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上黨郡中。
“君侯,在下已然多次勸降那羊衜,隻是他牙關緊咬,還是不降。”
大堂之上,王甫對著正看公文的關羽說道。
“哦?”聽了這話,關羽挑了挑眉頭,思索半晌,繼而道:“那他的家人呢?又是如何說?”
王甫道:“羊衜長子、長女都在鄴城,隻幼子因為年幼,帶著身邊。其子年幼,故而沒有相問。”
關羽點了點頭道:“原來如此,他就在上黨為官,根基深厚。未免夜長夢多,他既然不願投降,我也不便久留在他們在上黨,照舊送迴長安,由孔明看顧,是生是死,全憑他們自個兒造化。”
隨後,兩人又聊了幾句,王甫便離去了。
不久,關平、廖化橫掃並州諸郡、迴歸上黨之後,關羽便召集眾人商議下一步如何行動。
關羽見堂中眾人齊聚,於是張口說道:“我欲出東出太行山,進逼冀州,兵鋒直取鄴城,各位以為如何?”
眾人聞言,紛紛附和,特別是未跟隨關平、廖化攻拔並州的那些人,此時見功勞就在眼前,更是毫不猶豫的讚同了。
見狀,關羽乃對眾人道:“你等攻伐並州諸郡的時候,我已打探清楚太行山諸道。經我細細思量,唯有兩道適合我軍行軍運糧。”
“一處是出涉縣,一處是出林慮縣。此兩處,以出涉縣為易,以出林慮艱難。不過此乃常識,若出涉縣,敵人更為容易猜到。”
“因此我屬意出林慮縣,故而需要一人為先鋒。又因為此番必然爆發出太行的首戰,對士氣影響極大。”
“所以我認為以最有先鋒經驗的廖化來擔任此次先鋒,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你們誰可有異議?”
話語一出,眾人都表示沒有異議。
於是關羽又對關平道:“太行山道難行,需要先攻取一處,作為跳板,所以此次需要十分謹慎。你可與楊儀另一路人馬走潞縣—涉縣—鄴城一路,作為疑兵。”
“若是遇到了曹兵,想準時機,自主選擇戰或者不戰,不夠更重要的是吸引敵軍的注意,並驚擾其心。”
“而我則自領大軍隨廖化之後,順濁漳河而下,取林慮縣。若得林慮縣,從此地出兵,旦夕可到鄴城之下。”
關平聽關羽如此命令,當即受命,旋即引兵而去。
……
另一邊,趙儼領兵馬來到林慮縣之後,便領兵直到清沙口。
清沙口東西兩麵皆是山丘,其上樹木極多,雜草叢生。此外,清沙口隻有南北有路口以供出入,乃是易守難攻之地。
因此趙儼查看之後,對副將孫觀道:“此處最寬處不到四裏,最窄處不過一裏,正適合當道下寨。”
孫觀聞言亦附和道:“將軍所言甚是,若是就此路口下寨,領軍士伐木為柵,足以為久計。關羽軍縱使插上翅膀,亦難以偷過。”
趙儼聽了孫觀的附和,當即哈哈而笑。
隨後又引眾將,探查兩側山丘。
到東麵山丘時,沒有特別的發現。
等到了西麵的山上。趙儼探查後,不由歎息了一口氣。
孫觀見狀,疑惑道:“如先前所言,關羽已然不足為慮,將軍如今為何還要歎氣?”
趙儼見孫觀發問,笑道:“我不是歎息別的,隻是歎息此處而已。”
“此處俯視道路,樹木又極多。兵法有雲:憑高視下,勢如破竹。若關羽兵來,我軍居其上,一鼓而下,可使得敵軍來得去不得,片甲不能迴。”
孫觀聽趙儼如此說,更加疑惑了:“若果真如將軍所說,此乃天賜之地,將軍不僅不需要據守,更可以一舉擊破關羽,名傳天下,又為何歎息?”
趙儼笑道:“雖然有諸多好處,但此山無水,若敵軍圍定不攻,又斷我取水之道,我軍必然不戰自潰。如此一來,天賜之地,便為絕地。”
孫觀這才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若不是此等缺陷,便能得滔天功勞,難怪將軍歎息了。”
趙儼道:“雖然如此,但若能守住此地,亦是大功。而我等當道立寨,敵軍雖有十萬,也不能過此處,更何況關羽沒有如此多的人馬。因此這番功勞,已入我等手中,不必多奢求其他。”
孫觀道:“將軍所言甚是。”
……
且說廖化得了命令以來,不敢懈怠,日夜兼程,自濁漳河而下。
兵道合漳鄉後,轉而南下,兵到清沙口,便有探子迴報說前方發現敵軍。
廖化聽得情報懊惱道:“不想我緊趕慢趕,最終還是晚了一步。”
轉頭對副將張尉道:“君侯在我來此之前,便囑咐於我:若是此處又兵馬防禦,便當按兵不動,待君侯來了再說。你可先領兵馬下寨,以待後軍。”
隨後令兵馬就地立寨,而自己領著數騎往前方查探。
當夜,天晴月明,廖化果見當道之中,敵軍立起寨欄。
於是廖化領著眾人,將周遭盡皆巡哨一遍之後,方才迴歸本寨。
與此同時,趙儼在本寨之中,得探馬來報說敵軍偷來哨探,於是笑道:“我已立下營寨,賊寇此來,雖然有心,亦無能為也。”
其後傳令眾將道:“敵軍若來,各處緊守寨門,不可出寨與敵軍作戰。”
卻說廖化謹遵關羽命令,一直按兵不動。
等到數日之後,關羽來到,廖化這才趕忙將近日事情,全部一一和關羽詳細述說。
關羽聽的廖化匯報,不由皺眉。
於是對廖化道:“來日你可領一路兵馬叫陣,看看敵軍反應,再商定如何。”
當夜商議已定。次日,廖化便領一路人馬直到敵寨之前叫陣。
趙儼見敵軍前來叫陣,卻是不為所動,隻是再次傳令各處,重申不可出戰,有違令者斬。
不過此番趙儼還是小看了關羽軍,高看了自家軍馬。
事實上,各處守將在寨內憑高而望時候,見關羽軍漫山遍野,旌旗隊伍,十分嚴整,心中依然驚懼不已,哪裏敢出。
把守營寨的士卒,來之前,早就聽說敵軍連戰連勝之勢,如今見敵軍如此雄壯,頓時個個喪膽,隻恐主將腦袋一拍,要他們出寨交戰,白送了性命。
因此當趙儼將令一到,上下無人有半句異議,盡皆十分欣喜,紛紛愉快領命。
“君侯,在下已然多次勸降那羊衜,隻是他牙關緊咬,還是不降。”
大堂之上,王甫對著正看公文的關羽說道。
“哦?”聽了這話,關羽挑了挑眉頭,思索半晌,繼而道:“那他的家人呢?又是如何說?”
王甫道:“羊衜長子、長女都在鄴城,隻幼子因為年幼,帶著身邊。其子年幼,故而沒有相問。”
關羽點了點頭道:“原來如此,他就在上黨為官,根基深厚。未免夜長夢多,他既然不願投降,我也不便久留在他們在上黨,照舊送迴長安,由孔明看顧,是生是死,全憑他們自個兒造化。”
隨後,兩人又聊了幾句,王甫便離去了。
不久,關平、廖化橫掃並州諸郡、迴歸上黨之後,關羽便召集眾人商議下一步如何行動。
關羽見堂中眾人齊聚,於是張口說道:“我欲出東出太行山,進逼冀州,兵鋒直取鄴城,各位以為如何?”
眾人聞言,紛紛附和,特別是未跟隨關平、廖化攻拔並州的那些人,此時見功勞就在眼前,更是毫不猶豫的讚同了。
見狀,關羽乃對眾人道:“你等攻伐並州諸郡的時候,我已打探清楚太行山諸道。經我細細思量,唯有兩道適合我軍行軍運糧。”
“一處是出涉縣,一處是出林慮縣。此兩處,以出涉縣為易,以出林慮艱難。不過此乃常識,若出涉縣,敵人更為容易猜到。”
“因此我屬意出林慮縣,故而需要一人為先鋒。又因為此番必然爆發出太行的首戰,對士氣影響極大。”
“所以我認為以最有先鋒經驗的廖化來擔任此次先鋒,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你們誰可有異議?”
話語一出,眾人都表示沒有異議。
於是關羽又對關平道:“太行山道難行,需要先攻取一處,作為跳板,所以此次需要十分謹慎。你可與楊儀另一路人馬走潞縣—涉縣—鄴城一路,作為疑兵。”
“若是遇到了曹兵,想準時機,自主選擇戰或者不戰,不夠更重要的是吸引敵軍的注意,並驚擾其心。”
“而我則自領大軍隨廖化之後,順濁漳河而下,取林慮縣。若得林慮縣,從此地出兵,旦夕可到鄴城之下。”
關平聽關羽如此命令,當即受命,旋即引兵而去。
……
另一邊,趙儼領兵馬來到林慮縣之後,便領兵直到清沙口。
清沙口東西兩麵皆是山丘,其上樹木極多,雜草叢生。此外,清沙口隻有南北有路口以供出入,乃是易守難攻之地。
因此趙儼查看之後,對副將孫觀道:“此處最寬處不到四裏,最窄處不過一裏,正適合當道下寨。”
孫觀聞言亦附和道:“將軍所言甚是,若是就此路口下寨,領軍士伐木為柵,足以為久計。關羽軍縱使插上翅膀,亦難以偷過。”
趙儼聽了孫觀的附和,當即哈哈而笑。
隨後又引眾將,探查兩側山丘。
到東麵山丘時,沒有特別的發現。
等到了西麵的山上。趙儼探查後,不由歎息了一口氣。
孫觀見狀,疑惑道:“如先前所言,關羽已然不足為慮,將軍如今為何還要歎氣?”
趙儼見孫觀發問,笑道:“我不是歎息別的,隻是歎息此處而已。”
“此處俯視道路,樹木又極多。兵法有雲:憑高視下,勢如破竹。若關羽兵來,我軍居其上,一鼓而下,可使得敵軍來得去不得,片甲不能迴。”
孫觀聽趙儼如此說,更加疑惑了:“若果真如將軍所說,此乃天賜之地,將軍不僅不需要據守,更可以一舉擊破關羽,名傳天下,又為何歎息?”
趙儼笑道:“雖然有諸多好處,但此山無水,若敵軍圍定不攻,又斷我取水之道,我軍必然不戰自潰。如此一來,天賜之地,便為絕地。”
孫觀這才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若不是此等缺陷,便能得滔天功勞,難怪將軍歎息了。”
趙儼道:“雖然如此,但若能守住此地,亦是大功。而我等當道立寨,敵軍雖有十萬,也不能過此處,更何況關羽沒有如此多的人馬。因此這番功勞,已入我等手中,不必多奢求其他。”
孫觀道:“將軍所言甚是。”
……
且說廖化得了命令以來,不敢懈怠,日夜兼程,自濁漳河而下。
兵道合漳鄉後,轉而南下,兵到清沙口,便有探子迴報說前方發現敵軍。
廖化聽得情報懊惱道:“不想我緊趕慢趕,最終還是晚了一步。”
轉頭對副將張尉道:“君侯在我來此之前,便囑咐於我:若是此處又兵馬防禦,便當按兵不動,待君侯來了再說。你可先領兵馬下寨,以待後軍。”
隨後令兵馬就地立寨,而自己領著數騎往前方查探。
當夜,天晴月明,廖化果見當道之中,敵軍立起寨欄。
於是廖化領著眾人,將周遭盡皆巡哨一遍之後,方才迴歸本寨。
與此同時,趙儼在本寨之中,得探馬來報說敵軍偷來哨探,於是笑道:“我已立下營寨,賊寇此來,雖然有心,亦無能為也。”
其後傳令眾將道:“敵軍若來,各處緊守寨門,不可出寨與敵軍作戰。”
卻說廖化謹遵關羽命令,一直按兵不動。
等到數日之後,關羽來到,廖化這才趕忙將近日事情,全部一一和關羽詳細述說。
關羽聽的廖化匯報,不由皺眉。
於是對廖化道:“來日你可領一路兵馬叫陣,看看敵軍反應,再商定如何。”
當夜商議已定。次日,廖化便領一路人馬直到敵寨之前叫陣。
趙儼見敵軍前來叫陣,卻是不為所動,隻是再次傳令各處,重申不可出戰,有違令者斬。
不過此番趙儼還是小看了關羽軍,高看了自家軍馬。
事實上,各處守將在寨內憑高而望時候,見關羽軍漫山遍野,旌旗隊伍,十分嚴整,心中依然驚懼不已,哪裏敢出。
把守營寨的士卒,來之前,早就聽說敵軍連戰連勝之勢,如今見敵軍如此雄壯,頓時個個喪膽,隻恐主將腦袋一拍,要他們出寨交戰,白送了性命。
因此當趙儼將令一到,上下無人有半句異議,盡皆十分欣喜,紛紛愉快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