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這一番交手看似沒有多少煙火氣,但貼身近戰下的光華內斂,蘊含的卻是難言的殺機。毫不誇張的說,無論是誰稍有失誤,麵對的就是身受重傷的結果,無論是舞陽劍的鋒銳還是三棱長刺的陰毒,都不會沒有練過護體功法的兩人能夠承受的。
這樣的近戰,對齊乘風來說更加不利,許多劍招因為距離的緣故都難以施展,再加上李平的刻意閃躲,舞陽劍的鋒銳更是無處使力。高強度的對攻,對精力和體力的消耗不言而喻,無論這一戰勝負如何,在外人看來齊乘風都選擇了一條最為不智的道路。
刀劍類的兵刃雖不擅遠攻,但無論是刀芒還是劍氣,都有一定的及遠能力,三步開外到丈餘以內更是將優勢發揮到極致的範圍。如先前那邊以劍·八千式·連刺與李平對攻的打法,其實才是最符合齊乘風優勢的打法,之所以能壓製李平,這一點也占了舉足輕重的分量。
當然,這二人所使兵刃不同,擅長的攻擊距離更是大相徑庭,有這樣的局麵倒也不算意外。可齊乘風始終沒有做出任何改變局勢的應對,這一點就讓人莫名其妙了,難不成他心中早已打定主意即便是舍棄優勢也要和李平就此分個高下?
身處局外,很多事情都沒法看得分明,不過兩人花樣百出的對攻,卻仍是讓不少人驚出一身冷汗,生怕下一刻就分出了生死勝負。刀劍無眼,再怎麽顧惜規則,與自身性命相比也終歸差了幾分,真到了不得已的時候難不成還畏手畏腳送了自己性命不成?
李平此刻就在糾結,能用的手段幾乎都用了一個遍,剩下的就隻有殺招。補天閣的傳承本就不是用來比鬥的,一招一式都是前人在生死搏殺中精煉出來的殺招,為的就是一招斃敵或是重傷對手,出手間最重的便是一往無前有我無敵的氣魄和殺伐果斷。
由此而來,這些招式秘法,不乏殺傷力極大或是專攻要害的手段,而且無一例外都極具爆發力。可爆發力卻不是沒由來的,強大的殺傷力背後,蘊含的卻是巨大的消耗,無論是精力、體力還是內功,在對敵之時都如流水般收止不住,這也使得補天閣在魔門八大派中除了出手最為狠辣之外,續戰能力也是最差的。
經驗和修為的精深,能夠逐漸減少這方麵的壓力,所以續戰能力這一點倒也並非那麽絕對,但對李平這樣的小輩天才而言,想要做到這一點至少還要十年苦修。交手這麽久下來,齊乘風的內功修為他也大體有所察覺,除了用深不可測而言,李平實在不知道該怎麽形容。
無論是劍招威力還是閃轉騰挪,齊乘風所用內力比之隻高不低,這也是為什麽對方身法不及自己卻始終未落明顯下風的緣故。與之相比,李平的出手完全稱得上寒酸,除了必要的消耗,一些明知無果的招數李平統統以實轉虛,避過舞陽劍後才重整旗鼓,足可以稱得上是精打細算。
兩人交手半晌卻始終未曾兵刃相接,這裏麵固然有李平攝於舞陽劍鋒芒不敢以三棱長刺試險的緣故,其實也未嚐不是李平根本耗不起。挑戰之前李平就曾從補天閣的情報部門拿到過關於齊乘風的資料,對於齊乘風的身份來曆也有過一些了解,其中提到最多的便是齊乘風修煉年歲尚短。
自奪劍大會之後,齊乘風的名氣就逐漸傳開,江湖上自然不乏好事者對其頗感興趣。一來二去,齊乘風的身份背景和師門傳承就被有心人查了出來,除了其少年時父母被仇家尋仇之外,有關其拜師羽殤的過程自然成了重中之重。
落震坤與羽殤的糾葛雖然過去,但因為此間並無其他江湖大事發生,許多細節都未曾被人淡忘,齊乘風在裏麵扮演的角色很快就暴露出來,不少人對其年紀輕輕就頗有俠義精神而讚歎不已,同時也察覺到了一個關鍵所在。
在拜師羽殤之前,齊乘風隻是一個不入流的小乞丐,別說劍法,就是拳腳武功都隻會個皮毛,其真正習武的時間不過才一年半載!這份天賦,放眼整個武林都屬罕見,要知道齊乘風在奪劍大會上風頭出盡,甚至有個種子殺手的外號,誰也不能說他是靠著運氣走到最後,這份實力與進境,簡直駭人聽聞。
其他的情報李平得到的並不多,魔門雖暗地裏向正道武林滲出了不少觸手,但情報的收集還是比較困難,能有這些資料都還要歸功於齊乘風的名氣。不過從這些情報來看,齊乘風的劍道修為應當是極其不錯的,這一點從其與卿武陽的交手中也能看出一二。
但身為刺客,分析情報並對症下藥也是補天閣弟子的專長,很快李平就發現了一個可以利用的地方,那就是內功修為!齊乘風修煉的功法不難打聽,青蓮心經在魔門亦有不小的名頭,其效用和特點人盡皆知,算不得什麽秘密。
幾乎絕大多數頂尖功法都有易學難精的通病,以齊乘風的天賦進境快些也實屬正常,麵對尋常對手時自然夠用。當然,能以精妙劍法打敗卿武陽,齊乘風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不過這一戰裏,齊乘風並未凸顯自身修為,勝負分出的也極快,這就不由得李平不產生聯想了!
究竟是無意為之還是不得已為之,齊乘風打敗卿武陽的那一劍雖然精彩,但和砍缺黑色月輪的手段相似,其仰仗的更多還是舞陽劍的鋒銳!若換成尋常兵刃,甚至是與卿武陽手中兵刃同等級別的兵刃,齊乘風那一戰還能否這般輕鬆的拿下,這實在是一個問題。
然而這世上是沒有如果的,所以李平麵對齊乘風時也在兵器上吃了虧,這才對卿武陽的憋屈感同身受,進而改變戰術揚長避短,好讓齊乘風也嚐嚐被人利用弱勢打敗的不甘。
可是為什麽?為什麽直到現在齊乘風都沒有顯出半點頹勢,而自己卻被逼的不得不掀開底牌,這一點李平始終難以理解。不過再怎麽難以理解,到了這個時候李平也顧不得那麽許多了,三棱長刺負於身後,輕鬆拉開與齊乘風的距離,為最後一輪襲殺的到來調整自身狀態。
這也不能怪李平鬱悶,實在是齊乘風的天賦和運勢都非常人能及,一身實力進境更是絕非外人能夠想象,故而出現與情報不符的結果也就理所當然了!況且和劍道修為比起來,齊乘風的內功修為反倒更加不為人知,這其中長生訣帶來的影響簡直是翻天覆地的。
長生訣身為魔門四大奇書,不過是一門內功心法而已,憑什麽能和其他三本奇書並駕齊驅?要知道天魔策包涵萬千魔門秘法,其中更是不乏幻界術這類駭人聽聞的神仙手段!而慈航劍典內藏劍道絕技,其中更是有一整套完整修煉所需,內功身法無所不包,慈航靜齋更是以之穩坐魔門第一大派的位置!戰神圖錄齊乘風雖尚未接觸,但這本在魔門四大奇書中最為神秘的存在無疑也分量不輕。
要說長生訣隻是因為奇特的修煉要求和魔門聖主親修此功的緣故,齊乘風是怎麽也不會相信的,而且隨著修行時日愈久,對長生訣的妙處他也感同身受,愈發覺得長生訣深不可測了!
青蓮心經所修煉出的真氣本是青色,在和長生訣融合之後卻變成了白色,但自從齊乘風內視體內經脈之後卻發現,這恐怕還不是長生訣真正的顏色!星星點點的金色光點在真氣流經奇經八脈之後,便遺留了下來,這一點毫無疑問是修煉長生訣以後帶來的表現。
這些金色光點讓齊乘風的經脈變得更有韌性,同時真氣的運轉速度也快了不少,雖未改變真氣威力,但對齊乘風內功修為的影響卻是顯而易見的。與此同時,每當齊乘風受傷,暗運真氣修複傷口時,出現在傷口處的也並非丹田內的白色真氣,而是這些平日裏不知道躲藏在哪裏的金色星點,其效用比之青蓮心經更加恐怖。
這些也就罷了,畢竟真氣對經脈的溫養也算是頂尖功法的共性,無非是效果強弱罷了!但體內真氣的變化,卻明顯不太正常,那恐怖的質量和遠超同等境界數倍的真氣量,都絕不是青蓮心經能夠擁有的,而青蓮心經已經是江湖上的頂尖功法,長生訣卻能讓之變強數倍,那長生訣又該是何等級別的功法?
這個問題齊乘風始終不敢深思,因為他隱隱懷疑自己是不是走火入魔了,否則這長生訣的效果也未免太逆天了!自從學了長生訣之後,齊乘風就再也沒有真氣枯竭的時候,甚至連耗損過半的時候都極其罕見,哪怕是麵對焦修傑時也未曾在修為上落入什麽下風。
這一點極為恐怖,所以直至今日,焦修傑雖然知道齊乘風修為不俗,卻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這也是齊乘風對其刻意隱瞞的結果。這裏麵齊乘風也不乏私心,四大奇書雖原屬魔門,卻是炎陽魔君夏塵陽留給他一人的傳承,雖有意讓他照顧魔門,卻並未讓他將四大奇書傳播開去,這顯然不是對方沒有考慮。
在這方麵,齊乘風也有自己的考慮,雖然想要利用魔門為父母報仇,但若是沒有掌控魔門的實力,想要達成目標可謂是千難萬難。齊乘風並不想成為一個傀儡,哪怕他心知即便自己成為魔門聖主也不可避免的要受人擺布,但這也隻是一個過渡階段。
隻要實力達到一定程度,齊乘風並不需要成為魔門第一高手,就能名正言順的統領魔門。而有四大奇書在手,齊乘風很確信自己總有一天能夠登上武道巔峰,而且這一天也許並沒有想象的那麽久遠。
隻可惜,就算踏足武道巔峰,也未必就能隨心所欲!夏塵陽的經曆已經告訴了齊乘風,一個人再強也是有其局限性的,所以在心中隱隱對父母之死有所猜測的齊乘風,需要更加強大可靠的力量,而魔門就是最為合適的力量。
仇恨的力量很可怕,齊乘風在不知不覺中早已陷入其中難以自拔,不過這一點對他來說究竟是福是禍,眼下卻也看不分明。不過因此而帶來的動力,卻也是齊乘風實力突飛猛進的催化劑,其中得失恐怕也隻有將來的某一天才能讓齊乘風自己品味。
李平的變化齊乘風已有察覺,但他心裏也同樣對現下的局麵不感興趣了!實力的差距逐漸明朗,也是通過一個個對手,齊乘風才明白現在的自己究竟有多強。毫不誇張的說,哪怕是在這兩場比試之前,齊乘風對力量的控製尚未精進的情況下,想要快速打敗李平也不是一件難事兒。
而在實力再次大幅度上漲的情況下,李平就算還留有三分餘地,齊乘風也已經不屑一顧了!真要動用隱藏的實力,就算是奪劍大會時的張靈風也不可能是齊乘風的對手,隻是不知道對方這段時日進境如何,總是不可能快過自己的吧!
齊乘風一念至此,嘴角也不禁帶出一抹笑意,自外出遊曆以來一直都有種無形的壓力逼迫著齊乘風變強,卻極少有機會讓他轉過頭來迴顧從前,原來不知不覺中變化已經這麽大了,隻是不知道比起那個人來又如何?
劍塚之中,那個卓爾不群獨自盤坐在高處的身影出現在齊乘風腦海,冥冥中似乎有一種預感,自己將來一定會有與其交手的一天,而且這一天可能比想象中到得更快!與那個人相比,李平無論從哪個方麵都要差出太遠,既然想與他交手,眼前的李平可不能成為阻礙。
舞陽劍上亮起一道晦澀劍光,與之前明亮全然不同,點點黑色劍光逐漸爬上劍身,自劍尖處不斷向下蔓延。一股駭人的劍勢憑空生出,齊乘風身周的空氣猶如實質,卻無半點風聲鶴起,隱隱將李平整個納入其中。
受此一驚,李平連忙向後縱越,與齊乘風拉開更大的距離。行動間卻覺身形一滯,似乎有無形絲帶纏繞身周,連動作都變得緩慢了一些,臉上不由露出駭然神情!
這樣的近戰,對齊乘風來說更加不利,許多劍招因為距離的緣故都難以施展,再加上李平的刻意閃躲,舞陽劍的鋒銳更是無處使力。高強度的對攻,對精力和體力的消耗不言而喻,無論這一戰勝負如何,在外人看來齊乘風都選擇了一條最為不智的道路。
刀劍類的兵刃雖不擅遠攻,但無論是刀芒還是劍氣,都有一定的及遠能力,三步開外到丈餘以內更是將優勢發揮到極致的範圍。如先前那邊以劍·八千式·連刺與李平對攻的打法,其實才是最符合齊乘風優勢的打法,之所以能壓製李平,這一點也占了舉足輕重的分量。
當然,這二人所使兵刃不同,擅長的攻擊距離更是大相徑庭,有這樣的局麵倒也不算意外。可齊乘風始終沒有做出任何改變局勢的應對,這一點就讓人莫名其妙了,難不成他心中早已打定主意即便是舍棄優勢也要和李平就此分個高下?
身處局外,很多事情都沒法看得分明,不過兩人花樣百出的對攻,卻仍是讓不少人驚出一身冷汗,生怕下一刻就分出了生死勝負。刀劍無眼,再怎麽顧惜規則,與自身性命相比也終歸差了幾分,真到了不得已的時候難不成還畏手畏腳送了自己性命不成?
李平此刻就在糾結,能用的手段幾乎都用了一個遍,剩下的就隻有殺招。補天閣的傳承本就不是用來比鬥的,一招一式都是前人在生死搏殺中精煉出來的殺招,為的就是一招斃敵或是重傷對手,出手間最重的便是一往無前有我無敵的氣魄和殺伐果斷。
由此而來,這些招式秘法,不乏殺傷力極大或是專攻要害的手段,而且無一例外都極具爆發力。可爆發力卻不是沒由來的,強大的殺傷力背後,蘊含的卻是巨大的消耗,無論是精力、體力還是內功,在對敵之時都如流水般收止不住,這也使得補天閣在魔門八大派中除了出手最為狠辣之外,續戰能力也是最差的。
經驗和修為的精深,能夠逐漸減少這方麵的壓力,所以續戰能力這一點倒也並非那麽絕對,但對李平這樣的小輩天才而言,想要做到這一點至少還要十年苦修。交手這麽久下來,齊乘風的內功修為他也大體有所察覺,除了用深不可測而言,李平實在不知道該怎麽形容。
無論是劍招威力還是閃轉騰挪,齊乘風所用內力比之隻高不低,這也是為什麽對方身法不及自己卻始終未落明顯下風的緣故。與之相比,李平的出手完全稱得上寒酸,除了必要的消耗,一些明知無果的招數李平統統以實轉虛,避過舞陽劍後才重整旗鼓,足可以稱得上是精打細算。
兩人交手半晌卻始終未曾兵刃相接,這裏麵固然有李平攝於舞陽劍鋒芒不敢以三棱長刺試險的緣故,其實也未嚐不是李平根本耗不起。挑戰之前李平就曾從補天閣的情報部門拿到過關於齊乘風的資料,對於齊乘風的身份來曆也有過一些了解,其中提到最多的便是齊乘風修煉年歲尚短。
自奪劍大會之後,齊乘風的名氣就逐漸傳開,江湖上自然不乏好事者對其頗感興趣。一來二去,齊乘風的身份背景和師門傳承就被有心人查了出來,除了其少年時父母被仇家尋仇之外,有關其拜師羽殤的過程自然成了重中之重。
落震坤與羽殤的糾葛雖然過去,但因為此間並無其他江湖大事發生,許多細節都未曾被人淡忘,齊乘風在裏麵扮演的角色很快就暴露出來,不少人對其年紀輕輕就頗有俠義精神而讚歎不已,同時也察覺到了一個關鍵所在。
在拜師羽殤之前,齊乘風隻是一個不入流的小乞丐,別說劍法,就是拳腳武功都隻會個皮毛,其真正習武的時間不過才一年半載!這份天賦,放眼整個武林都屬罕見,要知道齊乘風在奪劍大會上風頭出盡,甚至有個種子殺手的外號,誰也不能說他是靠著運氣走到最後,這份實力與進境,簡直駭人聽聞。
其他的情報李平得到的並不多,魔門雖暗地裏向正道武林滲出了不少觸手,但情報的收集還是比較困難,能有這些資料都還要歸功於齊乘風的名氣。不過從這些情報來看,齊乘風的劍道修為應當是極其不錯的,這一點從其與卿武陽的交手中也能看出一二。
但身為刺客,分析情報並對症下藥也是補天閣弟子的專長,很快李平就發現了一個可以利用的地方,那就是內功修為!齊乘風修煉的功法不難打聽,青蓮心經在魔門亦有不小的名頭,其效用和特點人盡皆知,算不得什麽秘密。
幾乎絕大多數頂尖功法都有易學難精的通病,以齊乘風的天賦進境快些也實屬正常,麵對尋常對手時自然夠用。當然,能以精妙劍法打敗卿武陽,齊乘風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不過這一戰裏,齊乘風並未凸顯自身修為,勝負分出的也極快,這就不由得李平不產生聯想了!
究竟是無意為之還是不得已為之,齊乘風打敗卿武陽的那一劍雖然精彩,但和砍缺黑色月輪的手段相似,其仰仗的更多還是舞陽劍的鋒銳!若換成尋常兵刃,甚至是與卿武陽手中兵刃同等級別的兵刃,齊乘風那一戰還能否這般輕鬆的拿下,這實在是一個問題。
然而這世上是沒有如果的,所以李平麵對齊乘風時也在兵器上吃了虧,這才對卿武陽的憋屈感同身受,進而改變戰術揚長避短,好讓齊乘風也嚐嚐被人利用弱勢打敗的不甘。
可是為什麽?為什麽直到現在齊乘風都沒有顯出半點頹勢,而自己卻被逼的不得不掀開底牌,這一點李平始終難以理解。不過再怎麽難以理解,到了這個時候李平也顧不得那麽許多了,三棱長刺負於身後,輕鬆拉開與齊乘風的距離,為最後一輪襲殺的到來調整自身狀態。
這也不能怪李平鬱悶,實在是齊乘風的天賦和運勢都非常人能及,一身實力進境更是絕非外人能夠想象,故而出現與情報不符的結果也就理所當然了!況且和劍道修為比起來,齊乘風的內功修為反倒更加不為人知,這其中長生訣帶來的影響簡直是翻天覆地的。
長生訣身為魔門四大奇書,不過是一門內功心法而已,憑什麽能和其他三本奇書並駕齊驅?要知道天魔策包涵萬千魔門秘法,其中更是不乏幻界術這類駭人聽聞的神仙手段!而慈航劍典內藏劍道絕技,其中更是有一整套完整修煉所需,內功身法無所不包,慈航靜齋更是以之穩坐魔門第一大派的位置!戰神圖錄齊乘風雖尚未接觸,但這本在魔門四大奇書中最為神秘的存在無疑也分量不輕。
要說長生訣隻是因為奇特的修煉要求和魔門聖主親修此功的緣故,齊乘風是怎麽也不會相信的,而且隨著修行時日愈久,對長生訣的妙處他也感同身受,愈發覺得長生訣深不可測了!
青蓮心經所修煉出的真氣本是青色,在和長生訣融合之後卻變成了白色,但自從齊乘風內視體內經脈之後卻發現,這恐怕還不是長生訣真正的顏色!星星點點的金色光點在真氣流經奇經八脈之後,便遺留了下來,這一點毫無疑問是修煉長生訣以後帶來的表現。
這些金色光點讓齊乘風的經脈變得更有韌性,同時真氣的運轉速度也快了不少,雖未改變真氣威力,但對齊乘風內功修為的影響卻是顯而易見的。與此同時,每當齊乘風受傷,暗運真氣修複傷口時,出現在傷口處的也並非丹田內的白色真氣,而是這些平日裏不知道躲藏在哪裏的金色星點,其效用比之青蓮心經更加恐怖。
這些也就罷了,畢竟真氣對經脈的溫養也算是頂尖功法的共性,無非是效果強弱罷了!但體內真氣的變化,卻明顯不太正常,那恐怖的質量和遠超同等境界數倍的真氣量,都絕不是青蓮心經能夠擁有的,而青蓮心經已經是江湖上的頂尖功法,長生訣卻能讓之變強數倍,那長生訣又該是何等級別的功法?
這個問題齊乘風始終不敢深思,因為他隱隱懷疑自己是不是走火入魔了,否則這長生訣的效果也未免太逆天了!自從學了長生訣之後,齊乘風就再也沒有真氣枯竭的時候,甚至連耗損過半的時候都極其罕見,哪怕是麵對焦修傑時也未曾在修為上落入什麽下風。
這一點極為恐怖,所以直至今日,焦修傑雖然知道齊乘風修為不俗,卻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這也是齊乘風對其刻意隱瞞的結果。這裏麵齊乘風也不乏私心,四大奇書雖原屬魔門,卻是炎陽魔君夏塵陽留給他一人的傳承,雖有意讓他照顧魔門,卻並未讓他將四大奇書傳播開去,這顯然不是對方沒有考慮。
在這方麵,齊乘風也有自己的考慮,雖然想要利用魔門為父母報仇,但若是沒有掌控魔門的實力,想要達成目標可謂是千難萬難。齊乘風並不想成為一個傀儡,哪怕他心知即便自己成為魔門聖主也不可避免的要受人擺布,但這也隻是一個過渡階段。
隻要實力達到一定程度,齊乘風並不需要成為魔門第一高手,就能名正言順的統領魔門。而有四大奇書在手,齊乘風很確信自己總有一天能夠登上武道巔峰,而且這一天也許並沒有想象的那麽久遠。
隻可惜,就算踏足武道巔峰,也未必就能隨心所欲!夏塵陽的經曆已經告訴了齊乘風,一個人再強也是有其局限性的,所以在心中隱隱對父母之死有所猜測的齊乘風,需要更加強大可靠的力量,而魔門就是最為合適的力量。
仇恨的力量很可怕,齊乘風在不知不覺中早已陷入其中難以自拔,不過這一點對他來說究竟是福是禍,眼下卻也看不分明。不過因此而帶來的動力,卻也是齊乘風實力突飛猛進的催化劑,其中得失恐怕也隻有將來的某一天才能讓齊乘風自己品味。
李平的變化齊乘風已有察覺,但他心裏也同樣對現下的局麵不感興趣了!實力的差距逐漸明朗,也是通過一個個對手,齊乘風才明白現在的自己究竟有多強。毫不誇張的說,哪怕是在這兩場比試之前,齊乘風對力量的控製尚未精進的情況下,想要快速打敗李平也不是一件難事兒。
而在實力再次大幅度上漲的情況下,李平就算還留有三分餘地,齊乘風也已經不屑一顧了!真要動用隱藏的實力,就算是奪劍大會時的張靈風也不可能是齊乘風的對手,隻是不知道對方這段時日進境如何,總是不可能快過自己的吧!
齊乘風一念至此,嘴角也不禁帶出一抹笑意,自外出遊曆以來一直都有種無形的壓力逼迫著齊乘風變強,卻極少有機會讓他轉過頭來迴顧從前,原來不知不覺中變化已經這麽大了,隻是不知道比起那個人來又如何?
劍塚之中,那個卓爾不群獨自盤坐在高處的身影出現在齊乘風腦海,冥冥中似乎有一種預感,自己將來一定會有與其交手的一天,而且這一天可能比想象中到得更快!與那個人相比,李平無論從哪個方麵都要差出太遠,既然想與他交手,眼前的李平可不能成為阻礙。
舞陽劍上亮起一道晦澀劍光,與之前明亮全然不同,點點黑色劍光逐漸爬上劍身,自劍尖處不斷向下蔓延。一股駭人的劍勢憑空生出,齊乘風身周的空氣猶如實質,卻無半點風聲鶴起,隱隱將李平整個納入其中。
受此一驚,李平連忙向後縱越,與齊乘風拉開更大的距離。行動間卻覺身形一滯,似乎有無形絲帶纏繞身周,連動作都變得緩慢了一些,臉上不由露出駭然神情!