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城原就是在軍中出來的,軍事才能極出眾,朝中無人能及。去年又一舉助他登上皇位,是他親信之人。
而且,若魏城此次能將西北叛軍一舉剿滅,迴京之後正好能將他升任樞密使,讓他掌管整個樞密院。
現任樞密使洪明德雖然在先太子壞事後保持中立,並未顯出支持哪一位皇子的心思來,但到底不是自己的人,仁宣帝肯定還是不放心的。
且前段時間他聽探子來報,說是端午那日,慶王曾遣家人送了端午節禮去洪明德家中,洪明德也迴了禮。
慶王是先帝的四皇子,當年先太子壞事之後,四皇子在朝中極得人心,有好幾位朝臣曾上書先帝,請求立四皇子為儲君。
所以仁宣帝現在對於慶王還是防範的。但凡跟親王走得親近的人,他免不了的就會生疑。
現在一聽魏城主動願往西北,正合了他的心意。當即就從龍案後麵繞出來,親手扶了他起來。
然後表示,會舉全國之力,優先供應西北的糧草和軍餉。還表示,隻要魏城能將西北叛軍剿滅,取得這不世之功,迴京之後他絕不會虧待魏城,一定會讓他封妻蔭子。
說到封妻蔭子這幾個字,仁宣帝將手邊的一封章奏拿起來,對魏城笑了笑。
「魏愛卿的這婚假,朕現在是不能允了。待你從西北大捷迴來,朕下旨賜婚,到時再風風光光的為你完婚。」
剛剛他已經同魏城商議好,大軍十九日清晨卯時一刻就出發前往西北,看來魏城的這婚期隻能往後延一延了。
但是魏城卻不願意往後延。
他重又跪了下去,聲音懇切:「婚期微臣已同妻子商議好,喜帖也已盡發了出去,若十八日不完婚,恐有人在背後議論臣妻。懇請陛下允臣婚事。臣可立軍令狀,絕不會誤了十九日卯時一刻的行軍之期。」
他想立刻就將林清瑤納入他的羽翼之下好好的保護著。哪怕他不在京城,但隻要將林清瑤娶迴家,他也依然能給她侯夫人的名頭,往後就再沒有人敢輕視她了。
甚至剛剛他都已經想過了。若此次前往西北他發生了不幸,仁宣帝看在他為國捐軀的份上,死後的哀榮肯定會給他的。
憑著這份死後的哀榮,就算林清瑤往後的日子不能跟他在時一樣的風光,但在這京城裏麵肯定還是無人膽敢惹她的。
總比她以前過的日子要好。而且他肯定會提前安排好後麵所有的事,保證林清瑤能一輩子無憂的。
另外他也有私心。
以前知道林清瑤和謝蘊定婚的事,傷心之下他隻會逃避,一走了之,以為往後再不見林清瑤自然就不會再傷情。沒有想到上次在雲興茶樓聽到有關林清瑤的近況,知道她和謝蘊退婚了,迴來之後他心中隻有一個瘋狂的念頭。
他想要娶林清瑤,想讓她成為他的妻子。哪怕以後他死了,林清瑤也隻能是他的。
縱然生不能同榻,但死後也一定要與她同穴。
他是沒法子再看到林清瑤跟別的男人定下親事,以後會嫁給其他的男人,跟其他的男人生兒育女的。
便是想一想,他都覺得沒法子容忍。
所以他現在是一定要將林清瑤娶迴去的,哪怕他們兩個人成親之後次日清晨他就要趕往西北。
仁宣帝沒有想到時間如此緊迫之下他還一定要先娶親,心裏麵倒有些好奇起來。
魏城要娶妻的事他早就已經有所耳聞,關於林清瑤的家世背景他也早就遣人查探了個仔仔細細。
自來婚姻便是結兩姓之好,兩家彼此扶持,休戚與共。魏城是他的臣子,還是手中權勢很大的臣子,他要娶妻,妻家的家世背景仁宣帝肯定要查探個清清楚楚的。
一查探之下,就驚訝的發現林清瑤半點兒家世背景都沒有。
父親雖然是前戶部右侍郎,但已經去世快三年了。母親也已經過世,家中隻有一個幼弟,姐弟兩個人辛苦度日,並無結交任何人。就是林家的那一幹族人,也多是市井小民,並沒有一個人在官場。
這樣的一個女子,相較於魏城現在的身份地位來說,實在是不匹配。
也不知道這女子到底有什麽過人之處,竟然得魏城看中,一點都不計較她沒有家世。
不過對於仁宣帝而言,魏城娶這樣的一個女子也是好的。
雖然魏城有從龍之功,他也想栽培他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但也擔心往後魏城心眼大了,生了異心。若他再娶個家世相當的妻子,往後兩家聯合起來,勢必會在朝中一手遮天。
所以相比較而言,仁宣帝很樂意魏城娶林清瑤這樣的一個孤女。
而且看他現在出征在即,也堅持一定要和這位女子先成親……
仁宣帝就感歎的說道:「愛卿對你的妻子,確實情深義重。」
縱然魏城是個冷清的人,但聽到仁宣帝說的這話,他想起林清瑤來,眼中不由的就有了幾分柔和的笑意。
「微臣和妻子,從小一起長大。微臣對她,早已情根深種。」
不敢對林清瑤說的話,這時候卻在仁宣帝跟前說了。
原來是青梅竹馬的情分。難怪他以前想將南平郡主賜婚給魏城的時候遭到了他的婉拒,原來是早就有了鍾情之人。
仁宣帝點了點頭:「這也是一段佳話了。」
說完,叫旁邊的內監過來磨墨,他提筆在雪白的宣紙上寫下天作之合四個大字,吩咐內監即刻送到造辦處,叫他們好生的做一塊匾,等後日魏城成婚之日,叫人送過去。
又叫了秉筆內監過來,讓他擬旨,封魏城之妻林氏為一品誥命夫人。後日隨同那塊匾一起送到淮安侯府宣讀。
吩咐完這兩件事之後,仁宣帝笑著看向魏城:「這就算是朕對你新婚之喜的恭賀。」
還承諾:「等你西北大捷迴來,這個婚假朕會給你補上。」
誥命夫人不但有朝廷的俸祿,在朝廷重大的節慶之日還能參加宮中宴會。便是出門交際,旁人看到誥命夫人都要行禮的。
而且,若魏城此次能將西北叛軍一舉剿滅,迴京之後正好能將他升任樞密使,讓他掌管整個樞密院。
現任樞密使洪明德雖然在先太子壞事後保持中立,並未顯出支持哪一位皇子的心思來,但到底不是自己的人,仁宣帝肯定還是不放心的。
且前段時間他聽探子來報,說是端午那日,慶王曾遣家人送了端午節禮去洪明德家中,洪明德也迴了禮。
慶王是先帝的四皇子,當年先太子壞事之後,四皇子在朝中極得人心,有好幾位朝臣曾上書先帝,請求立四皇子為儲君。
所以仁宣帝現在對於慶王還是防範的。但凡跟親王走得親近的人,他免不了的就會生疑。
現在一聽魏城主動願往西北,正合了他的心意。當即就從龍案後麵繞出來,親手扶了他起來。
然後表示,會舉全國之力,優先供應西北的糧草和軍餉。還表示,隻要魏城能將西北叛軍剿滅,取得這不世之功,迴京之後他絕不會虧待魏城,一定會讓他封妻蔭子。
說到封妻蔭子這幾個字,仁宣帝將手邊的一封章奏拿起來,對魏城笑了笑。
「魏愛卿的這婚假,朕現在是不能允了。待你從西北大捷迴來,朕下旨賜婚,到時再風風光光的為你完婚。」
剛剛他已經同魏城商議好,大軍十九日清晨卯時一刻就出發前往西北,看來魏城的這婚期隻能往後延一延了。
但是魏城卻不願意往後延。
他重又跪了下去,聲音懇切:「婚期微臣已同妻子商議好,喜帖也已盡發了出去,若十八日不完婚,恐有人在背後議論臣妻。懇請陛下允臣婚事。臣可立軍令狀,絕不會誤了十九日卯時一刻的行軍之期。」
他想立刻就將林清瑤納入他的羽翼之下好好的保護著。哪怕他不在京城,但隻要將林清瑤娶迴家,他也依然能給她侯夫人的名頭,往後就再沒有人敢輕視她了。
甚至剛剛他都已經想過了。若此次前往西北他發生了不幸,仁宣帝看在他為國捐軀的份上,死後的哀榮肯定會給他的。
憑著這份死後的哀榮,就算林清瑤往後的日子不能跟他在時一樣的風光,但在這京城裏麵肯定還是無人膽敢惹她的。
總比她以前過的日子要好。而且他肯定會提前安排好後麵所有的事,保證林清瑤能一輩子無憂的。
另外他也有私心。
以前知道林清瑤和謝蘊定婚的事,傷心之下他隻會逃避,一走了之,以為往後再不見林清瑤自然就不會再傷情。沒有想到上次在雲興茶樓聽到有關林清瑤的近況,知道她和謝蘊退婚了,迴來之後他心中隻有一個瘋狂的念頭。
他想要娶林清瑤,想讓她成為他的妻子。哪怕以後他死了,林清瑤也隻能是他的。
縱然生不能同榻,但死後也一定要與她同穴。
他是沒法子再看到林清瑤跟別的男人定下親事,以後會嫁給其他的男人,跟其他的男人生兒育女的。
便是想一想,他都覺得沒法子容忍。
所以他現在是一定要將林清瑤娶迴去的,哪怕他們兩個人成親之後次日清晨他就要趕往西北。
仁宣帝沒有想到時間如此緊迫之下他還一定要先娶親,心裏麵倒有些好奇起來。
魏城要娶妻的事他早就已經有所耳聞,關於林清瑤的家世背景他也早就遣人查探了個仔仔細細。
自來婚姻便是結兩姓之好,兩家彼此扶持,休戚與共。魏城是他的臣子,還是手中權勢很大的臣子,他要娶妻,妻家的家世背景仁宣帝肯定要查探個清清楚楚的。
一查探之下,就驚訝的發現林清瑤半點兒家世背景都沒有。
父親雖然是前戶部右侍郎,但已經去世快三年了。母親也已經過世,家中隻有一個幼弟,姐弟兩個人辛苦度日,並無結交任何人。就是林家的那一幹族人,也多是市井小民,並沒有一個人在官場。
這樣的一個女子,相較於魏城現在的身份地位來說,實在是不匹配。
也不知道這女子到底有什麽過人之處,竟然得魏城看中,一點都不計較她沒有家世。
不過對於仁宣帝而言,魏城娶這樣的一個女子也是好的。
雖然魏城有從龍之功,他也想栽培他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但也擔心往後魏城心眼大了,生了異心。若他再娶個家世相當的妻子,往後兩家聯合起來,勢必會在朝中一手遮天。
所以相比較而言,仁宣帝很樂意魏城娶林清瑤這樣的一個孤女。
而且看他現在出征在即,也堅持一定要和這位女子先成親……
仁宣帝就感歎的說道:「愛卿對你的妻子,確實情深義重。」
縱然魏城是個冷清的人,但聽到仁宣帝說的這話,他想起林清瑤來,眼中不由的就有了幾分柔和的笑意。
「微臣和妻子,從小一起長大。微臣對她,早已情根深種。」
不敢對林清瑤說的話,這時候卻在仁宣帝跟前說了。
原來是青梅竹馬的情分。難怪他以前想將南平郡主賜婚給魏城的時候遭到了他的婉拒,原來是早就有了鍾情之人。
仁宣帝點了點頭:「這也是一段佳話了。」
說完,叫旁邊的內監過來磨墨,他提筆在雪白的宣紙上寫下天作之合四個大字,吩咐內監即刻送到造辦處,叫他們好生的做一塊匾,等後日魏城成婚之日,叫人送過去。
又叫了秉筆內監過來,讓他擬旨,封魏城之妻林氏為一品誥命夫人。後日隨同那塊匾一起送到淮安侯府宣讀。
吩咐完這兩件事之後,仁宣帝笑著看向魏城:「這就算是朕對你新婚之喜的恭賀。」
還承諾:「等你西北大捷迴來,這個婚假朕會給你補上。」
誥命夫人不但有朝廷的俸祿,在朝廷重大的節慶之日還能參加宮中宴會。便是出門交際,旁人看到誥命夫人都要行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