟,在這個家裏又該如何的相處。
所以張大思來想去的,最後還是沒有先成婚,他想著日後先給自己的弟弟娶個媳婦,然後憑著自己的本事,總不能娶不上媳婦。
隻是張大沒有想到的是,這麽一等便等了許多年,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們兄弟二人之間的性格對比太過於明顯,讓張二在人前的性格弱點很是明顯的表現出來,所以村裏的人,竟是都沒有給張二說媒的人。不光是張二的婚事愁人,因為張大推脫了一些給他自己說媒的人,那些個和他年齡相仿的女孩,都也早早的嫁人了,張大自己的婚事也成了難題。眼看著因為自己的原因,導致連哥哥的婚事都受了影響,所以張二越發的自責起來,他本來就不是個愛說話的性子,時間一長,更加的憋悶了。張大自己心裏不好受,卻又擔心弟弟,連幹活的時候,都覺得沒有心情了,卻也是無可奈何,這婚姻大事本來就是講究的你情我願的,弟弟張二的性格在哪裏擺著,他就算是再著急也沒有辦法不是。
從地裏迴來的時候,張大正巧遇到了村裏一個帶著孩子給丈夫送飯的女子,兩人打了一個照麵,看清楚對方是誰之後,心裏都覺得有些尷尬。
“善芬,給大全送飯哪。”
張大首先開口打破了這個尷尬的情況,他撓了撓頭,看向善芬旁邊牽著手的小男孩,臉上露出笑容,“一晃眼的功夫,你和大全的兒子都長得這麽大了。”
善芬握著兒子的手用了些力氣,臉上也擠出一些笑容來,對著張大道“這可不是,都四歲了,你幹完地裏的活啦。”
“嗯……”
打完交道,兩人又都陷入了沉默,最後善芬還是又開口說道“我就不和你多說了,孩子他爹還在地裏等著我去給他送飯呢。”
“唉唉,你走吧。”
張大看著善芬的背影走遠,心裏滿滿的都是不得勁,說起來當初他和善芬兩個人,其實彼此對對方,都是有些意思的,他們是一個村裏一塊長大的,年齡相仿,也都對彼此的脾氣性格了解的很清楚。善芬的父母對張大的印象也很好,他們也樂意將自己的閨女嫁給這樣一個上進的,會過日子的小夥子,當時的張大對善芬一家也是充滿了感激,畢竟他沒有父母,也沒有什麽錢,可是人家依然願然願意將女兒嫁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